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199857閱讀:837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



背景技術:

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稻田養魚是效益較高的一種農業綜合生產模式,在各地得到了大力的發展。利用稻田水面養魚,既可獲得魚產品,又可利用魚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但現有的稻田養魚存在一下問題:(1)、水稻由于肥效不足達不到理想中稻田養魚的水稻增產的目的;(2)、稻田中的魚往往由于食源不足,生長發育較為緩慢,往往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才能長到出售的標準,而錯過了最佳的銷售時機,讓養殖戶蒙受損失,另外,魚體的水域環境中容易存在病原體,一旦魚體染病,不方便及時治療。

另外,沼肥由沼液及沼渣組成。沼液及治渣總稱為沼肥,是生物質經沼氣池厭氧發酵的產物,其有效利用率十分低下。沼肥是沼汽池中發酵后的沼渣、沼液,是一種無污染、無雜菌、無殘毒、高肥效的有機肥源,可生產出高品質的農產品。它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提早種子發芽、增強作物抗逆性、防治病蟲害作用;并富含氮、磷、鉀等,是公認的有機肥料;還含有有機質、腐殖酸,可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將沼肥利用到稻漁共生模式中既可以解決沼肥發酵后續處理問題,又可以解決現有稻田養魚中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能夠提高水稻肥效,促使水稻增產,稻田魚增收,增加養殖戶的收益,同時能夠提高沼肥的有效利用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驟:

s1、稻田整理消毒;選擇水源充足、田間排灌渠道完善的田塊作為秧田,并在移栽秧苗前20-30天進行消毒,每塊稻田面積不少于2000㎡;

s2、施基肥:對秧田進行澆灌直至秧田表面有4-6cm的淺水,移栽秧苗前10-15天施加基肥,基肥按照45-50kg/畝的標準進行施加,移栽秧苗前4-5天追施尿素6-8kg/畝作為嫁肥,用旋耕機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將泥肥混融,肥泥沉淀2-3天;

s3、秧苗移栽:選擇秧齡25-30天、帶蘗2-3個的秧苗在15-25℃下進行移栽,移栽密度1.0-1.2萬穴/畝,移栽時預留井字形區域,井字形區域將秧田劃分成多個小田塊,每個小田塊0.5-0.8畝,井字形區域內不移栽秧苗,所述的秧苗為谷種先經沼液浸泡液浸種48-72小時后,進行日常的浸種催芽播種后培育所得,工廠化育秧,沼液浸泡液為沼液和清水按照1:2-3的比例均勻混合而成,這樣提高了種子的發芽率和增強秧苗抗病能力;

s4、開挖魚溝:在井字形區域內挖寬度30-40cm,深度50-60cm的魚溝,加固;

s5、潑灑沼液肥:魚溝加固后2-3天,全田潑灑沼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30-45kg/畝,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2:1-1.5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潑灑,投放魚苗前一周停止潑灑;

s6、投放魚苗:待秧苗生長7-15天,在魚溝中投放種苗,雜食性魚50-60%,草食性魚10-20%,其余濾食性魚,種苗投放量為200-250尾/畝,保持秧田中表面的淺水不低于8cm;

s7、潑灑促進肥:待秧苗進入分蘗盛期(3個蘗以上)后,全田潑灑促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10-15kg/畝,待秧田中出現浮游植物后,沼液肥采用噴霧施肥,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1:1-1.5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1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

s8、追肥:秧苗抽穗后追加葉肥,按照5-8kg/畝進行施肥,所述的葉肥由沼渣、草木灰按照重量比2:1-1.5的原料組成,其制作方法為先將經過固液分離的沼渣經過粉碎機粉碎至100-200目的細微顆粒,加入草木灰后制粒即可;

s9、日常管理:定期進行水體溶解氧,ph和硫化氫進行測定,保證秧田中水體溶解氧不低于8mg/l,通過磷酸鹽緩沖液或者食用小蘇打的方式進行調節ph6.6-7.2;

s10、收割:水稻成熟后進行收割,魚類生長成熟后,對魚類進行捕撈。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消毒采用6-8千克/畝的漂白粉或65-80千克/畝的生石灰對田塊進行干法消毒。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稻田周邊設置有40-50cm高的防逃網。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基肥為復合肥,其總氮含量不低于18%,有效磷含量不低于12%,有效鉀含量不低于15%。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沼液中有機質含量不低于35%,腐殖酸含量不超過20%,全氮含量不低于1.5%,全磷含量不低于0.5%,全鉀含量不低于1%。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沼液和沼渣采用的是正常產氣(充分發酵)1個月以上沼氣池內經過固液分離得到的沼液和沼渣,從沼氣池取出后放置3h以上使用效果則更好。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日常的浸種催芽播種是指將沼液浸泡液浸種后的谷種在消毒液中浸泡6-8小時,洗凈晾干后再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所述的消毒液為25%咪鮮胺2500-3000倍的稀釋液和3%甲霜·噁毒靈1500藥液按照1:1-1.5的體積比均勻混合而成。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井字形區域為秧田中縱橫交錯的用于挖掘魚溝的區域,該區域的長度與秧田的邊界一致,該區域的寬度為50-60cm。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雜食性為鯉魚,鯉魚魚苗選擇100g/尾,濾食性魚為鰱魚、鳙魚中的任意一種或組合,鰱魚、鳙魚魚苗選擇250g/尾,草食性魚為草魚,草魚魚苗選擇250g/尾。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葉肥為直徑0.2-0.5cm的顆粒。

沼液、沼渣是沼氣生產的副產品,含有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一種良好的飼料添加劑。利用沼液養魚,可節約養殖成本,提高畜禽水產的生產性能。沼液進入魚塘后可增加魚塘浮游生物量,加強光合作用,增加產氧量,減少魚病、節約化肥、餌料等。沼渣中含有較全面的養分,可供魚直接食用,同時也能促進水中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長,為魚提供餌料,減少商品餌料的投放,節約養殖成本。沼渣經過沼氣池厭氧發酵處理的,各種細菌和寄生蟲卵大部分被殺滅,為此能有效防止魚的疾病;沼渣肥是熟性肥,投入養鱔池后不會過多地消耗水中的溶氧,不會與魚爭氧。

作為優選的,要對秧田中的水進行實時水質管理,其中,以成都地區而言4-5月、10-11月水色透明度不低于20-25cm;6-9月水色透明度以10-15cm為宜。由于6-9月氣溫高,魚類生長快,耗食量大。當水色透明度低于10cm時,應嚴密觀察田內的魚是否浮頭。如一般在魚出現后即沉入水底則為正常,如久久不入水底,則需適當灌水,防止泛田。根據水質變化,10-15d換掉1/3的池水,以保持秧田的水質為肥、活、爽、嫩。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提高了水稻的肥效,促使水稻增產,稻田魚增收,增加了養殖戶的收益;

(2)、分階段施加沼肥,促使秧田中的浮游植物和浮游動物的快速持續生長,給稻田魚提供了充足的食源;

(3)分別利用固液分離的沼液和沼渣,在前期施加沼液肥,在秧苗抽穗后追加葉肥(鉀肥),葉肥以沼渣為原料,提高了沼肥的有效利用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實施例1

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驟:

s1、稻田整理消毒;選擇水源充足、田間排灌渠道完善的田塊作為秧田,并在移栽秧苗前20天進行消毒;

s2、施基肥:對秧田進行澆灌直至秧田表面有5cm的淺水,移栽秧苗前15天施加基肥,基肥按照45kg/畝的標準進行施加,移栽秧苗前4天追施尿素7kg/畝作為嫁肥,用旋耕機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將泥肥混融,肥泥沉淀2天;

s3、秧苗移栽:選擇秧齡25天、帶蘗2個的秧苗在20℃下進行移栽,移栽密度1萬穴/畝,移栽時預留井字形區域,井字形區域內不移栽秧苗,所述的秧苗為谷種先經沼液浸泡液浸種54小時后,進行日常的浸種催芽播種后培育所得,沼液浸泡液為沼液和清水按照1:2的比例均勻混合而成;

s4、開挖魚溝:在井字形區域內挖寬度30cm,深度50cm的魚溝,加固;

s5、潑灑沼液肥:魚溝加固后2天,全田潑灑沼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35kg/畝,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2:1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潑灑,投放魚苗前一周停止潑灑;

s6、投放魚苗:待秧苗生長7天,在魚溝中投放種苗,雜食性魚60%,草食性魚20%,其余濾食性魚,種苗投放量為220尾/畝,保持秧田中表面的淺水9cm;

s7、潑灑促進肥:待秧苗進入分蘗盛期后,全田潑灑促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12kg/畝,待秧田中出現浮游植物后,沼液肥采用噴霧施肥,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1:1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1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

s8、追肥:秧苗抽穗后追加葉肥,按照5kg/畝進行施肥,所述的葉肥由沼渣、草木灰按照重量比2:1的原料組成,其制作方法為先將經過固液分離的沼渣經過粉碎機粉碎至100目的細微顆粒,加入草木灰后制粒即可;

s9、日常管理:定期進行水體溶解氧,ph和硫化氫進行測定,通過增氧設備保證秧田中水體溶解氧8.5mg/l,ph7.0;

s10、收割:水稻成熟后進行收割,魚類生長成熟后,對魚類進行捕撈。

實施例2

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驟:

s1、稻田整理消毒;選擇水源充足、田間排灌渠道完善的田塊作為秧田,并在移栽秧苗前20天進行消毒;

s2、施基肥:對秧田進行澆灌直至秧田表面有4cm的淺水,移栽秧苗前10天施加基肥,基肥按照50kg/畝的標準進行施加,移栽秧苗前5天追施尿素6kg/畝作為嫁肥,用旋耕機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將泥肥混融,肥泥沉淀3天;

s3、秧苗移栽:選擇秧齡30天、帶蘗3個的秧苗在15℃下進行移栽,成都地區3月下旬為宜,移栽密度1.2萬穴/畝,移栽時預留井字形區域,井字形區域內不移栽秧苗,所述的秧苗為谷種先經沼液浸泡液浸種48小時后,進行日常的浸種催芽播種后培育所得,沼液浸泡液為沼液和清水按照1:3的比例均勻混合而成;

s4、開挖魚溝:在井字形區域內挖寬度40cm,深度60cm的魚溝,加固;

s5、潑灑沼液肥:魚溝加固后3天,全田潑灑沼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30kg/畝,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2:1.5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潑灑,投放魚苗前一周停止潑灑;

s6、投放魚苗:待秧苗生長15天,在魚溝中投放種苗,雜食性魚50%,草食性魚10%,其余濾食性魚,種苗投放量為200尾/畝,保持秧田中表面的淺水10cm;

s7、潑灑促進肥:待秧苗進入分蘗盛期后,全田潑灑促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10kg/畝,待秧田中出現浮游植物后,沼液肥采用噴霧施肥,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1:1.5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1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

s8、追肥:秧苗抽穗后追加葉肥,按照5kg/畝進行施肥,所述的葉肥由沼渣、草木灰按照重量比2:1.5的原料組成,其制作方法為先將經過固液分離的沼渣經過粉碎機粉碎至200目的細微顆粒,加入草木灰后制粒即可;

s9、日常管理:定期進行水體溶解氧,ph和硫化氫進行測定,保證秧田中水體溶解氧9mg/l,ph6.6;

s10、收割:水稻成熟后進行收割,魚類生長成熟后,對魚類進行捕撈。

實施例3

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驟:

s1、稻田整理消毒;選擇水源充足、田間排灌渠道完善的田塊作為秧田,并在移栽秧苗前30天進行消毒;

s2、施基肥:對秧田進行澆灌直至秧田表面有6cm的淺水,移栽秧苗前12天施加基肥,基肥按照46kg/畝的標準進行施加,移栽秧苗前5天追施尿素8kg/畝作為嫁肥,用旋耕機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將泥肥混融,肥泥沉淀2天;

s3、秧苗移栽:選擇秧齡28天、帶蘗3個的秧苗在25℃下進行移栽,移栽密度1.1萬穴/畝,移栽時預留井字形區域,井字形區域內不移栽秧苗,所述的秧苗為谷種先經沼液浸泡液浸種72小時后,進行日常的浸種催芽播種后培育所得,沼液浸泡液為沼液和清水按照1:2.5的比例均勻混合而成;

s4、開挖魚溝:在井字形區域內挖寬度35cm,深度50cm的魚溝,加固;

s5、潑灑沼液肥:魚溝加固后3天,全田潑灑沼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45kg/畝,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2:1.2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潑灑,投放魚苗前一周停止潑灑;

s6、投放魚苗:待秧苗生長10天,在魚溝中投放種苗,雜食性魚50%,草食性魚15%,其余濾食性魚,種苗投放量為250尾/畝,保持秧田中表面的淺水12cm;

s7、潑灑促進肥:待秧苗進入分蘗盛期后,全田潑灑促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15kg/畝,待秧田中出現浮游植物后,沼液肥采用噴霧施肥,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1:1.2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1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

s8、追肥:秧苗抽穗后追加葉肥,按照8kg/畝進行施肥,所述的葉肥由沼渣、草木灰按照重量比2:1的原料組成,其制作方法為先將經過固液分離的沼渣經過粉碎機粉碎至150目的細微顆粒,加入草木灰后制粒即可;

s9、日常管理:定期進行水體溶解氧,ph和硫化氫進行測定,保證秧田中水體溶解氧10mg/l,ph7.2;

s10、收割:水稻成熟后進行收割,魚類生長成熟后,對魚類進行捕撈。

實施例4

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驟:

s1、稻田整理消毒;選擇水源充足、田間排灌渠道完善的田塊作為秧田,并在移栽秧苗前25天進行消毒;

s2、施基肥:對秧田進行澆灌直至秧田表面有5cm的淺水,移栽秧苗前14天施加基肥,基肥按照48kg/畝的標準進行施加,移栽秧苗前4天追施尿素6.5kg/畝作為嫁肥,用旋耕機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將泥肥混融,肥泥沉淀3天;

s3、秧苗移栽:選擇秧齡25天、帶蘗2個的秧苗在18℃下進行移栽,移栽密度1萬穴/畝,移栽時預留井字形區域,井字形區域內不移栽秧苗,所述的秧苗為谷種先經沼液浸泡液浸種60小時后,進行日常的浸種催芽播種后培育所得,沼液浸泡液為沼液和清水按照1:3的比例均勻混合而成;

s4、開挖魚溝:在井字形區域內挖寬度35cm,深度60cm的魚溝,加固;

s5、潑灑沼液肥:魚溝加固后2天,全田潑灑沼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40kg/畝,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2:1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潑灑,投放魚苗前一周停止潑灑;

s6、投放魚苗:待秧苗生長10天,在魚溝中投放種苗,雜食性魚60%,草食性魚18%,其余濾食性魚,種苗投放量為240尾/畝,保持秧田中表面的淺水10cm;

s7、潑灑促進肥:待秧苗進入分蘗盛期后,全田潑灑促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10kg/畝,待秧田中出現浮游植物后,沼液肥采用噴霧施肥,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1:1.2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1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

s8、追肥:秧苗抽穗后追加葉肥,按照6.5kg/畝進行施肥,所述的葉肥由沼渣、草木灰按照重量比2:1.2的原料組成,其制作方法為先將經過固液分離的沼渣經過粉碎機粉碎至200目的細微顆粒,加入草木灰后制粒即可;

s9、日常管理:定期進行水體溶解氧,ph和硫化氫進行測定,保證秧田中水體溶解氧8.5mg/l,ph6.8;

s10、收割:水稻成熟后進行收割,魚類生長成熟后,對魚類進行捕撈。

實施例5

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驟:

s1、稻田整理消毒;選擇水源充足、田間排灌渠道完善的田塊作為秧田,并在移栽秧苗前20天進行消毒;

s2、施基肥:對秧田進行澆灌直至秧田表面有5cm的淺水,移栽秧苗前12天施加基肥,基肥按照45kg/畝的標準進行施加,移栽秧苗前5天追施尿素8kg/畝作為嫁肥,用旋耕機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將泥肥混融,肥泥沉淀3天;

s3、秧苗移栽:選擇秧齡30天、帶蘗2個的秧苗在22℃下進行移栽,移栽密度1.2萬穴/畝,移栽時預留井字形區域,井字形區域內不移栽秧苗,所述的秧苗為谷種先經沼液浸泡液浸種52小時后,進行日常的浸種催芽播種后培育所得,沼液浸泡液為沼液和清水按照1:2.5的比例均勻混合而成;

s4、開挖魚溝:在井字形區域內挖寬度40cm,深度55cm的魚溝,加固;

s5、潑灑沼液肥:魚溝加固后3天,全田潑灑沼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45kg/畝,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2:1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潑灑,投放魚苗前一周停止潑灑;

s6、投放魚苗:待秧苗生長14天,在魚溝中投放種苗,雜食性魚60%,草食性魚12%,其余濾食性魚,種苗投放量為200尾/畝,保持秧田中表面的淺水12cm;

s7、潑灑促進肥:待秧苗進入分蘗盛期后,全田潑灑促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12kg/畝,待秧田中出現浮游植物后,沼液肥采用噴霧施肥,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1:1.5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1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

s8、追肥:秧苗抽穗后追加葉肥,按照8kg/畝進行施肥,所述的葉肥由沼渣、草木灰按照重量比2:1.5的原料組成,其制作方法為先將經過固液分離的沼渣經過粉碎機粉碎至100目的細微顆粒,加入草木灰后制粒即可;

s9、日常管理:定期進行水體溶解氧,ph和硫化氫進行測定,保證秧田中水體溶解氧9.5mg/l,ph7.0;

s10、收割:水稻成熟后進行收割,魚類生長成熟后,對魚類進行捕撈。

實施例6

稻漁共生模式下利用沼肥在稻田中進行養魚的方法,它包含以下步驟:

s1、稻田整理消毒;選擇水源充足、田間排灌渠道完善的田塊作為秧田,并在移栽秧苗前25天進行消毒;

s2、施基肥:對秧田進行澆灌直至秧田表面有4cm的淺水,移栽秧苗前15天施加基肥,基肥按照50kg/畝的標準進行施加,移栽秧苗前4天追施尿素7kg/畝作為嫁肥,用旋耕機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將泥肥混融,肥泥沉淀2天;

s3、秧苗移栽:選擇秧齡25天、帶蘗2個的秧苗在25℃下進行移栽,移栽密度1.2萬穴/畝,移栽時預留井字形區域,井字形區域內不移栽秧苗,所述的秧苗為谷種先經沼液浸泡液浸種72小時后,進行日常的浸種催芽播種后培育所得,沼液浸泡液為沼液和清水按照1:2的比例均勻混合而成;

s4、開挖魚溝:在井字形區域內挖寬度35cm,深度50-60cm的魚溝,加固;

s5、潑灑沼液肥:魚溝加固后2天,全田潑灑沼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30kg/畝,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2:1.5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3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潑灑,投放魚苗前一周停止潑灑;

s6、投放魚苗:待秧苗生長15天,在魚溝中投放種苗,雜食性魚55%,草食性魚20%,其余濾食性魚,種苗投放量為210尾/畝,保持秧田中表面的淺水12cm;

s7、潑灑促進肥:待秧苗進入分蘗盛期后,全田潑灑促進肥,沼液肥潑灑量為15kg/畝,待秧田中出現浮游植物后,沼液肥采用噴霧施肥,所述的沼液肥由沼液和清水按照1:1的比例混合而成,每隔1天潑灑一次,每次16點以后溫度在20℃以下進行;

s8、追肥:秧苗抽穗后追加葉肥,按照5kg/畝進行施肥,所述的葉肥由沼渣、草木灰按照重量比2:1的原料組成,其制作方法為先將經過固液分離的沼渣經過粉碎機粉碎至200目的細微顆粒,加入草木灰后制粒即可;

s9、日常管理:定期進行水體溶解氧,ph和硫化氫進行測定,保證秧田中水體溶解氧10mg/l,ph6.8;

s10、收割:水稻成熟后進行收割,魚類生長成熟后,對魚類進行捕撈。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發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召县| 江北区| 比如县| 同德县| 汝州市| 龙山县| 延川县| 彭泽县| 滦南县| 阿尔山市| 麟游县| 新泰市| 承德市| 璧山县| 怀来县| 安丘市| 兰考县| 九龙县| 景德镇市| 长乐市| 济宁市| 当涂县| 鞍山市| 凯里市| 徐州市| 瓮安县| 虞城县| 平舆县| 保靖县| 延安市| 策勒县| 湖南省| 吴堡县| 南开区| 茂名市| 赣榆县| 五莲县| 社旗县| 衡阳县| 云阳县| 景德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