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專利屬于固態發酵設備,特別是一種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
背景技術:
固態發酵技術歷史悠久,廣泛用于釀酒、制曲、生物飼料、生物農藥、生物肥料、酶 制劑等領域,但傳統固體發酵存在設備占地面積大,勞動強度大,傳熱傳質困難,,發酵過 程參數(如物料PH值、物料溫度、物料濕度、菌體增殖量、產物生成量)難檢測等問題。近 幾年我國固體發酵技術及設備也有所發展,到目前為止,固態發酵設備技術尚不很成熟,研 制的各種形式的固態發酵設備都有各自的優缺點,許多問題有待研究解決。現有的固態發 酵罐外圍一般設置有夾套、罐內設置有攪拌器,通過在夾套內通入蒸汽或冷水同時將物料 翻動攪拌,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物料的傳熱傳質狀況,但固態濕物料傳熱傳質能力要遠遠 低于液體原料,發酵罐所裝物料只占罐體容積的40 50%,原料與罐體內壁的熱交換面積 十分有限,加上攪拌器結構及含水率為40 60%的濕物料物性很難保證遠離內壁的物料 與接近內壁已完成熱交換的物料之間及時換位,實際情況可能是接近內壁的或遠離內壁的 一部分原料總是原地不動而過熱或過冷,從而嚴重影響發酵效果和質量;在固態發酵參數 的檢測方面,目前也只局限于測溫,其他指標的測試研究尚比較缺乏,目前尚未查到與本實 用新型所涉及內容的專利及公開的研究報道。
發明內容鑒于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轉筒式發酵罐,從工作原理和罐體 結構等方面克服圓體物料傳熱傳質困難的技術瓶頸,也可從罐體結構上實現檢測傳感器的 方便安裝,為實現發酵參數的在線檢測和發酵過程控制打下基礎,本實用新型能滿足物料 的加濕混合、滅菌、降溫、接種、發酵和出料。本實用新型由轉筒發酵罐、左支承、右支承、傳動系統、動密封、液體氣體系統、檢 測探頭、夾套熱交換系統、機架組成,轉筒發酵罐的軸線與回轉軸線呈一定的夾角,通過左 法蘭、右法蘭分別與左軸管、右軸管相固聯,轉筒發酵罐位于左支承座和右支承座之間由鏈 輪帶動緩慢旋轉,空氣_蒸汽管、加濕_接種管、尾氣管、水活度探頭、原料含水率探頭和溫 度探頭均穿過固定不動的端蓋和擋料板進入發酵罐,動密封按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方式 一是將動密封設置在左法蘭的內環與機封套上,方式二是將動密封設置在左軸承座右端口 與左軸管上,夾套媒介盤裝在右軸管右端,將蒸汽或冷水媒介引入夾套,夾套中熱交換后的 冷凝水或溫水通過回流管排出,回流管裝在右軸管內的襯套,發酵罐左法蘭外軸肩上固聯 有大鏈輪,電機上的小鏈輪通過鏈條帶動發酵罐轉動,左軸承座、右軸承座分別通過調節撐 和支座與機架相固聯。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實用新型配套管路及檢測系統后,能在同一發酵罐內完成物料的加濕混合、 蒸煮滅菌、降溫、接種、控溫發酵和出料,可以實現物料加熱冷卻、保溫保濕及通風供氣,從結構上保證了發酵各工藝環節的技術要求,可較好地實現對物料的均勻定量噴淋加濕及菌 液噴灑,滅菌徹底可靠,升溫降溫速度快,節省時間,發酵過程中可據發酵工藝需要對發酵 環境進行自動調節,創造最佳的發酵環境。2.罐體材料采用優質不銹鋼,罐體結構無死角,易清洗,物料的翻動是依靠筒體轉 動將料從最低位帶到最高位后整體拋灑下來,可有效提高傳熱傳質效果,造成物料結塊,不 會因攪拌器結構不合理等原因導致擠壓物料及攪拌死角,卸料方便。3.本實用新型可應用于生物飼料、中藥發酵、生物肥料等生物發酵行業,為固態發 酵的菌種篩選、發酵工藝優化、傳熱傳質和固態發酵過程控制的試驗研究及發酵生產提供 裝置平臺。
圖1本實用新型動密封方式一整機結構圖主視圖;圖2本實用新型整機結構側視圖;圖3本實用新型罐體夾套熱交換媒介進出管路結構圖;圖4本實用新型動密封方式一結構圖;圖5本實用新型右支承及媒介進出系統結構圖;圖6本實用新型動密封方式二整機結構圖主視圖;圖7本實用新型動密封方式二結構圖;圖8本實用新型冷卻水套右支承及媒介進出系統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如附圖1、圖6所示,由轉筒發酵罐、左支承、右支 承、傳動系統、動密封、液體氣體系統、檢測探頭、夾套熱交換系統、機架組成,其特征是轉筒 發酵罐19的軸線與回轉軸線呈一定的夾角,通過左法蘭15、右法蘭45分別與左軸管11、右 軸管23相固聯,轉筒發酵罐位于左支承座13和右支承座28之間由鏈輪帶動緩慢旋轉,空 氣_蒸汽管8、加濕-接種管17、尾氣管16、水活度探頭52、原料含水率探頭53和溫度探頭 7均穿過固定不動的端蓋10和擋料板48進入發酵罐,動密封按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方式 一是將動密封設置在左法蘭15的內環與機封套6上,方式二是將動密封設置在左軸承座 13右端口與左軸管11上,夾套媒介盤29裝在右軸管23右端,將蒸汽或冷水等媒介引入夾 套18,夾套中熱交換后的冷凝水或溫水通過回流管24排出,回流管裝在右軸管23內的襯 套31,發酵罐左法蘭15外軸肩上固聯有大鏈輪4,電機1上的小鏈輪2通過鏈條3帶動發 酵罐轉動,左軸承座13、右軸承座28分別通過調節撐38和支座39與機架41相固聯。所述的轉筒發酵罐如附圖1、圖2、圖3、圖6所示,轉筒發酵罐19的軸線與發酵罐 回轉軸線呈15 35°的夾角,發酵罐左法蘭15上加工有定位左軸管11、大鏈輪4和機械 密封動環組件的定位面及定位銷孔,發酵罐右法蘭45上加工有定位右軸管23的內圓定位 面,左軸管、右軸管、左法蘭和右法蘭上凡是定位聯接面均要焊接后再切削加工,以確保同 心度,發酵罐可承受罐內0. 35Mp的工作壓力,夾套可承受0. 20Mp的工作壓力,按壓力容器 設計制造,為避免進出料口 68、進出料口 69在封頭焊縫處開孔,兩端封頭選用直邊高度較 大的封頭,筒體外圍設置夾套18,夾套內設置引導流體順暢流動的導流板,進出料口 68、進出料口 69設置在轉筒安裝后的最低位和最高位,其中一個料口 69上設置觀察視鏡47,另 一進出料口 68上設置卸料蓋20和補料取樣口 21,與進出料口 68、進出料口 69成90°位置 的筒體中心位置設置安全視燈接口 51,安全視燈61掛接在接口 51上,罐體內膽右端法蘭開 口用薄板62焊接封堵。所述的液體氣體系統及檢測探頭如附圖1、圖2、圖4、圖6、圖7所示,由空氣-蒸汽 管8、加濕-接種管17、尾氣管16、水活度探頭52、原料含水率探頭53和溫度探頭7組成, 液體氣體系統8、液體氣體系統16、液體氣體系統17以及探頭7、探頭52、探頭53分別穿過 端蓋10、端蓋57和擋料環48、擋料環56的孔并伸進發酵罐內,蒸汽-空氣管8、加濕-接種 管17和尾氣管16的罐內部分通過管接頭聯接,蒸汽_空氣管8在上、下、水平三個方向的端 部擰有出氣小孔螺蓋44,加濕-接種管17的罐內部分與罐體內壁平行,其尾端封閉而管的 徑向鉆有噴淋小孔,加濕水和液體菌種由小孔噴灑入料,噴灑液體時轉筒要旋轉,尾氣管16 的罐內部分尾端垂直向上,頂端設置可引導尾氣排出但能防止發酵料進入管內堵塞的擋料 罩,測溫探頭7、水活度探頭52、原料含水率探頭53安裝后要與發酵料總是保持接觸狀態, 空氣_蒸汽管8、加濕接種管17、尾氣管16、水活度探頭52、含水率探頭53和測溫探頭7在 端蓋10、端蓋57外端面通過螺母壓緊密封圈9實現可靠密封。所述的動密封如附圖1、圖4、圖6、圖7所示,其可供選擇的密封方式分為兩種,方 式一端蓋10、機封套6和擋料環48焊接成整體后精加工而成,焊接質量確保氣密性,精加 工后分別與軸套12、安裝機封外圓、擋料環48外圓三處配合部位要嚴格同心,機封的動環 部分的密封圈144、定位銷145、動環146安裝在左法蘭15內圓上,機封的靜環部分的彈簧 組141、密封圈143、靜環147套裝在機封套6上,調試好彈簧141的預緊力后擰緊螺釘142 將靜環組件固定在機封套6的相應位置,依靠密封圈143、密封圈144、動環146與靜環147 貼合平面共同實現可靠動密封;方式二 擋料環56與轉筒頸63之間為間隙配合,擋料環56 中心部位為螺紋孔或球座,頂桿59后端與端蓋57為螺紋連接,當頂桿59旋入時其前端的 螺桿或球形頭旋入或壓在擋料環56螺紋孔或球座內,使擋料環56保持在轉筒頸63內,頂 桿59在端蓋57外面的部分通過螺母壓緊密封墊密封,在左軸承座13右端口凹環內安放 機封定環組件的銷70、密封圈71和定環72,在左軸管11上套裝機封動環組件,調試好彈簧 76預緊力后,擰緊螺釘75將動環組件固定在左軸管11的相應位置,依靠密封圈71、密封圈 74、動環73、靜環72平面貼合共同實現可靠動密封。所述的夾套熱交換系統如附圖3、圖5、圖6、圖8所示,媒介盤29套裝在右軸管23 右端,媒介盤兩端采用密封圈291或填料密封,蒸汽或冷水媒介由入口進入媒介盤,再經右 管軸23上與徑向成一定角度的切向孔進入右管軸23內部,最后由進管49進入夾套18,進 管49兩端分別和右管軸23、夾套18外壁相聯通,回流管24以緊配合套裝在襯套31左端內 孔,兩者在端面用密封墊密封并用螺釘固聯,先將回流管24與襯套31)事先組裝在一起,然 后裝入右軸管23右端配合內孔,通過出管50將夾套18與回流管24相聯通,燜蓋32與襯 套31之間用螺釘相固聯,再用螺釘30將襯套31與右軸管23相固聯,排水管34穿過固定 座36套入燜蓋32和襯套31,排水管34與襯套31之間用密封圈37密封,旋緊螺母33時縱 向開槽的錐套35將排水管34箍緊定位在錐座36中,錐座36固聯在支架38上,支架38與 機架41相固聯。所述的支承及傳動系統如附圖1、圖4、圖5、圖6、圖7、圖8所示,通過兩個圓錐滾
6柱軸承26將右軸管23支承在右軸承座28內,右軸承座兩端用端蓋25加墊片密封,右軸管 23處用密封圈42密封;圓錐滾柱軸承26的潤滑冷卻可用兩種方式之一,一是在右軸承座 28頂部從進油口 27將潤滑油泵入,再在右端蓋25下方設置出油口出油循環,二是在軸承座 外圍不設置進出油口,而是設置包圍右軸承座外圍的循環水冷卻夾套78,在夾套上設置進 出水口 ;通過調節座39將右軸承座固聯在機架41上;左軸承座13內壓裝有軸套12,通過 支座5將其固聯在機架41上,電機1固聯在機架下方;發酵罐左法蘭15外圓上固聯有大鏈 輪4,電機1上的小鏈輪2通過鏈條3帶動發酵罐轉動。
權利要求一種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由轉筒發酵罐、左支承、右支承、傳動系統、動密封、液體氣體系統、檢測探頭、夾套熱交換系統、機架組成,其特征是轉筒發酵罐(19)的軸線與回轉軸線呈一定的夾角,通過左法蘭(15)、右法蘭(45)分別與左軸管(11)、右軸管(23)相固聯,轉筒發酵罐位于左支承座(13)和右支承座(28)之間由鏈輪帶動緩慢旋轉,空氣 蒸汽管(8)、加濕 接種管(17)、尾氣管(16)、水活度探頭(52)、原料含水率探頭(53)和溫度探頭(7)均穿過固定不動的端蓋(10)和擋料板(48)進入發酵罐,動密封按有兩種方式可供選擇,方式一是將動密封設置在左法蘭(15)的內環與機封套(6)上,方式二是將動密封設置在左軸承座(13)右端口與左軸管(11)上,夾套媒介盤(29)裝在右軸管(23)右端,將蒸汽或冷水媒介引入夾套(18),夾套中熱交換后的冷凝水或溫水通過回流管(24)排出,回流管裝在右軸管(23)內的襯套(31),發酵罐左法蘭(15)外軸肩上固聯有大鏈輪(4),電機(1)上的小鏈輪(2)通過鏈條(3)帶動發酵罐轉動,左軸承座(13)、右軸承座(28)分別通過調節撐(38)和支座(39)與機架(41)相固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轉筒發酵罐,轉筒發 酵罐(19)的軸線與發酵罐回轉軸線呈15 35°的夾角,發酵罐左法蘭(15)上加工有定位 左軸管(11)、大鏈輪(4)和機械密封動環組件的定位面及定位銷孔,發酵罐右法蘭(45)上 加工有定位右軸管(23)的內圓定位面,左軸管、右軸管、左法蘭和右法蘭上凡是定位聯接 面均要焊接后再切削加工,以確保同心度,發酵罐可承受罐內0. 35Mp的工作壓力,夾套可 承受0·20Μρ的工作壓力,按壓力容器設計制造,為避免進出料口(68、69)在封頭焊縫處開 孔,兩端封頭選用直邊高度較大的封頭,筒體外圍設置夾套(18),夾套內設置引導流體順暢 流動的導流板,進出料口(68)、進出料口(69)設置在轉筒安裝后的最低位和最高位,其中 一個進出料口(69)上設置觀察視鏡(47),另一進出料口(68)上設置卸料蓋(20)和補料 取樣口(21),與進出料口(68)、進出料口(69)成90°位置的筒體中心位置設置安全視燈 接口(51),罐體內膽右端法蘭開口用薄板(62)焊接封堵。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液體氣體系統及檢測 探頭,由空氣-蒸汽管(8)、加濕-接種管(17)、尾氣管(16)、水活度探頭(52)、原料含水率 探頭(53)和溫度探頭(7)組成,液體氣體系統⑶、液體氣體系統(16)、液體氣體系統(17) 以及探頭(7)、探頭(52)、探頭(53)分別穿過端蓋(10)、端蓋(57)和擋料環(48)、擋料環 (56)的孔并伸進發酵罐內,蒸汽一空氣管(8)、加濕-接種管(17)和尾氣管(16)的罐內 部分通過管接頭聯接,蒸汽-空氣管(8)在上、下、水平三個方向的端部擰有出氣小孔螺蓋 (44),加濕-接種管(17)的罐內部分與罐體內壁平行,其尾端封閉而管的徑向鉆有噴淋小 孔,加濕水和液體菌種由小孔噴灑入料,噴灑液體時轉筒要旋轉,尾氣管(16)的罐內部分 尾端垂直向上,頂端設置可引導尾氣排出但能防止發酵料進入管內堵塞的擋料罩,測溫探 頭(7)、水活度探頭(52)、原料含水率探頭(53)安裝后要與發酵料總是保持接觸狀態,空 氣-蒸汽管(8)、加濕接種管(17)、尾氣管(16)、水活度探頭(52)、含水率探頭(53)和測溫 探頭(7)在端蓋(10、57)外端面通過螺母壓緊密封圈(9)實現可靠密封。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動密封,其可供選擇 的密封方式分為兩種,方式一端蓋(10)、機封套(6)和擋料環(48)焊接成整體后精加工 而成,焊接質量確保氣密性,精加工后分別與軸套(12)、安裝機封外圓、擋料環(48)外圓三 處配合部位要嚴格同心,機封的動環部分的密封圈(144)、定位銷(145)、動環(146)安裝在左法蘭(15)內圓上,機封的靜環部分的彈簧組(141)、密封圈(143)、靜環(147)套裝在機 封套(6)上,調試好彈簧(141)的預緊力后擰緊螺釘(142)將靜環組件固定在機封套(6) 的相應位置,依靠密封圈(143、144)、動環(146)與靜環(147)貼合平面共同實現可靠動密 封;方式二 擋料環(56)與轉筒頸(63)之間為間隙配合,擋料環(56)中心部位為螺紋孔或 球座,頂桿(59)后端與端蓋(57)為螺紋連接,當頂桿(59)旋入時其前端的螺桿或球形頭 旋入或壓在擋料環(56)螺紋孔或球座內,使擋料環(56)保持在轉筒頸(63)內,頂桿(59) 在端蓋(57)外面的部分通過螺母壓緊密封墊密封,在左軸承座(13)右端口凹環內安放機 封定環組件的銷(70)、密封圈(71)和定環(72),在左軸管(11)上套裝機封動環組件,調試 好彈簧(76)預緊力后,擰緊螺釘(75)將動環組件固定在左軸管(11)的相應位置,依靠密 封圈(71、74)、動環(73)、靜環(72)平面貼合共同實現可靠動密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夾套熱交換系統,媒 介盤(29)套裝在右軸管(23)右端,媒介盤兩端采用密封圈(291)或填料密封,蒸汽或冷水 媒介由入口進入媒介盤,再經右管軸(23)上與徑向成一定角度的切向孔進入右管軸(23) 內部,最后由進管(49)進入夾套(18),進管(49)兩端分別和右管軸(23)、夾套(18)外壁 相聯通,回流管(24)以緊配合套裝在襯套(31)左端內孔,兩者在端面用密封墊密封并用螺 釘固聯,先將回流管(24)與襯套(31)事先組裝在一起,然后裝入右軸管(23)右端配合內 孔,通過出管(50)將夾套(18)與回流管(24)相聯通,燜蓋(32)與襯套(31)之間用螺釘 相固聯,再用螺釘(30)將襯套(31)與右軸管(23)相固聯,排水管(34)穿過固定座(36) 套入燜蓋(32)和襯套(31),排水管(34)與襯套(31)之間用密封圈(37)密封,旋緊螺母 (33)時縱向開槽的錐套(35)將排水管(34)箍緊定位在錐座(36)中,錐座(36)固聯在支 架(38)上,支架(38)與機架(41)相固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其特征是所述的支承及傳動系統,通 過兩個圓錐滾柱軸承(26)將右軸管(23)支承在右軸承座(28)內,右軸承座兩端用端蓋 (25)加墊片密封,右軸管(23)處用密封圈(42)密封;圓錐滾柱軸承(26)的潤滑冷卻可用 兩種方式之一,一是在右軸承座(28)頂部從進油口(27)將潤滑油泵入,再在右端蓋(25) 下方設置出油口出油循環,二是在軸承座外圍不設置進出油口,而是設置包圍右軸承座外 圍的循環水冷卻夾套(78),在夾套上設置進出水口 ;通過調節座(39)將右軸承座固聯在機 架(41)上;左軸承座(13)內壓裝有軸套(12),通過支座(5)將其固聯在機架(41)上,電 機(1)固聯在機架下方;發酵罐左法蘭(15)外圓上固聯有大鏈輪(4),電機(1)上的小鏈 輪(2)通過鏈條(3)帶動發酵罐轉動。
專利摘要一種轉筒式固態發酵設備,由發酵罐、左支承、右支承、傳動系統、動密封、液體氣體系統、檢測探頭、夾套熱交換系統、機架組成,發酵罐的軸線與回轉軸線呈一定夾角,由鏈輪帶動,設置有罐內空氣—蒸汽管、加濕—接種管、尾氣管,水活度探頭、原料含水率探頭和溫度探頭均伸進發酵罐進行測試,動密封設置在左管軸處,夾套熱交換設置在右管軸部位,電機通過鏈傳動帶動發酵罐旋轉,有助于克服物料傳熱傳質困難的技術瓶頸,配套管路及檢測系統后能在同一發酵罐內完成物料的加濕混合、蒸煮滅菌、降溫、接種、控溫發酵和出料,可為飼料、中藥、生物肥等行業固態發酵的菌種篩選、工藝優化、傳熱傳質和過程控制的試驗研究及生產提供裝置平臺。
文檔編號C12M1/38GK201737943SQ200920296220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09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30日
發明者何真, 劉煥牢, 張建, 王筱珍, 薛曉寧 申請人:廣東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