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土地改良和灌溉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脫硫石膏和灌溉耦合系統。
背景技術:
農業生產中,撒施脫硫石膏改良劑和灌溉淡水被作為常用的改良鹽堿地的手段,現有技術中,撒施脫硫石膏和灌溉淡水為兩個獨立的系統且借助于兩個獨立的裝置單獨作業,使得鹽堿地的改良成本較大、工作效率較低,改良作業較為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脫硫石膏和灌溉耦合系統。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脫硫石膏和灌溉耦合系統,包括桶體,桶體的桶底上開設兩個以上的通孔,桶底的下方貼靠布置底蓋,底蓋的下端布置旋轉升降機構,旋轉升降機構布置在小車內,桶體通過支架固定在小車內,桶體的桶壁連接水管,經水管和水泵將桶體與多個分支管連通,桶體內布置可將水管的管口堵住的擋蓋。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脫硫石膏的撒施以及淡水的灌溉集中在一個系統內,當需要灌溉時,調節旋轉升降機構的升降功能提升底蓋以將底蓋蓋緊在桶體的底部,然后打開擋蓋,向桶體內注入淡水,啟動水泵,水泵通過水管將桶體內的淡水泵入分支管后噴灑到土壤中即可完成灌溉作業。當需要撒施脫硫石膏時,將水泵關停,擋蓋關閉,將脫硫石膏倒入桶體內,調節旋轉升降機構的升降功能向下帶動底蓋向下移和桶體的底部分離,脫硫石膏便從桶體底部的通孔中落至底蓋上,這時調節旋轉升降機構的旋轉功能帶動底蓋旋轉,底蓋上的脫硫石膏便會因離心力的作用而撒出落至土壤中,完成脫硫石膏的撒施作業。整個系統結構簡單,實現兩用的功能,能夠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底蓋關閉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底蓋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底蓋的示意圖。
圖中:10-桶體、11-桶底、111-通孔;20-底蓋、21-底板、22-圍板、23-凸柱、24-出料槽;30-旋轉升降機構;40-小車;50-支架;60-水管;70-水泵;80-分支管;90-擋蓋;100-桶蓋;110-把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圖2、圖3,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
一種脫硫石膏和灌溉耦合系統,包括桶體10,桶體10的桶底11上開設兩個以上的通孔111,桶底11的下方貼靠布置底蓋20,底蓋20的下端布置旋轉升降機構30,旋轉升降機構30布置在小車40內,桶體10通過支架50固定在小車40內,桶體10的桶壁連接水管60,經水管60和水泵70將桶體10與多個分支管80連通,桶體10內布置可將水管60的管口堵住的擋蓋90。本實用新型將脫硫石膏的撒施以及淡水的灌溉集中在一個系統內,當需要灌溉時,調節旋轉升降機構30的升降功能提升底蓋20以將底蓋20蓋緊在桶體10的底部,然后打開擋蓋90,向桶體10內注入淡水,啟動水泵70,水泵70通過水管60將桶體10內的淡水泵入分支管80后噴灑到土壤中即可完成灌溉作業。當需要撒施脫硫石膏時,將水泵70關停,擋蓋90關閉,將脫硫石膏倒入桶體10內,調節旋轉升降機構30的升降功能向下帶動底蓋20向下移和桶體10的底部分離,脫硫石膏便從桶體11底部的通孔111中落至底蓋20上,這時調節旋轉升降機構30的旋轉功能帶動底蓋20旋轉,底蓋20上的脫硫石膏便會因離心力的作用而撒出落至土壤中,完成脫硫石膏的撒施作業,其中,通孔111的孔徑大小根據脫硫石膏的顆粒大小而定,只要保證脫硫石膏順利的從通孔111內流出即可。整個系統結構簡單,實現兩用的功能,能夠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作為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所述底蓋20包括底板21和圍板22,底板21的板面面積和桶體10的桶底11面積相同,底板21上布置凸柱23,凸柱23和通孔111相配合,所述圍板22的外側連通出料槽24。脫硫石膏撒施時,落在底蓋20上的脫硫石膏自出料槽24中撒出,出料槽24對脫硫石膏的撒施起到導向的作用。凸柱23和通孔111相配合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淡水倒入桶體10時自桶體10的底部漏出,凸柱23可選用橡膠材質制成以達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優選的,所述水管60為兩個或兩個以上,所述桶體10的上方設置桶蓋100,桶體10的側壁上設置把手110,桶蓋100的設置防止桶體10內的淡水或脫硫石膏撒出,把手110的設置便于搬動桶體10。
應當理解,以上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由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