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工廠化蟹苗標粗設備,屬于海水養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螃蟹養殖方式以池塘養殖和籠養為主。由于人工育苗技術還沒有完全解決,主要是捕撈苗種來養殖。投放的苗種包括大眼幼體、豆蟹苗、扣蟹苗,以及更大規格的幼蟹。但是捕撈幼蟹養殖存在著許多不足,如蟹苗生活的海區鹽度不一,捕獲的蟹苗大小參差不齊等。蟹苗標粗可以彌補以上不足,蟹苗的標粗大多在池塘或室內車間標粗,但由于蟹苗標粗均以群體來標粗,而蟹苗自相爭斗殘食嚴重,因而導致標粗和養殖成活率不高。為提高螃蟹苗種的利用率,必須根據蟹苗的行為習性設計預防自相殘食的裝置來進行標粗。目前尚未見有能夠防止蟹苗自相殘食的標粗裝置與方法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廠化蟹苗標粗設備,防止蟹苗在標粗過程中自相殘食,解決標粗階段的養殖成活率不高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工廠化蟹苗標粗設備,主要由隔板、標粗盒、篩絹組成;所述隔板設置在標粗盒內,隔板之間或隔板與標粗盒壁之間隔出方格,方格對應的標粗盒底部正中鉆有一個孔,所述篩絹鋪設在標粗盒底部,隔板壓在篩絹上;
所述隔板為方形條狀,隔板較長一邊等間距切開縫隙,每條縫隙等長;
所述隔板的設置方式為兩兩之間以90°垂直對放,以縫隙對縫隙嵌入固定;
所述方格面積大小為10cm×10cm;方格對應的標粗盒底部正中鉆孔直徑2cm;
所述標粗盒為方形無蓋盒子;
所述篩絹目數為40目;
所述標粗盒長和寬均為100cm,盒壁高為30cm,盒壁厚0.5cm;
所述隔板厚0.2cm,長100cm,高30cm,縫隙間距10cm,共開9條縫隙,每條縫隙長15cm,寬2mm。
采取上述措施的本發明,用隔板將標粗盒分隔出不同的格子,格子底部鉆有孔,隔板和標粗盒之間墊有篩絹。進行蟹苗標粗時,每個格子放入一只蟹苗,微生物、食物和水可以通過底部的孔進入格子內,篩絹擋住了孔使蟹苗不能從孔逃出,每只蟹苗被分隔開獨立標粗,既能健康成長,又不會因相互爭斗蠶食而降低標粗養殖成活率。所述標粗是指蟹苗的中間培育過程。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立體圖;
圖3是標粗盒立體圖;
圖4是隔板主視圖;
圖5是隔板組裝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上述附圖的序號說明:隔板1,標粗盒2,篩絹3,方格4,孔5,縫隙6。
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示,本發明主要由隔板1、標粗盒2、篩絹3組成。所述隔板1為塑料材質的方形條狀,厚度為0.2cm,長100cm,高30cm,隔板1在較長的一邊等距切開9條縫隙6,每條縫隙6之間間隔10cm,縫隙6長15cm,寬2mm;所述標粗盒2為塑料材質的方形無蓋盒子,厚0.5cm,長和寬均為100cm,盒壁高度為30cm;所述標粗盒2內設置有18塊長100cm、高30cm的隔板1,隔板1和隔板1的設置方式為兩兩之間90°垂直對放,縫隙6對縫隙6嵌入固定,標粗盒2被18塊隔板1分隔為100個規格為10cm×10cm的方格,每個方格4對應的標粗盒2底部正中鉆孔5,孔5直徑2cm;標粗盒2底部鋪設有篩絹3,隔板1壓在篩絹3上,篩絹3目數為40目。
本發明的使用方法:設置室內水泥養殖池,控制水深為50cm,將標粗設備放入池中,墊高標粗設備,使得標粗設備內水深維持在5cm,每個方格放入豆蟹苗1只,用潛水泵抽取養殖池內水,通過霧化旋轉噴頭噴淋循環供水,每個標粗盒配備40l/h流量霧化旋轉噴頭1個,每天更換池內水體1/3,投喂飼料時關停供水系統3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