本實用新型涉及園林修剪設備設計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園林用樹木修剪機。
背景技術:
我國的園林藝術,如果從殷、周時代囿的出現算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園林藝術起源最早的國家之一,在世界園林史上占有極重要的位置,并具有及其高超的藝術水平和獨特的民族風格。 在世界各個歷史文化交流的階段中,我國“妙極自然,宛自天開”的自然式山水園林的理論,以及創作實踐的影響所及,不僅對日本、朝鮮等亞洲國家,而且對歐洲一些國家的園林藝術創作也都發生過很大的影響。為此,我國園林被譽為世界造園史上的淵源之一。城市園林機械化是園林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現代化的標志之一。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城市園林綠化事業的蓬勃發展,各地園林科技干部和技術工人共 同研制和生產了用于園林綠化建設的各類專用機具,如剪草坪機、高射程噴霧器、大樹高枝修剪車和大樹移植機等,經生產實驗證明:使用園林機具,不僅明顯地提 高工效,縮短工期,不誤季節,加速了園林綠化建設的進程,而且減輕園林工人勞動強度,改善了勞動環境。申請號為:200710015238.1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園林修剪機,是在一箱體內安裝有微型發動機,箱體的一側設有軸孔,軸孔側壁上安裝有旋轉芯外殼,旋轉芯中簧線的軸端與電機軸對接在一起;旋轉芯外殼的另一端連接在刀座上,刀座上設有軸孔,旋轉芯中簧線的另一軸端伸出該軸孔,在該軸端上安裝有動刀片,動刀片的外側安裝有與動刀片對應的靜刀片,在刀座上還設有手把。上面所述的園林修剪機雖然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但是由于結構的不協調與動力的不穩定,促使現在的果樹修剪機需要進一步發展。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園林用樹木修剪機。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園林用樹木修剪機,包括防護外殼、開關、動力箱、鋸齒,所述防護外殼旁側設置有所述開關,所述開關旁側設置有把手,所述把手上方設置有變速箱,所述變速箱旁側設置有所述動力箱,所述動力箱上方設置有油料箱,所述油料箱上方設置有油箱蓋,所述油箱蓋前方設置有副把手,所述副把手前方設置有被動修剪刀,所述被動修剪刀旁側設置有所述鋸齒,所述鋸齒下方設置有齒條,所述齒條下方設置有傳動箱,所述傳動箱下方設置有水箱。
上述結構中,所述開關打開后,所述動力箱啟動,由于所述動力箱與所述傳動箱通過齒輪嚙合連接,此時傳動箱也轉動起來,最終通過所述齒條帶動了所述鋸齒進行切割樹枝,一旦樹枝的硬度比較大的時候,可以通過控制所述變速箱的轉速進行對所述鋸齒速度的控制,以達到我們最適合切割的速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修剪效果,所述防護外殼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動力箱上方,所述開關通過卡槽鑲嵌在所述把手旁側。
為了進一步提高修剪效果,所述變速箱與所述動力箱通過齒輪嚙合連接,所述油箱蓋與所述油料箱通過螺紋連接。
為了進一步提高修剪效果,所述鋸齒與所述齒條通過鏈條連接,所述傳動箱與所述齒條通過齒輪連接。
為了進一步提高修剪效果,所述傳動箱與所述動力箱通過齒輪嚙合連接,所述動力箱與所述所述水箱連接。
有益效果在于:極大的提高了園林的修剪效率,機器結構簡單,容易維護,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園林用樹木修剪機的正視圖;
1、防護外殼;2、開關;3、把手;4、變速箱;5、動力箱;6、油料箱;7、油箱蓋;8、副把手;9、被動修剪刀;10、鋸齒;11、齒條;12、傳動箱;13、水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園林用樹木修剪機,包括防護外殼1、開關2、動力箱5、鋸齒10,防護外殼1旁側設置有開關2,開關2通斷動力箱5,開關2旁側設置有把手3,把手3用于方便拿取本裝置,把手3上方設置有變速箱4,變速箱4用于控制鋸齒10的切割速度,變速箱4旁側設置有動力箱5,動力箱5為本裝置提供動力,動力箱5上方設置有油料箱6,油料箱6為動力箱5提供燃油,油料箱6上方設置有油箱蓋7,油箱蓋7前方設置有副把手8,副把手8起到平衡的作用,副把手8前方設置有被動修剪刀9,被動修剪刀9旁側設置有鋸齒10,鋸齒10用于修剪樹枝,鋸齒10下方設置有齒條11,齒條11用于帶動鋸齒10,齒條11下方設置有傳動箱12,傳動箱12下方設置有水箱13,水箱13用于冷卻動力箱5。
上述結構中,開關2打開后,動力箱5啟動,由于動力箱5與傳動箱12通過齒輪嚙合連接,此時傳動箱12也轉動起來,最終通過齒條11帶動了鋸齒10進行切割樹枝,一旦樹枝的硬度比較大的時候,可以通過控制變速箱4的轉速進行對鋸齒10速度的控制,以達到我們最適合切割的速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修剪效果,防護外殼1通過螺釘固定在動力箱5上方,開關2通過卡槽鑲嵌在把手3旁側,變速箱4與動力箱5通過齒輪嚙合連接,油箱蓋7與油料箱6通過螺紋連接,鋸齒10與齒條11通過鏈條連接,傳動箱12與齒條11通過齒輪連接,傳動箱12與動力箱5通過齒輪嚙合連接,動力箱5與水箱13連接。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