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屬于紫薯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紫薯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紫薯,學名:solanumtuberdsm,又叫黑薯,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它除具有普通紅薯的營養(yǎng)成分外,還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紫薯營養(yǎng)豐富具特殊保健功能,它含有20%左右的蛋白質(zhì),包括18種氨基酸,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其中包括維生素c、b、a等8種維生素和磷、鐵等10多種礦物元素,內(nèi)含有大量藥用價值高的花青素,法國科學家馬斯魁勒博士發(fā)現(xiàn)花青素是天然強效自由基清除劑,花青素對100多種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被譽為繼水、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zhì)之后的第七大必需營養(yǎng)素,花青素是目前科學界發(fā)現(xiàn)的防治疾病、維護人類健康最直接、最有效、最安全的自由基清除劑,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維生素c的20倍、維生素e的50倍,花青素具有小分子結(jié)構(gòu),是唯一能透過血腦屏障清除自由基保護大腦細胞的物質(zhì),同時能減少抗生素給人體的一些危害。
紫薯纖維素含量高,這類物質(zhì)可增加糞便體積,促進腸胃蠕動,清理腸腔內(nèi)滯留的粘液、積氣和腐敗物,排出糞便中的有毒物質(zhì)和致癌物質(zhì),保持大便暢通,改善消化道環(huán)境,防止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紫薯中鋅、鐵、銅、錳、鈣、硒均為天然,并且鐵、鈣含量特高,而硒和鐵是人體抗疲勞、抗衰老、補血的必要元素,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硒又是"抗癌大王",易被人體吸收,有效地留在血清中,修補心肌,增強機體免疫力,清除體內(nèi)產(chǎn)生癌癥的自由基,抑制癌細胞中dna的合成和癌細胞的分裂與生長,預防胃癌、肝癌等疾病的發(fā)生,紫薯莖尖嫩葉中富含維生素,蛋白質(zhì)、微量元素、可食性纖維和可溶性無氧化物質(zhì),經(jīng)常食用則具有減肥、健美和健身防癌等作用,因此,紫薯從莖尖嫩葉到薯塊,均具有良好的保健功能,是當前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中的首推保健食品。
紫薯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急需一種種植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紫薯的產(chǎn)量。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紫薯的種植方法,不僅能合理利用地,還能提高玉米的抗風吹能力。
本發(fā)明所述的紫薯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種:選擇無缺口、無損傷的成熟紫薯作為紫薯種子,噴灑殺菌劑,自然風干備用;
(2)播種育苗:在溫室苗床上播種育苗,所述苗床寬1米,深25~40厘米,床溫20~30℃,先再苗床上施農(nóng)家肥,然后對苗床進行翻土挖坑種植紫薯種子,所述紫薯種子統(tǒng)一頭朝上,最后對苗床覆蓋地膜,待種子出苗;
(3)種植地處理:選擇土質(zhì)疏松肥沃、地勢高、向陽的土地作為種植地,施基肥、深翻、起壟、噴灑除草劑,翻地深度20~30厘米,所述壟高15~25厘米,壟距70~80厘米;
(4)種植紫薯苗:選取健康、長度大于20厘米小于30厘米的紫薯苗進行殺菌,斜栽入土;
(5)種植管理:種植一周后,及時茶苗、補苗,確保全苗,紫薯藤蔓長至80厘米及時去除主蔓頂芽,在紫薯生長期間還要做好除草、除蟲、施肥、提藤、澆水、排水等工作;
(6)采收:在霜降之前,及時對成熟紫薯進行采收,然后儲存。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1)中殺菌劑為多菌靈,從源頭殺死病菌。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2)中出苗期地膜內(nèi)的溫度不得高于30℃,低于20℃,溫度過高會導致紫薯苗被燒死,溫度過低,會導致紫薯出苗率降低。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3)中基肥為有機肥和氮肥、磷肥、鉀肥的復合肥,
優(yōu)選的,所述復合肥氮肥、磷肥、鉀肥的比例為3:2:5,充分滿足紫薯生長過程的需求。
優(yōu)選的,所述每壟中紫薯苗的種植間距為25厘米。
優(yōu)選的,所述步驟(5)中提藤時不可打亂藤蔓的方向,需原地放回。
優(yōu)選的,所述采收時溫度應低于10℃。
本發(fā)明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所述紫薯的種植方法,所述紫薯苗采用成熟紫薯做為種子,采用溫床作為培養(yǎng)床,有效的避免了傳統(tǒng)種植模式采取紫薯莖葉作為種子帶來的病菌感染的情況,而且提高了紫薯苗的成活率;所述紫薯的種植方法,采用合理的間距,充分合理補充紫薯生長期養(yǎng)分需求,有效提高了紫薯的產(chǎn)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fā)明。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1
本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所述的紫薯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種:選擇無缺口、無損傷的成熟紫薯作為紫薯種子,噴灑殺多菌靈,自然風干備用;
(2)播種育苗:在溫室苗床上播種育苗,所述苗床寬1米,深25厘米,床溫20℃,先再苗床上施農(nóng)家肥,然后對苗床進行翻土挖坑種植紫薯種子,所述紫薯種子統(tǒng)一頭朝上,最后對苗床覆蓋地膜,地膜內(nèi)的溫度不得高于30℃,低于20℃,待種子出苗;
(3)種植地處理:選擇土質(zhì)疏松肥沃、地勢高、向陽的土地作為種植地,施有機肥和氮肥、磷肥、鉀肥的復合肥作為基肥、深翻、起壟、噴灑除草劑,翻地深度20厘米,所述壟高15厘米,壟距70厘米;
(4)種植紫薯苗:選取健康、長度大于20厘米小于30厘米的紫薯苗進行殺菌,斜栽入土,紫薯苗的種植間距為25厘米;
(5)種植管理:種植一周后,及時茶苗、補苗,確保全苗,紫薯藤蔓長至80厘米及時去除主蔓頂芽,在紫薯生長期間還要做好除草、除蟲、施肥、提藤、澆水、排水等工作,提藤時不可打亂藤蔓的方向,需原地放回;
(6)采收:在霜降之前,溫度低于10℃,及時對成熟紫薯進行采收,然后儲存。
本實施例中出苗率提高7%,紫薯產(chǎn)量增加6%。
實施例2
本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所述的紫薯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種:選擇無缺口、無損傷的成熟紫薯作為紫薯種子,噴灑大蒜汁等植物性殺菌劑,自然風干備用;
(2)播種育苗:在溫室苗床上播種育苗,所述苗床寬1米,深40厘米,床溫30℃,先再苗床上施農(nóng)家肥,然后對苗床進行翻土挖坑種植紫薯種子,所述紫薯種子統(tǒng)一頭朝上,最后對苗床覆蓋地膜,地膜內(nèi)的溫度不得高于30℃,低于20℃,待種子出苗;
(3)種植地處理:選擇土質(zhì)疏松肥沃、地勢高、向陽的土地作為種植地,施基肥、深翻、起壟、噴灑除草劑,翻地深度30厘米,所述壟高25厘米,壟距80厘米;
(4)種植紫薯苗:選取健康、長度大于20厘米小于30厘米的紫薯苗進行殺菌,斜栽入土,每壟中紫薯苗的種植間距為25厘米;
(5)種植管理:種植一周后,及時茶苗、補苗,確保全苗,紫薯藤蔓長至80厘米及時去除主蔓頂芽,在紫薯生長期間還要做好除草、除蟲、施肥、提藤、澆水、排水等工作,提藤時不可打亂藤蔓的方向,需原地放回;
(6)采收:在霜降之前,及時對成熟紫薯進行采收,采收時溫度應低于10℃,然后儲存。
所述步驟(3)中基肥為有機肥和氮肥、磷肥、鉀肥的復合肥,
所述復合肥氮肥、磷肥、鉀肥的比例為3:2:5,充分滿足紫薯生長過程的需求。
本實施例中出苗率提高8%,紫薯產(chǎn)量增加7%。
實施例3
本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所述的紫薯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種:選擇無缺口、無損傷的成熟紫薯作為紫薯種子,噴灑洋蔥汁等植物性殺菌劑,自然風干備用;
(2)播種育苗:在溫室苗床上播種育苗,所述苗床寬1米,深30厘米,床溫25℃,先再苗床上施農(nóng)家肥,然后對苗床進行翻土挖坑種植紫薯種子,所述紫薯種子統(tǒng)一頭朝上,最后對苗床覆蓋地膜,待種子出苗;
(3)種植地處理:選擇土質(zhì)疏松肥沃、地勢高、向陽的土地作為種植地,施基肥、深翻、起壟、噴灑除草劑,翻地深度25厘米,所述壟高20厘米,壟距65厘米;
(4)種植紫薯苗:選取健康、長度大于20厘米小于30厘米的紫薯苗進行殺菌,斜栽入土,紫薯苗的種植間距為20厘米;
(5)種植管理:種植一周后,及時茶苗、補苗,確保全苗,紫薯藤蔓長至80厘米及時去除主蔓頂芽,在紫薯生長期間還要做好除草、除蟲、施肥、提藤、澆水、排水等工作,提藤時不可打亂藤蔓的方向,需原地放回;
(6)采收:在霜降之前,及時對成熟紫薯進行采收,然后儲存。
本實施例中出苗率提高9%,紫薯產(chǎn)量增加10%。
實施例4
本實施例中本發(fā)明所述的紫薯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種:選擇無缺口、無損傷的成熟紫薯作為紫薯種子,噴灑多菌靈作為殺菌劑,自然風干備用;
(2)播種育苗:在溫室苗床上播種育苗,所述苗床寬1米,深30厘米,床溫25℃,先再苗床上施農(nóng)家肥,然后對苗床進行翻土挖坑種植紫薯種子,所述紫薯種子統(tǒng)一頭朝上,最后對苗床覆蓋地膜,地膜內(nèi)的溫度不得高于30℃,低于20℃,待種子出苗;
(3)種植地處理:選擇土質(zhì)疏松肥沃、地勢高、向陽的土地作為種植地,施基肥、深翻、起壟、噴灑除草劑,翻地深度20~30厘米,所述壟高15~25厘米,壟距70~80厘米;
(4)種植紫薯苗:選取健康、長度大于20厘米小于30厘米的紫薯苗進行殺菌,斜栽入土,每壟中紫薯苗的種植間距為25厘米;
(5)種植管理:種植一周后,及時茶苗、補苗,確保全苗,紫薯藤蔓長至80厘米及時去除主蔓頂芽,在紫薯生長期間還要做好除草、除蟲、施肥、提藤、澆水、排水等工作,提藤時不可打亂藤蔓的方向,需原地放回;
(6)采收:在霜降之前,及時對成熟紫薯進行采收,溫度應低于10℃,然后儲存。
所述步驟(3)中基肥為有機肥和氮肥、磷肥、鉀肥的復合肥,
所述復合肥氮肥、磷肥、鉀肥的比例為3:2:5,充分滿足紫薯生長過程的需求。
本實施例中出苗率提高9%,紫薯產(chǎn)量增加11%。
從上述實施例可以看出,本發(fā)明所述紫薯的種植方法,所述紫薯苗采用成熟紫薯做為種子,采用溫床作為培養(yǎng)床,有效的避免了傳統(tǒng)種植模式采取紫薯莖葉作為種子帶來的病菌感染的情況,而且提高了紫薯苗的成活率;所述紫薯的種植方法,采用合理的間距,充分合理補充紫薯生長期養(yǎng)分需求,有效提高了紫薯的產(chǎn)量。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shù)人員可以在權(quán)利要求的范圍內(nèi)做出各種變形或修改,這并不影響本發(fā)明的實質(zhì)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