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技術領域的農業大棚,特別是指一種蔬菜大棚的太陽能供能系統。
背景技術:
在我國許多地區采用蔬菜大棚來培植各種蔬菜。目前種植蔬菜多采用塑料薄膜大棚,這種大棚是通過透光和保溫來栽培植物的設施,為植物的生長提供生長條件。薄膜大棚的優點很多但也有其缺點;大棚中的照明、換風、保溫等系統所需要的電能仍然需要外部電源提供,而在農田中架設電纜成本高、安全隱患大,其次在雷雨天氣,大棚沒有防雷設施,一旦被雷擊中,造成的損失嚴重。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蔬菜大棚的太陽能供能系統,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大棚中的照明、換風、保溫等系統所需要的電能仍然需要外部電源提供,而在農田中架設電纜成本高、安全隱患大,且沒有防雷設施的缺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蔬菜大棚的太陽能供能系統,包括太陽能供電系統和太陽能集熱器,所述太陽能供電系統與大棚內的溫濕度調節裝置、照明裝置等設備連接,為其提供電源,還包括太陽能集熱器;
所述太陽能供電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充放電控制單元和至少兩個蓄電單元,所述太陽能電池組件鋪設于蔬菜大棚的頂棚上,還包括防雷裝置,所述防雷裝置包括與蓄電單元電連接的繼電器,還包括電磁感應線圈、電源開關、保險絲和變壓器,所述變壓器連接負載,所述繼電器、電磁感應線圈、電源開關、保險絲和變壓器依次串聯連接,所述繼電器和電磁感應線圈分別連接過壓檢測模塊,所述保險絲上并聯連接有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所述第一避雷器接地,所述過壓檢測模塊連接蓄電池,當受雷擊時,避雷器向大地泄流保護負載設備,同時電磁感應線圈檢測到有漏電,將信號傳送給過壓檢測模塊,通過過壓檢測模塊控制繼電器切斷電源開關。
進一步的,所述至少兩個蓄電單元并聯后連接于充放電控制單元,所述蓄電單元與充放電控制單元之間連接有開關單元,所述開關單元與控制開關單元通斷的控制單元。
進一步的,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的入口與大棚內空調機的壓縮機的出口連接,所述太陽能集熱器的出口與大棚內空調機的冷凝器連接,所述太陽能集熱器包括框體和位于所述框體上的導熱管和內流管,所述內流管套于導熱管中,導熱管與內流管之間抽真空且導熱管壁上涂 布有導熱介質,所述內流管的截面為若干軸對稱呈直線排列的“S”曲線狀,使得流經內流管中的冷媒接觸面積增大,加壓效果更明顯。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本實用新型采用太陽能作為蔬菜大棚的能量能源,減少了對常規能源的消耗;同時,設置有防雷裝置能夠避免雷雨天氣對太陽能供電系統造成危害。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蔬菜大棚的太陽能供能系統的太陽能供電系統的框架流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蔬菜大棚的太陽能供能系統的導熱管和內流管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4-太陽能電池組件;5-空調機;6-加濕器;7-通風裝置;8-照明系統;10-充放電控制單元;11-蓄電單元;12-繼電器;13-電磁感應線圈;14-電源開關;15-保險絲;16-變壓器;17-壓檢測模塊;18-第一避雷器;19-第二避雷器;20-蓄電池;21-開關單元;31-導熱管;32-內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蔬菜大棚的太陽能供能系統,包括太陽能供電系統,太陽能供電系統包括依次連接的太陽能電池組件、充放電控制單元10和至少兩個蓄電單元11,還包括防雷裝置,防雷裝置包括與蓄電單元電連接的繼電器12,還包括電磁感應線圈13、電源開關14、保險絲15和變壓器16,變壓器16連接負載,繼電器12、電磁感應線圈13、電源開關14、保險絲15和變壓器16依次串聯連接,繼電器12和電磁感應線圈13分別連接過壓檢測模塊17,保險絲15上并聯連接有第一避雷器18和第二避雷器19,第一避雷器18接地,過壓檢測模塊17連接蓄電池20,當受雷擊時,避雷器向大地泄流保護負載設備,同時電磁感應線圈檢測到有漏電,將信號傳送給過壓檢測模塊,通過過壓檢測模塊控制繼電器切斷電源開關,過壓檢測模塊由蓄電池供電,直到檢測到無漏電,過壓檢測模塊控制繼電器接通電源開關,電路正常工作,其中至少兩個蓄電單元11并聯后連接于充放電控制單元10,蓄電單元11與充放電控制單元10之間連接有開關單元21,開關單元21與控制開關單元通斷的控制單元22。太陽能供電系統與大棚內的溫濕度調節裝置,如空調機5、加濕器6、通 風裝置7、照明系統8等設備連接,為其提供電源,還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太陽能集熱器的入口與大棚內空調機的壓縮機的出口連接,太陽能集熱器的出口與大棚內空調機的冷凝器連接,太陽能集熱器包括框體和位于所述框體上的導熱管31和內流管32,內流管32套于導熱管31中,導熱管31與內流管32之間抽真空且導熱管壁上涂布有導熱介質,內流管的截面為若干軸對稱呈直線排列的“S”曲線狀,使得流經內流管中的冷媒接觸面積增大,加壓效果更明顯,壓縮機和加濕器與太陽能供電系統電連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