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葡萄種植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蔽雨柵。
背景技術:
葡萄在人工栽培過程中,受到地形條件、土壤條件和氣候因素等影響,往往會影響葡萄的產量和質量,葡萄培植時,需用支架將藤蔓支撐起來,以便其更好地接受陽光的照射。然而由于一些葡萄種植于室外,非常容易受到鳥啄或雨水的損壞,嚴重影響了葡萄的產量和質量。
現有的蔽雨柵,如申請號為201520696807.3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蔽雨柵,由兩個支架本體和防護罩組成,所述支架本體包括豎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空擋部件,所述空擋部件為橫桿,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底端分別與所述豎桿的中部固定于同一點,并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間形成60°-120°夾角,所述空擋部件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架頂端固定,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架頂端固定,中部與所述豎桿的中部固定,所述防護罩設置于所述支架本體上方,該防護罩的邊緣與所述支架本體的豎桿、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頂端固定連接;所述蔽雨柵,在不影響葡萄藤光照和透氣的前提下,有效的防止了鳥類的叮啄和雨水的擊打,且支架本體的特定結構使得蔽雨柵的設置更加牢固。
但是這種蔽雨柵,并不能改變遮雨的方位,為保證透氣性需求不能將蔽雨柵設置為封閉式,當遇到伴隨大風的雨天情況,這種蔽雨柵并不能很好地保護葡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蔽雨柵,能夠改變保護罩的遮擋位置,確保在有風天氣下有針對性的保護葡萄架不受雨水侵襲。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蔽雨柵,包括支架和保護罩,支架上開有圓滑滑道,滑道內滑移固定連接有圓柱形連桿,連桿固接在保護罩一端,保護罩為柔性材料制成。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使保護罩沿滑道滑動,根據天氣情況改變保護罩遮擋的位置,有針對性對抗風雨,采用柔性材料可以確保在不使用保護罩的情況下能夠收起,并且可以折疊占用盡量少的空間。
較佳的,支架分為相對設置的兩部分,滑道開設有兩條,分別開設在支架兩部分相對的面上。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使連桿在滑道中更為穩定,為連桿提供更多的支撐,減小連桿 與滑道邊沿接觸位置所受的應力。
較佳的,支架下方設置有副架,保護罩位于副架上方時,保護罩與副架抵接。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在保護罩下方設置有支撐物,避免保護罩越過支架頂端時,保護罩塌陷下來,影響蔽雨柵的遮蔽效果。
較佳的,保護罩遠離連桿的一端固接有副桿,副桿與滑道滑移固定連接。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是保護罩得到更多的支撐,方便保護罩的敞開和移動,使保護罩的移動更為方便。
較佳的,支架上轉動連接有多個擋塊,擋塊的轉動軸線到滑道的垂直距離大于擋塊的端部到轉動軸線的最小距離且小于擋塊的端部到轉動軸線的最大距離。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在滑道一側設置擋塊,當連桿滑動到所需的位置,將擋桿移動至干涉滑道的位置可作為連桿的定位結構,將連桿鎖定在所需位置,從而起到改變保護罩遮擋位置的作用。
較佳的,連桿的兩端鉸接有卡爪,鉸接軸上套接有扭簧,扭簧分別與卡爪和連桿抵接,卡爪與保護罩抵接。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可以利用圓柱形的連桿將保護罩卷起纏繞在連桿上,并利用卡爪將纏繞起保護罩固定在連桿上,可以改變保護罩用于遮擋部分的面積,起到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保護罩的作用。
較佳的,卡爪的轉動角度不小于九十度,卡爪遠離保護罩的一端固接有帶叉口的撥塊,叉口寬度大于連桿直徑。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避免連桿旋轉纏繞保護罩時,卡爪干涉保護罩,使卡爪被纏繞在保護罩內側引起不便。
較佳的,支架底端固接有放置架,放置架垂直于滑道所在面。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在不需遮風擋雨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暴露出整個葡萄架使其充分接受光照,將保護罩放置在放置架上,方便衛生,避免保護罩變臟影響保護罩的透光性。
較佳的,支架遠離滑道的一端固接有多個掛桿,掛桿上掛接有掛簾,掛簾由柔性材料制成。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在支架不受保護罩遮蔽的位置設有掛簾,使蔽雨柵的遮蔽效果更好,遮蔽空間更為完整。
較佳的,掛桿上開有螺紋,掛桿上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母,掛簾設置在緊固螺母與支架之間。
通過以上技術方案,將掛簾固定在所需位置,避免掛簾隨風飄走影響蔽雨柵的遮蔽 效果。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有針對性對抗風雨;占用空間較少;減小應力;移動更為方便;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保護罩;方便衛生;使遮蔽空間更為完整。
附圖說明
圖1是蔽雨柵保護罩未打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蔽雨柵保護罩打開特定角度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蔽雨柵完全遮蔽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蔽雨柵的截面示意圖;
圖5是卡爪夾持保護罩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卡爪張開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11、滑道;12、檔桿;2、保護罩;21、連桿;22、副桿;3、擋塊;4、卡爪;41、扭簧;42、撥塊;43、卡頭;5、放置架;6、掛桿;61、緊固螺母;7、掛簾;8、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需要說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詞語“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圖中的方向,詞語“底面”和“頂面”、“內”和“外”分別指的是朝向或遠離特定部件幾何中心的方向。
一種蔽雨柵,如圖1所示,包括兩個固接在地面上支架1,支架1籠罩葡萄架所在位置。支架1為帶拱頂的門式框架。兩個支架1拱頂同軸,且相對設置。兩個支架1相對的面上開有整體形狀與支架1相似的U形的滑道11,滑道11橫截面為矩形。滑道11貫穿支架1靠近地面的端面。
兩個支架1相對的面上固接有多個檔桿12。檔桿12為圓柱形,且軸線垂直于檔桿12與支架1的接觸面。檔桿12均勻的分布在滑道11遠離支架1內部空間的一側。檔桿12軸線與支架1表面的交點的軌跡與滑道11相似為U形。檔桿12上開有螺紋,且螺紋連接有擋塊3。
擋塊3為中心帶有螺紋孔的矩形塊。擋塊3垂直于檔桿12軸線的面的長度的一半大于檔桿12軸線到滑道11邊沿的垂直距離。擋塊3垂直于檔桿12軸線的面的寬度的一半小于檔桿12軸線到滑道11邊沿的垂直距離。利用螺紋的自鎖,使擋塊3旋轉后可以在干涉滑道11和不干涉滑道11之間切換。
支架1上固接有放置架5,放置架5設置在兩個支架1之間的地面上。放置架5寬度 與支架1的寬度一致。結合圖4所示,放置架5頂面上開有半圓形的凹槽。凹槽的軸線滑道11的中心線相交。
兩個支架1相背離的面上固接有多個圓柱形的掛桿6,掛桿6的軸線垂直于掛桿6與支架1的接觸面。掛桿6均勻的分布在滑道11遠離支架1內部空間的一側。掛桿6的軸線與支架1表面的交點的軌跡與滑道11相似為U形。掛桿6上開有螺紋,掛桿6上螺紋連接有緊固螺母61。
如圖1所示,兩個支架1撐起的空間下方的地面上固接有副架8,副架8主體與支架1相似為兩個倒扣在地面上的U形框架組成,兩個U形框架之間固接有七根矩形桿,矩形桿平行設置且與U形框架相對面垂直。
結合圖1、圖2、圖3、圖4所示,滑道11內滑動連接有連桿21和副桿22。連桿21和副桿22均為圓柱形的細長桿,連桿21與副桿22的長度均與兩個滑道11之間的距離一致。連桿21與副桿22的直徑與滑道11寬度一致。連桿21設置在靠近放置架5一端。
連桿21和副桿22之間設置有矩形的保護罩2,保護罩2為透明的柔性材料制成,如塑料。保護罩2寬度一邊卷在連桿21上,并由設置在連桿21上的卡爪4夾持固定在連桿21上,寬度的另一邊固接在副桿22上。
如圖5所示,連桿21上固接有凸臺,卡爪4鉸接在凸臺上。卡爪4包括卡頭43、扭簧41和撥塊42。卡爪4鉸接位置設有扭簧41,保證卡爪4的加持力。卡頭43為帶有弧面的長條形,用于將保護罩2夾緊在連桿21上,卡頭43遠離保護罩2的一端固接有帶有叉口的撥塊42。結合圖6所示,叉口寬度大于連桿21的直徑,保證卡爪4可以張開不小于九十度的角度。
保護罩2的寬度小于連桿21的長度,在將整個蔽雨柵遮蔽起來時,在支架1與保護罩2之間留有一定縫隙保證空氣流通。
如圖1所示,當天氣良好時將保護罩2收起,卷在連桿21上,并將連桿21放置在放置架5的凹槽內。當遇到一定風雨,結合圖2所示,需要對蔽雨柵下方特定位置進行遮蔽時,松開卡爪4確定好遮蔽面積,使卡爪4恢復原位,確定好遮蔽位置,移動連桿21和副桿22將保護罩2放置在確定好的位置,此時保護罩2抵接在副架8上,轉動擋塊3使連桿21和副桿22抵接在擋塊3上,鎖定保護罩2位置。當風雨較大時,將蔽雨柵整個遮蔽,如圖3所示,連桿21和副桿22分設在滑道11兩端,通過擋塊3卡住。在沒有遮蓋膜的兩端配合設置有掛簾7,掛簾7與支架1形狀相似,在支架1固接有掛桿6處對應開有通孔。使用時將掛簾7上的通孔對應掛在掛桿6上,并有緊固螺栓固定。掛簾7和保護罩2采用相同材料制成。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