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溫室大棚,特別涉及一種半下挖防倒灌式日光溫室。
背景技術:
普通土墻體日光溫室,由于取土筑墻,如果全部從棚內取土,則棚內下挖深度在1m左右,前部遮陰嚴重,造成前部1.5米處冬季無法種植,作物產量低。如果采用二次下挖法,棚內下挖1米,棚外2m內下挖0.5m,此法雖然解決了冬季遮陰問題,但夏季棚面雨水與棚外雨水會通過下挖部分倒灌到日光溫室內,淹沒蔬菜種苗甚至侵蝕土墻體,容易引起坍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技術方案的不足,提供一種半下挖防倒灌式日光溫室,其采光效果好,解決冬季遮陰多的問題,提高了作物產量;及時排出雨水,避免夏季雨水倒灌,保護墻體。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半下挖防倒灌式日光溫室,包括種植區、遮陰區和墻體,
種植區包括棚體,
墻體由棚體內取土筑成墻體的50%-70%,
墻體由墻體的前部及遮陰區內取土30%-50%,
所述墻體為梯形結構,所述墻體的上表面寬度為2m,墻體的下表面寬度為5m,
在棚體與遮陰區的交匯連接處安裝有0.5m寬的擋水膜,
所述擋水膜的寬為0.5cm,擋水膜的長為50cm。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棚體內的植物種植水平面較棚體外的遮陰區的水平面低40-60cm。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遮陰區由地面向下挖了10-20cm形成。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在遮陰區內設置排水溝將雨水排走,所述排水溝為倒立的梯形,排水溝的上表面寬度為1m,排水溝的下表面寬度為0.5m。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擋水膜上部的20cm貼合在棚體的棚架上,所述擋水膜下部的30cm埋入土中。
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墻體的內表面設置有吸熱層,所述墻體的外表面敷設有防寒層,所述防寒層為泡沫水泥板,防寒層的厚度為2-3cm。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 采光效果好,解決冬季遮陰多的問題;
(2)不會引起夏季雨水倒灌,保護墻體;
(3) 提高了作物產量。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日光溫室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種植區,2-遮陰區,3-墻體,4-棚體,5-排水溝,6-擋水膜。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一種半下挖防倒灌式日光溫室
參照圖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半下挖防倒灌式日光溫室,包括種植區1、遮陰區2和墻體3,
種植區1包括棚體4,
墻體3由棚體4內取土筑成墻體3的50%-70%,
墻體3由墻體3的前部及遮陰區2內取土30%-50%,
所述墻體3為梯形結構,所述墻體3的上表面寬度為2m,墻體3的下表面寬度為5m。
本實用新型的日光溫室建成后,使棚體4內的植物種植水平面較棚體4外的遮陰區2的水平面低40-60cm,
本實用新型采光效果好,即使棚體4內靠近遮陰區2的植株長勢良好,這樣的構造可以很好的避免棚體4內部采光不均勻、不佳的問題,提高了作物產量。
所述遮陰區2由地面向下挖了10-20cm形成,在遮陰區2內設置排水溝5將雨水排走,所述排水溝5為倒立的梯形,排水溝5的上表面寬度為1m,排水溝5的下表面寬度為0.5m。排水溝5的設置不會引起夏季雨水倒灌。
同時為防止積水倒灌,在棚體4與遮陰區2的交匯連接處安裝有0.5m寬的擋水膜6,所述擋水膜6的寬為0.5cm,擋水膜6的長為50cm,
所述擋水膜6上部的20cm貼合在棚體1的棚架上,
所述擋水膜6下部的30cm埋入土中,進一步的保護了墻體。
實施例2一種半下挖防倒灌式日光溫室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相同之處不在贅述,僅對不同之處加以說明。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半下挖防倒灌式日光溫室,所述墻體3的內表面設置有吸熱層,所述墻體3的外表面敷設有防寒層,所述防寒層為泡沫水泥板,防寒層的厚度為2-3cm。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半下挖防倒灌式日光溫室,包括種植區、遮陰區和墻體,種植區包括棚體,墻體由棚體內取土筑成墻體的50%-70%,墻體由墻體的前部及遮陰區內取土30%-50%,所述墻體為梯形結構,所述墻體的上表面寬度為2m,墻體的下表面寬度為5m,在棚體與遮陰區的交匯連接處安裝有0.5m寬的擋水膜,所述擋水膜的寬為0.5cm,擋水膜的長為50cm。本實用新型解決冬季遮陰多的問題,不會引起夏季雨水倒灌,保護墻體,提高作物產量。
以上所述為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任何基于本發明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