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農業器械,具體涉及一種開溝、施肥、播種以及覆土一體化式花生播種施肥機。
背景技術:
花生是我國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和經濟作物。傳統的人工種植方式勞動強度大,費時費力。近年來,隨著花生播種機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極大地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提高了作業效率,但是現有的花生播種機并不能夠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以及覆土作業,耗費工時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設計合理、減少勞動強度的開溝、施肥、播種以及覆土一體化式花生播種施肥機。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開溝、施肥、播種以及覆土一體化式花生播種施肥機,包括水平橫置的機架,機架上自左向右依次設置有開溝器、施肥機構、播種機構、覆土箱和壓滾輪,機架的右側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第一轉軸的中心線沿前后水平方向設置,壓滾輪設有兩組,兩組壓滾輪的外周均設有凸棱,兩組壓滾輪并排固定在第一轉軸上,第一轉軸上設有第一鏈輪,播種機構包括第二轉軸和兩組間歇下種組件,第二轉軸轉動連接在機架上且平行位于第一轉軸的左側,第二轉軸上設有第二鏈輪和第三鏈輪,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條與第二鏈輪連接,第二轉軸分別與兩組間歇下種組件傳動連接;
施肥機構包括第三轉軸、第四轉軸、施肥箱和機架,施肥箱頂部敞口并固定在機架的頂部,施肥箱的底部開設有兩個施肥孔,第三轉軸沿前后水平方向轉動連接在施肥箱內,第三轉軸上設有四組螺旋葉片,其中鄰近施肥孔處的兩組螺旋葉片的旋進方向朝向該施肥孔,第三轉軸上設有第四鏈輪;第四轉軸轉動連接在機架上且平行位于第三轉軸的下方,第四轉軸上設有第五鏈輪和第六鏈輪,第五鏈輪通過第二鏈條與第四鏈輪連接,第六鏈輪通過第三鏈條與第三鏈輪連接;第四轉軸上設有兩組可調撥料組件,兩組可調撥料組件分別與兩個施肥孔連接;
兩組間歇下種組件并排設置在第二轉軸的前端和后端,位于前側的間歇下種組件包括第五轉軸、第六轉軸和種箱,種箱固定在機架上,第五轉軸轉動連接在機架上,第五轉軸與第二轉軸同軸線設置,第五轉軸的后端與第二轉軸的前端通過萬向接頭連接,第五轉軸上設有第七鏈輪;第六轉軸轉動連接在機架上并位于第五轉軸的下方,第六轉軸上設有第八鏈輪,第八鏈輪通過第四鏈條與第七鏈輪連接;種箱的底部連接有下種管道,機架還設有與下種管道相配合的循環下料機構。
施肥箱的底部固定有兩個接料盒,兩個接料盒對應位于施肥孔的下方,每個接料盒的底部連接有下料管,每個接料盒的前側壁和后側壁對應開設有穿孔,第四轉軸同軸線穿設在穿孔內;兩組可調撥料組件對應位于兩個接料盒內,可調撥料組件包括插槽件和撥料槽輪,撥料槽輪固定連接在第四轉軸,撥料槽輪的外表面開設有若干位于接料盒內的插槽,插槽沿撥料槽輪的母線方向并排設置,插槽的前側敞口且后側封堵,插槽件包括安裝盤,安裝盤穿設在第四轉軸上且位于撥料槽輪前方,安裝盤的后側面外周方向均勻設有若干插桿,所有的插桿垂直于安裝盤表面,插桿插設在插槽內且一一對應設置;第四轉軸上螺紋連接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的后側與安裝盤的前側接觸,第四轉軸上套設有第一壓縮彈簧,第一壓縮彈簧的后端頂壓在撥料槽輪的前側,第一壓縮彈簧的前端頂壓在安裝盤的后側面。
循環下料機構包括凸輪和支架,凸輪固定在第六轉軸上,支架固定在覆土箱上并位于下種管道與凸輪之間,支架上沿左右水平方向固定有導向管,導向管內穿設有推桿,推桿的右端設有滾動件,推桿的左端向左穿出導向管的左端后連接有擋片,下種管道的右側開設有插孔,擋片向左插設在插孔內,推桿上套設有第二壓縮彈簧,第二壓縮彈簧的左右兩端分別于導向管右側壁和滾動件頂壓接觸,在第二壓縮彈簧的作用下,滾動件與凸輪的外緣頂壓接觸。
滾動件包括外形為u型且開口向右的安裝架,安裝架內轉動連接有右側凸出于安裝架的滾輪,第二壓縮彈簧的右端與安裝架的左側頂壓接觸,滾輪的右側外緣與凸輪的外緣滾動連接。
機架上固定有潤滑油瓶,潤滑油瓶的出油口連接有滴油嘴,滴油嘴位于凸輪與滾輪的接觸面的正上方。
機架上設有擋罩,凸輪、滾動件以及潤滑油瓶均位于擋罩內。
兩個穿孔的內壁均設有與撥料槽輪外圓周表面密封接觸的密封圈。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工作原理為:本發明具體在進行花生播種施肥時,首先將本發明與牽引設備連接,將肥料倒入肥料箱內,花生種倒入種箱內,之后牽引設備拉動本發明在播種地面行進,在行進過程中,開溝器開始起壟,壓滾輪在地面上滾動并帶動第一轉軸轉動,第一鏈輪跟隨第一轉軸轉動,第一鏈輪通過第一鏈條帶動第二鏈輪轉動,第二轉軸開始轉動,于此同時第三鏈輪轉動;第三鏈輪通過第三鏈條帶動第六鏈輪轉動,第四轉軸跟隨轉動,之后第五鏈輪通過第二鏈條帶動第四鏈輪轉動,第三轉軸跟隨轉動,從而第三轉軸上的螺旋葉片將施肥箱內的肥料帶進施肥孔中,接著肥料從肥料孔進入接料盒,撥料槽輪位于接料盒內,肥料落在撥料槽輪的插槽內,撥料槽輪轉動將肥料帶入到下料管內,最終肥料從下料管向外排出;另外第二轉軸轉動通過萬向接頭帶動兩組間歇下種組件的第五轉軸轉動,第七鏈輪跟隨轉動,第七鏈輪通過第四鏈條與第八鏈輪轉動,之后第六轉軸帶動凸輪轉動,凸輪轉動的同時不斷推動滾動件,使得滾動件連接的推桿沿左右水平方向往復運動,從而擋片不斷沿插孔左右移動,種子在下種管道內開始間斷地落下,完成下種作業。
另外本發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肥料的下料量,具體調節方式為:擰松限位螺母,調節安裝盤的位置,從而改變插桿插設在插槽內的深度,以此改變肥料落在插槽內的量,接著重新將限位螺母擰回,使得限位螺母與安裝盤頂壓接觸;其次本發明可以改變更換鏈輪的傳動比,從而改變凸輪的轉動頻率,以此調整種下下落間距;潤滑油瓶可以向凸輪與滾輪的接觸面進行滴油潤滑,既防止長時間作業后出現卡頓,又延長凸輪與滾輪的使用壽命;機架上設有擋罩,擋罩可以防止灰土進入凸輪與滾輪的接觸面。
綜上所述,本發明結構設計合理,開溝、施肥、播種以及覆土作業一次性完成,節省工時,減少農民的勞動強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右視圖;
圖4是插槽件、接料盒以及撥料槽輪的安裝位置示意圖;
圖5是撥料槽輪與插槽件的連接示意圖;
圖6是接料盒與撥料槽輪的連接示意圖;
圖7是圖6的左視圖;
圖8是循環下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9是滾動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9所示,本發明的開溝、施肥、播種以及覆土一體化式花生播種施肥機,包括水平橫置的機架1,機架1上自左向右依次設置有開溝器2、施肥機構、播種機構、覆土箱3和壓滾輪4,機架1的右側轉動連接有第一轉軸5,第一轉軸5的中心線沿前后水平方向設置,壓滾輪4設有兩組,兩組壓滾輪4的外周均設有凸棱6,兩組壓滾輪4并排固定在第一轉軸5上,第一轉軸5上設有第一鏈輪7,播種機構包括第二轉軸8和兩組間歇下種組件,第二轉軸8轉動連接在機架1上且平行位于第一轉軸5的左側,第二轉軸8上設有第二鏈輪9和第三鏈輪10,第一鏈輪7通過第一鏈條11與第二鏈輪9連接,第二轉軸8分別與兩組間歇下種組件傳動連接;
施肥機構包括第三轉軸12、第四轉軸13、施肥箱14和機架1,施肥箱14頂部敞口并固定在機架1的頂部,施肥箱14的底部開設有兩個施肥孔16,第三轉軸12沿前后水平方向轉動連接在施肥箱14內,第三轉軸12上設有四組螺旋葉片15,其中鄰近施肥孔16處的兩組螺旋葉片15的旋進方向朝向該施肥孔16,第三轉軸12上設有第四鏈輪17;第四轉軸13轉動連接在機架1上且平行位于第三轉軸12的下方,第四轉軸13上設有第五鏈輪18和第六鏈輪19,第五鏈輪18通過第二鏈條20與第四鏈輪17連接,第六鏈輪19通過第三鏈條21與第三鏈輪10連接;第四轉軸13上設有兩組可調撥料組件,兩組可調撥料組件分別與兩個施肥孔16連接;
兩組間歇下種組件并排設置在第二轉軸8的前端和后端,位于前側的間歇下種組件包括第五轉軸22、第六轉軸23和種箱24,種箱24固定在機架1上,第五轉軸22轉動連接在機架1上,第五轉軸22與第二轉軸8同軸線設置,第五轉軸22的后端與第二轉軸8的前端通過萬向接頭25連接,第五轉軸22上設有第七鏈輪26;第六轉軸23轉動連接在機架1上并位于第五轉軸22的下方,第六轉軸23上設有第八鏈輪27,第八鏈輪27通過第四鏈條29與第七鏈輪26連接;種箱24的底部連接有下種管道30,機架1還設有與下種管道30相配合的循環下料機構。
施肥箱14的底部固定有兩個接料盒37,兩個接料盒37對應位于兩個施肥孔16的下方,接料盒37的底部連接有下料管48,接料盒37的前側壁和后側壁對應開設有穿孔,第四轉軸13同軸線穿設在穿孔內;可調撥料組件包括插槽件和撥料槽輪38,撥料槽輪38固定連接在第四轉軸13上,撥料槽輪38位于接料盒37內,撥料槽輪38沿前后方向的長度等于接料盒37沿前后方向的寬度,撥料槽輪38的外表面開設有若干位于接料盒內的插槽39,插槽39沿撥料槽輪38的母線方向并排設置,插槽39的前側敞口且后側封堵,插槽件包括安裝盤41,安裝盤41穿設在第四轉軸13上且位于撥料槽輪38前方,安裝盤41的后側面外周方向均勻設有若干插桿42,所有的插桿42垂直于安裝盤41表面,插桿42插設在插槽39內且一一對應設置;第四轉軸13上螺紋連接有限位螺母44,限位螺母44的后側與安裝盤41的前側接觸,第四轉軸13上套設有第一壓縮彈簧45,在限位螺母44的作用下,第一壓縮彈簧45的后端頂壓在撥料槽輪38的前側,第一壓縮彈簧45的前端頂壓在安裝盤41的后側面。兩個穿孔的內壁均設有與撥料槽輪外圓周表面密封接觸的密封圈53。
循環下料機構包括凸輪28和支架31,凸輪28固定在第六轉軸23上,支架31固定在覆土箱3上并位于下種管道30與凸輪28之間,支架31上沿左右水平方向固定有導向管50,導向管50內穿設有推桿32,推桿32的右端設有滾動件33,推桿32的左端向左穿出導向管50的左端后連接有擋片34,下種管道30的右側開設有插孔,擋片34向左插設在插孔內,推桿32上套設有第二壓縮彈簧35,第二壓縮彈簧35的左右兩端分別于滾動件33和導向管50右側壁頂壓接觸,在第二壓縮彈簧35的作用下,滾動件33與凸輪28的外緣頂壓接觸。
滾動件33包括外形為u型且開口向右的安裝架51,安裝架51內轉動連接有右側凸出于安裝架的滾輪52,第二壓縮彈簧35的右端與安裝架51的左側頂壓接觸,滾輪52的右側外緣與凸輪28的外緣滾動連接。
機架1上固定有潤滑油瓶46,潤滑油瓶46的出油口連接有滴油嘴55,滴油嘴55位于凸輪28與滾輪52的接觸面的正上方。
機架1上設有擋罩54,凸輪28、滾動件33以及潤滑油瓶46均位于擋罩54內。
本發明具體在進行花生播種施肥時,首先將本發明與牽引設備連接,將肥料倒入肥料箱內,花生種倒入種箱24內,之后牽引設備拉動本發明在播種地面行進,在行進過程中,開溝器2開始起壟,壓滾輪4在地面上滾動并帶動第一轉軸5轉動,第一鏈輪7跟隨第一轉軸5轉動,第一鏈輪7通過第一鏈條11帶動第二鏈輪9轉動,第二轉軸8開始轉動,于此同時第三鏈輪10轉動;第三鏈輪10通過第三鏈條21帶動第六鏈輪19轉動,第四轉軸13跟隨轉動,之后第五鏈輪18通過第二鏈條20帶動第四鏈輪17轉動,第三轉軸12跟隨轉動,從而第三轉軸12上的螺旋葉片15將施肥箱14內的肥料帶進施肥孔16中,接著肥料從肥料孔進入接料盒37,撥料槽輪38位于接料盒37內,肥料落在撥料槽輪38的插槽39,撥料槽輪38轉動將肥料帶入到下料管48內,最終肥料從下料管48向外排出;另外第二轉軸8轉動通過萬向接頭25帶動兩組間歇下種組件的第五轉軸22轉動,第七鏈輪26跟隨轉動,第七鏈輪26通過第四鏈條29與第八鏈輪27轉動,之后第六轉軸23帶動凸輪28轉動,凸輪28轉動的同時不斷推動滾動件33,使得滾動件33連接的推桿32沿左右水平方向往復運動,從而擋片34不斷沿插孔左右移動,種子在下種管道30內開始間斷地落下,完成下種作業。
另外本發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肥料的下料量,具體調節方式為:擰松限位螺母44,調節安裝盤41的位置,從而改變插桿42插設在插槽39內的深度,以此改變肥料落在插槽39內的量,接著重新將限位螺母44擰回,使得限位螺母44與安裝盤41頂壓接觸;其次本發明可以改變更換鏈輪的傳動比,從而改變凸輪28的轉動頻率,以此調整種下下落間距;潤滑油瓶46可以向凸輪28與滾動件33的接觸面進行滴油潤滑,防止長時間作業后出現卡頓,機架1上設有擋罩54,擋罩54可以防止灰土進入凸輪28與滾動件33的接觸面。
本實施例并非對本發明的形狀、材料、結構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