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浸種裝置,尤其涉及一種甜葉菊種子快速浸種裝置。
背景技術:
甜葉菊為菊科、甜葉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1.3米。根梢肥大,50-60條,長可達25厘米。莖直立,基部梢木質化,上部柔嫩,密生短茸毛,花冠基部淺紫紅色或白色,上部白色。瘦果線形,稍扁,褐色,具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1月。原產于南美巴拉圭和馬西交界的高山草地。現中國北京、河北、陜西、江蘇、福建、湖南、云南等地均有引種。喜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長,對光敏感。葉含菊糖苷6-12%,精品為白色粉末狀,是一種低熱量、高甜度的天然甜味劑,是食品及藥品工業的原料之一。甜葉菊喜在溫暖濕潤的環境中生長,但亦能耐-5℃的低溫,氣溫在20-30℃時最適宜莖葉生長。甜葉菊屬于對光照敏感性強的短日照植物,臨界日長為12小時,所以在低緯度地區栽培開花較早。
現有的甜葉菊種子浸種裝置存在結構復雜、操作不便、浸種效果差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浸種效果佳的甜葉菊種子快速浸種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的甜葉菊種子浸種裝置存在結構復雜、操作不便、浸種效果差的缺點,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浸種效果佳的甜葉菊種子快速浸種裝置。
(2)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這樣一種甜葉菊種子快速浸種裝置,包括有支桿、滑軌I、滑軌II、滑軌III、滑塊I、滑塊II、滑塊III、底板、氣缸、支架、循環水泵、滑動軸、電動繞線輪I、電動繞線輪II、定滑輪I、定滑輪II、拉線I、拉線II、箱體、網板、浸種箱、升降桿、移動塊和軟管,底板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架、滑軌I和支桿,滑軌I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III,滑塊III上設有移動塊,移動塊內開有S型通孔,S型通孔內設有滑動軸,滑動軸與S型通孔配合,滑動軸后端設有升降桿,升降桿頂端與支桿頂端鉸接連接有浸種箱,浸種箱左壁內設有滑軌III,滑軌III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I,浸種箱右壁內設有滑軌II,滑軌II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II,滑塊I和滑塊II之間設有網板,浸種箱左壁頂端設有定滑輪I,浸種箱右壁頂端設有定滑輪II,浸種箱左壁外側中部設有電動繞線輪I,電動繞線輪I上繞有拉線I,拉線I繞過定滑輪I與網板頂部左側連接,浸種箱右壁外側中部設有電動繞線輪II,電動繞線輪II上繞有拉線II,拉線II繞過定滑輪II與網板頂部右側連接,支架右側上部設有箱體,箱體內底部右側設有循環水泵,循環水泵右側設有軟管,軟管穿過箱體右壁與浸種箱左壁下部連接,支架右側下部設有氣缸,氣缸右端與移動塊左側中部連接。
優選地,還包括有行程開關,滑軌I上右側設有行程開關,行程開關通過線路與氣缸連接。
工作原理:首先將甜葉菊種子放入浸種箱內,然后控制循環水泵工作,箱體內的赤霉素溶液通過軟管進入浸種箱內,浸種箱內注入一定量的赤霉素溶液后,控制循環水泵停止工作,然后控制氣缸伸縮,氣缸通過滑塊III帶動移動塊左右運動,移動塊帶動滑動軸在S型通孔內運動,使得滑動軸帶動升降桿上下運動,升降桿帶動浸種箱上下運動,使得甜葉菊種子充分與赤霉素溶液接觸,如此反復,一段時間后,當甜葉菊種子浸泡完成后,控制氣缸停止工作,然后控制循環水泵工作,循環水泵將浸種箱內的赤霉素溶液通過軟管抽回箱體內,使得赤霉素溶液可循環使用,浸種箱內的赤霉素溶液全部進入箱體內后,控制循環水泵停止工作,然后控制電動繞線輪I逆時針旋轉收線,拉線I通過定滑輪I帶動網板向上運動,并控制電動繞線輪II順時針旋轉收線,拉線II通過定滑輪II帶動網板向上運動,電動繞線輪I和電動繞線輪II同時工作帶動網板向上運動一定程度后,控制電動繞線輪I和電動繞線輪II停止工作,將網板上浸泡完全的甜葉菊種子晾至12小時,12小時過后,人工將浸泡完成后的甜葉菊種子取出即可,然后控制電動繞線輪I順時針旋轉收線,拉線I通過定滑輪I帶動網板向下運動,并控制電動繞線輪II順時針旋轉收線,拉線II通過定滑輪II帶動網板向下運動,電動繞線輪I和電動繞線輪II同時工作帶動網板向下運動至原位后,控制電動繞線輪I和電動繞線輪II停止工作。
因為還包括有行程開關,滑軌I上右側設有行程開關,行程開關通過線路與氣缸連接,當滑塊III向右運動與行程開關觸碰時,行程開關控制氣缸收縮,如此,更加精準快捷。
(3)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達到了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浸種效果佳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記為:1-支桿,2-滑軌I,3-滑軌II,4-滑軌III,5-滑塊I,6-滑塊II,7-滑塊III,8-底板,9-氣缸,10-支架,11-S型通孔,12-循環水泵,13-滑動軸,14-電動繞線輪I,15-電動繞線輪II,16-定滑輪I,17-定滑輪II,18-拉線I,19-拉線II,20-箱體,21-網板,22-浸種箱,23-升降桿,24-移動塊,25-軟管,26-行程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甜葉菊種子快速浸種裝置,如圖1-2所示,包括有支桿1、滑軌I2、滑軌II 3、滑軌III 4、滑塊I 5、滑塊II 6、滑塊III 7、底板8、氣缸9、支架10、循環水泵12、滑動軸13、電動繞線輪I 14、電動繞線輪II 15、定滑輪I 16、定滑輪II 17、拉線I 18、拉線II 19、箱體20、網板21、浸種箱22、升降桿23、移動塊24和軟管25,底板8頂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支架10、滑軌I 2和支桿1,滑軌I 2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III 7,滑塊III 7上設有移動塊24,移動塊24內開有S型通孔11,S型通孔11內設有滑動軸13,滑動軸13與S型通孔11配合,滑動軸13后端設有升降桿23,升降桿23頂端與支桿1頂端鉸接連接有浸種箱22,浸種箱22左壁內設有滑軌III 4,滑軌III 4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I 5,浸種箱22右壁內設有滑軌II 3,滑軌II 3上滑動式連接有滑塊II 6,滑塊I 5和滑塊II 6之間設有網板21,浸種箱22左壁頂端設有定滑輪I 16,浸種箱22右壁頂端設有定滑輪II 17,浸種箱22左壁外側中部設有電動繞線輪I 14,電動繞線輪I 14上繞有拉線I 18,拉線I 18繞過定滑輪I 16與網板21頂部左側連接,浸種箱22右壁外側中部設有電動繞線輪II 15,電動繞線輪II 15上繞有拉線II 19,拉線II 19繞過定滑輪II 17與網板21頂部右側連接,支架10右側上部設有箱體20,箱體20內底部右側設有循環水泵12,循環水泵12右側設有軟管25,軟管25穿過箱體20右壁與浸種箱22左壁下部連接,支架10右側下部設有氣缸9,氣缸9右端與移動塊24左側中部連接。
還包括有行程開關26,滑軌I 2上右側設有行程開關26,行程開關26通過線路與氣缸9連接。
工作原理:首先將甜葉菊種子放入浸種箱22內,然后控制循環水泵12工作,箱體20內的赤霉素溶液通過軟管25進入浸種箱22內,浸種箱22內注入一定量的赤霉素溶液后,控制循環水泵12停止工作,然后控制氣缸9伸縮,氣缸9通過滑塊III 7帶動移動塊24左右運動,移動塊24帶動滑動軸13在S型通孔11內運動,使得滑動軸13帶動升降桿23上下運動,升降桿23帶動浸種箱22上下運動,使得甜葉菊種子充分與赤霉素溶液接觸,如此反復,一段時間后,當甜葉菊種子浸泡完成后,控制氣缸9停止工作,然后控制循環水泵12工作,循環水泵12將浸種箱22內的赤霉素溶液通過軟管25抽回箱體20內,使得赤霉素溶液可循環使用,浸種箱22內的赤霉素溶液全部進入箱體20內后,控制循環水泵12停止工作,然后控制電動繞線輪I 14逆時針旋轉收線,拉線I 18通過定滑輪I 16帶動網板21向上運動,并控制電動繞線輪II 15順時針旋轉收線,拉線II 19通過定滑輪II 17帶動網板21向上運動,電動繞線輪I 14和電動繞線輪II 15同時工作帶動網板21向上運動一定程度后,控制電動繞線輪I 14和電動繞線輪II 15停止工作,將網板21上浸泡完全的甜葉菊種子晾至12小時,12小時過后,人工將浸泡完成后的甜葉菊種子取出即可,然后控制電動繞線輪I 14順時針旋轉收線,拉線I 18通過定滑輪I 16帶動網板21向下運動,并控制電動繞線輪II 15順時針旋轉收線,拉線II 19通過定滑輪II 17帶動網板21向下運動,電動繞線輪I 14和電動繞線輪II 15同時工作帶動網板21向下運動至原位后,控制電動繞線輪I 14和電動繞線輪II 15停止工作。
因為還包括有行程開關26,滑軌I 2上右側設有行程開關26,行程開關26通過線路與氣缸9連接,當滑塊III 7向右運動與行程開關26觸碰時,行程開關26控制氣缸9收縮,如此,更加精準快捷。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