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裝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蔬菜大棚排風換氣設備,具體是指一種蔬菜大棚自動放風口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溫室大棚的使用有效解決了反季節蔬菜的種植,同時,在種植過程中,需要對蔬菜大棚內的空氣進行調節,為農作物的生長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
傳統的溫室大棚通風換氣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利用人力,將大棚周邊的遮擋物挑起,費事費力,有的在大棚頂部安裝普通的排風系統,密封性差,難以控制室內的溫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蔬菜大棚自動放風口裝置,該裝置安裝在蔬菜大棚頂部,當大棚內溫度過高,可利用設置在該設備上的溫度傳感器進行檢查,同時啟動電動機,電動機轉動帶動葉輪轉動,葉輪產生的風可將蓋體吹起,起到連接外界作用,大棚內的熱空氣通過該通道可以排除,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有利于大棚的通風換氣,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同時蓋體還利用連接桿與風口本體連接,電動機停止工作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下落,完成密封動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種蔬菜大棚自動放風口裝置,包括風口本體,所述風口本體為上下貫通的筒體結構,所述風口本體頂部設有蓋體,所述連所述風口本體與蓋體之間設有能夠使得蓋體打開與閉合的連接桿。
所述連接桿與風口本體之間為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桿為一個或多個。
所述風口本體的上部通孔內設有支撐部。
所述的支撐部為兩條交叉設計的支撐桿,兩端分別與風口本體連接。
所述支撐部的兩條支撐桿交叉位置設有通孔。
所述連接桿安裝在通孔內,所述連接桿在通孔內與通孔的配合關系為間隙配合,為了方便滑動,可以涂抹潤滑油脂。
所述連接桿位于通孔上部的一端與蓋體連接。
所述連接桿位于通孔下部的一端設有擋塊。
所述風口本體下部設有風機,所述風機周邊通過連接部與風口本體固定連接,所述風機通電轉動后,將大棚內的空氣向上排。
作為優選,所述連接部與大棚連接。
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該裝置安裝在蔬菜大棚頂部,當大棚內溫度過高,可利用設置在該設備上的溫度傳感器進行檢查,同時啟動電動機,電動機轉動帶動葉輪轉動,葉輪產生的風可將蓋體吹起,起到連接外界作用,大棚內的熱空氣通過該通道可以排除,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有利于大棚的通風換氣,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同時蓋體還利用連接桿與風口本體連接,電動機停止工作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下落,完成密封動作。
附圖說明
圖1為蔬菜大棚自動放風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蓋體和連接桿部分未畫出)。
圖中所示:1、風口本體,2、蓋體,3、連接桿,4、支撐部,5、通孔,6、擋塊,7、風機,8、連接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的蔬菜大棚自動放風口裝置做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2中所示,一種蔬菜大棚自動放風口裝置,包括風口本體1,所述風口本體1為上下貫通的筒體結構,所述風口本體1頂部設有蓋體2,所述連所述風口本體1與蓋體2之間設有能夠使得蓋體2打開與閉合的連接桿3,所述連接桿3與風口本體1之間為滑動連接,所述連接桿3為一個,所述風口本體1的上部通孔5內設有支撐部4,所述的支撐部4為兩條交叉設計的支撐桿,兩端分別與風口本體1連接,所述支撐部4的兩條支撐桿交叉位置設有通孔5,所述連接桿3安裝在通孔5內,所述連接桿3位于通孔5上部的一端與蓋體2連接,所述連接桿3位于通孔5下部的一端設有擋塊6,所述風口本體1下部設有風機7,所述風機7周邊通過連接部8與風口本體1固定連接,所述連接部8與大棚連接。
根據使用要求,所述的連接桿3也可以設置成兩個、三個或者多個,連接強度更高,所述間隙配合的單邊間隙為0.5-1mm,所述連接桿的截面為圓形或方形,所述連接桿回收后的末端擋塊與風機之間還具有間隙,避免了風機運轉與連接桿之間發生干涉,風機轉動產生的風力大于蓋體自身重力,一般情況風力是蓋體自身的重力1.5~2倍左右。
使用時,該設備與溫度控制器連接,設置在大棚內的溫控控制器檢測到溫度大于預設值后,接通風機電源,風機轉動,所述風機通電轉動后,將大棚內的空氣向上排,風機的葉輪產生的風可將蓋體吹起,起到連接外界作用,大棚內的熱空氣通過該通道可以排除,操作簡單,使用方便,有利于大棚的通風換氣,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同時蓋體還利用連接桿與風口本體連接,電動機停止工作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下落,完成密封動作。
在上述實施例中,對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做了描述,很顯然,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仍可做出很多變化,在此,應該說明,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變都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