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計算機識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計算機識別水生動物的裝置。
背景技術:
在一些海底觀光場所,諸如各地的海底世界,游客對各種水生動物信息的獲取都是通過導游的介紹而得的,這種信息的接受方式存在嚴重的缺陷,是首先,導游對于水生動物的介紹,僅僅限制于眼前的幾種,沒法做到全面關照。其次,每個游客感興趣的動物各不相同,僅僅通過導游的介紹并不能完全滿足游客的需要,而且,如果不通過導游來介紹而是自己閱讀介紹牌的話,費時又費力。再次,導游解說是一個串行行業,效率低下,耗時費力。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計算機識別水生動物的裝置,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本發明為解決公知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計算機識別水生動物的裝置,包括安裝外殼,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外殼為空心半球體,在安裝外殼內部在中心處開有圓柱形凹槽,所述安裝外殼的圓環形界面上向下設置有螺紋槽,所述圓柱形凹槽中安裝有大環旋轉軸,大環旋轉軸與大環固定連接,所述大環在相對應的兩側固定安裝有大環旋轉軸,所述大環在與大環旋轉軸成九十度的大環內環上開有圓柱形凹槽,所述圓柱形凹槽內部安裝有小環旋轉軸,所述小環旋轉軸中間固定連接有小環,所述小環在與小環旋轉軸成九十度的小環內環上開有圓柱形凹槽,所述圓形凹槽內部安裝有旋轉軸,所述旋轉軸中間固定安裝有重物塊,所述重物塊上部固定安裝有半球形的水生物識別分析模塊(現有技術),所述安裝外殼當該裝置完全裝好后,安裝外殼與覆蓋外殼相互配合組合為一個球體。
進一步,所述覆蓋外殼在圓環形截面上設置有突出的螺紋,在覆蓋外殼的外部中心處設置有系線提手。
進一步,所述系線提手為中間開有圓形通孔的長方體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重物的質量根據該裝置球體體積與使用水域水密度決定,根據公式mg=ρgv,以浮力等于重力為條件,計算出重物重量,從而使得該裝置可以在目標水域中一旦受到外力影響,就會產生較大的移動。
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本發明可以在水中通過魚類的游動來帶動該裝置在水中移動,使得該裝置可以在沒有外部動力的情況下進行移動,從而對不同的地方的水中生物進行識別與分析,該裝置中的大環與小環的設置,使得該裝置中的水生物識別分析模塊可以一直在固定的向上的方向進行工作,系線提手的設置使得該裝置的回收變得簡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部分結構示意圖軸測圖;
圖2是本發明的大環及大環旋轉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安裝外殼;2、螺紋槽;3、大環旋轉軸;4、大環;5、小環;6、小環旋轉軸;7、水生物識別分析模塊;8、旋轉軸;9、重物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圖1-2對本實用計算機識別水生動物的裝置的結構作詳細的描述。本發明包括安裝外殼1,所述安裝外殼1為空心半球體,在安裝外殼1內部在中心處開有圓柱形凹槽,所述安裝外殼1的圓環形界面上向下設置有螺紋槽2,所述圓柱形凹槽中安裝有大環旋轉軸3,大環旋轉軸3與大環4固定連接,所述大環4在相對應的兩側固定安裝有大環旋轉軸3,所述大4環在與大環旋轉軸3成九十度的大環4內環上開有圓柱形凹槽,所述圓柱形凹槽內部安裝有小環旋轉軸6,所述小環旋轉軸6中間固定連接有小環5,所述小環5在與小環旋轉軸6成九十度的小環5內環上開有圓柱形凹槽,所述圓形凹槽內部安裝有旋轉軸8,所述旋轉軸8中間固定安裝有重物塊9,所述重物塊9上部固定安裝有半球形的水生物識別分析模塊7(現有技術),所述安裝外殼1當該裝置完全裝好后,安裝外殼1與覆蓋外殼相互配合組合為一個球體。
進一步,所述覆蓋外殼在圓環形截面上設置有突出的螺紋,在覆蓋外殼11的外部中心處設置有系線提手。
進一步,所述系線提手為中間開有圓形通孔的長方體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重物塊9的質量根據該裝置球體體積與使用水域水密度決定,根據公式mg=ρgv,以浮力等于重力為條件,計算出重物重量,從而使得該裝置可以在目標水域中一旦受到外力影響,就會產生較大的移動。
工作原理:當使用本發明時,將本裝置的系線提手上綁上回收線,然后將該裝置放置在需要分析識別的水域中,因為該裝置的重物塊9質量是根據公式算出的,所以該裝置可以在水中懸浮,并且隨著水中生物的移動而移動,而水生物識別分析模塊7在重物塊9與大環4和小環5的作用下,一直處于向上的狀態,從而對水中的生物進行識別與分析,然后將結果呈現在計算機上,供游客閱讀,當使用完后,將該裝置通過回收線收回,等待下一次使用。
以上所述僅是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