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魚類孵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魚類孵化筐。
背景技術:
魚類受精卵在孵化過程中以及剛孵化出的幼苗在水流的作用下不斷翻滾運動,這樣使得魚類受精卵以及剛孵化出的幼苗在運動過程中極易受傷,因此造成魚類的孵化率和出苗率均較低,另外,采用傳統常規的魚類孵化設備,存在易堵塞,設備清理費時費力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魚類孵化筐。
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魚類孵化筐,包括孵化框、投料斗、過濾網,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框的左右頂端兩側設有平衡塊,所述平衡塊與所述孵化框的外側固定連接,所述平衡塊上設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右側所述平衡塊上,所述孵化框的底部為圓錐形且設有進水管,所述進水管上方設有鋼化玻璃板,所述鋼化玻璃板與所述進水管和所述孵化框密封連接,所述鋼化玻璃板上設有鋼化玻璃球,所述鋼化玻璃球在所述孵化框的底部可以自由活動,所述投料斗位于所述孵化框的頂部,與所述過濾網一體化連接,所述孵化框的中部設有銅絲網,所述銅絲網固定連接在所述孵化框的內壁上。
所述鋼化玻璃板是圓形帶絲孔的玻璃板。
所述鋼化玻璃球的直徑為所述進水管直徑的2倍。
所述過濾網可在所述孵化框的內壁上下滑動。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銅網絲代替傳統的篩絹網,克服了魚類孵化過程中易堵塞的問題,鋼化玻璃球使水流沿孵化框壁周圍向上流形成向內的緩沖、減少了受精卵和魚苗與孵化框壁摩擦的機會,大大減少了孵化中受精卵和幼苗受傷的機會,進而提高孵化率和出苗率,采用可滑動的過濾網和帶絲孔的鋼化玻璃板使得孵化設備更容易清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仰視圖;
圖中:1-孵化框;2-平衡塊;3-進水管;4-出水管;5-鋼化玻璃板;6-鋼化玻璃球;7-投料斗;8-過濾網;9-銅絲網;
以下將結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敘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一種魚類孵化筐,包括孵化框1、投料斗7、過濾網8,其特征在于,所述孵化框1的左右頂端兩側設有平衡塊2,所述平衡塊2與所述孵化框1的外側固定連接,所述平衡塊2上設有出水管4,所述出水管4位于右側所述平衡塊2上,所述孵化框1的底部為圓錐形且設有進水管3,所述進水管3上方設有鋼化玻璃板5,所述鋼化玻璃板5與所述進水管3和所述孵化框1密封連接,所述鋼化玻璃板5上設有鋼化玻璃球6,所述鋼化玻璃球6在所述孵化框1的底部可以自由活動,所述投料斗7位于所述孵化框1的頂部,與所述過濾網8一體化連接,所述孵化框1的中部設有銅絲網9,所述銅絲網9固定連接在所述孵化框1的內壁上。
所述鋼化玻璃板5是圓形帶絲孔的玻璃板。
所述鋼化玻璃球6的直徑為所述進水管3直徑的2倍。
所述過濾網8可在所述孵化框1的內壁上下滑動。
使用前將整個孵化筐清洗干凈后打開進水管3讓新水注入孵化框1中,經投料斗7放入一定量的受精卵,由于鋼化玻璃球6的阻礙作用,水流只能沿孵化框壁周圍向上流,這樣即可使水流減速又可減少受精卵和魚苗與桶壁摩擦的機會,待魚苗孵出并能自行水平游動后,移開過濾網8,讓魚苗自出水管4游出,一個批次孵化完成后,將孵化桶清洗干凈,準備下一次使用,以此類推,方便快捷。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改進,或未經改進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