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苗圃移栽容器,用于苗圃的種植和移栽,屬于植物移栽容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花盆或苗輔容器都是固定的形狀,下小、上大的圓柱形或方形,在將花卉或苗類植物進行移栽的過程中,將花卉連同泥土一起從容器中取出時,根部容易被破壞,泥土也容易散落,而且在取出時,如果直接通過拉扯植物將植物和泥土取出容器,很容易使植物受力,而斷掉;常常還會出現植物的根部與容器牢牢的貼合在一起,更難取出移栽的植物,最終造成植物的存活率不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苗圃移栽容器,解決現有技術中很難完整的將移栽的植物從容器中取出,造成破壞植物的根部,以及包裹根部的泥土,造成植物存活率不高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苗圃移栽容器,包括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架上設置有旋轉支塊和頂部開口的容器,在支塊上活動設置有上下開口的方形擋框,容器設置在方形擋框下,在容器內設置有支桿,支桿上設置有一擋板,擋板與方形擋框的底部開口相匹配。
進一步,所述方形擋框的內壁內設有一紙層。
進一步,所述擋板中部低于邊緣。
進一步,所述擋板上設置有一凹槽,凹槽內插設有一帶孔的肥料棒。
進一步,所述容器的外壁上設置有向內凹的滑行槽,支架上設置有滑塊,滑行槽和滑塊相配合。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
一、通過方形擋框和擋板配合,可構成一花盆,苗圃可種植在內,當要移栽時,通過旋轉旋轉支塊,將方形擋框處于懸空狀態(tài),通過按壓方形擋框,可輕松將苗圃從方形擋框內取出,方形擋框向下移動,擋板支撐起苗圃且位置不變,就位不會破壞根部和泥土;
二、方形擋框的內壁內設有一紙層,可防止根部也方形擋框牢牢的貼合在一起,利于進一步保護根部;
三、擋板中部低于邊緣,便于苗圃更容易吸收水份和養(yǎng)料;
四、通過在擋板的凹槽內插設一帶孔的肥料棒,便于長時間給苗圃施肥,而且在移栽過程中也不用將肥料棒從泥土內取出;
五、容器也支架通過滑行槽和滑塊配合,便于固定和取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苗圃移栽容器,包括支架1,支架1上設置有旋轉支塊2和頂部開口的容器4,在支塊1上活動設置有上下開口的方形擋框3,容器4設置在方形擋框3下,在容器4內設置有支桿5,支桿5上設置有一擋板6,擋板6與方形擋框3的底部開口相匹配。
實施例2
一種苗圃移栽容器,包括支架1,支架1上設置有旋轉支塊2和頂部開口的容器4,在支塊1上活動設置有上下開口的方形擋框3,容器4設置在方形擋框3下,在容器4內設置有支桿5,支桿5上設置有一擋板6,擋板6與方形擋框3的底部開口相匹配。所述方形擋框3的內壁內設有一紙層7。
實施例3
一種苗圃移栽容器,包括支架1,支架1上設置有旋轉支塊2和頂部開口的容器4,在支塊1上活動設置有上下開口的方形擋框3,容器4設置在方形擋框3下,在容器4內設置有支桿5,支桿5上設置有一擋板6,擋板6與方形擋框3的底部開口相匹配。所述方形擋框3的內壁內設有一紙層7。所述擋板6上設置有一凹槽8,凹槽8內插設有一帶孔的肥料棒9。
實施例4
一種苗圃移栽容器,包括支架1,支架1上設置有旋轉支塊2和頂部開口的容器4,在支塊1上活動設置有上下開口的方形擋框3,容器4設置在方形擋框3下,在容器4內設置有支桿5,支桿5上設置有一擋板6,擋板6與方形擋框3的底部開口相匹配。所述方形擋框3的內壁內設有一紙層7。所述擋板6上設置有一凹槽8,凹槽8內插設有一帶孔的肥料棒9。所述容器5的外壁上設置有向內凹的滑行槽10,支架1上設置有滑塊11,滑行槽10和滑塊11相配合。
本實用新型中的支桿可與容器活動邊連接,旋轉支塊也可向上旋轉,便于好收納。所述擋板6中部低于邊緣。容器底部與支架底部處于同一水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