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株繁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
背景技術:
虎杖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pidatumsieb.etzucc.的根莖和根,性微苦,微寒,具有祛風利濕、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的功效,臨床上主要用于關節痹痛、濕熱黃疸、經閉、咳嗽痰多、水火燙傷、跌撲損傷、癰腫瘡毒等癥的治療,其主要有效成分為虎杖苷、白藜蘆醇、大黃素等。近年來,由于過度采挖,虎杖野生資源遭受嚴重破壞。人工栽培成為解決虎杖資源枯竭問題、滿足市場需求的有效途徑之一。虎杖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經濟性狀尚待深入研究。
公開號為“cn104885933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虎杖苗的培養方法,其采用無菌芽培養:以虎杖嫩莖或嫩芽為外植體,經酒精消毒、(0.05%~0.15%)hgcl2滅菌后,無菌水清洗、接種在1/2ms或ms加適量植物生長激素的培養基上培養12~18天獲得無菌芽;叢生芽培養:剪取長出無菌芽,接種到以1/2ms加適量植物生長激素配制的叢生芽培養基上培養;壯苗、生根培養:叢生芽長到1cm左右長接種到1/2ms和/或ms加適量植物生長激素的壯苗、生根培養基中分瓶培養,上述步驟培養溫度15~30℃,光照強度2000~3000lux,光照時間6~12小時/天;煉苗移栽;將生根再生植株移栽到園土+泥炭(2:1)基質中,遮陰網遮陰,濕度60-70%,15~30天出圃。該方法需要無菌環境,生產成本高,虎杖繁殖工藝復雜。
公開號為“cn104255502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虎杖組織培養快速繁殖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外植體的選取與滅菌,選取健壯、無病蟲害的野生虎杖帶腋芽幼嫩枝條作為外植體,并對其進行消毒處理;(2)不定芽的誘導,將步驟(1)中的外植體切成長2-3cm的單芽莖段,分別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中進行誘導培養,培養條件:溫度為25±2℃,光照強度1500-2000lux,光照時間14-16h;(3)不定芽的繼代培養等步驟。該方法主要是對虎杖組織進行快速培養,不能進行大規模培養,發芽率和成活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成活率高,成本低,適合大規模快速高效的繁殖虎杖苗的方法。
本發明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壓條時間選擇在每年5~6月,繁殖育苗環境要求通風透氣、排灌方便,遮光率70~80%,控制相對濕度75~85%;
b、平剪當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半木質化虎杖植株帶頂芽的頂端莖節做扦插插條,將插條蘸取含生根劑的泥漿,插入河沙基質中,扦插后立即澆透水,保持沙子濕潤,得到帶頂芽的扦插苗;
c、剪去帶頂芽的頂端莖節的余下的虎杖植株用枝剪修剪葉片,留取靠近頂部的3~5片葉,對頂端切口滅菌消毒,用薄膜包扎,再從植株基部開始堆土,邊堆土邊拍緊實,堆到有葉片的地方用土將葉柄埋住,土堆的高度距離植株頂部1.5~2厘米,壓條完成后立即澆透水,保持土堆濕潤,得到壓條植株;
d、待帶頂芽的扦插苗和壓條植株的葉痕部位的不定根生成,此時帶頂芽的扦插苗可做種苗進行移栽,壓條植株需先將土堆全部刨開,土堆刨開后用枝剪從植株基部2~3個葉痕上方剪斷植株,將分離出母株的直立莖上發根的部位按每節2~3厘米的長度剪斷,移栽到營養土中生長,即得虎杖種苗。
上述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其中所述含生根劑的泥漿由黃泥:生根劑水溶液按照質量比1:1~3混合而成,優選為按照質量比1:2混合而成,所述生根劑為abt3或abt6。
abt生根粉是一種廣譜、高效、復合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性價比高,可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成活率、增加抗逆能力,在扦插繁殖中起到重要作用。
進一步的,上述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其中所述abt3或abt6水溶液的濃度為100~150mg/l。
上述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其中所述扦插插條長8~10厘米,只留頂芽及頂芽周圍2~3片新葉,底部的葉片全部剪除,留取的葉保留完整,無需裁剪。
上述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其中b步驟中將插條插入河沙基質中的深度為3~4厘米。
上述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其中c步驟中用營養土從植株基部開始堆土。
上述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其中所述營養土由黃心土:腐殖土:泥炭土:蛭石按質量比2~4:2~4:0.5~1.5:0.5~1.5混合而成,或者由黃心土:腐殖土:泥炭土:珍珠巖按質量比2~4:2~4:0.5~1.5:0.5~1.5混合而成。因虎杖比較喜歡疏松、肥沃偏酸性的土壤,而黃心土為土層以下的心土,為石灰巖發育的紅壤,具一定粘性,ph值4~6;腐殖土、泥炭土均為偏酸性、疏松、肥沃的土壤。
進一步的,上述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其中所述營養土由黃心土:腐殖土:泥炭土:蛭石按質量比3:3:l:l混合而成,或者由黃心土:腐殖土:泥炭土:珍珠巖按質量比3:3:l:l混合而成。
上述一種快速高效繁殖虎杖苗的方法,其中c步驟中所述對頂端切口滅菌消毒是用0.5%wt~1wt%的多菌靈涂抹頂端切口,用透氣薄膜包扎。
本發明虎杖的繁殖方法將扦插與堆土壓條方法相結合,即發揮了虎杖的頂端生長優勢,同時,通過簡易的堆土方法使半木質化莖節快速發根,充分利用了植物資源,達到快速繁殖的目的。本發明的繁殖方法繁育虎杖,能夠保持母本優良性狀且生根成活率高,頂端莖節扦插成活率達97%,無葉莖節發根率達93%,發根莖節成活率達100%。該方法操作簡便、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市場應用前景,對于實現虎杖的大規模繁殖推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實施例1
虎杖幼苗的繁殖:
a、壓條時間選擇在每年的5~6月,繁殖育苗環境要求通風透氣、排灌方便,遮光率70~80%,控制相對濕度75~85%;
b、用枝剪平剪當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半木質化虎杖植株帶頂芽的頂端莖節做扦插插條,插條長8~10厘米,只留頂芽及頂芽周圍2~3片新葉,底部的葉片全部剪除,留取的葉保留完整,無需裁剪,將插條蘸取含生根劑的泥漿,含生根劑的泥漿是由黃泥與100~150mg/l的abt3水溶液按照質量比1:2混合而成,插入河沙基質中3~4厘米,帶葉痕的部分全部埋入沙中,扦插后立即澆透水,日常管理要求沙子始終保持濕潤;
c、剪去帶頂芽的頂端莖節的余下的虎杖植株用枝剪修剪葉片,留取靠近頂部的3~5片葉,用0.5wt%的多菌靈涂抹頂端切口,對頂端切口滅菌消毒,然后用透氣薄膜包扎,再用營養土從植株基部開始堆土,營養土是由黃心土:腐殖土:泥炭土:蛭石(或珍珠巖)按質量比3:3:l:l混合而成,邊堆土邊拍緊實,堆到有葉片的地方用土將葉柄埋住,土堆的高度距離植株頂部1.5~2厘米,壓條完成后立即澆透水,日常管理要求土堆始終保持濕潤;
d、待帶頂芽的扦插苗和壓條植株的葉痕部位的不定根生成,此時帶頂芽的扦插苗可做種苗進行移栽,堆土壓條的植株需先將土堆全部刨開,土堆刨開后用枝剪從植株基部2~3個葉痕上方剪斷植株,將分離出母株的直立莖上發根的部位按每節2~3厘米的長度剪斷.移栽到營養土中生長,即可獲得虎杖優質種苗。
將上述優質種苗移栽到田間試驗地中,試驗地前作為玉米,地勢平坦,肥力均勻,壤土,土壤養分如下:ph值7.53,全鉀、全氮、全磷、有機質含量分別為46.77g/kg、0.72g/kg、0.15g/kg、94.40g/kg,速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鉀含量分別為154.40mg/kg、56.27mg/kg、184.35mg/kg。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3.6m2(3m×1.2m),株行距40cm×60cm,共6行,每行4株,每小區共栽種24株,栽培及田間管理同大田生產。最終,頂端莖節扦插成活率達95%,無葉莖節發根率達90%,發根莖節成活率達100%。
實施例2
虎杖幼苗的繁殖:
a、壓條時間選擇在每年的5~6月,繁殖育苗環境要求通風透氣、排灌方便,遮光率70~80%,控制相對濕度75~85%;
b、用枝剪平剪當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半木質化虎杖植株帶頂芽的頂端莖節做扦插插條,插條長8~10厘米,只留頂芽及頂芽周圍2~3片新葉,底部的葉片全部剪除,留取的葉保留完整,無需裁剪,將插條蘸取含生根劑的泥漿,含生根劑的泥漿是由黃泥與100~100mg/l的abt6水溶液按照質量比1:3混合而成,插入河沙基質中3~4厘米,帶葉痕的部分全部埋入沙中,扦插后立即澆透水,日常管理要求沙子始終保持濕潤;
c、剪去帶頂芽的頂端莖節的余下的虎杖植株用枝剪修剪葉片,留取靠近頂部的3~5片葉,用1wt%的多菌靈涂抹頂端切口,對頂端切口滅菌消毒,然后用透氣薄膜包扎,再用營養土從植株基部開始堆土,營養土是由黃心土:腐殖土:泥炭土:珍珠巖按質量比2:4:l.5:l.5混合而成,邊堆土邊拍緊實,堆到有葉片的地方用土將葉柄埋住,土堆的高度距離植株頂部1.5~2厘米,壓條完成后立即澆透水,日常管理要求土堆始終保持濕潤;
d、待帶頂芽的扦插苗和壓條植株的葉痕部位的不定根生成,此時帶頂芽的扦插苗可做種苗進行移栽,堆土壓條的植株需先將土堆全部刨開,土堆刨開后用枝剪從植株基部2~3個葉痕上方剪斷植株,將分離出母株的直立莖上發根的部位按每節2~3厘米的長度剪斷.移栽到營養土中生長,即可獲得虎杖優質種苗。
將上述優質種苗移栽到田間試驗地中,試驗地前作為玉米,地勢平坦,肥力均勻,壤土,土壤養分如下:ph值7.52,全鉀、全氮、全磷、有機質含量分別為46.75g/kg、0.70g/kg、0.16g/kg、94.42g/kg,速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鉀含量分別為154.45mg/kg、56.30mg/kg、184.33mg/kg。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3.6m2(3m×1.2m),株行距40cm×60cm,共6行,每行4株,每小區共栽種24株,栽培及田間管理同大田生產。最終,頂端莖節扦插成活率達96%,無葉莖節發根率達92%,發根莖節成活率達100%。
實施例3
虎杖幼苗的繁殖:
a、壓條時間選擇在每年的5~6月,繁殖育苗環境要求通風透氣、排灌方便,遮光率70~80%,控制相對濕度75~85%;
b、用枝剪平剪當年生、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半木質化虎杖植株帶頂芽的頂端莖節做扦插插條,插條長8~10厘米,只留頂芽及頂芽周圍2~3片新葉,底部的葉片全部剪除,留取的葉保留完整,無需裁剪,將插條蘸取含生根劑的泥漿,含生根劑的泥漿是由黃泥與100~120mg/l的abt3水溶液按照質量比1:1混合而成,插入河沙基質中3~4厘米,帶葉痕的部分全部埋入沙中,扦插后立即澆透水,日常管理要求沙子始終保持濕潤;
c、剪去帶頂芽的頂端莖節的余下的虎杖植株用枝剪修剪葉片,留取靠近頂部的3~5片葉,用0.8wt%的多菌靈涂抹頂端切口,對頂端切口滅菌消毒,然后用透氣薄膜包扎,再用營養土從植株基部開始堆土,營養土是由黃心土:腐殖土:泥炭土:蛭石按質量比3:2:l.5:0.5混合而成,邊堆土邊拍緊實,堆到有葉片的地方用土將葉柄埋住,土堆的高度距離植株頂部1.5~2厘米,壓條完成后立即澆透水,日常管理要求土堆始終保持濕潤;
d、待帶頂芽的扦插苗和壓條植株的葉痕部位的不定根生成,此時帶頂芽的扦插苗可做種苗進行移栽,堆土壓條的植株需先將土堆全部刨開,土堆刨開后用枝剪從植株基部2~3個葉痕上方剪斷植株,將分離出母株的直立莖上發根的部位按每節2~3厘米的長度剪斷.移栽到營養土中生長,即可獲得虎杖優質種苗。
將上述優質種苗移栽到田間試驗地中,試驗地前作為玉米,地勢平坦,肥力均勻,壤土,土壤養分如下:ph值7.50,全鉀、全氮、全磷、有機質含量分別為46.76g/kg、0.72g/kg、0.15g/kg、94.44g/kg,速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鉀含量分別為154.46mg/kg、56.32mg/kg、184.35mg/kg。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小區面積3.6m2(3m×1.2m),株行距40cm×60cm,共6行,每行4株,每小區共栽種24株,栽培及田間管理同大田生產。最終,頂端莖節扦插成活率達97%,無葉莖節發根率達93%,發根莖節成活率達100%。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發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