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節能節肥的果園開溝施肥機。
背景技術:
果園開溝施肥機在工作時,經過開溝、施肥、攪拌和回填四個過程,開溝深度50cm左右,然后進行撒肥,攪拌裝置將溝中土壤和肥料進行攪拌混合,最后通過土壤回填覆蓋所開的溝,整個開溝施肥過程完畢。在該過程中,開溝單元需要的開溝深度為50cm左右,深度較大,所需消耗的功耗較大,并且經常會出現開溝單元上移導致的開溝深度不足的情況,導致施肥深度達不到要求,因此,需要對現有果園開溝施肥機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節能節肥的果園開溝施肥機,減小開溝深度,降低功耗,且增加施肥深度,提高肥料利用率。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技術方案是:
一種節能節肥的果園開溝施肥機,包括牽引機及連接在其后端的機架,機架上由前到后依次安裝有開溝單元、施肥單元、攪拌單元和回填單元,施肥單元的肥料輸出端位于開溝單元作業范圍的上方,關鍵點是,所述開溝單元在土壤中的工作深度為15-25cm,所述攪拌單元最下端比開溝單元最下端低25-35cm,攪拌單元作業寬度位于開溝單元作業寬度范圍內。
所述的攪拌單元為軸向旋刀,軸向旋刀包括豎向的轉軸及固定在其下端的水平向的連接桿,連接桿兩端分別設置有呈雙螺旋結構布置的旋刀。
結合本實用新型中施肥機的結構和作業過程,施肥機作業完畢后,深層土壤中含有肥料并且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勻,上層土壤沒有肥料,這種思想在現有農藝中是具有首創性的。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開溝深度分兩次進行,消耗動力減小;2)軸向旋刀在所開溝中進行水平方向的旋轉攪動,其不會將溝中的土壤掀到溝外,并且攪拌時能夠實現對一個位置的土壤進行一個時間段內的充分攪拌,土壤和肥料混合均勻,大型土塊也會在這個過程中被充分打散;而現有技術中橫向布置的攪拌葉片會將溝中的土壤向后上方掀起,會有一部分土壤落在溝外,并且攪拌葉片與一個位置的土壤只有短暫接觸,攪拌效果較差;3)果樹在淺層的根系不發達,本實用新型中僅僅需要將肥料撒在土壤層20cm以下的土層,將肥料混合攪拌在底層,有利于發達根系的吸收,避免肥料浪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軸向旋刀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機架,2、開溝單元,3、施肥單元,4、攪拌單元,5、回填單元,6、散肥機構,7、轉軸,8、連接桿,9、旋刀。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節能節肥的果園開溝施肥機,包括牽引機及連接在其后端的機架1,機架1上由前到后依次安裝有開溝單元2、施肥單元3、攪拌單元4和回填單元5,施肥單元3的肥料輸出端位于開溝單元2作業范圍的上方,所述開溝單元2在土壤中的工作深度為15-25cm,所述攪拌單元4最下端比開溝單元最下端低25-35cm,攪拌單元4作業寬度位于開溝單元2作業寬度范圍內。
本實用新型中開溝過程不是一次性到位,而是分為兩步,攪拌單元進行二次開溝,并且借助攪拌單元將肥料與深層土壤混合,混合效果更均勻,深度更適宜果樹根系吸收,避免了淺層土壤中施肥后的浪費和對土壤質量的影響。
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牽引機牽引后端帶有限深輪的機架1前進,開溝單元2為開溝刀,開溝刀轉動將地面進行一次開溝,開溝深度20cm,施肥單元3的肥料輸出端設置有散肥機構6,散肥機構6為由上到下逐漸變寬的梯形殼體,梯形殼體為上端向后傾斜的設置形式,梯形殼體上下兩端分別為肥料進口和肥料出口,梯形殼體內部端面上垂直設置有擋肥柱,擋肥柱能夠將落下的肥料進行打散,肥料經過散肥機構6后橫向均勻地撒在開溝刀所開溝寬度范圍的底部,能夠為土壤和肥料混合攪拌提供一個肥料均勻分布的前提條件,有助于土壤和肥料的混合均勻;
攪拌單元4為軸向旋刀,施肥后,軸向旋刀將開溝底部土壤攪動并使松動的土壤與肥料攪拌混合均勻,該過程中軸向旋刀具備開溝和攪拌的雙重功能,如圖2所示,軸向旋刀包括豎向的轉軸7及固定在其下端的水平向的連接桿8,連接桿8兩端分別設置有呈雙螺旋結構布置的旋刀9,并且該軸向旋刀工作時形成的轉動面為底部尺寸較大的圓臺面,有利于掘土前進并在該過程中對土壤和肥料進行攪拌混合,攪拌的深度為第一次所開溝的底部以下30cm,即為二次開溝,隨后回填單元5將第一次開溝后的土壤重新回填鋪平,回填單元5為兩個傾斜設置的覆土輪,覆土輪與機架1前進方向呈角度設置,角度為30-60度,覆土輪將開溝兩側落下的土壤回填至開溝處,將地面土壤整平,形成下層土壤含有肥料,而上層土壤不含肥料的土層結構,有利于根系生長且節省了施肥用量,最終,20cm左右厚度的淺層土壤中沒有肥料,而在20-50cm深度的深層土壤中,肥料均勻混合于土壤中,果樹在淺層的根系不發達,這樣的施肥方式避免了淺層施肥造成的浪費,僅僅需要將肥料撒在土壤層20cm以下的土層,將肥料混合攪拌在底層,有利于發達根系的吸收,避免肥料浪費,通過調節軸向旋刀的高度調節施肥的深度范圍。
本實用新型中施肥機的開溝深度分兩次進行,首先開溝刀進行一次開溝,相比于現有設備的開溝深度有顯著減小,消耗動力隨之減小,然后軸向旋刀攪動一次開溝后底部的下層土壤,進行二次開溝并將土壤與肥料攪拌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