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物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木地膚(kochiaprostrate(l.)schrad.cv.neimenggu)為藜科地膚屬,為多年生半灌木。木地膚為廣幅草原—荒漠種,在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為恒有伴生成分,常生于草原和荒漠的沙質、沙壤質或多碎石的栗鈣土和棕鈣土上,具有較廣泛的生態可塑性。木地膚的壽命約20-30年,為優等飼用植物。綿羊、山羊、駱駝喜食,在秋季則更喜食。
木地膚是從野生的木地膚中經過10多年的廣泛引種和培育篩選出的新品種,它是黎科小半灌木飼草,它春季返青早,秋季生長旺盛,冬季莖葉保留好,其具有適應性好,營養價值高,抗旱耐寒,適口性好等特點,是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區家畜放牧利用的主要飼草,也是家畜過冬渡春補喂的主要飼草,經中間和生產試驗,表現良好,是建立人工草地或改良天然草地的理想草種。1994年被全國牧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定為野生栽培種。木地膚春季4月初返青,7月開花,10月初種籽成熟,10月底枯黃,耐沙埋,耐鹽堿,但不耐長期浸濕,在適宜地區播種當年可收獲種子。木地膚種子細小、質輕,千粒重1.5-2.0g,大田直播宜選晴朗無風天氣,薄覆土,因其種子頂土能力較弱,防因風大造成種子被吹走或埋住,影響出苗。
發明人曾對木地膚種子播種育苗技術進行過多年的反復試驗,在實踐中認識到木地膚種子質輕、粒小、頂土能力弱,機械化操作易造成撒種不勻,覆土不均,或播種時種子易被風吹走,影響了木地膚種子吸收水分和萌發,導致其出苗率低,機械化操作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以提高木地膚種子的出苗率,實現機械化撒種。
基于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包括:
向木地膚種子中拌入玉米碴,攪拌均勻,得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
將白糖溶于水中,得到糖水;
將所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糖水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糖水種子;
采用農藥噴霧攪拌所述糖水種子,再將種子干燥,得到經過處理的木地膚種子。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種子與玉米碴的質量比為1:1-4。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白糖與水的質量體積比為1斤:0.5-3l。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糖水的質量體積比為30-70斤:2l。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所述采用農藥噴霧攪拌所述糖水種子的步驟包括:
先采用氯氰菊酯10%乳油噴霧攪拌所述糖水種子;
再采用50%甲基1605乳劑噴霧攪拌所述糖水種子。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采用氯氰菊酯10%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攪拌糖水種子。
在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中,采用50%甲基1605乳劑2000-3000倍液繼續噴霧攪拌糖水種子。
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發明通過一定濃度糖水拌種后黏附在玉米碴上,達到播種機均勻撒播覆土,提高出苗率。本發明通過采用玉米碴加糖水對種子進行處理,增加種子表面與玉米碴的粘附力,使得機械化播種覆土成為可能,使種子能夠吸水和萌發,取得了大面積人工草地建植成功,木地膚出苗率可達80%以上,突破了木地膚種子機械化播種育苗瓶頸,解決了大面積人工草地建植及天然草場改良困難的難題;從而實現木地膚人工草地的機械化種植,促進干旱半干旱地區人工草地的迅速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
本發明提供的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可以實現木地膚人工草地建植機械化,促進干旱半干旱地區人工草地建設的迅速發展。發明人對木地膚種子播種育苗技術進行過多年的反復試驗,在實踐中認識到木地膚種子質輕、粒小、頂土能力弱,機械化操作易造成撒種不勻,覆土不均,或播種時種子易被風吹走,影響了木地膚種子吸收水分和萌發,導致其出苗率低,機械化操作困難。要提高出苗率,實現機械化操作,必須對木地膚種子進行播前處理,增加種子質量。
在此基礎上,為實現發明的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向木地膚種子中拌入玉米碴,攪拌均勻,得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
將白糖溶于水中,得到糖水;
將所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糖水混合,攪拌均勻,得到糖水種子;
采用農藥噴霧攪拌所述糖水種子,再將種子干燥,得到經過處理的木地膚種子。
實施例1
本發明提供的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當年采收的木地膚種子,過篩清選,去除枯枝敗葉等雜質。
(2)將清選的種子放入容器(例如塑料桶)中,拌入直徑約為4-5mm的玉米碴,質量比如下,種子:玉米碴=1:2,攪拌均勻,得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
(3)取白糖放入另一容器中,再繼續加入水,白糖:水=1斤:1l,適當搖晃待白糖充分溶解后,將糖水倒入盛木地膚種子的容器中,種子玉米碴混合物:糖水=50斤:2l,充分攪拌,直至種子在糖水的粘附力下,均勻粘在玉米碴上,得到糖水種子。
(4)先采用氯氰菊酯10%乳油2500倍液噴霧攪拌種子,再采用50%甲基1605乳劑2300倍液繼續噴霧攪拌種子,拌好后晾置30min。
需要說明的是,氯氰菊酯10%乳油及50%甲基1605乳劑是市場上出售的成品低毒農藥,2000-3000倍液是指農藥與水的體積比。
(5)待步驟(4)種子的表面干燥后裝入播種機,即可機械化播種。
實施例2
本發明提供的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當年采收的木地膚種子,過篩清選,去除枯枝敗葉等雜質。
(2)將清選的種子放入容器(例如塑料桶)中,拌入直徑約為2.5-3.5mm的玉米碴,質量比如下,種子:玉米碴=1:2.3,攪拌均勻,得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
(3)取白糖放入另一容器中,再繼續加入水,白糖:水=1斤:1.6l,適當搖晃待白糖充分溶解后,將糖水倒入盛木地膚種子的容器中,種子玉米碴混合物:糖水=65斤:2l,充分攪拌,直至種子在糖水的粘附力下,均勻粘在玉米碴上,得到糖水種子。
(4)先采用氯氰菊酯10%乳油2750倍液噴霧攪拌種子,再采用50%甲基1605乳劑2100倍液繼續噴霧攪拌種子,拌好后晾置25min。
(5)待步驟(4)種子的表面干燥后裝入播種機,即可機械化播種。
實施例3
本發明提供的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當年采收的木地膚種子,過篩清選,去除枯枝敗葉等雜質。
(2)將清選的種子放入容器(例如木桶)中,拌入直徑約為3-3.8mm的玉米碴,質量比如下,種子:玉米碴=1:3,攪拌均勻,得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
(3)取白糖放入另一容器中,再繼續加入水,白糖:水=1斤:0.8l,適當搖晃待白糖充分溶解后,將糖水倒入盛木地膚種子的容器中,種子玉米碴混合物:糖水=45斤:2l,充分攪拌,直至種子在糖水的粘附力下,均勻粘在玉米碴上,得到糖水種子。
(4)先采用氯氰菊酯10%乳油2600倍液噴霧攪拌種子,再采用50%甲基1605乳劑3000倍液繼續噴霧攪拌種子,拌好后晾置45min。
(5)待步驟(4)種子的表面干燥后裝入播種機,即可機械化播種。
實施例4
本發明提供的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當年采收的木地膚種子,過篩清選,去除枯枝敗葉等雜質。
(2)將清選的種子放入容器(例如不銹鋼桶)中,拌入直徑約為2-3.4mm的玉米碴,質量比如下,種子:玉米碴=1:1,攪拌均勻,得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
(3)取白糖放入另一容器中,再繼續加入水,白糖:水=1斤:1.8l,適當搖晃待白糖充分溶解后,將糖水倒入盛木地膚種子的容器中,種子玉米碴混合物:糖水=66斤:2l,充分攪拌,直至種子在糖水的粘附力下,均勻粘在玉米碴上,得到糖水種子。
(4)先采用氯氰菊酯10%乳油2000倍液噴霧攪拌種子,再采用50%甲基1605乳劑2080倍液繼續噴霧攪拌種子,拌好后晾置20min。
(5)待步驟(4)種子的表面干燥后裝入播種機,即可機械化播種。
實施例5
本發明提供的木地膚種子的播前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當年采收的木地膚種子,過篩清選,去除枯枝敗葉等雜質。
(2)將清選的種子放入容器(例如塑料桶)中,拌入直徑約為4-5mm的玉米碴,質量比如下,種子:玉米碴=1:4,攪拌均勻,得到種子玉米碴混合物。
(3)取白糖放入另一容器中,再繼續加入水,白糖:水=1斤:2.6l,適當搖晃待白糖充分溶解后,將糖水倒入盛木地膚種子的容器中,種子玉米碴混合物:糖水=70斤:2l,充分攪拌,直至種子在糖水的粘附力下,均勻粘在玉米碴上,得到糖水種子。
(4)先采用氯氰菊酯10%乳油2600倍液噴霧攪拌種子,再采用50%甲基1605乳劑2300倍液繼續噴霧攪拌種子,拌好后晾置28min。
(5)待步驟(4)種子的表面干燥后裝入播種機,即可機械化播種。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改良天然草場,建植人工草地,在同和太牧場進行以下試驗:
1.種子采集、貯藏。木地膚于每年8月末進入開花期,9月開始結果,9月下旬果實開始進入成熟期。當花序開始變為深色即果皮變為灰褐色時視為種子成熟,種子變為黑褐色或深褐色時,容易脫落,注意及時收獲。采收種子放置于通風干燥的地方或在太陽光下曝曬,并經常翻動,用木棒輕輕拍打,使種子脫落出來,用細篩將種子篩出,曬干后用布袋密封儲藏,防止霉變。
2.土地選擇、整理。木地膚適應性廣泛,能在壤土、沙土、砂壤土、輕度鹽漬土和多碎石的栗鈣土和棕鈣土上生長,灌水時以不積水為宜;可適量施肥,每畝農家肥1500kg將肥料和泥土混合均勻后,耙平待用,為播種做好充分準備。
3.種子播前處理。在種子播前,去除細枝落葉等雜質,讓種子黏附于玉米碴上。具體方法是取直徑4-5mm的玉米碴適量,放入桶中,將木地膚種子放入盛有玉米碴的桶內,種子與玉米碴的比例為1:2。同時,取白糖放入容器,加入水(糖:水=1斤:1l),用木棒來回攪動5分鐘,讓白糖充分溶解于水中,倒入桶中,種子玉米碴混合物:糖水=50斤:2l。
4.除蟲處理。用氯氰菊酯10%乳油2000-3000倍液、50%甲基1605乳劑2000-3000倍液噴霧于種子表面,50斤種子需要氯氰菊酯5ml、50%甲基1605乳劑5ml,噴好后使勁攪拌,盡量攪拌均勻,拌好后晾置30min。
5.播種。播種前使用改裝后的開溝機開溝,溝深2cm,播種后再覆蓋1cm細土。播種量根據人工草地用途來決定,以同和太牧場為例,播種量每畝地2.5~3.0kg種子。
6.為了保濕、保溫,讓種子盡快發芽生長,在播種、覆土后,立即澆水。烏拉特中旗深居大陸,地處高原,地域遼闊,氣候差異很大,屬大陸性干旱氣候區,表現為四季分明,夏季短促,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晝夜溫差大的特點;全旗各地7月份最熱,極端最高為38.7℃,本次人工草地種植時間為7月中旬,天氣高溫炎熱,播種后人工灌溉,如播種時間選在春季,則盡量選在陰雨天搶播,可極大提高出苗率。
7.幼苗出土及管理。播種后,7天左右幼苗開始出土,幼苗出土方式為子葉出土型,如遇持續干旱天氣,可在早晚土壤溫度較低時澆水,減少苗木因旱死亡和促進苗木生長。
試驗成功后,解決了木地膚因種子細小質輕難以大面積機械化播種的難題,保證均勻撒籽,且出苗率可達80%以上。與種子和濕沙相混合及種子與糜子混合相比優勢明顯,以往播種采用種子與濕沙相混合的傳統方法,播種前將種子與濕沙以1:2的比例攪拌均勻,放入播種機內,但隨著播種機的運行及顛簸,沙子沉于下方,種子浮于沙子之上,造成缺苗斷壟現象嚴重,且出苗不齊,部分地塊缺苗,部分地塊苗木密度過大。在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進行的實驗選擇木地膚種子與糜子相混合,因糜子價格低廉,且易萌發,頂土能力強,可以彌補木地膚種子頂土能力弱的缺點,將糜子與木地膚種子混合后放入播種機,與種子和濕沙混合相比效果不顯著,加入糖水后因糜子表面較光滑,種子不易粘附,所以上述與濕沙及糜子混合未能有效解決機械化播種難的問題。木地膚根系發達、粗壯,固土抗旱能力極強,它春季返青早,秋季生長旺盛,冬季莖葉保留好,是荒漠草原和荒漠地區家畜放牧利用的主要飼草。木地膚人工草地大面積栽培,特別是廣大農牧民結合天然草場改良、退耕還林工程、棄耕地利用等進行實施和種植,將較大地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水分、保持水土。試驗既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又取得優良的社會效益;既增加了農牧民群眾的經濟收入,又推動了當地畜牧業的發展;既綠化美化了環境,又促進了飼料產業的發展。一舉多得,生態效果和經濟社會效益都十分顯著。
綜上所述,由于木地膚種子非常細小、質輕,本發明通過一定濃度糖水拌種后黏附在玉米碴上,達到播種機均勻撒播覆土,提高出苗率。本發明通過采用玉米碴加糖水對種子進行處理,增加種子表面與玉米碴的粘附力,使得機械化播種覆土成為可能,使種子能夠吸水和萌發,取得了大面積人工草地建植成功,木地膚出苗率可達80%以上,突破了木地膚種子機械化播種育苗瓶頸,解決了大面積人工草地建植及天然草場改良困難的難題;從而實現木地膚人工草地的機械化種植,促進干旱半干旱地區人工草地的迅速發展。
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