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GPS智能旋耕平地一體機。
背景技術:
農用平地機由機架、牽引(或懸掛)裝置、平地鏟及其操縱、調節裝置和松土鏟等組成。具有使平地鏟不隨地面起伏而上、下運動的反仿形性能,以獲得農田平整效果。農用平地機有3種類型:(1)牽引式平地機的縱向跨度大,推土鏟與拖拉機后輪間距較大,反仿形性能好,平地質量好,工作可靠,但結構較復雜,金屬耗量大,適用于大面積平地作業。其行走裝置有四輪式和兩輪式兩種。兩輪式的前端由拖拉機支承。(2)懸掛式平地機結構簡單,重量輕,耗用鋼材少,機動靈活,但縱向跨度小,平地鏟與拖拉機后輪間的距離小,反仿形性能差,平地質量較差,適用于小塊地作業。(3)半懸掛式平地機的機架前端與拖拉機的懸掛機構掛接,后端有支承輪。與牽引式相比,其結構較簡單,重量較輕,操縱方便,平地質量較懸掛式好。
但是上述平地機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缺陷,對于土地里小坑,采用農用平地機可以達到平整土地的效果,但是當所要平整的土地大面積出現凹陷或者整個土地一側與另一側出現較大坡面時,平地機因為自身平地機架是水平不變的,所以出現坡面時,也隨著坡面進行平地,最后,田地里會出現坡面,不利于雨水的分流,存在積水,影響農作物的生長。
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激光平地機,雖然平地效益較好,但平地成本較高、激光受天氣影響較大、尤其是對于小坡度的水田更是得不償失且功能單一。
近些年來有慣性水平系統的嘗試,但是該系統僅解決左右水平的問題,無法解決機具行進過程中的前后水平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現有的平地機要么功能單一、要么成本較高的問題,進而提出一種可以自動上下左右浮動調節,可以折疊的GPS智能旋耕平地一體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GPS智能旋耕平地一體機,包括調節懸掛架,調節懸掛架的下端設有折疊懸掛架,折疊懸掛架下方設有機罩,機罩下方設有刀軸;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懸掛架與折疊懸掛架通過懸掛架旋轉軸連接;折疊懸掛架內設有中間齒輪箱;所述中間齒輪箱與側邊齒輪箱連接;
調節懸掛架的調節油缸上支撐點和調節油缸下支撐點之間設有調節油缸,所述折疊懸掛架與機罩之間設有折疊油缸,機罩與折疊懸掛架通過折疊旋轉點鉸接,所述調節油缸和液壓閥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中間齒輪箱的輸出軸經過傳動軸與側邊齒輪箱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液壓閥置于調節懸掛架上面。
進一步的,所述機罩分為左右機罩。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油缸和折疊油缸上設有液壓鎖。
進一步的,所述調節油缸和折疊油缸的數量分別為2-4個。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針對土地高低不平整,以及出現的坡面,可以通過液壓閥控制調節油缸,保證平地機工作以后實現平整田地。
采用折疊油缸,可以將左右兩側的機罩總成收起,便于運輸,不會因為體積較大,無法運輸。
當牽引裝置的經過不平整的土地上,出現上下浮動時,平地機不會受到干擾,自動調節水平高度作業。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折疊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和2所示,GPS智能旋耕平地一體機,包括調節懸掛架2,調節懸掛架2的下端設有折疊懸掛架3,折疊懸掛架3下方設有機罩10,機罩10下方設有刀軸14;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懸掛架2與折疊懸掛架3通過懸掛架旋轉軸4連接;折疊懸掛架3內設有中間齒輪箱1;所述中間齒輪箱1與側邊齒輪箱8連接;
調節懸掛架2的調節油缸上支撐點12和調節油缸下支撐點13之間設有調節油缸5,所述折疊懸掛架3與機罩10之間設有折疊油缸6,機罩10與折疊懸掛架3通過折疊旋轉點11鉸接,所述調節油缸5和液壓閥7連接。
所述中間齒輪箱1的輸出軸經過傳動軸9與側邊齒輪箱8連接。
所述液壓閥7置于調節懸掛架2上面。
所述機罩10分為左右機罩。
所述調節油缸5和折疊油缸6上設有液壓鎖。
所述調節油缸5和折疊油缸6的數量分別為2-4個。
實施例:
GPS智能旋耕平地一體機通過機罩上的衛星天線接收GPS衛星信號,控制器將衛星信號轉化為液壓閥的動作信號,通過液壓閥控制調節油缸5動作,使機具按既定的高程作業。當地面存在左側高,右側矮的時候,牽引裝置也呈左高右矮時,液壓閥7的流量自動變化,使得左側的調節油缸伸長浮動,右側的縮短浮動,以實現左右水平,調整時,調節懸掛架上的上下長槽可沿旋轉軸4可上下移動,以實現前后水平,從而實現機具還是按既定的高程作業,以實現耕作與平地的一體化。
作業以后,可通過折疊油缸6,將機罩10收起,呈90度,便于運輸。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