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蔬菜種植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茄果類蔬菜的無土栽培方法。
技術背景
無土栽培(soillessculture)不用土壤,直接用營養液或基質來栽培植物。為了固定植物,增加空氣含量,大多數采用礫、沙、泥炭、蛭石、珍珠巖、巖棉、鋸木屑等作為固定基質。無土栽培中營養液成分易于控制。而且可以隨時調節,在光照、溫度適宜而沒有土壤的地方,如沙漠、海灘、荒島,只要有一定量的淡水供應,便可進行。大都市的近郊和家庭也可用無土栽培法種蔬菜蔬菜。
無土栽培的環境是人工創造的作物生長環境的,然后可以取代土壤的環境。使用無土栽培可以滿足作物對于養分、水分、空氣等條件的需要。
無土栽培,幼苗生長迅速,苗齡短,根系發育好,幼苗健壯、整齊,定植后緩苗時間短,易成活。不論是基質育苗還是營養液育苗,都可保證水分和養分供應充足,基質通氣良好。同時,無土育苗便于科學、規范管理。但是在栽培的時候一定要很好的控制調節,這樣才能更好的促進作物的生長,進而使作物的產量更加高品質更加好。
當物質生活足夠豐足,身心健康成為人類新的目標與追求。健康之源頭當屬飲食,然而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已成社會毒瘤,13億國人在吶喊,健康蔬菜成為最迫切需求。
毒豆芽、蘇丹紅、瘦肉精、避孕藥、三聚氰胺、地溝油、染色饅頭…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13億國人在吶喊:健康食品在哪里?
如何保證消費者能吃上綠色、新鮮、安全的食品,已是當務之急!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一場靜悄悄的飲食革命正在進行。綠色、無公害蔬菜已是大勢所趨,必將替代普通蔬菜成為日常蔬菜消費的主流,人人吃、天天吃、頓頓吃,誰都離不開綠色蔬菜,年均增長率超30%,市場空間高達3500億!
無土栽培出來的蔬菜無污染,為綠色食品,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提供一種茄果類蔬菜的無土栽培方法。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茄果類蔬菜的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品種選擇:選用抗病高產,抗逆性能強、適應性廣、品質優、耐儲運、符合目標市場消費習慣的品種;
(2)育苗:采用育苗盤育種:
a、播種
浸種:首先將籽粒飽滿的種子放在太陽下暴曬8-10小時,然后放入浸種液中浸泡20-30分鐘,撈出用清水沖洗后,放入微波設備中微波處理8-10秒鐘,再次放入清水中浸泡6-8小時,撈出,所述的浸種液每升中含有的組分為:高錳酸鉀8-10g、80%山梨酸鈉3-4g、40%百菌清8-10g、80%復硝酚鈉1-2g、福爾馬林8-10ml、l-谷氨酸50-60mg、氯化鈣10-15mmol;
催芽:將浸好的種子包在濕布中,放入催芽箱中,保持白天的溫度在25-30℃,夜晚18-20℃,每天早晚用溫水沖洗一次,大部分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采用50或72孔穴盤進行播種,首先在穴盤裝滿蛭石,澆足營養液使蛭石全部濕透以免蛭石松散而從穴盤底部流失,然后再鋪一層蛭石并刮平,在孔中間位置做0.5-1cm的小孔,放入種子后撒一層蛭石刮平,澆足水,將穴盤擺放整齊并覆蓋薄膜或遮陽網;
b、苗期管理
a、營養液管理
夏季育苗,澆液次數要適當增加,而且苗床要經常噴水保濕,營養液供給要與供水相結合,采用澆1~2次營養液后澆1次清水的辦法可以避免因基質內鹽分積累濃度過高而抑制幼苗生育;
b、育苗期的環境調控
(a)溫度
采用白天維持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低夜溫的措施,夜間溫度則應比白天降低8~10℃;
播種后到出苗前,要維持較高的溫度,白天28℃~30℃,夜間20℃~24℃,基質溫度保持在20℃~25℃,有利于出苗;
苗出齊后要降低溫度,白天降至20℃~25℃,夜間12℃~15℃,有利于形成壯苗;
分苗后要注意保溫,白天28℃~30℃,夜間18℃~20℃,促進幼苗快速發根,加快緩苗;
(b)光照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壯苗的形成,并防止徒長,夏季要適當遮蔭,以避免幼苗出現灼傷;
(c)水分
控制適宜的水分是增加幼苗物質積累,培育壯苗的有效途徑;
出苗之前應保持基質的含水量在80~90%;出苗后基質的相對含水量為控制在60~80%;苗期適宜的空氣濕度一般為白天60~80%,夜間85-90%;
不同生育階段基質水分含量見下表:
苗床澆營養液或水應選擇晴天上午進行,低溫季節育苗,水或營養液最好經過加溫;
c、分苗當幼苗長到一葉一心時即可進行分苗,首先把基質從底部挑松,
輕輕取出苗子在清水中清洗1-2遍,以把根部清洗干凈為宜,避免根系損傷,清洗后可在1000倍的甲托或多菌靈溶液里浸泡3-5min消毒殺菌,用消毒過的干凈的海綿夾緊幼苗根頸部分塞入種植孔中,苗距5-10cm;
對于不能及時分苗的穴盤苗,要控制營養液的澆灌次數,避免幼苗徒長,幼苗密度過大時要及時間苗;
(3)定植
a、定植前的準備
種植設備消毒將栽培槽,營養液池等種植設備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800倍84消毒液擦洗一遍或者噴霧,把海綿用800倍多菌靈或甲托浸泡并沖洗干凈,避免藥物殘留損傷根系;
b、營養液配制
在營養液池中放入1/2以上的水,加入適量的硝酸或者磷酸,調整ph值,溶解1號肥加入營養液池中并開啟水泵進行攪拌10min以上,然后溶解2號肥并加入池中攪拌并補充剩余的清水,攪拌10min后測定ph值,ph值不符合要求時加酸或堿進行調整,使ph值在5.5-6.5之間,加入相應量的3號肥攪拌10min后測定ec值,不符合要求的進行調整,使ec值在1.8-2.2ms/cm;
c、定植當幼苗具有5片~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將刷洗消毒過的種植槽晾曬半天即可添加營養液,選擇整齊一致,長勢良好的壯苗定植到定植孔中即可,原來的海綿較小的要再加一塊海綿固定,取出的苗子要及時定植,不可長時間暴露在外面;
(4)日常管理
a、保持植株大小均勻:每日查看苗子的生長狀況,及時清理病葉黃葉,長勢較慢的苗要及時調整,力求同一栽培床上的植株大小均勻一致;
b、控制溫度適宜:夏季光照過強和溫度過高時,要采取遮陰降溫措施;
c、濕度控制:地面硬化面積大的溫室冬季加溫時濕度常常比較低,可在上午噴水加濕,使濕度保持在60%-70%,下午及晚上要避免高濕度,以免造成病害發生及蔓延,冬季加溫時還要避免夜間溫度過高,保持晝夜溫差9-11℃;
e、補光:當天氣出現連續陰天時,要采取補光措施,以保證植株健康生長;
f、檢查營養液:定期檢查并記錄種植槽內的營養液的ph值和ec值,不符合要求時要及時進行調整;
g、及時排除供液系統故障:經常性的檢查系統供液情況,供液不暢或管道堵塞時要及時疏通,水泵不能正常供液時要立即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
h、病蟲害防治:植株出現病蟲害時,要調整環境條件,防止病害蔓延,根據病害種類及病情,選用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防治效果不理想時要改變藥劑種類或濃度。
(5)植株調整當茄果類熟菜生長到一定時期,需要進行植株調整,對于不同的熟菜采用不同的方法調整植株;
(6)采收:果實長到能滿足商品性要求時即可進行采收。
所述的茄果類蔬菜包括茄子、番茄、甜椒中的一種。
所述的一種茄果類蔬菜的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f所述的植株調整包括茄子植株調整、番茄植株調整和甜椒植株調整。
所述的一種茄果類蔬菜的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番茄植株調整的具體方法為:
a、吊蔓落蔓:當植株長到20-30cm,自身不能直立時要進行吊蔓,吊蔓時系活結,植株生長一段時間,繩結處過緊時要及時松綁,當植株長到吊繩頂部或難以進行操作時進行落蔓,每隔5-7天繞一次頭;
b、整枝打杈:采用單干整枝方式,對葉腋出生長的杈子要及時去除,對長勢過旺植株的杈子可多留一段時間以平衡長勢,整枝在晴天上午進行;
c、摘葉:病葉黃葉及時清除,最下面一穗果以下的老葉要及時清理,可配合落蔓進行,老葉不可一次摘除過多以免影響長勢;
d、疏花疏果:一般大果形番茄每穗留3-4個果,中果型5-6個,櫻桃番茄10-15個;
e、防止落花落果:溫度低于15℃時,不能正常授粉受精,可采用防落素,番茄靈或2,4-d等進行蘸花或噴花,要嚴格按說明書配制,不得隨意加大濃度,不能讓使藥劑噴到葉片和生長點上。
所述的一種茄果類蔬菜的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茄子植株調整的具體方法為:
a、吊蔓:為使植株分布均勻,改善光照,避免紙條被果實壓彎,要及時吊蔓;
b、整枝:采取雙干整枝或四干整枝,在對茄或四門斗茄形成后選留兩個或者四個長勢健壯的枝條作為結果主枝,其余側芽全部打掉;
c、摘葉:當門茄瞪眼時,應將基部3片葉打掉,以后隨著植株不斷生長,逐漸打掉底層葉片,以利于群體內部的通風透光。
所述的一種茄果類蔬菜的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甜椒植株調整的具體方法為:
a、吊蔓:植株生長到30-35cm時,將主枝用細繩固定,并用掛鉤懸掛在網架上,注意調整植株位置,使植株在分布整齊,每周在繩上纏一次頭;
b、整枝:甜椒生長勢強,分枝較強,溫室栽培需進行整枝,可根據種植密度保留2-4個主枝,在植株8-10片葉時,去除主莖上所有花芽和葉芽,選留健壯側枝,去除多余分枝,從第2層或第3層開始留果,去除下部所有花蕾,每2-3周整枝1次;
c、疏花疏果:甜椒自花授粉結實率高,常要進行疏花疏果,一般甜椒每株同時結果控制不超過6個;
d、摘葉:病葉黃葉及時清除,最下面一個果以下的老葉要及時清理,老葉不可一次摘除過多以免影響長勢。
所述的一種茄果類蔬菜的無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
定植步驟中配制營養液中所述的1號肥包括硝酸鈣和磷酸二氫銨,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硝酸鈣0.3-0.5g,磷酸二氫銨0.7-0.75g;所述的2號肥包括硫酸鉀、硫酸鎂、硫酸銨幾種肥料,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的量分別為硫酸鉀0.1-0.2g、硫酸鎂0.2-0.3g,硫酸銨0.3-0.35g;所述的3號肥為微肥,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的量為硫酸亞鐵8-10mg、ki0.6-0.7mg、硫酸錳14-16mg、硫酸鋅3-4mg、硫酸銅0.01-0.03mg、cocl20.01-0.02mg、鉬酸銨0.2-0.4mg。
本發明的效果
1、本發明方法栽培出來的茄果蔬菜無污染,為綠色食品,且營養豐富,微量元素含量高,栽培出來的蔬菜產量高,品質好;
2、本發明的無土栽培方法,幼苗生長迅速,苗齡短,根系發育好,幼苗健壯、整齊,定植后緩苗時間短,易成活,茄果蔬菜的生長周期短,上市快,提高菜農的經濟收入。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茄子的無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品種選擇:選用抗病高產,抗逆性能強、適應性廣、品質優、耐儲運、符合目標市場消費習慣的品種;
(2)育苗:采用育苗盤育種:
a、播種
浸種:首先將籽粒飽滿的種子放在太陽下暴曬9小時,然后放入浸種液中浸泡25分鐘,撈出用清水沖洗后,放入微波設備中微波處理9秒鐘,再次放入清水中浸泡7小時,撈出,所述的浸種液每升中含有的組分為:高錳酸鉀8g、80%山梨酸鈉3g、40%百菌清10g、80%復硝酚鈉1g、福爾馬林8ml、l-谷氨酸50mg、氯化鈣15mmol;
催芽:將浸好的種子包在濕布中,放入催芽箱中,保持白天的溫度在26℃,夜晚19℃,每天早晚用溫水沖洗一次,大部分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采用72孔穴盤進行播種,首先在穴盤裝滿蛭石,澆足營養液使蛭石全部濕透以免蛭石松散而從穴盤底部流失,然后再鋪一層蛭石并刮平,在孔中間位置做0.5-1cm的小孔,放入種子后撒一層蛭石刮平,澆足水,將穴盤擺放整齊并覆蓋薄膜或遮陽網;
b、苗期管理
a、營養液管理
夏季育苗,澆液次數要適當增加,而且苗床要經常噴水保濕,營養液供給要與供水相結合,采用澆1~2次營養液后澆1次清水的辦法可以避免因基質內鹽分積累濃度過高而抑制幼苗生育;
b、育苗期的環境調控
(a)溫度
采用白天維持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低夜溫的措施,夜間溫度則應比白天降低8~10℃;
播種后到出苗前,要維持較高的溫度,白天25℃~30℃,夜間20℃,基質溫度保持在24℃~25℃,有利于出苗;
苗出齊后要降低溫度,白天降至20℃~22℃,夜間12℃~14℃,有利于形成壯苗;
分苗后要注意保溫,白天28℃~30℃,夜間18℃~20℃,促進幼苗快速發根,加快緩苗;
(b)光照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壯苗的形成,并防止徒長,夏季要適當遮蔭,以避免幼苗出現灼傷;
(c)水分
控制適宜的水分是增加幼苗物質積累,培育壯苗的有效途徑;
出苗之前應保持基質的含水量在85%;出苗后基質的相對含水量為控制在70%;苗期適宜的空氣濕度一般為白天60~80%,夜間85-90%;
不同生育階段基質水分含量見下表:
苗床澆營養液或水應選擇晴天上午進行,低溫季節育苗,水或營養液最好經過加溫;
c、分苗當幼苗長到一葉一心時即可進行分苗,首先把基質從底部挑松,
輕輕取出苗子在清水中清洗1-2遍,以把根部清洗干凈為宜,避免根系損傷,清洗后可在1000倍的甲托或多菌靈溶液里浸泡3-5min消毒殺菌,用消毒過的干凈的海綿夾緊幼苗根頸部分塞入種植孔中,苗距5-10cm;
對于不能及時分苗的穴盤苗,要控制營養液的澆灌次數,避免幼苗徒長,幼苗密度過大時要及時間苗;
(3)定植
a、定植前的準備
種植設備消毒將栽培槽,營養液池等種植設備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800倍84消毒液擦洗一遍或者噴霧,把海綿用800倍多菌靈或甲托浸泡并沖洗干凈,避免藥物殘留損傷根系;
b、營養液配制
在營養液池中放入1/2以上的水,加入適量的硝酸或者磷酸,調整ph值,溶解1號肥加入營養液池中并開啟水泵進行攪拌10min以上,然后溶解2號肥并加入池中攪拌并補充剩余的清水,攪拌10min后測定ph值,ph值不符合要求時加酸或堿進行調整,使ph值在6.5之間,加入相應量的3號肥攪拌10min后測定ec值,不符合要求的進行調整,使ec值在2.0ms/cm;其中1號肥包括硝酸鈣和磷酸二氫銨,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硝酸鈣0.3g,磷酸二氫銨0.72g;2號肥包括硫酸鉀、硫酸鎂、硫酸銨三種肥料,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的量分別為硫酸鉀0.1g、硫酸鎂0.22g,硫酸銨0.32g;3號肥為微肥,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的量為硫酸亞鐵9mg、ki0.6mg、硫酸錳15mg、硫酸鋅3mg、硫酸銅0.02mg、cocl20.01mg、鉬酸銨0.3mg。
c、定植當幼苗具有5片~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將刷洗消毒過的種植槽晾曬半天即可添加營養液,選擇整齊一致,長勢良好的壯苗定植到定植孔中即可,原來的海綿較小的要再加一塊海綿固定,取出的苗子要及時定植,不可長時間暴露在外面;
(4)日常管理
a、保持植株大小均勻:每日查看苗子的生長狀況,及時清理病葉黃葉,長勢較慢的苗要及時調整,力求同一栽培床上的植株大小均勻一致;
b、控制溫度適宜:夏季光照過強和溫度過高時,要采取遮陰降溫措施;
c、濕度控制:地面硬化面積大的溫室冬季加溫時濕度常常比較低,可在上午噴水加濕,使濕度保持在60%-70%,下午及晚上要避免高濕度,以免造成病害發生及蔓延,冬季加溫時還要避免夜間溫度過高,保持晝夜溫差9-11℃;
e、補光:當天氣出現連續陰天時,要采取補光措施,以保證植株健康生長;
f、檢查營養液:定期檢查并記錄種植槽內的營養液的ph值和ec值,不符合要求時要及時進行調整;
g、及時排除供液系統故障:經常性的檢查系統供液情況,供液不暢或管道堵塞時要及時疏通,水泵不能正常供液時要立即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
h、病蟲害防治:植株出現病蟲害時,要調整環境條件,防止病害蔓延,根據病害種類及病情,選用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防治效果不理想時要改變藥劑種類或濃度。
(5)植株調整當茄果類熟菜生長到一定時期,需要進行植株調整,具體方法為:
a、吊蔓:為使植株分布均勻,改善光照,避免紙條被果實壓彎,要及時吊蔓;
b、整枝:采取雙干整枝或四干整枝,在對茄或四門斗茄形成后選留兩個或者四個長勢健壯的枝條作為結果主枝,其余側芽全部打掉;
c、摘葉:當門茄瞪眼時,應將基部3片葉打掉,以后隨著植株不斷生長,逐漸打掉底層葉片,以利于群體內部的通風透光。
(6)采收:果實長到能滿足商品性要求時即可進行采收。
實施例2:
一種番茄的無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品種選擇:選用抗病高產,抗逆性能強、適應性廣、品質優、耐儲運、符合目標市場消費習慣的品種;
(2)育苗:采用育苗盤育種:
a、播種
浸種:首先將籽粒飽滿的種子放在太陽下暴曬8-10小時,然后放入浸種液中浸泡20-30分鐘,撈出用清水沖洗后,放入微波設備中微波處理8-10秒鐘,再次放入清水中浸泡6-8小時,撈出,所述的浸種液每升中含有的組分為:高錳酸鉀8-10g、80%山梨酸鈉3-4g、40%百菌清8-10g、80%復硝酚鈉1-2g、福爾馬林8-10ml、l-谷氨酸50-60mg、氯化鈣10-15mmol;
催芽:將浸好的種子包在濕布中,放入催芽箱中,保持白天的溫度在25-30℃,夜晚18-20℃,每天早晚用溫水沖洗一次,大部分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采用50或72孔穴盤進行播種,首先在穴盤裝滿蛭石,澆足營養液使蛭石全部濕透以免蛭石松散而從穴盤底部流失,然后再鋪一層蛭石并刮平,在孔中間位置做0.5-1cm的小孔,放入種子后撒一層蛭石刮平,澆足水,將穴盤擺放整齊并覆蓋薄膜或遮陽網;
b、苗期管理
a、營養液管理
夏季育苗,澆液次數要適當增加,而且苗床要經常噴水保濕,營養液供給要與供水相結合,采用澆1~2次營養液后澆1次清水的辦法可以避免因基質內鹽分積累濃度過高而抑制幼苗生育;
b、育苗期的環境調控
(a)溫度
采用白天維持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低夜溫的措施,夜間溫度則應比白天降低8~10℃;
播種后到出苗前,要維持較高的溫度,白天28℃~30℃,夜間20℃~24℃,基質溫度保持在20℃~25℃,有利于出苗;
苗出齊后要降低溫度,白天降至20℃~25℃,夜間12℃~15℃,有利于形成壯苗;
分苗后要注意保溫,白天28℃~30℃,夜間18℃~20℃,促進幼苗快速發根,加快緩苗;
(b)光照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壯苗的形成,并防止徒長,夏季要適當遮蔭,以避免幼苗出現灼傷;
(c)水分
控制適宜的水分是增加幼苗物質積累,培育壯苗的有效途徑;
出苗之前應保持基質的含水量在80~90%;出苗后基質的相對含水量為控制在60~80%;苗期適宜的空氣濕度一般為白天60~80%,夜間85-90%;
不同生育階段基質水分含量見下表:
苗床澆營養液或水應選擇晴天上午進行,低溫季節育苗,水或營養液最好經過加溫;
c、分苗當幼苗長到一葉一心時即可進行分苗,首先把基質從底部挑松,輕輕取出苗子在清水中清洗1-2遍,以把根部清洗干凈為宜,避免根系損傷,清洗后可在1000倍的甲托或多菌靈溶液里浸泡3-5min消毒殺菌,用消毒過的干凈的海綿夾緊幼苗根頸部分塞入種植孔中,苗距5-10cm;
對于不能及時分苗的穴盤苗,要控制營養液的澆灌次數,避免幼苗徒長,幼苗密度過大時要及時間苗;
(3)定植
a、定植前的準備
種植設備消毒將栽培槽,營養液池等種植設備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800倍84消毒液擦洗一遍或者噴霧,把海綿用800倍多菌靈或甲托浸泡并沖洗干凈,避免藥物殘留損傷根系;
b、營養液配制
在營養液池中放入1/2以上的水,加入適量的硝酸或者磷酸,調整ph值,溶解1號肥加入營養液池中并開啟水泵進行攪拌10min以上,然后溶解2號肥并加入池中攪拌并補充剩余的清水,攪拌10min后測定ph值,ph值不符合要求時加酸或堿進行調整,使ph值在5.5-6.5之間,加入相應量的3號肥攪拌10min后測定ec值,不符合要求的進行調整,使ec值在1.8-2.2ms/cm;其中1號肥包括硝酸鈣和磷酸二氫銨,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硝酸鈣0.4g,磷酸二氫銨0.73g;2號肥包括硫酸鉀、硫酸鎂、硫酸銨三種肥料,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的量分別為硫酸鉀0.1g、硫酸鎂0.25g,硫酸銨0.33g;3號肥為微肥,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的量為硫酸亞鐵10mg、ki0.65mg、硫酸錳14mg、硫酸鋅4mg、硫酸銅0.01mg、cocl20.01mg、鉬酸銨0.2mg;
c、定植當幼苗具有5片~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將刷洗消毒過的種植槽晾曬半天即可添加營養液,選擇整齊一致,長勢良好的壯苗定植到定植孔中即可,原來的海綿較小的要再加一塊海綿固定,取出的苗子要及時定植,不可長時間暴露在外面;
(4)日常管理
a、保持植株大小均勻:每日查看苗子的生長狀況,及時清理病葉黃葉,長勢較慢的苗要及時調整,力求同一栽培床上的植株大小均勻一致;
b、控制溫度適宜:夏季光照過強和溫度過高時,要采取遮陰降溫措施;
c、濕度控制:地面硬化面積大的溫室冬季加溫時濕度常常比較低,可在上午噴水加濕,使濕度保持在60%-70%,下午及晚上要避免高濕度,以免造成病害發生及蔓延,冬季加溫時還要避免夜間溫度過高,保持晝夜溫差9-11℃;
e、補光:當天氣出現連續陰天時,要采取補光措施,以保證植株健康生長;
f、檢查營養液:定期檢查并記錄種植槽內的營養液的ph值和ec值,不符合要求時要及時進行調整;
g、及時排除供液系統故障:經常性的檢查系統供液情況,供液不暢或管道堵塞時要及時疏通,水泵不能正常供液時要立即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
h、病蟲害防治:植株出現病蟲害時,要調整環境條件,防止病害蔓延,根據病害種類及病情,選用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防治效果不理想時要改變藥劑種類或濃度。
(5)植株調整當茄果類熟菜生長到一定時期,需要進行植株調整,調整的具體方法為:
a、吊蔓落蔓:當植株長到20-30cm,自身不能直立時要進行吊蔓,吊蔓時系活結,植株生長一段時間,繩結處過緊時要及時松綁,當植株長到吊繩頂部或難以進行操作時進行落蔓,每隔5-7天繞一次頭;
b、整枝打杈:采用單干整枝方式,對葉腋出生長的杈子要及時去除,對長勢過旺植株的杈子可多留一段時間以平衡長勢,整枝在晴天上午進行;
c、摘葉:病葉黃葉及時清除,最下面一穗果以下的老葉要及時清理,可配合落蔓進行,老葉不可一次摘除過多以免影響長勢;
d、疏花疏果:一般大果形番茄每穗留3-4個果,中果型5-6個,櫻桃番茄10-15個;
e、防止落花落果:溫度低于15℃時,不能正常授粉受精,可采用防落素,番茄靈或2,4-d等進行蘸花或噴花,要嚴格按說明書配制,不得隨意加大濃度,不能讓使藥劑噴到葉片和生長點上;
(6)采收:果實長到能滿足商品性要求時即可進行采收。
實施例3:
一種甜椒的無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品種選擇:選用抗病高產,抗逆性能強、適應性廣、品質優、耐儲運、符合目標市場消費習慣的品種;
(2)育苗:采用育苗盤育種:
a、播種
浸種:首先將籽粒飽滿的種子放在太陽下暴曬8-10小時,然后放入浸種液中浸泡20-30分鐘,撈出用清水沖洗后,放入微波設備中微波處理8-10秒鐘,再次放入清水中浸泡6-8小時,撈出,所述的浸種液每升中含有的組分為:高錳酸鉀8-10g、80%山梨酸鈉3-4g、40%百菌清8-10g、80%復硝酚鈉1-2g、福爾馬林8-10ml、l-谷氨酸50-60mg、氯化鈣10-15mmol;
催芽:將浸好的種子包在濕布中,放入催芽箱中,保持白天的溫度在25-30℃,夜晚18-20℃,每天早晚用溫水沖洗一次,大部分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播種:采用50或72孔穴盤進行播種,首先在穴盤裝滿蛭石,澆足營養液使蛭石全部濕透以免蛭石松散而從穴盤底部流失,然后再鋪一層蛭石并刮平,在孔中間位置做0.5-1cm的小孔,放入種子后撒一層蛭石刮平,澆足水,將穴盤擺放整齊并覆蓋薄膜或遮陽網;
b、苗期管理
a、營養液管理
夏季育苗,澆液次數要適當增加,而且苗床要經常噴水保濕,營養液供給要與供水相結合,采用澆1~2次營養液后澆1次清水的辦法可以避免因基質內鹽分積累濃度過高而抑制幼苗生育;
b、育苗期的環境調控
(a)溫度
采用白天維持幼苗生長的適宜溫度,低夜溫的措施,夜間溫度則應比白天降低8~10℃;
播種后到出苗前,要維持較高的溫度,白天28℃~30℃,夜間20℃~24℃,基質溫度保持在20℃~25℃,有利于出苗;
苗出齊后要降低溫度,白天降至20℃~25℃,夜間12℃~15℃,有利于形成壯苗;
分苗后要注意保溫,白天28℃~30℃,夜間18℃~20℃,促進幼苗快速發根,加快緩苗;
(b)光照
充足的光照有利于壯苗的形成,并防止徒長,夏季要適當遮蔭,以避免幼苗出現灼傷;
(c)水分
控制適宜的水分是增加幼苗物質積累,培育壯苗的有效途徑;
出苗之前應保持基質的含水量在80~90%;出苗后基質的相對含水量為控制在60~80%;苗期適宜的空氣濕度一般為白天60~80%,夜間85-90%;
不同生育階段基質水分含量見下表:
苗床澆營養液或水應選擇晴天上午進行,低溫季節育苗,水或營養液最好經過加溫;
c、分苗當幼苗長到一葉一心時即可進行分苗,首先把基質從底部挑松,
輕輕取出苗子在清水中清洗1-2遍,以把根部清洗干凈為宜,避免根系損傷,清洗后可在1000倍的甲托或多菌靈溶液里浸泡3-5min消毒殺菌,用消毒過的干凈的海綿夾緊幼苗根頸部分塞入種植孔中,苗距5-10cm;
對于不能及時分苗的穴盤苗,要控制營養液的澆灌次數,避免幼苗徒長,幼苗密度過大時要及時間苗;
(3)定植
a、定植前的準備
種植設備消毒將栽培槽,營養液池等種植設備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800倍84消毒液擦洗一遍或者噴霧,把海綿用800倍多菌靈或甲托浸泡并沖洗干凈,避免藥物殘留損傷根系;
b、營養液配制
在營養液池中放入1/2以上的水,加入適量的硝酸或者磷酸,調整ph值,溶解1號肥加入營養液池中并開啟水泵進行攪拌10min以上,然后溶解2號肥并加入池中攪拌并補充剩余的清水,攪拌10min后測定ph值,ph值不符合要求時加酸或堿進行調整,使ph值在5.5-6.5之間,加入相應量的3號肥攪拌10min后測定ec值,不符合要求的進行調整,使ec值在1.8-2.2ms/cm;其中1號肥包括硝酸鈣和磷酸二氫銨,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硝酸鈣0.5g,磷酸二氫銨0.75g;2號肥包括硫酸鉀、硫酸鎂、硫酸銨三種肥料,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的量分別為硫酸鉀0.1g、硫酸鎂0.3g,硫酸銨0.35g;3號肥為微肥,每升營養液中含有的量為硫酸亞鐵8mg、ki0.7mg、硫酸錳16mg、硫酸鋅4mg、硫酸銅0.03mg、cocl20.01mg、鉬酸銨0.3mg;
c、定植當幼苗具有5片~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將刷洗消毒過的種植槽晾曬半天即可添加營養液,選擇整齊一致,長勢良好的壯苗定植到定植孔中即可,原來的海綿較小的要再加一塊海綿固定,取出的苗子要及時定植,不可長時間暴露在外面;
(4)日常管理
a、保持植株大小均勻:每日查看苗子的生長狀況,及時清理病葉黃葉,長勢較慢的苗要及時調整,力求同一栽培床上的植株大小均勻一致;
b、控制溫度適宜:夏季光照過強和溫度過高時,要采取遮陰降溫措施;
c、濕度控制:地面硬化面積大的溫室冬季加溫時濕度常常比較低,可在上午噴水加濕,使濕度保持在60%-70%,下午及晚上要避免高濕度,以免造成病害發生及蔓延,冬季加溫時還要避免夜間溫度過高,保持晝夜溫差9-11℃;
e、補光:當天氣出現連續陰天時,要采取補光措施,以保證植株健康生長;
f、檢查營養液:定期檢查并記錄種植槽內的營養液的ph值和ec值,不符合要求時要及時進行調整;
g、及時排除供液系統故障:經常性的檢查系統供液情況,供液不暢或管道堵塞時要及時疏通,水泵不能正常供液時要立即查找原因,并排除故障;
h、病蟲害防治:植株出現病蟲害時,要調整環境條件,防止病害蔓延,根據病害種類及病情,選用合適的藥劑進行防治,防治效果不理想時要改變藥劑種類或濃度。
(5)植株調整當茄果類熟菜生長到一定時期,需要進行植株調整,具體方法為:
a、吊蔓:植株生長到30-35cm時,將主枝用細繩固定,并用掛鉤懸掛在網架上,注意調整植株位置,使植株在分布整齊,每周在繩上纏一次頭;
b、整枝:甜椒生長勢強,分枝較強,溫室栽培需進行整枝,可根據種植密度保留2-4個主枝,在植株8-10片葉時,去除主莖上所有花芽和葉芽,選留健壯側枝,去除多余分枝,從第2層或第3層開始留果,去除下部所有花蕾,每2-3周整枝1次;
c、疏花疏果:甜椒自花授粉結實率高,常要進行疏花疏果,一般甜椒每株同時結果控制不超過6個;
d、摘葉:病葉黃葉及時清除,最下面一個果以下的老葉要及時清理,老葉不可一次摘除過多以免影響長勢;
(6)采收:果實長到能滿足商品性要求時即可進行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