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農業用播撒設備。
背景技術:
:
農業機械是指在作物種植業和畜牧業生產過程中,以及農、畜產品初加工和處理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機械。農業機械包括農用動力機械、農田建設機械、土壤耕作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物保護機械、農田排灌機械、作物收獲機械、農產品加工機械、畜牧業機械和農業運輸機械等。廣義的農業機械還包括林業機械、漁業機械和蠶桑、養蜂、食用菌類培植等農村副業機械。農業機械屬于相對概念,指用于農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所有機械的總稱,農業機械屬于農機具的范疇。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提升農機化水平及加快農村基礎設施政策的實施,我國的農機產業得到顯著的發展,到已經形成內燃機、拖拉機、運輸機械、收獲機械、牧業機械、拖內配件等諸多小行業,并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農業機械的迅猛發展及其在農村中的應用加快了我國農村農業勞動力結構革新,這些都促進了我國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村經濟的發展。
農業機械一般按用途分類。其中大部分機械是根據農業的特點和各項作業的特殊要求而專門設計制造的,如土壤耕作機械、種植和施肥機械、植物保護機械、作物收獲機械、畜牧業機械以及農產品加工機械等。另一部分農業機械則與其他行業通用,可以根據農業的特點和需要直接選用,如農用動力機械、農田排灌機械中的水泵等;或者根據農業的特點和需要把這些機械設計成農用變型,如農業運輸機械中的農用汽車、掛車和農田建設機械中的土、石方機械等。
當今社會現有的農業播撒設備功能單一,播撒效率低,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操作效率低,使用不夠廣泛。
技術實現要素:
: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加工效率高、且質量穩定的一種農業用播撒設備。
本發明的一種農業用播撒設備,它包含松鏟、震動器、肥料箱、肥料管、開溝旋耕刀、種子箱、種子管、機架、鎮壓輪、第二肥料管和推車臂;所述的松鏟與機架連接;所述的松鏟與機架的連接處上方設有震動器;所述的機架上設有肥料箱;所述的肥料箱的底部連接有肥料管和第二肥料管;所述的機架的下方設有開溝旋耕刀;所述的機架上設有種子箱;所述的種子箱的底部連接有種子管;所述的鎮壓輪的中心與機架連接,所述的機架末端固定有推車臂。
作為優選,所述的開溝旋耕刀中心軸與機架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肥料管的另一端設置在松鏟內,且出料口設置于松鏟底部。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肥料管的另一端與種子管連接,且連接處位于種子管出料口上方。
作為優選,所述的開溝旋耕刀的刀具為齒輪型。
本發明操作時,通過松鏟對土地進行深入的松土操作,再將肥料撒入松動的土壤中;通過開溝旋耕刀進行均勻翻土操作,最終將種子播撒在帶有肥料的土壤中,撒種子的同時通過第二肥料管再次施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它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靈活性好,功能多樣,操作效率高,播撒質量高,可減少人力成本,降低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松鏟1、震動器2、肥料箱3、肥料管4、開溝旋耕刀5、種子箱6、種子管7、機架8、鎮壓輪9、第二肥料管10、推車臂11。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松鏟1、震動器2、肥料箱3、肥料管4、開溝旋耕刀5、種子箱6、種子管7、機架8、鎮壓輪9、第二肥料管10和推車臂11;所述的松鏟1與機架8連接;所述的松鏟1與機架8的連接處上方設有震動器2;所述的機架8上設有肥料箱3;所述的肥料箱3的底部連接有肥料管4和第二肥料管10;所述的機架8的下方設有開溝旋耕刀5;所述的機架8上設有種子箱6;所述的種子箱6的底部連接有種子管7;所述的鎮壓輪9的中心與機架8連接,所述的機架8末端固定有推車臂11。
作為優選,所述的開溝旋耕刀5中心軸與機架8固定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肥料管4的另一端設置在松鏟1內,且出料口設置于松鏟1底部。
作為優選,所述的第二肥料管10的另一端與種子管7連接,且連接處位于種子管7出料口上方。
作為優選,所述的開溝旋耕刀5的刀具為齒輪型。
本具體實施方式操作時,通過松鏟1對土地進行深入的松土操作,再將肥料撒入松動的土壤中;通過開溝旋耕刀5進行均勻翻土操作,最終將種子播撒在帶有肥料的土壤中,撒種子的同時通過第二肥料管10再次施肥。
本具體實施方式結構設計合理,操作方便,靈活性好,功能多樣,操作效率高,播撒質量高,可減少人力成本,降低勞動強度。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