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菌類培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的供氣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食用菌的生產如蘑菇,平菇,金針菇,香菇等的生產,普遍進入到了規模化,工業化生產。因此,目前的食用菌的生產普遍是集約化的生產,由此也產生了用于生產食用菌的生產車間。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食用菌生產車間如菇房及培養房中的食用菌對空氣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反過來食用菌房中的空氣質量對房中的食用菌生長與培養影響也較大。因此在工業化,工廠化生產食用菌的過程中,如何保證食用菌房中空氣質量,保持房中的空氣清新,以目前現有的人工方法進行操作是難以實現,且采用現有的供氣系統難以保證食用菌的生產質量與產量,同時現有的食用菌生產裝置的設備投資也大,相應的提高了食用菌的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的供氣系統,能實現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均勻換氣,提高換氣效率,改善換氣效果;進一步保證食用菌的生產質量與產量。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的供氣系統,包括用于菌類生產的生產車間,所述生產車間的前側墻壁設置有車間入口,所述車間入口從外到內依次設置有第一層風淋消毒去菌室、第二層風淋消毒去菌換衣室、第三層網淋消毒殺菌室;所述生產車間的一側墻壁底面上設置有使廢氣出離的廢氣出離通道,所述生產車間的另一側設置有使清潔空氣進入的清潔空氣進入通道,所述清潔空氣進入通道包括設置于生產車間外且處于底面的底端水平進氣管道、與底端水平進氣管道相連通且位于生產車間外壁上的垂直通道、設置于生產車間頂端并與垂直通道相連通且由生產車間外側伸入到生產車間內側的頂端水平進氣通道,所述底端水平進氣管道設置有送風機,所述垂直通道由進氣的近端到進氣的遠端依次間隔設置有第一層過濾網、第二層過濾網和第三層過濾網,所述第一層過濾網的網孔直徑為5~10微米,所述第二層過濾網的網孔直徑為1~3微米,所述第三層過濾網的網孔直徑為10~15納米。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底端水平進氣管道、頂端水平進氣通道分別設置有紫外線發生器,設置于底端水平進氣管道的紫外線發生器位于送風機的外側。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廢氣出離通道內設置有抽風機。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廢氣出離通道在靠近車間端設置有廢氣出口隔柵。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廢氣出離通道在靠近出口端設置有廢紫外線發生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發明的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的供氣系統,在生產車間入口設置有第一層風淋消毒去菌室、第二層風淋消毒去菌換衣室、第三層網淋消毒殺菌室,可以保證進入車間的生產工人處于無菌狀態,生產車間的一側設置清潔空氣進入通道,該清潔空氣進入通道由底端水平進氣管道、垂直通道、頂端水平進氣通道相連接而成,垂直通道內設置第三層過濾網,保證空氣的無菌,清潔空氣進入通道的進氣端和出氣端分別設置紫外線發生器,可以殺死空氣中的有害菌;在廢氣出離通道側,通道內設置風機,且在靠近車間端設置有隔柵、在遠端設置紫外線發生器,一來可以殺菌消毒,二來,抽風機未啟動時,隔柵處于未打開狀態,保證生產車間的密閉,當抽風機啟動時,隔柵處于打開狀態,保證生產車間的換氣。本發明的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的供氣系統,能實現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均勻換氣,提高換氣效率,改善換氣效果;進一步保證食用菌的生產質量與產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的供氣系統,包括用于菌類生產的生產車間1,所述生產車間1的前側墻壁設置有車間入口,所述車間入口從外到內依次設置有第一層風淋消毒去菌室2、第二層風淋消毒去菌換衣室3、第三層網淋消毒殺菌室4;所述生產車間1的一側墻壁底面上設置有使廢氣出離的廢氣出離通道5,所述生產車間1的另一側設置有使清潔空氣進入的清潔空氣進入通道6,所述清潔空氣進入通道6包括設置于生產車間外且處于底面的底端水平進氣管道、與底端水平進氣管道相連通且位于生產車間外壁上的垂直通道、設置于生產車間頂端并與垂直通道相連通且由生產車間外側伸入到生產車間內側的頂端水平進氣通道,所述底端水平進氣管道設置有送風機7,所述垂直通道由進氣的近端到進氣的遠端依次間隔設置有第一層過濾網8、第二層過濾網9和第三層過濾網10,所述第一層過濾網8的網孔直徑為5~10微米,所述第二層過濾網9的網孔直徑為1~3微米,所述第三層過濾網3的網孔直徑為10~15納米。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底端水平進氣管道、頂端水平進氣通道分別設置有紫外線發生器11,設置于底端水平進氣管道的紫外線發生器11位于送風機7的外側。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廢氣出離通道內設置有抽風機12。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廢氣出離通道在靠近車間端設置有廢氣出口隔柵13。
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廢氣出離通道在靠近出口端設置有廢紫外線發生器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發明的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的供氣系統,在生產車間入口設置有第一層風淋消毒去菌室、第二層風淋消毒去菌換衣室、第三層網淋消毒殺菌室,可以保證進入車間的生產工人處于無菌狀態,生產車間的一側設置清潔空氣進入通道,該清潔空氣進入通道由底端水平進氣管道、垂直通道、頂端水平進氣通道相連接而成,垂直通道內設置第三層過濾網,保證空氣的無菌,清潔空氣進入通道的進氣端和出氣端分別設置紫外線發生器,可以殺死空氣中的有害菌;在廢氣出離通道側,通道內設置風機,且在靠近車間端設置有隔柵、在遠端設置紫外線發生器,一來可以殺菌消毒,二來,抽風機未啟動時,隔柵處于未打開狀態,保證生產車間的密閉,當抽風機啟動時,隔柵處于打開狀態,保證生產車間的換氣。本發明的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的供氣系統,能實現全封閉菌類生產車間均勻換氣,提高換氣效率,改善換氣效果;進一步保證食用菌的生產質量與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