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銀杏普洱熟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飲品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銀杏普洱熟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銀杏葉的醫藥保健價值已被國內外學者所揭示,銀杏葉含有20多種黃酮類化合物,其含量在總提取物中大于24%,主要有銀杏雙酮(Cinkgetin)、異銀杏雙黃酮(So ginkgetin)、白果黃素(Bilobetin)。銀杏葉中還含有職內酯類化合物,二職內酯主要有銀杏內酯(Ginkgolide) A、B、C、M、J等,倍半職內酯即白果內酯(Bilobalide)。此外,還含有酚類、25種有益元素、17種氨基酸、生物堿等。現代研究具有改善心腦血管功能、平喘、擴張冠脈、抗心肌缺血、擴張血管、降壓、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功能、改善學習記憶功能、抗炎、保肝、降血酯、抗癌等作用。現代應用被作為冠心病、腦卒中、高脂血癥、糖尿病、支氣管哮喘、慢性氣管炎等疾病的治療劑,效果明顯(沈映君,等·中藥藥理學 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40-1047)。目前國內外醫藥科學家們的臨床實驗已證明,銀杏葉保健茶是治療腦血管和心血管動脈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老年性癡呆的新型保健茶。茶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特別是上世紀70年代以來,日、美和我國開展了大量茶葉對人體的保健功能的研究,尤其是80年代后期以來,多學科的交叉和滲透使得茶葉的保健功效研究進入了一個飛躍,取得許多突破性成果,并遵循著一個活體外實驗一活體內實驗一臨床實驗一流行病學研究的規模化模式。這些重要成果有茶葉對癌細胞繁殖的抑制(1975、1979)、防齲(1981)、抗氧化作用(1983)、抗血小板凝集(1983)、抗癌活性(1984)、 降血壓(1985)、降血脂(1985)、抗潰瘍(1987)、抑制愛滋病(HIV病毒)(1990)、抗過敏 (1990)、抗流感病毒(1990)、明確茶葉無致癌作用(1991)、肝臟保護(1992)、改善腸道免疫 (1992)、抗氣喘(1990)。茶葉中存在的化學成分,種類繁多,已發現400多種,就對人體具有明顯的保健作用。可以分成有機成分,包括茶多酚、維生素、氨基酸、色素以及脂多糖、咖啡堿等其他合化物;另一類是茶葉的無機成分,即礦質元素。包括人體必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在茶葉中都存在。茶葉中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產生的作用,引起了茶葉科學家乃至醫學科學家的重視。茶多酚是存在于茶的具有酚性化學結構的化合物,已發現有30多種,其中兒茶素約占茶多酚總量的70%左右,不僅是茶葉滋味品質成分的主體之一,而且是茶葉之所以具有保健功能的重要成分。茶葉所含維生素種類相當多,作為人體日需量的補充,是比較理想的,特別是維生素C與維生素E含量相當豐富,都具有抗衰老與抗氧化的作用。普洱茶是云南的歷史名茶,云南普洱茶是由云南大葉種曬青茶加工而成的,云南大葉種的特點是茶葉水浸出物含量高,達45%-49% ;茶多酚含量高,達32%-35%。加工成普洱茶后,保持了高水浸出物含量的特點,一般達40%左右,但茶多酚的含量變化很大,一般只保留有鮮葉含量的1/3-1/4,但茶多酚中的沒食子酸類物質含量頗豐。普洱茶中茶多酚氧化是在溫熱作用和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作用下所進行的一系列酶性、非酶性自動氧化,從而形成了一系列分子量大大小小氧化聚合物。普洱茶是由青毛茶經渥堆、壓制后制成的多種規格的緊壓茶和散茶。普洱茶工藝獨特,一般需要經過殺青、揉捻、渥堆等幾道工序。鮮采的茶葉經殺青、揉捻、干燥之后,成為普洱毛茶,這時的普洱茶,韻味濃峻、銳烈而欠章理。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續工序的不同分為“熟茶”和“生茶”。經過渥堆轉熟的是“熟茶”,而通過長年存放使其自然陳化的則是“生茶”。普洱茶的功效,早在1765年,清趙學敏撰《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普洱茶,味苦性寒,解油膩牛羊毒,虛人禁用,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泄”。“普洱茶清香獨絕也,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能治百病,如肚脹、 受寒、用姜湯發散,出汗即可愈。口破喉燥,受熱疼痛,用五分噙口過夜即愈”。“普雨茶(普洱茶),蒸之成團,最能化物”。近年來,國內外一些專家對普洱茶的保健功能也逐漸展開了研究,結果證明古人對普洱茶保健功能論述的正確,同時發現了一些新的保健功能。普洱茶的保健功能報導最多的是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降脂減肥。據報導1978年,巴黎圣安東尼醫學系臨床教學主任艾米爾·卡羅比醫生的臨床試驗結果證明,飲用云南普洱沱茶能減輕人的體重,降低人體中類脂化合物、三酸甘油酯和膽固醇、血尿酸的比例;巴黎大學營養生理學試驗室主任呂通教授在用小白鼠作云南下關沱茶降低膽固醇的試驗后提出“云南普洱沱茶中有一些不詳物質,可溶于水,有促進新陳代謝、平衡與調節膽固醇的奇效”。中國廣東有人用普洱茶研究對人血壓心率及腦血流圖的影響表明,飲普洱茶后能引起的血管擴張,血壓暫時下降,心率減慢和腦部血流量減少等生理效應,故對老年人的高血壓與腦動脈硬化患者,均有良好作用。昆明醫學院一院內科心血管組臨床使用云南普洱沱茶55例與使用療效較好的降脂藥物安妥明治療的31例對比,結果云南普洱沱茶的療效還高于安妥明,且無副作用。中國西南農業大學研究,認為普洱茶在特殊工序一渥堆過程中,體內黃酮類物質中以黃酮苷形式存在者最多,而黃酮苷具有維生素P的作用,可防止人體血管的硬化。法國亨利一芝朵醫院和另一家醫院證明,飲用普洱茶對減肥有幫助,對脂肪代謝作用明顯。中國云南昆明天然藥物研究所教授梁明達、胡美英等研究證明,長期飲用普洱茶,不僅可以減輕體重,而且能使其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減少,可以確認長期飲用普洱茶可以治療肥胖癥。日本中國醫報社社長長坂本敬四郎對云南普洱茶的保健作用作了精辟的描述: “云南普洱茶的絕妙之處在于經過1000年的歷史,至今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要時常飲用就會感覺到有利尿、助消化、醒酒、減肥、增強食欲的功效,不勝枚舉。為了全世界更多更廣的人們的健康,而應該普及飲用”。普洱茶作為一種特殊的保健飲料,其功能已被人們廣泛認識和接受,因此在法國、 西班牙、日本等國家有“減肥茶” “美容茶” “益壽茶”之美稱。普洱散茶外形肥大、緊直、完整,色澤黑褐或褐紅,湯色紅濃明亮,滋味醇和回甜, 具有特殊的陳香氣,適于烹用泡飲,而熟普洱茶又有下氣、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銀杏葉與普洱熟茶復配組成一種營養性保健茶能夠使中老年人在飲茶中得到保健功效,是防治腦血管和心血管動脈硬化、高血壓、老年性癡呆的新型保健茶;同時具有利尿、助消化、醒酒、減肥、增強食欲、下氣、利水、通便的功效。現有技術中的單一銀杏茶或銀杏葉與茶葉組配以及銀杏葉與其他有益原材料組配物制備成的保健茶,普遍存在忽略了銀杏葉有效成分的利用效果,結果導致其產品效果差,很難達到預想功效,從而影響了消費者的認知度,難以推廣。究其原因,一是銀杏葉由于生長期其細胞壁、細胞膜不斷木質化,采摘時間不同,其質地差異很大,再就是銀杏葉中的主要成分是其中含有的銀杏酮化合物、內酯類化合物、聚異戊醇和銀杏多糖等有機成分,制成茶后,簡單的開水浸泡,很難將其脂溶性的有效成分浸出,是導致飲用后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二是現有加工工藝不合理,僅是簡單的制茶方法,很難達到銀杏葉的醫用療效,不能實現現有銀杏茶的醫療價值。隨著中老年人心腦血管健康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提高銀杏葉的保健價值與普洱熟茶所具有的優良特性結合,應該能夠更好地解決上述問題,特別針對患有“三高”的人群,更有實際的應用效果,但現有技術中尚未見有相關的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使銀杏普洱熟茶中銀杏葉的有益成分得到充分利用,能完全保留銀杏葉、普洱熟茶的性能和功效以及有效成分和營養成分的一種銀杏普洱熟茶。本發明還在于提供上述銀杏普洱熟茶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還在于將制備好的銀杏葉毛坯原料與普洱熟茶經分別粉碎、過篩、裝袋、制備成袋泡茶。本發明還在于將制備好的銀杏葉毛坯原料與普洱熟茶分別研末過篩、混合均勻, 用壓茶塊機裝上銅模壓成規定重量、各種形狀的塊狀緊壓茶,其塊狀可以是長方形、方形、 圓柱形、扁圓形、心形以及葉形等。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方式實現的
一種銀杏普洱熟茶是以銀杏葉和普洱熟散茶為原料制成,選用原料重量百分比為銀杏葉45-65%、普洱熟茶35-55%。本發明的一種銀杏普洱熟茶的制備方法,是按照下述順序步驟制成
將鮮銀杏葉用鮮葉切片機切細至3-5毫米左右的條狀,然后將銀杏葉投入殺青機殺青,殺青機鍋溫在260°C -300°C,葉溫在120°C _150°C,殺青出來的原料進行攤晾、揉捻、解塊、干燥,原料干燥水分控制在8-12% ;干燥后的銀杏葉原料與濃度為95%的食用酒精按重量比I :1充分拌勻,使干銀杏葉原料充分濕潤,室溫放置4-6小時后,裝入聚丙烯塑料袋中扎緊口或放入密封罐中密封,置于26°C -32°C環境發酵處理24-48小時后,取出原料攤晾 4小時;脫苦提香處理將經發酵處理后的條狀銀杏葉放入溫度為85-100°C恒溫箱中放置 18-24小時,取出放涼后按原料配方比例與普洱熟散茶拼配、拌勻,包裝即成。上述所述的普洱熟茶,為市場可以購買到的成品普洱熟散茶。本發明的一種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按照下述工序步驟制成
稱取上述制備好的銀杏葉毛坯原料和普洱熟散茶分別粉碎,將二者按原料配方比例混合過10-40目篩混勻后分裝于濾紙袋中,封口,滅菌即得。本發明的一種銀杏普洱熟茶塊狀緊壓茶,其特征是按照下述工序步驟制成
取上述制備好的銀杏葉毛坯原料研成粗末,過三號篩后稱取備用;取普洱熟散茶搗粗末,過一號篩后稱取備用;將二者按原料配方比例混勻后用壓茶塊機用銅模壓制成不同形狀和不同重量的塊狀茶,移入石灰干燥箱,密閉貯存2-3天,目的在于提升成品香氣,控制成品含水量在3%以下,進行包裝。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對銀杏葉的加工處理過程,解決了銀杏葉有效成分的活化和分化,在沖泡時能很快地將有效成分得到浸出,使其有益成分得到功效的提高和保證;
2、制成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塊狀茶,均能保證其制品的有益效果,且制法簡單,使用方便,容易被群眾接受;
3、本發明的銀杏普洱熟茶口感好,香氣濃郁,沒有現有技術生產的銀杏茶不良的苦、澀感,能夠使人們享受品茶的過程收到保健效果;
4、本發明中的袋泡茶、塊狀茶,經過粉碎成粗粉,使其沖泡時間縮短,更利于有效成分浸出,而制成粗粉,沖泡時不易產生泡出液渾濁,能保證沖泡的茶液清澈透明;
5、普洱熟茶又具有下氣、利水、通便等沉降功效,能夠滿足人們有選擇的應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它們并不是本發明的限定,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本發明的精神所作的各種改動或修改,同樣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原料配比,按重量百分比為
銀杏葉45-65%,普洱熟茶35-55%。工藝流程
銀杏葉切條一殺青一攤晾一揉捻一解塊一干燥一密封一發酵一攤晾一脫苦提香一銀杏葉毛坯、普洱熟茶散茶一拼配一混勻一包裝。銀杏葉切條一殺青一攤晾一揉捻一解塊一干燥一密封一發酵一攤晾一脫苦提香一銀杏葉毛坯、普洱熟茶散茶一分別粉碎一過篩一拼配一混勻一裝濾紙袋一封袋一滅菌一包裝。銀杏葉切條一殺青一攤晾一揉捻一解塊一干燥一密封發酵一攤晾一脫苦提香一銀杏葉毛坯、普洱熟茶散茶一分別粉碎一過篩一拼配一混勻一裝模一壓制一出模一密閉干燥一包裝。實施例I
將鮮銀杏葉用鮮葉切片機切細至3-5毫米的條狀,然后將條狀銀杏葉投入殺青機進行殺青,殺青機鍋溫在260°C _300°C,葉溫在120°C _150°C,將殺青出來的原料進行攤晾、揉捻、解塊、干燥,水分控制在8-12% ;將干燥后的銀杏葉原料用濃度為95%的食用酒精按重量比I : I噴灑拌入,并充分拌勻,使得銀杏葉原料充分濕潤,室溫放置4-6小時后,裝入不銹鋼罐中密封,置于26°C環境發酵48小時,取出原料,攤晾4小時后,放入溫度為95°C恒溫箱中放置20小時,取出放涼,得銀杏葉毛坯備用。實施例2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450克與普洱熟散茶550克配合,充分拌勻,包裝即成銀杏普洱熟茶成品。實施例3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500克與普洱熟散茶500克配合,充分拌勻,包裝即成銀
杏普洱熟茶成品。
實施例4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550克與普洱熟散茶450克配合,充分拌勻,包裝即成銀杏普洱熟茶成品。實施例5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600克與普洱熟散茶400克配合,充分拌勻,包裝即成銀杏普洱熟茶成品。實施例6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650克與普洱熟散茶350克配合,充分拌勻,包裝即成銀杏普洱熟茶成品。實施例7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和普洱熟散茶分別粉碎,稱取銀杏葉粉450克,普洱熟茶粉550克,混合,過10目篩混勻,用濾紙袋分裝,每袋2. 5克,封口,滅菌即得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成品。實施例8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和普洱熟散茶分別粉碎,稱取銀杏葉粉500克,普洱熟茶粉500克,混合,過20目篩混勻,用濾紙袋分裝,每袋2. 5克,封口,滅菌即得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成品。實施例9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和普洱熟散茶分別粉碎,稱取銀杏葉粉550克,普洱熟茶粉450克,混合,過24目篩混勻,用濾紙袋分裝,每袋2. 5克,封口,滅菌即得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成品。實施例10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和普洱熟散茶分別粉碎,稱取銀杏葉粉600克,普洱熟茶粉400克,混合,過30目篩混勻,用濾紙袋分裝,每袋2. 5克,封口,滅菌即得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成品。實施例11
稱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和普洱熟散茶分別粉碎,稱取銀杏葉粉650克,普洱熟茶粉350克,混合,過40目篩混勻,用濾紙袋分裝,每袋2. 5克,封口,滅菌即得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成品。實施例12
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研成粗末,過三號篩;取普洱熟散茶搗粗末,過一號篩,稱取銀杏葉粗末450克、普洱熟茶末550克,充分混合均勻,用壓茶塊機,用銅模壓制成I. 5 cm X I cm X O. 5 Cm見方的茶磚塊狀,每塊重5克,將塊狀茶磚移入石灰干燥箱內,密閉忙存 2-3天,使含水量小于3%,采用真空包裝,即得銀杏普洱熟茶塊狀茶磚成品。實施例13
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研成粗末,過三號篩;取普洱熟散茶搗粗末,過一號篩,稱取銀杏葉粗末500克、普洱熟茶末500克,充分混合均勻,用壓茶塊機,用銅模壓制成I. 5 cm X I cm X O. 5 Cm見方的茶磚塊狀,每塊重5克,將塊狀茶磚移入石灰干燥箱內,密閉忙存 2-3天,使含水量小于3%,采用真空包裝,即得銀杏普洱熟茶塊狀茶磚成品。
7
實施例14
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研成粗末,過三號篩;取普洱熟散茶搗粗末,過一號篩,稱取銀杏葉粗末550克、普洱熟茶末450克,充分混合均勻,用壓茶塊機,用銅模壓制成I. 5 cm X I cm X O. 5 Cm見方的茶磚塊狀,每塊重5克,將塊狀茶磚移入石灰干燥箱內,密閉忙存 2-3天,使含水量小于3%,采用真空包裝,即得銀杏普洱熟茶塊狀茶磚成品。實施例15
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研成粗末,過三號篩;取普洱熟散茶搗粗末,過一號篩,稱取銀杏葉粗末600克、普洱熟茶末400克,充分混合均勻,用壓茶塊機,用銅模壓制成I. 5 cm X I cm X O. 5 Cm見方的茶磚塊狀,每塊重5克,將塊狀茶磚移入石灰干燥箱內,密閉忙存 2-3天,使含水量小于3%,采用真空包裝,即得銀杏普洱熟茶塊狀茶磚成品。實施例16
取實施例I所得銀杏葉毛坯研成粗末,過三號篩;取普洱熟散茶搗粗末,過一號篩,稱取銀杏葉粗末650克、普洱熟茶末350克,充分混合均勻,用壓茶塊機,用銅模壓制成I. 5 cm X I cm XO. 5 Cm見方的茶磚塊狀,每塊重5克,將塊狀茶磚移入石灰干燥箱內,密閉忙存 2-3天,使含水量小于3%,采用真空包裝,即得銀杏普洱熟茶塊狀茶磚成品。
權利要求
1.一種銀杏普洱熟茶,其特征在于是以銀杏葉和普洱熟散茶為原料制成,其原料的重量百分比為銀杏葉45 65%、普洱熟茶35 55%。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一種銀杏普洱熟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按照下述順序步驟制成將鮮銀杏葉用鮮葉切片機切細至3-5毫米左右的條狀,然后將銀杏葉投入殺青機殺青,殺青機鍋溫在260°C _300°C,葉溫在120°C _150°C,殺青出來的原料進行攤晾、揉捻、解塊、干燥,原料干燥水分控制在8-12% ;干燥后的銀杏葉原料與濃度為95%的食用酒精按重量比I :1充分拌勻,使干銀杏葉原料充分濕潤,室溫放置4-6小時后,裝入聚丙烯塑料袋中扎緊口或放入密封罐中密封,置于26°C _32°C環境發酵處理24-48小時后,取出原料攤晾 4小時;脫苦提香處理將經發酵處理后的條狀銀杏葉放入溫度為85-100°C恒溫箱中放置 18-24小時,取出放涼后按原料配方比例與普洱熟散茶拼配、拌勻,包裝得銀杏普洱熟茶產品O
3.根據權利要求2的制備方法所述的一種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其特征是按照下述工序步驟制成稱取上述制備好的銀杏葉毛坯原料和普洱熟散茶分別粉碎,將二者按原料配方比例混合過10-40目篩混勻后分裝于濾紙袋中,封口,滅菌得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產品。
4.根據權利要求2的制備方法,所述的一種銀杏普洱熟茶塊狀緊壓茶,其特征是按照下述工序步驟制成取上述制備好的銀杏葉毛坯原料研成粗末,過三號篩后稱取備用;取普洱熟散茶搗粗末,過一號篩后稱取備用;將二者按原料配方比例混勻后用壓茶塊機用銅模壓制成不同形狀和不同重量的塊狀茶,移入石灰干燥箱,密閉貯存2-3天,控制成品含水量在3%以下,進行包裝,得銀杏普洱熟茶塊狀緊壓茶產品。
5.根據權利要求I和2和3和4所述的銀杏普洱熟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普洱熟茶為市場可以購買到的成品普洱熟散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銀杏普洱熟茶及其制備方法,它是由銀杏葉45~65%、普洱熟茶35~55%組成,本發明對銀杏葉的加工處理過程,解決了銀杏葉有效成分的活化和分化,在沖泡時能很快地將有效成分得到浸出,使其有益成分得到功效的提高和保證,本發明的銀杏普洱熟茶口感好,香氣濃郁,改變了一般銀杏茶不良的苦、澀感,能夠使人們享受品茶的過程收到保健效果,制成的銀杏普洱熟茶、袋泡茶、塊狀茶,均能保證其制品的有益效果,且制法簡單,使用方便,容易被大眾接受。本發明的銀杏普洱熟茶是防治腦血管和心血管動脈硬化、高血壓、老年性癡呆的新型保健茶;同時具有利尿、助消化、醒酒、減肥、增強食欲、下氣、利水、通便的功效。
文檔編號A23F3/14GK102578318SQ20121003938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1日
發明者張奎昌, 張志年 申請人:徐州綠之野生物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