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果樹種植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果樹當年新梢成花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在日常生活中,蘋果、梨等水果是人們最常食用的常見水果,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兼有輔助治療保健的功效。水果的果實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且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大量的果膠,對調整腸道菌群有很大的幫助,經常吃水果可以使皮膚水潤、有彈性,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大有益處。
水果的品質和產量離不開良好的種植方法,傳統的果樹栽植后第二至五年,常常出現樹勢生長強,但是不結果的情況,此種果樹被稱為幼旺樹,嚴重影響了果樹的產量,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安全無害,能有效控制幼旺樹生長,實現早日結果,明顯提高產量的果樹當年新梢成花的種植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果樹當年新梢成花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驟:
(1)、早期新稍基部開張角度:
當新稍萌芽生長至10-15cm長時,第一次進行開張角度,用竹制牙簽,牙簽一端刺進中心干,穿透表皮,深達木質部;另一端輕輕扎進已經被開張角度的新稍基部4-5cm處,開張角度達85-95度固定即可;
(2)、中期新稍先端拉平,植物生長調節劑控長:
當新稍生長至30-40cm長時,第二次拉枝,將新梢先端向上生長的勢頭控制下來,用開角器、細鐵絲、布條或麻繩等器具均可,將新稍向下傾斜拉開,開張角度為95-105度固定即可;此時,正當新稍處于旺盛生長階段,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噴布全部正在生長的新稍;如果樹勢生長強旺,新稍生長減緩不明顯,應在第一次噴布后20-25天,再噴布第二次,重點噴布生長旺盛的新稍;
(3)、后期新稍下拉強制停長:
當新稍接近停止生長時,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進行第三次拉枝,將新梢先端向下拉開,強制的辦法促使新稍停止生長;用開角器、細鐵絲、布條或麻繩等器具均可,將新稍向下拉開,開張角度大于120度固定即可;
(4)、第二年修剪前期,去除牙簽、開角器等所有用于開角拉枝等器具。
作為優選,果樹為蘋果樹、梨樹、山楂樹等。
作為優選,植物生長調節劑為PPO植物生長調節劑。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所產生的有益效果在于:該發明操作方法簡單易行,安全無害,適用于果樹栽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樹勢生長強,不結果的幼旺樹,便于實現果樹新梢成花,第二年即可結果,進而實現增產的目的。同時該技術還可以有效控制樹冠大小,進行密植,實現單位面積大幅增產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經濟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果樹當年新梢成花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早期新稍基部開張角度:
當新稍萌芽生長至10-15cm長時,第一次進行開張角度,用竹制牙簽,牙簽一端刺進中心干,穿透表皮,深達木質部;另一端輕輕扎進已經被開張角度的新稍基部4-5cm處,開張角度達85-95度固定即可;
(2)、中期新稍先端拉平,植物生長調節劑控長:
當新稍生長至30-40cm長時,第二次拉枝,將新梢先端向上生長的勢頭控制下來,用開角器、細鐵絲、布條或麻繩等器具均可,將新稍向下傾斜拉開,開張角度為95-105度固定即可;此時,正當新稍處于旺盛生長階段,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噴布全部正在生長的新稍;如果樹勢生長強旺,新稍生長減緩不明顯,應在第一次噴布后20-25天,再噴布第二次,重點噴布生長旺盛的新稍;
(3)、后期新稍下拉強制停長:
當新稍接近停止生長時,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進行第三次拉枝,將新梢先端向下拉開,強制的辦法促使新稍停止生長;用開角器、細鐵絲、布條或麻繩等器具均可,將新稍向下拉開,開張角度大于120度固定即可;
(4)、第二年修剪前期,去除牙簽、開角器等所有用于開角拉枝等器具。
作為優選,果樹為蘋果樹、梨樹、山楂樹等。
作為優選,植物生長調節劑為PPO植物生長調節劑。
實施例一:
果樹為蘋果樹時,所述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早期新稍基部開張角度:
當新稍萌芽生長至10-15cm長時,第一次進行開張角度,用竹制牙簽,牙簽一端刺進中心干,穿透表皮,深達木質部;另一端輕輕扎進已經被開張角度的新稍基部4-5cm處,開張角度達85-95度固定即可。竹制牙簽能夠保持其豎直性,且竹制品刺進中心干,穿透表皮的過程中,不至于對果樹形成腐蝕和刺激,避免對果樹造成損傷,而刺入新梢的部分選擇在距離基部4-5cm的位置,一方面便于控制整個新梢的走向,另一方面也避免了位置選的過于靠近新梢先端、使先端受力過大對先端造成損傷。
新稍長度在10-15cm范圍內,超過15cm,容易折稍或從基部劈裂;短于10cm,新稍太嫩,竹簽容易穿透新稍。新梢早期較嫩,竹簽容易對其造成損傷,而當新梢長度超過15cm時,則容易造成折梢或者新梢基部劈裂。所以新梢基部張開角度選擇的時機應該選取得當,保證張開角度符合要求。
操作時,用左手拿牙簽,右手的食指和拇指捏住新稍,食指在下向后向上輕頂,拇指在上向前向下輕壓,使新稍的基部開張角度達到85-95度時,將牙簽固定在距離新稍基部4-5cm處。用竹制牙簽,牙簽一端刺進中心干,穿透表皮,深達木質部;另一端在操作時,要注意動作輕柔,且角度恰當,使竹簽輕輕扎進已經被開張角度的新稍基部4-5cm處,保證開張角度達85-95度,然后進行固定即可。
如果果園面積大,要開張角度的新梢數量多,除了多用些人員以外,要進行2次以上的開角作業,因為隨時間的延長,芽眼漸次萌發生長,第一次剛開始開張角度后,新稍不斷的延伸,5天以后,緊跟著進行第二次開角。在果園面積大的情況下,要開張的角度的新梢數量很多,整個新梢開張的周期耗時較長,所以,最先進行開張的果樹需要在5天后進行二次開角,保證整個果園的果樹具有同樣的開張角度,使果園內果樹長勢同步。
(2)、中期新稍先端拉平,植物生長調節劑PPO控長:
當新稍生長至30-40cm長時,第二次拉枝。將新梢先端向上生長的勢頭控制下來,用開角器、細鐵絲、布條或麻繩等器具均可,將新稍向下傾斜拉開,角度95-105度固定即可。此時,正當新稍處于旺盛生長階段,用植物生長調節劑PPO濃度200-220倍液噴布全部正在生長的新稍;如果樹勢生長強旺,新稍生長減緩不明顯,應在第一次噴布植物生長調節劑PPO后20-25天,再噴布第二次植物生長調節劑PPO,濃度同前,重點噴布沒有停止生長的新稍。植物生長調節劑PPO可以對果樹的生長速度進行有效的調節,抑制新梢梢生長。對于樹勢生長強旺的果樹,要增加一次PPO的噴施,濃度和第一次的一致,而且重點要噴布沒有停止生長的新梢,這樣才能有效的對新梢的長勢進行相應的控制,保證控長效果。在新梢生長的中期,由于新梢此時逐漸長長,已達40cm或更長,此時對新梢的控長需要將角度進一步張大,從早期的85-95度,對應增加到95-105度,而且,此時由于改變新梢生長角度需要的力度變大,需要借助開角器、細鐵絲、布條等能夠提供較大力度的器具,才能對應實現新梢角度的改變。
新稍長度不能超過30-40cm,超過40cm,新梢先端向上生長強盛,拉枝時,容易使新稍轉向,葉片翻轉,不利于葉片的光合作用。中期新梢要進行新梢先端拉平和PPO控長操作,先端拉平的時機選擇在新梢長度為30-40cm的階段,因為超過該范圍值時,新梢先端長勢會變得強盛,拉枝容易造成葉片翻轉,不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所以,時機要選擇恰當合理。
操作時,先用手將新稍從基部到先端那枝軟化,開張角度,一定使新稍平直向下傾斜,再用開角器等將新稍固定。操作過程中,由于新梢較前期已有更強的韌性,容易造成劈裂損傷,所以要先用手將新梢從基部到先端逐漸軟化,使新梢能平直向下傾斜,保證新梢不受到折彎損傷的情況下,用開角器等器具將新梢固定好。
使用鐵絲、細線繩等器具固定新稍時,一定注意不要纏繞太緊,留有空間,避免影響新稍或主干加粗生長,形成繳溢,折斷新稍。而用鐵絲或者細繩進行新梢固定時,注意不要纏繞太緊,避免新梢加粗生長,造成繳溢,使新梢的這段出現損傷。
(3)、后期新稍下拉強制停長:
當新稍接近停止生長時,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左右,進行第三次拉枝,將新梢先端向下拉開,強制的辦法促使新稍停止生長。用開角器、細鐵絲、布條或麻繩等器具均可,將新稍向下拉開,開張角度大于120度固定即可。由于植物生長具有向上性,果樹新梢的生長也是如此,將新梢向下拉的過程可以使新梢尖端朝下,抑制生長素的產生,進而實現控制新梢生長的目的,強制新梢停止生長。在后期,新梢生長的過程中,新梢逐漸長成,新梢的尖端也已經較為強健,可以借助開角器、細鐵絲等對先端進行張拉,保證角度大于120度,進而實現強制控制生長的目的。
時間不能太早,一定控制在新稍停止生長前10天時間,太早,新稍繼續生長,先端抬頭,容易形成‘S’型新稍,給以后的新稍管理帶來麻煩。后期新梢下拉時也要注意時機的選擇,應選在新梢停止生長的前10天,早了會造成新梢繼續生長,先端抬頭,晚了則難以實現下拉強制生長的作用效果,把握好最佳時機進行新梢下拉強制生長的操作。
拉枝時間不能太晚,新稍木質化停止生長,此時拉枝容易弄傷新稍,造成枝稍基部表皮裂傷,沒有足夠的傷口愈合時間,不利于安全越冬。拉枝時機的選擇要適宜,是為了避免新梢基部的表皮裂開形成損傷,后期進入冬季更會對傷口愈合產生更為嚴峻的影響,不利于果樹生長。
(4)、第二年修剪前期,去除牙簽、開角器等所有用于開角拉枝等器具。
在第二年進行修剪的前期,由于上一年后期對新梢進行抑制生長的操作遺留有開角器等器具,所以對應需要先撤掉這部分器具,以利于后期修剪操作方便。
實施例二:
果樹為梨樹時,
在步驟(2)中期新稍先端拉平,植物生長調節劑PPO控長中當新稍生長至30-35cm長時,第二次拉枝。
在步驟(3)后期新稍下拉強制停長中,選擇在新稍接近停止生長時,一般在8月下旬左右,進行第三次拉枝。
其他具體操作步驟同蘋果樹。
實施例三:
果樹為山楂樹時,所述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在步驟(2)中期新稍先端拉平,植物生長調節劑PPO控長中當新稍生長至30-35cm長時,第二次拉枝。
在步驟(3)后期新稍下拉強制停長中,選擇在新稍接近停止生長時,一般在8月下旬左右,進行第三次拉枝。
其他具體操作步驟同蘋果樹。
發明人使用該方法在蘋果果樹種植生產中試驗了兩年,種植面積兩百畝以上,應用該技術種植的蘋果可比傳統種植方法種植的果樹早結果實2-3年,且到達第五個年度,采用該種種植方法的果樹的產量比傳統果樹產量可提高一倍,該種植方法為安全、環保、優質,低投入、高產出的現代果樹種植業生產模式奠定基礎。該技術的應用,可以減少生產成本,為優質、高產奠定基礎,適合大規模推廣。該發明操作方法簡單易行,安全無害,適用于果樹栽植后第二年至第五年,樹勢生長強,不結果的幼旺樹,便于實現果樹新梢成花,第二年即可結果,進而實現增產的目的。同時該技術還可以有效控制樹冠大小,進行密植,實現單位面積大幅增產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