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葡萄苗木低溫育苗方法法。
背景技術:
::葡萄(蒲桃、草龍珠、山葫蘆、李桃、美國黑提),是葡萄屬(vitis)的一種常見植物。落葉藤本植物,褐色枝蔓細長。近圓形單葉互生,近全緣至3~7裂,葉緣有鋸齒。葉腋著生復合的芽。卷須或花序與葉對生。兩性花、雌能花(雄蕊較短,花粉不孕)和雄花;野生種常為雌雄異株。5片花瓣,頂部連生,開花時自基部與花托分離呈帽狀脫落。漿果多為圓形或橢圓,有青綠色、紫黑色、紫紅色等,具果粉。中國的鮮食葡萄產業發展迅速,種植面積不斷增加,但是中國的鮮食葡萄生產也存在很多問題,其中選擇優良的鮮食葡萄品種尤為重要。在葡萄品種上包含了幾個國內外鮮食葡萄優良品種,包括紅雙味葡萄、無核8611葡萄、奧古斯特葡萄、粉紅亞都蜜葡萄、摩爾多瓦葡萄、里扎馬特葡萄以及美人指葡萄?,F有種植方法中,很少有將生姜和葡萄套種,生姜是喜陰作物,葡萄是喜陽作物,因此充分利用好套種方法,將兩者套在在一起。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葡萄苗木低溫育苗方法。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葡萄苗木低溫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將葡萄種條切成長0.5~0.8m的葡萄插穗,在每根葡萄插穗上保留4~6個芽眼,然后通過紫外線殺菌燈對葡萄插穗進行消毒,紫外線消毒時間為15~30min;(2)將裝滿營養土的苗木袋放在苗床上,并用滴灌進行滴灌并澆透營養土,澆灌時間為1~4h,澆灌完畢后將葡萄插穗插在營養土中,葡萄插穗的芽眼露出營養土外,用育苗袋包裹,放入每隔2~3天采用滴灌對苗木袋中的營養土澆水1次,水澆至距營養土底部1/4~1/3處即可;(3)苗床培育25~30天,葡萄插穗長出新芽后的第5~8天將葡萄插穗移栽至種植槽,每隔5~8天澆3~5℃的營養水一次;(4)澆完3~5次營養水后,待葡萄插穗長至1~1.2m時,在育苗袋上預留5~8個孔,在育苗袋中填滿營養土,每隔1~2天對育苗袋中的營養土噴水一次,使育苗袋中的營養土保持10~30%的濕度,直至育苗袋中的葡萄插穗長出根須;(5)58~68份松木屑、30~41份棉花種殼、8~18份高嶺土與硅藻土混合物、30~40份花生殼、4~14份無機肥料、8~18份陶砂、4~14份竹炭粉,混合,利用火槍進行烘烤,2分鐘后,灑在苗床上,鋪上稻草灰;(6)在育苗袋上在在套一層透明袋,透明袋上設有若干孔,將苗床上的苗木連基土帶出,包裹在透明袋上,放置在金屬盤上,金屬盤內設有水,加熱金屬盤,使金屬盤上的水溫控制在30℃;(7)完成低溫環境下育苗。進一步技術:所述的營養水包括第一階段上午,選取氮肥3-5kg/畝、磷肥3-5kg/畝以及生物有機肥6-7kg/畝,第二階段中午,硝酸鉀10-16kg/畝,尿素2-5kg/畝,硝酸銨1-6kg/畝,硫酸鎂17-22kg/畝,第三階段下午,添加有益菌及其分解產物、離子水1000-1500kg/畝的混合營養液。進一步技術:所述的營養水包括第一階段上午,選取氮肥3kg/畝、磷肥3kg/畝以及生物有機肥6kg/畝,第二階段中午,硝酸鉀10kg/畝,尿素2kg/畝,硝酸銨1kg/畝,硫酸鎂17kg/畝,第三階段下午,添加有益菌及其分解產物、離子水10000kg/畝的混合營養液。進一步技術:所述的營養水包括第一階段上午,選取氮肥5kg/畝、磷肥5kg/畝以及生物有機肥7kg/畝,第二階段中午,硝酸鉀16kg/畝,尿素5kg/畝,硝酸銨6kg/畝,硫酸鎂22kg/畝,第三階段下午,添加有益菌及其分解產物、離子水1500kg/畝的混合營養液。進一步技術:第一階段的營養水制備方法為:氮肥、磷肥以及生物有機肥與60℃的水混合,攪拌3小時,蒸餾,即可。進一步技術:第二階段的營養水制備方法為:硝酸鉀與1倍的水混合,蒸餾,收集蒸餾液;尿素與2倍的水混合,蒸餾,收集蒸餾液;硝酸銨與10倍的水混合,收集蒸餾液;將三次收集的蒸餾液與硫酸鎂混合,加熱攪拌1小時,即可。有益效果:本發明的葡萄育苗基質以松木屑為主要基質骨架,配合發酵后的棉花種子殼和花生殼構成基質主要成分,不僅原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通過不同發酵菌發酵后混合的兩種原料對葡萄的育苗提供了非常適宜的環境,不僅能提高其成活率,還能夠促進幼苗的生長和發育;通過添加處理后的高嶺土與硅藻土混合物,增強了基質保肥保濕的能力,通過添加處理后的陶砂使得基質疏松、通透性好,通過添加竹炭粉,增強吸附能力;本發明基質不僅能夠提高葡萄種子的發芽率,促進幼苗生長,還能防止燒種燒芽燒苗現象的出現。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實施例1:一種葡萄苗木低溫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葡萄種條切成長0.5~0.8m的葡萄插穗,在每根葡萄插穗上保留4~6個芽眼,然后通過紫外線殺菌燈對葡萄插穗進行消毒,紫外線消毒時間為15~30min;(2)將裝滿營養土的苗木袋放在苗床上,并用滴灌進行滴灌并澆透營養土,澆灌時間為1~4h,澆灌完畢后將葡萄插穗插在營養土中,葡萄插穗的芽眼露出營養土外,用育苗袋包裹,放入每隔2~3天采用滴灌對苗木袋中的營養土澆水1次,水澆至距營養土底部1/4~1/3處即可;(3)苗床培育25~30天,葡萄插穗長出新芽后的第5~8天將葡萄插穗移栽至種植槽,每隔5~8天澆3~5℃的營養水一次;(4)澆完3~5次營養水后,待葡萄插穗長至1~1.2m時,在育苗袋上預留5~8個孔,在育苗袋中填滿營養土,每隔1~2天對育苗袋中的營養土噴水一次,使育苗袋中的營養土保持10~30%的濕度,直至育苗袋中的葡萄插穗長出根須;(5)58份松木屑、30份棉花種殼、8份高嶺土與硅藻土混合物、30份花生殼、4份無機肥料、8份陶砂、4份竹炭粉,混合,利用火槍進行烘烤,2分鐘后,灑在苗床上,鋪上稻草灰;(6)在育苗袋上在在套一層透明袋,透明袋上設有若干孔,將苗床上的苗木連基土帶出,包裹在透明袋上,放置在金屬盤上,金屬盤內設有水,加熱金屬盤,使金屬盤上的水溫控制在30℃;(7)完成低溫環境下育苗。所述的營養水包括第一階段上午,選取氮肥3kg/畝、磷肥3kg/畝以及生物有機肥6kg/畝,第二階段中午,硝酸鉀10kg/畝,尿素2kg/畝,硝酸銨1kg/畝,硫酸鎂17kg/畝,第三階段下午,添加有益菌及其分解產物、離子水10000kg/畝的混合營養液。第一階段的營養水制備方法為:氮肥、磷肥以及生物有機肥與60℃的水混合,攪拌3小時,蒸餾,即可。第二階段的營養水制備方法為:硝酸鉀與1倍的水混合,蒸餾,收集蒸餾液;尿素與2倍的水混合,蒸餾,收集蒸餾液;硝酸銨與10倍的水混合,收集蒸餾液;將三次收集的蒸餾液與硫酸鎂混合,加熱攪拌1小時,即可。經過試驗,本法培育的葡萄苗木對比現有技術:10℃下成活率5℃下成活率20℃下成活率本法培育苗木60%55%80%現有技術培育苗木30%13%60%通過對比可知,本法培育葡萄在低溫環境下,存活率更高。實施例2:一種葡萄苗木低溫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葡萄種條切成長0.5~0.8m的葡萄插穗,在每根葡萄插穗上保留4~6個芽眼,然后通過紫外線殺菌燈對葡萄插穗進行消毒,紫外線消毒時間為15~30min;(2)將裝滿營養土的苗木袋放在苗床上,并用滴灌進行滴灌并澆透營養土,澆灌時間為1~4h,澆灌完畢后將葡萄插穗插在營養土中,葡萄插穗的芽眼露出營養土外,用育苗袋包裹,放入每隔2~3天采用滴灌對苗木袋中的營養土澆水1次,水澆至距營養土底部1/4~1/3處即可;(3)苗床培育25~30天,葡萄插穗長出新芽后的第5~8天將葡萄插穗移栽至種植槽,每隔5~8天澆3~5℃的營養水一次;(4)澆完3~5次營養水后,待葡萄插穗長至1~1.2m時,在育苗袋上預留5~8個孔,在育苗袋中填滿營養土,每隔1~2天對育苗袋中的營養土噴水一次,使育苗袋中的營養土保持10~30%的濕度,直至育苗袋中的葡萄插穗長出根須;(5)68份松木屑、41份棉花種殼、18份高嶺土與硅藻土混合物、40份花生殼、14份無機肥料、18份陶砂、14份竹炭粉,混合,利用火槍進行烘烤,2分鐘后,灑在苗床上,鋪上稻草灰;(6)在育苗袋上在在套一層透明袋,透明袋上設有若干孔,將苗床上的苗木連基土帶出,包裹在透明袋上,放置在金屬盤上,金屬盤內設有水,加熱金屬盤,使金屬盤上的水溫控制在30℃;(7)完成低溫環境下育苗。所述的營養水包括第一階段上午,選取氮肥5kg/畝、磷肥5kg/畝以及生物有機肥7kg/畝,第二階段中午,硝酸鉀16kg/畝,尿素5kg/畝,硝酸銨6kg/畝,硫酸鎂22kg/畝,第三階段下午,添加有益菌及其分解產物、離子水1500kg/畝的混合營養液。第一階段的營養水制備方法為:氮肥、磷肥以及生物有機肥與60℃的水混合,攪拌3小時,蒸餾,即可。第二階段的營養水制備方法為:硝酸鉀與1倍的水混合,蒸餾,收集蒸餾液;尿素與2倍的水混合,蒸餾,收集蒸餾液;硝酸銨與10倍的水混合,收集蒸餾液;將三次收集的蒸餾液與硫酸鎂混合,加熱攪拌1小時,即可。經過試驗,本法培育的葡萄苗木對比現有技術:通過對比可知,本法培育葡萄在低溫環境下,存活率更高。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