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藏紅花茶的制作方法及產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茶飲料的制作方法及產品,尤其涉及到藏紅花茶的制作方法和
女口
廣 PFt O
背景技術:
藏紅花(saffron, C rocus sativus L.)又叫西紅花、番紅花,是鳶尾科番紅花屬多年生球莖草本花卉植物。藏紅花是一種名貴的植物類藥材。藏紅花具有活血通經、養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效,對婦女調經特別有效,是著名的婦科良藥。近年來,隨著現代醫學藥學和分子生物學等領域的飛速發展,對藏紅花的藥用價值有了比較詳細的研究,并逐步揭示了藏紅花素類物質的藥理作用。如對循環系統的作用、對肝膽的作用、對腎臟的作用、 免疫調節作用、美容養顏作用等,特別是其抗癌活性和抗癌機理的研究使得藏紅花素類物質很有可能成為未來理想的抗癌藥物之一。因此,藏紅花不僅是患病人群需要服藥治病,也是健康、亞健康人群養身保健之飲品。如慢性病人用于活血化瘀、婦女用于活血養顏、老年人用于通經活血。為此,有人將中藥的藏紅花稱之謂“藏紅花茶”。由于目前對藏紅花可利用部分僅僅是一朵花的柱頭,產量極低,又因為其資源極其有限,致使其價格昂貴,一直被譽為“植物黃金”。目前,對藏紅花的利用僅僅停留在對其柱頭(雌蕊)的利用水平上。藏紅花在生產加工中只需要雌蕊的柱頭,而把柱頭以外的花柱、雄蕊以及花瓣等全部棄之不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記載;本品呈線形,三分枝,長約3cm,暗紅色。根據專家研究;從花柱、雄蕊及花瓣的化學成份分析,含有多糖、黃酮及少量其他成份,具有擴張冠狀血管作用、免疫促進作用。因此現有的藏紅花加工和利用方法,極大地浪費藏紅花的珍貴資源。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藏紅花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的技術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藏紅花茶的制作方法及產品,其內容包括
一種藏紅花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藏紅花的整朵花朵,包括其花瓣、雌蕊、雄蕊部分制成。一種藏紅花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藏紅花的花朵采摘后,經殺青、烘焙、返潮、再烘焙,形成藏紅花茶,所述的花朵包括藏紅花的花瓣、雌蕊、雄蕊整體;所述的殺青,是指利用80°C 110°C的熱風對花朵進行快速脫水的過程;
作為一個優選的方案,所述的殺青過程中,選用的殺青溫度95°C 105°C。由于本發明能有效地將棄之不用的而有一定藥理保健作用的雌蕊花柱、雄蕊及花瓣利用起來,化廢為寶,實現了藏紅花綜合利用,徹底改變傳統意義上的藏紅花茶稱謂,生產真正意義上的藏紅花茶。其次,在藏紅花的收獲過程中,大大減少了藏紅花剝離花絲的人工費用,提高了藏紅花的生產效益,降低了藏紅花的生產成本,使藏紅花這個“植物黃金”成為百姓喝得起的花茶。
實施例1
藏紅花開花后,將其花朵包括其花瓣、雌蕊、雄蕊部分整體采摘下來,按每平方米600 克的數量,攤薄置于篩盤上,將篩盤送入熱風烘干機內用105°C的高溫熱風進行殺青15分鐘,使藏紅花的花朵轉成淺紫色,形成藏紅花茶的初茶,再將殺青后的初茶置于60°C溫度條件下進行烘焙,使初茶的含水量達到16%以下,出爐冷卻、返潮一小時,讓初茶內含水量均勻,再次烘焙,至藏紅花茶的含水量均勻至13%,花朵轉成紫色后出爐,置于干燥處保存。實施例2
藏紅花開花后,將其花朵包括其花瓣、雌蕊、雄蕊部分整體采摘下來,按每平方米600 克的數量,攤薄置于篩盤上,將篩盤送入熱風烘干機內,用80°C的高溫熱風進行殺青20分鐘,使藏紅花的花朵轉成淺紫色,形成藏紅花茶的初茶,再將殺青后的初茶置于60°C溫度條件下進行烘焙,使初茶的含水量達到16%以下,出爐冷卻、返潮一小時,讓初茶內含水量均勻,再次烘焙,至藏紅花茶的含水量均勻至13%,花朵轉成紫色后出爐,置于干燥處保存。
權利要求
1.一種藏紅花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藏紅花的整朵花朵,包括其花瓣、雌蕊、雄蕊部分制成。
2.—種藏紅花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藏紅花的花朵采摘后,經殺青、烘焙、返潮、 再烘焙,形成藏紅花茶,所述的花朵是指包括藏紅花的花瓣、雌蕊、雄蕊的整體;所述的殺青,是指利用80°C 110°C的熱風對花朵進行脫水的過程。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藏紅花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還在于所述的殺青過程中,所選用的殺青溫度為95°C 105°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藏紅花茶,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藏紅花的整朵花朵,包括其花瓣、雌蕊、雄蕊部分制成。本發明還公開了這種藏紅花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藏紅花的花朵采摘后,經殺青、烘焙、返潮、再烘焙,形成藏紅花茶,所述的花朵包括藏紅花的花瓣、雌蕊、雄蕊整體;所述的殺青,是指利用80℃~110℃的熱風對花朵進行快速脫水的過程;由于本發明能有效地將棄之不用而有一定藥理保健作用的雌蕊花柱、雄蕊及花瓣利用起來,化廢為寶,實現了藏紅花綜合利用,大大減少了藏紅花剝離花絲的人工費用,提高了藏紅花的生產效益,降低了藏紅花的生產成本,使藏紅花這個“植物黃金”成為百姓喝得起的花茶。
文檔編號A23F3/34GK102422946SQ201110344558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4日
發明者吳小英, 潘永年, 陳曉南 申請人:浙江六江源綠色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