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葡萄糖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葡萄糖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葡萄糖(C6H12O6)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類所需熱能的主要來源,是醫藥、食品和相關產業的重要原輔料,而現在又突破了原有界限,成為了玉米多元化工醇的主要原料。淀粉制取葡萄糖的方法有酸法、雙酶法和酸酶結合法三種。雙酶法生產葡萄糖是用專一性很強的淀粉酶和糖化酶作為催化劑最終將淀粉水解成為葡萄糖的方法。雙酶法制備葡萄糖大致可分為三步第一步是液化過程,即利用α-淀粉酶將淀粉水解液化,其最終產物為糊精及低聚糖;第二步是糖化過程,即利用糖化酶將糊精或低聚糖進一步水解為葡萄糖;第三步是精制萃取過程,即將最終水解的葡萄糖經過高溫(80°C左右)滅菌、過濾和離子交換工藝,去除物料中的雜質、蛋白、離子等物,使其凈化,以便適用于化工行業的應用。經過長期使用,人們發現此工藝存在以下缺點1、高溫液化液(98°C )進入糖化罐之前需降溫,采取直接利用循環水通過板式換熱器進行降溫的方法,既浪費了液化液的熱能又消耗了大量的循環水;2、糖化達到終點后,需要利用噴射液化器對糖液進行升溫滅酶處理,消耗了大量的蒸汽;3、淀粉乳調配后溫度一般為30-35°C,液化時采用噴射器迅速升溫至106-109°C, 此過程溫差大,汽耗高,液化器運行平穩度差,設備抖動大。因此液化效果不穩定。因此,需要對葡萄糖的生產方法進行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葡萄糖的生產方法,該方法既節省降溫水又節省蒸汽, 而且提高了液化效果。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葡萄糖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包括 (1)將淀粉質原料粉末與水混合得到淀粉漿液,將淀粉漿液與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射、液化,得到液化液;或者將淀粉漿液與一部分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射、液化,之后加入另一部分淀粉酶,得到液化液;(2)將液化液在糖化酶存在下進行糖化,得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3)將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提純,得到葡萄糖,其中,所述升溫的熱量至少部分通過將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來獲得。本發明方法的核心是利用熱量耦合技術,主要是利用高溫液化液給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同時降低自身溫度至適宜糖化的溫度。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節省糖化完成液升溫滅菌過程需要消耗的蒸汽,按照年產10萬噸糖液的計算,每年可節省蒸汽費用約94. 5萬元,節省循環水消耗的電耗約7. 2萬元,從而降低生產運行成本,節約能源。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
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工藝流程圖。圖2為本發明另一種實施方式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
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葡萄糖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淀粉質原料粉末與水混合得到淀粉漿液,將淀粉漿液與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射、液化,得到液化液;或者將淀粉漿液與一部分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射、液化,之后加入另一部分淀粉酶,得到液化液;(2)將液化液在糖化酶存在下進行糖化,得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3)將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提純,得到葡萄糖,其中,所述升溫的熱量至少部分通過將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來獲得。糖化達到終點對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升溫的目的是使糖化酶變性失活,以減少葡萄糖的復合反應,達到穩定糖液中葡萄糖含量的作用。本發明主要通過將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來實現。一種優選方式下,通過換熱器來實現, 即利用高溫液化完成液通過換熱器給糖液進行升溫,同時降低自身溫度。優選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至75-85°C。更優選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至 78-82°C。如果僅通過將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仍不足以達到上述溫度,則可以通過其它方法補充加熱。例如,本領域公知的噴射加熱法等。由于噴射、液化后得到的液化液的溫度通常為95-98°C,而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前的溫度一般為58-62°C,升溫后的溫度只要為75-85°C即可滿足要求,因此,只要保證熱交換的充分進行,步驟(3)的升溫過程完全可以通過將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來實現,而無需外界熱源。本發明中,淀粉漿液的制備,淀粉漿液的酶解(包括與淀粉酶混合,及將混合物進行噴射、液化)和糖化均可參照現有技術進行。噴射和液化一般是使用蒸汽對加酶后的淀粉漿液進行噴射,使加酶后的淀粉漿液液化。盡管只要使步驟(3)中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至75°C以上即可滿足提純的要求, 但優選情況下,所述熱交換的程度使得熱交換后的所述液化液的溫度為80-90°C,進一步優選所述熱交換的程度使得熱交換后的所述液化液的溫度為80-85°C,這樣可以防止液化液 “返生”,有利于糖化。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通過控制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的時間為5-10秒鐘,更優選為4-6秒鐘,既可以滿足步驟(3)中含雜質的葡萄糖液的升溫要求,還能夠有效控制熱交換后的所述液化液的溫度優選的為80-90°C,更優選為 80-85 "C。本發明中,優選情況下,該方法還包括將步驟(3)中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后保溫維持1小時以上,再進行提純,以同時到達較好的滅菌效果。從經濟角度考慮,進一步優選保溫維持1-5小時。根據本發明,優選情況下,所述淀粉質原料粉末與水混合的條件包括溫度為 45-60°C,淀粉質原料粉末與水的重量比為1 1.8-4。進一步優選所述淀粉質原料粉末與水混合的條件包括溫度為50-55°C,淀粉質原料粉末與水的重量比為1 2-3。可以縮短液化時間,有利于液化。本發明中,淀粉酶可以一次或多次加入淀粉漿液。優選情況下,以每克淀粉質原料粉末的干重計,所述淀粉酶的總用量為18-M酶活力單位。進一步優選為10-15酶活力單位。根據GB 8275-2009定義Ig固體酶粉(或Iml液體酶),于70°C、pH = 6.0條件下,Imin內液化Img可溶性淀粉所需要的酶量,即為1個酶活力單位,以u/g(或u/ml)表示。本發明中酶活力單位沿用此定義。淀粉酶是指能夠分解淀粉糖苷鍵的一類酶的總稱,所述淀粉酶一般包括α -淀粉酶、β-淀粉酶、糖化酶和異淀粉酶。α-淀粉酶又稱淀粉1,4_糊精酶,它能夠任意地、不規則地切開淀粉鏈內部的 α-1,4-糖苷鍵,將淀粉水解為麥芽糖、含有6個葡萄糖單位的寡糖和帶有支鏈的寡糖。β -淀粉酶又稱淀粉1,4-麥芽糖苷酶,能夠從淀粉分子非還原性末端切開1,4_糖苷鍵,生成麥芽糖。此酶作用于淀粉的產物是麥芽糖與極限糊精。糖化酶又稱淀粉α-1,4-葡萄糖苷酶,此酶作用于淀粉分子的非還原性末端,以葡萄糖為單位,依次作用于淀粉分子中的α-1,4-糖苷鍵,生成葡萄糖。糖化酶作用于支鏈淀粉后的產物有葡萄糖和帶有α-1,6_糖苷鍵的寡糖;作用于直鏈淀粉后的產物幾乎全部是葡萄糖。異淀粉酶又稱淀粉α-1,6-葡萄糖苷酶、分枝酶,此酶作用于支鏈淀粉分子分枝點處的α -1,6-糖苷鍵,將支鏈淀粉的整個側鏈切下變成直鏈淀粉。根據本發明,優選使用α -淀粉酶和/或異淀粉酶。更優選使用耐高溫α -淀粉酶。耐高溫α-淀粉酶具有極好的耐熱性,是采用地衣芽孢桿菌經深層培養,提取等工序精制而成,能隨機水解淀粉、糖原及其降解物內部的α-1,4葡萄糖苷健使得膠狀淀粉溶液的粘度迅速下降,產生可溶性糊精和寡聚糖,過度的水解可產生少量葡萄糖和麥芽糖。上述耐高溫α-淀粉酶可以商購得到,例如可以購自諾維信公司。本發明噴射用蒸汽的重量比、噴射方式、以及噴射時間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在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噴射器(例如,兆光噴射器或天長水熱器)中進行噴射接觸,優選地, 所述噴射的條件為用蒸汽噴射,蒸汽與混合物的重量比為0.05-0. 1 1,蒸汽與混合物的接觸時間為1-5秒,接觸溫度為95-110°C。更優選地,所述噴射的條件為用蒸汽噴射, 蒸汽與混合物的重量比為0.06-0. 09 1,蒸汽與混合物的接觸時間為2-4秒,接觸溫度為 106-109°C。本發明中,蒸汽與混合物接觸的溫度是指蒸汽與混合物接觸后達到熱平衡的溫度。由于蒸汽與混合物接觸時間很短,測得的蒸汽與混合物的接觸溫度與蒸汽與混合物接觸后的溫度基本一致。上述達到熱平衡的溫度可以通過調節蒸汽流量與混合物流量來控制。所述蒸汽只要通過調節流量,能夠達到上述接觸溫度即可。優選情況下,所述蒸汽的溫度可以為140-160°C。更優選地,所述蒸汽的溫度可以為145-150°C。本發明所述糖化,即利用糖化酶將糊精或低聚糖進一步水解為葡萄糖的過程。優選地,糖化的溫度為58-65°C,時間為35-60小時,且以每克淀粉質原料粉末的干重計,所述糖化酶的用量為50-60酶活力單位。進一步優選,糖化的溫度為60-62°C,時間為36-58小時,且以每克淀粉質原料粉末的干重計,所述糖化酶的用量為50-55酶活力單位。本發明所述提純,即精制萃取過程,將升溫后的含雜質的葡萄糖液經過濾和離子交換工藝,去除物料中的雜質、蛋白、離子等物,使其凈化,以便適用于化工行業的應用。為了充分利用液化液的熱量,本發明優選,該方法還包括將熱交換后的液化液與步驟(1)中的淀粉漿液進行熱交換。淀粉漿液預熱的目的是使淀粉充分吸水膨脹,以利于液化效果的提高。溫度升高后的淀粉漿液可以減少噴射液化階段的蒸汽消耗,也可以避免采用噴射器迅速升溫,液化液溫差大,液化器運行平穩度差,設備抖動大,從而導致的液化效果不穩定。這樣更充分地利用了熱量耦合技術,降低了生產運行成本和能源消耗。另外, 年淀粉酶耗量可下降約25%,折年效益約65萬元。本發明優選通過換熱器來實現熱交換。可以使用本領域公知的各種換熱器。優選情況下,熱交換后的液化液與步驟(1)中的淀粉漿液進行熱交換的程度使得與步驟(1)中的淀粉漿液熱交換后液化液的溫度保持在60°C以上。進一步優選熱交換后的液化液與步驟(1)中的淀粉漿液進行熱交換的程度使得與步驟(1)中的淀粉漿液熱交換后液化液的溫度保持在60-65°C。這樣可以防止液化液“返生”,有利于糖化。優選情況下,該方法還包括所述一部分淀粉酶在淀粉漿液進行熱交換之前加入; 以每克淀粉質原料粉末的干重計,淀粉酶的總用量為18-M酶活力單位;進一步優選為 10-15酶活力單位。所述一部分淀粉酶與另一部分淀粉酶的重量比為1 0.5-1。進一步優選所述一部分淀粉酶與另一部分淀粉酶的重量比為1 1。在本發明一種優選方式中,將混合物進行噴射之后,還可以將混合物進行閃蒸、降溫。此時優選將另一部分淀粉酶在閃蒸、降溫后加入。進一步優選所述另一部分淀粉酶以在線流加的方式加入。所述閃蒸、降溫的方法是本領域公知的,在此不再贅述。優選情況下,該方法還包括在將淀粉漿液與淀粉酶混合之前,將淀粉漿液的PH值調至5-7。更優選將淀粉漿液的pH值調至5. 8-6. 0。按照本發明,所述淀粉質原料可以為本領域公知的各種可以用于酶解、發酵的含有淀粉的原料,例如,可以選自玉米、薯類(如木薯)、小麥和高粱中的至少一種。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本發明提供的葡萄糖的生產方法可以采用圖1所示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將淀粉質原料粉末加入水,在調漿罐中調漿,并加入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利用蒸汽噴射液化,得到液化液;在換熱器1里,將液化液與從糖化罐里輸出的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熱交換后的液化液在糖化罐內加入糖化酶糖化, 得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熱交換后的含雜質的葡萄糖液經過分離純化,得到葡萄糖。根據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本發明提供的葡萄糖的生產方法可以采用圖2所示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將淀粉質原料粉末加入水,在調漿罐中調漿,并加入一部分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在換熱器2內,將混合物與從換熱器1輸出的液化液進行熱交換,熱交換后的混合物利用蒸汽噴射液化,并加入另一部分淀粉酶,得到液化液;熱交換后的液化液輸送入糖化罐加糖化酶糖化,得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在熱交換器1內,將含雜質的葡萄糖液與噴射液化后的液化液進行熱交換,熱交換后的液化液輸入熱交換器1 ;熱交換后的含雜質的葡萄糖液經過分離純化,得到葡萄糖。以下將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中,蒸汽的消耗量參數通過蒸汽流量計在線監測方法測得,溫度采用溫度計在線監測方法測得,PH值采用pH計在線監測方法測得。α -淀粉酶為諾維信公司牌號為利可來supar的市售品。糖化酶為杰能科公司牌號為4060復合糖化酶的市售品。板式換熱器為天津換熱設備總廠公司牌號為BRbO. 75,304 材質的市售品。列管換熱器為揚州華泰公司牌號為HZ-1,304材質的市售品。液化噴射器為美國水熱器公司牌號為K514AS的市售品。實施例1采用圖1所示的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將100重量份玉米進行粉碎,得到平均粒子直徑為400微米的粉碎產物,將粉碎產物與200重量份水,在50°C下混合,得到淀粉漿液。 淀粉漿液在調漿罐內定容,并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調節PH = 5. 8-6. 2。在50°C下,將淀粉漿液與用量為18酶活力單位/g玉米粉的α _淀粉酶均勻混合 30分鐘,得到混合物,用泵將該混合物打入液化噴射器,與145°C的蒸汽在噴射器中進行噴射接觸(蒸汽與混合物的重量比為0.06 1),接觸的時間為2秒,使得與蒸汽接觸后的混合物的溫度為96°C,保溫130分鐘,得到液化液。通過一臺板式換熱器,利用噴射、液化得到的高溫液化液通過板式換熱器給糖化后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升溫至78°C,同時降低自身溫度至85°C。熱交換時間為4秒鐘。 含雜質的葡糖熱交換后保溫維持1小時。液化液經換熱器進行熱交換,溫度降低到60°C時進入糖化罐。通過糖化罐盤管對液化液及時升降溫,溫度控制在60°C,加硫酸調整pH值4. 2-4. 4,加入50酶活力單位/g玉米粉的糖化酶,保溫攪拌糖化48小時。加入糖化酶后16小時后測DE值,每隔四小時測一次,DE值達到95%以上,兩小時取樣一次,加入糖化酶后28小時后,DE值達到98. 3%左右, 取樣用無水酒精檢測,無糊精存在,即到糖化終點,得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將最終水解的葡萄糖經過過濾和離子交換工藝,去除物料中的雜質、蛋白、離子等物,使其凈化,以便適用于化工行業的應用。用以上方法生產1噸糖液,測得耗費蒸汽情況如下表1所示。實施例2將100重量份玉米進行粉碎,得到平均粒子直徑為400微米的粉碎產物,將粉碎產物與300重量份水,在55°C下混合,得到淀粉漿液。淀粉漿液在調漿罐內定容,并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調節PH = 5. 8-6. 0。在55°C下,將淀粉漿液與用量為15酶活力單位/g玉米粉的α _淀粉酶均勻混合 30分鐘,得到混合物,
7
增加一套換熱面積約200m2的列管換熱器,液化液(液化液給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后,其自身溫度仍維持在85°C左右)走管程,混合物走殼程,兩者通過列管換熱器進行熱交換。用泵將熱交換后的混合物打入液化噴射器,與150°C的蒸汽在噴射器中進行噴射接觸(蒸汽與混合物的重量比為0.09 1),接觸的時間為4秒,使得與蒸汽接觸后的混合物的溫度為95°C,保溫120分鐘,得到液化液。通過一臺板式換熱器,利用噴射、液化得到的高溫液化液通過板式換熱器給糖化后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升溫至82°C,同時降低自身溫度至80°C。熱交換時間為5秒鐘。 含雜質的葡糖熱交換后保溫維持5小時。液化液經過列管換熱后60_65°C,直接進入糖化罐,然后利用糖化盤管進行微調, 使之降到糖化酶適宜的60°C。加硫酸調整pH值4. 2-4. 4,加入50酶活力單位/g玉米粉的糖化酶,保溫攪拌糖化45小時。加入糖化酶后16小時后測DE值,每隔四小時測一次,DE值達到95%以上,兩小時取樣一次,加入糖化酶后28小時后,DE值達到98. 3%左右,取樣用無水酒精檢測,無糊精存在,即到糖化終點,得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將最終水解的葡萄糖經過過濾和離子交換工藝,去除物料中的雜質、蛋白、離子等物,使其凈化,以便適用于化工行業的應用。用以上方法生產1噸糖液,測得耗費蒸汽情況如下表1所示。實施例3采用圖2所示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將100重量份玉米進行粉碎,得到平均粒子直徑為400微米的粉碎產物,將粉碎產物與250重量份水,在53°C下混合,得到淀粉漿液。 淀粉漿液在調漿罐內定容,并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鈣調節PH值。將5酶活力單位/g玉米粉的第一部分淀粉酶在淀粉漿液進行熱交換之前加入,在 53°C下均勻混合30分鐘,得到混合物;將5酶活力單位/g玉米粉的第二部分淀粉酶在混合物噴射、液化、閃蒸、降溫之后在線流加。在上述淀粉漿液與第一部分淀粉酶混合之前,將淀粉漿液的PH值調至5. 8-6.0。增加一套換熱面積約200m2的列管換熱器,液化液(液化液給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后,其自身溫度仍維持在85°C左右)走管程,混合物走殼程,兩者通過列管換熱器進行熱交換。用泵將熱交換后的混合物打入液化噴射器,與148°C的蒸汽在噴射器中進行噴射接觸(蒸汽與混合物的重量比為0.08 1),接觸的時間為3秒,使得與蒸汽接觸后的混合物的溫度為98°C,保溫100分鐘,得到液化液。通過一臺板式換熱器,利用噴射、液化得到的高溫液化液通過板式換熱器給糖化后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升溫至80°C,同時降低自身溫度至83°C。熱交換時間為6秒鐘。 含雜質的葡糖熱交換后保溫維持3小時。液化液經過列管換熱后溫度達到60_65°C后進入糖化罐。通過糖化罐盤管對液化液降溫進行調整,溫度控制在63°C,加硫酸調整pH值4. 2-4. 4,加入50酶活力單位/g玉米粉的糖化酶,保溫攪拌糖化40小時。加入糖化酶后16小時后測DE值,每隔四小時測一次, DE值達到95%以上,兩小時取樣一次,加入糖化酶后22小時后,DE值達到98. 3%左右,取樣用無水酒精檢測,無糊精存在,即到糖化終點,得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
將最終水解的葡萄糖經過過濾和離子交換工藝,去除物料中的雜質、蛋白、離子等物,使其凈化,以便適用于化工行業的應用。用以上方法生產1噸糖液,測得耗費蒸汽情況如下表1所示。實施例4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所述熱交換的程度使得熱交換后的所述液化液的溫度為50°C。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的時間為0.5秒鐘。測得加入糖化酶后60小時,達到糖化終點。用以上方法生產1噸糖液,測得耗費蒸汽情況如下表1所示。對比例1按照實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不是利用高溫液化完成液通過板式換熱器給糖液進行升溫,同時自身降溫;而是利用糖化罐盤管給糖液升溫,用循環水通過板式換熱器給液化液降溫。用以上方法生產1噸糖液,測得耗費蒸汽情況如下表1所示。表 1
實施例編號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對比例1耗費蒸汽(噸)0. 300. 260. 260. 260. 33可見,用本發明方法生產糖液,耗費蒸汽少,節約了生產成本和能源。尤其是在規模化生產中,可大量節省糖化完成液升溫滅菌過程需要消耗的蒸汽,按照年產10萬噸糖液的計算,每年可節省蒸汽費用約94. 5萬元,節省循環水消耗的電耗約7. 2萬元,從而降低生產運行成本,節約能源。對比例1與實施例1相比,不是利用高溫液化完成液通過板式換熱器給糖液進行升溫,同時自身降溫;而是利用糖化罐盤管給糖液升溫,用循環水通過板式換熱器給液化液降溫。浪費了大量熱能,同時也消耗了大量循環水。實施例2、3與實施例1相比,增加了液化液與淀粉漿液熱交換的工序,更加節約了熱能,同時消除了淀粉漿液液化時采用噴射器迅速升溫,溫差大,液化器運行平穩度差,設備抖動大的問題,使得液化效果更加穩定。這樣更充分地利用了熱量耦合技術,降低了生產運行成本和能源消耗。另外,所用淀粉酶量減少,年淀粉酶耗量可下降約25%,折年效益約 65萬元。實施例3與實施例2相比,采用淀粉漿液熱交換前后分步加酶的方法,所用淀粉酶量進一步減少,進一步降低了淀粉酶消耗,可見分步加酶有利于液化。實施例4與實施例1相比,熱交換過程中,沒有將液化液的溫度控制在60°C以上, 達到糖化終點的時間較長。可見將液化液的溫度控制在本發明優選溫度范圍內時,效果更好。
權利要求
1.一種葡萄糖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淀粉質原料粉末與水混合得到淀粉漿液,將淀粉漿液與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射、液化,得到液化液;或者將淀粉漿液與一部分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射、液化,之后加入另一部分淀粉酶,得到液化液;(2)將液化液在糖化酶存在下進行糖化,得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3)將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提純,得到葡萄糖,其中,所述升溫的熱量至少部分通過將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來獲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熱交換的程度使得熱交換后的所述液化液的溫度為80-90°C。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的時間為5-10秒鐘。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噴射的條件為用蒸汽噴射,蒸汽與混合物的重量比為0. 05-0. 1 1,蒸汽與混合物的接觸時間為1-5秒,接觸溫度為95-110°C。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中,糖化的溫度為58-65°C,時間為35-60小時, 且以每克淀粉質原料粉末的干重計,所述糖化酶的用量為50-60酶活力單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將步驟C3)中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后保溫維持1小時以上,再進行提純。
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將熱交換后的液化液與步驟 (1)中的淀粉漿液進行熱交換。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熱交換后的液化液與步驟(1)中的淀粉漿液進行熱交換的程度使得與步驟(1)中的淀粉漿液熱交換后液化液的溫度保持在60°C以上。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部分淀粉酶在淀粉漿液進行熱交換之前加入;以每克淀粉質原料粉末的干重計,淀粉酶的總用量為1814酶活力單位;所述一部分淀粉酶與另一部分淀粉酶的重量比為1 0.5-1。
10.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該方法還包括在將淀粉漿液與淀粉酶混合之前,將淀粉漿液的PH值調至5-7。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葡萄糖的生產方法,該方法包括(1)將淀粉質原料粉末與水混合得到淀粉漿液,將淀粉漿液與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射、液化,得到液化液;或者將淀粉漿液與一部分淀粉酶混合,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進行噴射、液化,之后加入另一部分淀粉酶,得到液化液;(2)將液化液在糖化酶存在下進行糖化,得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3)將含雜質的葡萄糖液升溫、提純,得到葡萄糖,其中,所述升溫的熱量部分通過來源于將步驟(1)中的液化液與所述含雜質的葡萄糖液進行熱交換來獲得。通過上述技術方案,可節省糖化完成液升溫滅菌過程需要消耗的蒸汽,節約能源。
文檔編號C12P19/20GK102399844SQ20111034252
公開日2012年4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3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3日
發明者吳大利, 李冬冬, 王佐柱, 王彪, 龔帥 申請人:中糧生物化學(安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