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瓶培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植物培養瓶。
背景技術:
現有的植物培養瓶包括蓋子和透明的瓶身,其一般都是用完就當做廢品處理,而且該些培養瓶在使用過程中不能及時的讓用戶了解瓶內植物的生長狀態,致使培養的合格率大大降低。此外,培養液的含氧量也極大的影響水培植物的生長速度與成長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植物培養瓶,能重復利用,能保證培養瓶內植物的生活環境,提高培養合格率。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植物培養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圓形蓋體、透明瓶身以及置于該透明瓶身內的種子限位框;所述圓形蓋體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間具有一容腔,所述上表面具有一內螺紋凹槽,所述內螺紋凹槽上螺紋連接有一儲液罐;所述容腔內設置有一增壓泵,所述增壓泵的出口連接到所述螺紋凹槽內,為所述儲液罐提供氣壓;所述內螺紋凹槽的出水口經第一電磁閥連接到設置于所述下表面的噴頭;所述容腔內穿設有倒L形進氣管和倒L形出氣管,所述倒L形進氣管和倒L形出氣管位置相對于圓形蓋體的中軸線對稱,且倒L形進氣管延伸入培養瓶內的下端部比倒L形出氣管延伸入培養瓶的下端部長N米,其中N小于培養瓶高度的三分之二,大于培養瓶高度的二分之一;所述倒L形進氣管的進口端設置有加熱絲;所述加熱絲后側的倒L形進氣管設置有第二電磁閥,所述第二電磁閥后的倒L形進氣管具有一支管,該支管經第三電磁閥連接到所述下表面,用于吸取培養瓶內的氣體;所述倒L形進氣管設置有抽氣泵;所述倒L形出氣管設置有第四電磁閥;所述容腔內設置有一由MINI USB接口充電的充電電池,所述MINI USB接口開設于所述圓形蓋體的周壁上;所述容腔內設置有震動電機;所述充電電池為電路板供電,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MCU,所述MCU連接有增壓泵驅動電路、震動電機驅動電路、第一電磁閥驅動電路、第二電磁閥驅動電路、第三電磁閥驅動電路、加熱絲驅動電路、LED燈驅動電路、抽氣泵驅動電路、無線通訊電路、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以及顯示屏;所述的溫度傳感器以及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培養瓶內的溫度、濕度信息;所述LED燈驅動電路用于驅動設置于所述下表面的LED燈;所述顯示屏設置于所述圓形蓋體的周壁上;所述無線通訊電路用于與用戶手機通訊。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儲液罐底部內凹,且內凹處設置有用于手持旋轉的手柄。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儲液罐具有一補液口,所述的補液口設置有一軟篩。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下表面還設置有針孔攝像頭,所述針孔攝像頭與所述MCU連接。
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通過自增壓儲液、自震動增氧、噴液、換氣以及視頻監控等功能,不僅能保證培養瓶內植物的生活環境,而且大大提高了植物培養的合格率,此外,用戶還能進行遠程監控,具有較好的使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仰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植物培養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圓形蓋體1、透明瓶身2以及置于該透明瓶身內的種子限位框3;所述圓形蓋體的上表面4和下表面5之間具有一容腔6,所述上表面具有一內螺紋凹槽7,所述內螺紋凹槽上螺紋連接有一儲液罐8;所述容腔6內設置有一增壓泵9,所述增壓泵的出口連接到所述螺紋凹槽內,為所述儲液罐8提供氣壓;這樣在第一電磁閥打開后由于氣壓的壓力,儲液罐內的液體可以自動噴出,實現噴淋;所述內螺紋凹槽的出水口經第一電磁閥10連接到設置于所述下表面的噴頭11;所述容腔6內穿設有倒L形進氣管12和倒L形出氣管13,所述倒L形進氣管12和倒L形出氣管13位置相對于圓形蓋體的中軸線對稱,且倒L形進氣管延伸入培養瓶內的下端部比倒L形出氣管延伸入培養瓶的下端部長N米,其中N小于培養瓶高度的三分之二,大于培養瓶高度的二分之一;這樣能保證培養瓶內的氣體更換得更徹底;所述倒L形進氣管的進口端設置有加熱絲14;所述加熱絲后側的倒L形進氣管設置有第二電磁閥15,所述第二電磁閥后的倒L形進氣管具有一支管16,該支管經第三電磁閥17連接到所述下表面5,用于吸取培養瓶內的氣體;所述倒L形進氣管設置有抽氣泵18;所述倒L形出氣管設置有第四電磁閥19;所述容腔內設置有一由MINI USB接口20充電的充電電池21,所述MINI USB接口開設于所述圓形蓋體的周壁上;所述容腔內設置有震動電機22;所述充電電池為電路板23供電,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MCU,所述MCU連接有增壓泵驅動電路、震動電機驅動電路、第一電磁閥驅動電路、第二電磁閥驅動電路、第三電磁閥驅動電路、加熱絲驅動電路、LED燈驅動電路、抽氣泵驅動電路、無線通訊電路、溫度傳感器24、濕度傳感器25以及顯示屏26;所述的溫度傳感器以及濕度傳感器用于檢測培養瓶內的溫度、濕度信息;所述LED燈驅動電路用于驅動設置于所述下表面的LED燈30;所述顯示屏設置于所述圓形蓋體的周壁上;所述無線通訊電路用于與用戶手機通訊。
為了讓一般技術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下面結合控制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要強調的是,該些控制方式不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所述用戶手機用于接收所述MCU反饋的信息以及發送用戶選擇的工作模式的指令;所述工作模式包括:
模式一:打開增壓泵9為儲液罐8提供氣壓;每隔時間T1,打開所述第二電磁閥、第四電磁閥,關閉所述第三電磁閥,并啟動所述抽氣泵40~70S,該過程是換氣過程;然后關閉第二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開啟第三電磁閥,再次啟動所述抽氣泵6~12S,該過程是實現培養瓶內的氣體循環,保證氣體混合均勻;最后關閉抽氣泵,并打開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以及第四電磁閥;每隔時間T2,打開第一電磁閥一預定時間;每隔時間T3,啟動震動電機,震動1~2分鐘,以利于增加培養液的含氧量;培養液的含氧量對于植物瓶陪是非常重要的,其不僅影響到植物的生長速度,還影響植物是否能健康成長;
模式二:對培養瓶內的植物進行噴淋;打開第一電磁閥,該第一電磁閥的關閉由用戶主動控制;
模式三:對培養瓶內的氣體進行更換;打開所述第二電磁閥、第四電磁閥,關閉所述第三電磁閥,并啟動所述抽氣泵40S;然后關閉第二電磁閥和第四電磁閥,開啟第三電磁閥,再次啟動所述抽氣泵8S;最后關閉抽氣泵,并打開第二電磁閥、第三電磁閥以及第四電磁閥;
模式四:對培養瓶內的培養液進行震動增氧;打開所述震動電機,震動1~2分鐘;
模式五,所述模式五包括自動亮度調節和手動亮度調節;所述自動亮度調節是所述MCU接收所述用戶手機的亮度采集信息,并與植物生長階段對應的亮度信息進行比對,并控制所述的LED燈進行亮度調節;所述手動亮度調節是用戶通過所述用戶手機發送亮度調節值給所述MCU,所述MCU根據接收的亮度值控制LED燈的亮度。亮度調節關系到瓶培植物的光照,用戶可以根據現有植物生長過程對光照需求參數進行調整。
在所述“啟動所述抽氣泵40~70S”之前,所述MCU先獲取所述溫度傳感器采集的培養瓶內的溫度信息,然后發送給所述用戶手機,并與用戶手機識別的環境溫度進行比對,若環境溫度低于瓶內溫度,所述MCU則經所述加熱絲驅動電路為所述加熱絲加熱;若環境溫度高于瓶內溫度,在抽氣泵工作的同時,開啟所述第一電磁閥,對培養瓶內的植物進行噴淋。所述時間T1為12~24小時;所述時間T2為2~3天;所述時間T3為24~35小時。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儲液罐底部內凹,且內凹處設置有用于手持旋轉的手柄27。由于該手柄設置于內凹處,因此不會影響儲液罐水平放置;而且手柄的添加更有利于用戶將儲液罐旋入所述內螺紋凹槽7。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的儲液罐具有一補液口,所述的補液口設置有一軟篩28。通過該補液口,用戶能通過該補液口對儲液罐進行補液,不用將儲液罐拆下就可以操作。
在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中,所述下表面還設置有針孔攝像頭29,用于拍攝培養瓶內的植物照片,并將照片傳送給所述用戶手機。這樣用戶即使外出,也可能遠程監控培養瓶內植物的生長狀態。
本實用新型可以充電后,重復使用,克服了以往培養瓶一次性用完就當廢品處理的問題,而且本實用新型實現瓶培的自動化以及遠程監控,大大提高了瓶培的效率以及質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