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單破碎輥式廄肥撒施機,屬于農業機械領域。
背景技術:
過多施用化學肥料不僅造成了水體持續污染,增加了農業產品中有毒物質的殘留,導致地表水富營養化、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態氮含量超標等問題,還造成土壤酸化板結,有機質減少,養分結構失調,物理性狀變差,部分地塊有害金屬和有害病菌超標,導致肥力下降,土壤性狀惡化,同時也給農業可持續發展帶來很大危害。
目前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用量21.9公斤,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每畝8公斤,是美國的2.6倍,歐盟的2.5倍。由于肥料施用量的大幅增加和利用效率的下降,不僅會造成經濟上的巨大損失,而且引起嚴重的環境污染,形成惡性循環。
有機肥營養元素齊全能夠改良土壤,提高產品品質,改善作物根際微生物群,提高植物的抗病蟲能力,得到大力推廣。但有機肥畝均撒施量較大,目前主要靠人工撒肥,工作強度大,環境惡劣,效率低下,嚴重阻礙了有機肥行業的發展,目前國內有一些企業和科研單位對有機肥撒施裝備進行研究,但是形成產品推向市場的并不多,市場上的撒肥機可靠性及實用性有待提高,且撒肥粗狂,大多補課控制撒肥量,造成肥料過量撒施,不能按需施肥,滿足不了市場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針對市場上成熟的有機肥撒肥裝備少、功能單一,撒肥量不可控等問題,研制一款可定量撒施廄肥的單破碎輥式廄肥撒施機,本實用新型可充分破碎塊狀廄肥,并可控制撒肥量,為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為了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單破碎輥式廄肥撒施機,包括固設有肥料箱的機架,所述機架底部還設有可以掛接拖拉機的牽引梁;還包括設置在肥料箱后方機架上的擊肥輥拋肥機構,所述擊肥輥拋肥機構包括至少一個沿肥箱橫向設置的擊肥輥。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限定的技術方案是:
進一步的,擊肥輥上沿桿長度方向均勻間隔布置有一組撥片。
進一步的,撥片呈螺旋狀分別排布在所述擊肥輥的外圓周面上。
進一步的,肥料箱撒肥的端部架設有液壓開合機構,液壓開合機構包括液壓開合板,液壓開合板通過支撐桿鉸接在肥料箱的側箱板上,支撐桿與液壓桿連接,液壓桿由液壓馬達驅動伸縮。
進一步的,機架底部還設置有車輪。
進一步的,在機架的前端遠離擊肥輥拋肥機構的一端還設置有上、下防護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妥善解決在撒肥過程中廄肥無法充分破碎的問題,并且可以有效控制撒肥量,功能齊全,制備簡便,性能良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其中:1-上防護網,2-下防護網,3-肥料箱,4-牽引梁,5-車輪,6-液壓馬達,7-液壓開合機構,8-液壓開合板,9-擊肥輥,10-撥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單破碎輥式廄肥撒施機,包括固設有肥料箱3的機架,機架底部還設有可以掛接拖拉機的牽引梁4,還包括設置在肥料箱后方機架上的擊肥輥拋肥機構,擊肥輥拋肥機構包括至少一個沿肥箱橫向設置的擊肥輥9。擊肥輥上沿桿長度方向均勻間隔布置有一組撥片10。撥片呈螺旋狀分別排布在擊肥輥的外圓周面上。肥料箱撒肥的端部架設有液壓開合機構7,液壓開合機構包括液壓開合板,液壓開合板通過支撐桿鉸接在肥料箱的側箱板上,支撐桿與液壓桿連接,液壓桿由液壓馬達6驅動伸縮。機架底部還設置有車輪5,機架上遠離擊肥輥拋肥機構的一端還設置有上防護網1和下防護網2,以防止撒肥過程中肥料顛出。
工作時,利用鏟車將肥料裝入肥箱內,此時液壓開合機構處于閉合狀態,可以防止撒肥機開往工作地點的途中肥料灑落,并通過上下防護網起到阻擋肥料和雜物作用。當撒施廄肥時,采用擊肥輥拋肥機構,將液壓開合板8完全打開,此時可阻擋向前方拋射的肥料或雜物,起到防護作用;將擋肥板保持在閉合狀態,工作時拖拉機通過掛接牽引梁帶動撒肥車前進。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妥善解決在撒肥過程中廄肥無法充分破碎的問題,并且可以有效控制撒肥量,功能齊全,制備簡便,性能良好。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