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備攪拌功能的背負式打藥機。
背景技術:
打藥機是將液體分散開來的一種農業機械,是農業施藥機械的一種,農業機械中的植保機械,屬于便攜式農業機械,也稱高桿作物噴藥機或田間沐浴噴藥機,打藥機適用于森林、苗圃、果園、茶園的病蟲害防治,棉花、小麥、水稻、玉米等大田作物及大面積草場的病蟲害防治,城市、郊區的園林花木、蔬菜園地和料大棚中植物的病蟲害防治,醫院、會議室、影劇院、體育場館、碼頭、車站、公交車、客運列車的衛生消毒,城市下水道及暖氣通道、地下室、防空洞和各種貨物倉庫的消毒殺菌處理。
打藥機是屬于農業機械的一種,現有的打藥機不具備攪拌的功能,通常需要使用者手動混合水和藥物,由于是手動混合,這樣導致水和藥物無法充分混合,從而導致對農作物打藥時的藥效大大降低,降低了打藥機的發明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備攪拌功能的背負式打藥機,具備攪拌功能的優點,解決了現有的打藥機在打藥時需要手動混合水和藥物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備攪拌功能的背負式打藥機,包括動力箱,所述動力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保護箱,所述保護箱的內腔橫向固定連接有支撐板,所述支撐板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擋板,所述保護箱內腔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活動連接有第一皮帶輪,所述保護箱內腔設置有旋轉桿,所述旋轉桿表面的底部套設有第二皮帶輪,所述第一皮帶輪與第二皮帶輪通過皮帶傳動連接,所述旋轉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攪拌軸,所述攪拌軸的底部貫穿至支撐板的底部并與保護箱內腔的底部活動連接,所述攪拌軸的兩側從上至下均依次設置有第一攪拌葉和第二攪拌葉,所述第二攪拌葉的內腔固定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頂部與底部均與第二攪拌葉的內腔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三攪拌葉,所述保護箱左側的中心處連通有入料口,所述保護箱右側的底部連通有出液口,所述保護箱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把手。
優選的,所述入料口頂部固定連接有密封蓋,且密封蓋的橫截面積大于入料口的橫截面積。
優選的,所述動力箱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的底部設置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表面設置有防滑紋。
優選的,所述擋板的表面開設有與皮帶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口,所述支撐板的頂部開設有與攪拌軸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口。
優選的,所述保護箱的后側固定連接有背帶,所述背帶的數量設置有兩個,且兩個背帶的形狀大小相同。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通過設置電機、第一皮帶輪、第二皮帶輪、皮帶、攪拌軸、支撐板、第一攪拌葉、第二攪拌葉和第三攪拌葉的配合使用,可對水和藥物充分混合,這樣攪拌效果更好,解決了現有打藥機在打藥時需要通過使用者手動混合水合藥物,導致水和藥物無法充分溶解的問題,這樣提高了水和藥物混合的藥效,提高了打藥機的發明性,適合推廣使用。
2、本發明通過設置支撐柱,可有效提高打藥機的穩定性,通過設置密封蓋,對入水口進行密封,防止外界的雜物會進入保護箱內,通過設置第三攪拌葉,可提高攪拌時的效果,這樣混合更均勻,通過設置動力箱,可給打藥機提供動力的作用,避免了因缺乏供電設備,導致打藥機無法工作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結構的側視圖;
圖3為本發明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b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中:1動力箱、2入料口、3密封蓋、4第二皮帶輪、5把手、6保護箱、7旋轉桿、8第一攪拌葉、9攪拌軸、10出液口、11背帶、12電機、13第一皮帶輪、14擋板、15皮帶、16支撐板、17第二攪拌葉、18連接桿、19第三攪拌葉、20支撐柱。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一種具備攪拌功能的背負式打藥機,包括動力箱1,動力箱1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柱20,支撐柱20的底部設置有防滑套,且防滑套的表面設置有防滑紋,通過設置動力箱1,可給打藥機提供動力的作用,避免了因缺乏供電設備,導致打藥機無法工作的問題,通過設置支撐柱20,可有效提高打藥機的穩定性,動力箱1的頂部固定連接有保護箱6,保護箱6的后側固定連接有背帶11,背帶11的數量設置有兩個,且兩個背帶11的形狀大小相同,保護箱6的內腔橫向固定連接有支撐板16,支撐板16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擋板14,擋板14的表面開設有與皮帶15配合使用的第一通口,支撐板16的頂部開設有與攪拌軸9配合使用的第二通口,保護箱6內腔頂部的左側固定連接有電機12,電機12的輸出端活動連接有第一皮帶輪13,保護箱6內腔設置有旋轉桿7,旋轉桿7表面的底部套設有第二皮帶輪4,第一皮帶輪13與第二皮帶輪4通過皮帶15傳動連接,旋轉桿7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攪拌軸9,攪拌軸9的底部貫穿至支撐板16的底部并與保護箱6內腔的底部活動連接,攪拌軸9的兩側從上至下均依次設置有第一攪拌葉8和第二攪拌葉17,第二攪拌葉17的內腔固定連接有連接桿18,連接桿18的頂部與底部均與第二攪拌葉17的內腔固定連接,連接桿18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第三攪拌葉19,通過設置第三攪拌葉19,可提高攪拌時的效果,這樣混合更均勻,保護箱6左側的中心處連通有入料口2,入料口2頂部固定連接有密封蓋3,且密封蓋3的橫截面積大于入料口2的橫截面積,通過設置密封蓋3,對入料口2進行密封,防止外界的雜物會進入保護箱6內,保護箱6右側的底部連通有出液口10,所述保護箱6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把手5,本發明通過設置電機12、第一皮帶輪13、第二皮帶輪4、皮帶15、攪拌軸9、支撐板16、第一攪拌葉8、第二攪拌葉17和第三攪拌葉19的配合使用,可對水和藥物充分混合,這樣攪拌效果更好,解決了現有打藥機在打藥時需要通過使用者手動混合水合藥物,導致水和藥物無法充分溶解的問題,這樣提高了水和藥物混合的藥效,提高了打藥機的發明性,適合推廣使用。
使用時,通過電機12的工作,可帶動第一皮帶輪13轉動,通過皮帶15可有效帶動第二皮帶輪4跟著同樣的運動方向轉動,然后攪拌軸9通過第二皮帶輪4的轉動,可有效的一起轉動,通過攪拌軸9,第一攪拌葉8和第二攪拌17葉會對水和藥物充分攪拌混合,通過第三攪拌軸19,可有效的利用第二攪拌葉17轉動的慣性,可進一步的對水和藥物混合,這樣攪拌更均勻。
綜上所述:該一種具備攪拌功能的背負式打藥機,通過電機12、第一皮帶輪13、第二皮帶輪4、皮帶15、攪拌軸9、支撐板16、旋轉桿7、擋板14、第一攪拌葉8、第二攪拌葉17和第三攪拌葉19的配合使用,解決了現有的打藥機在打藥時需要手動混合水和藥物的問題。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