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篩選以神經酰胺糖脂為作用靶標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篩選以神經酰胺糖脂為作用靶標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
背景技術:
:植物防御素(plantdefensin)是一類植物中普遍存在的廣譜抗真菌短肽,對植物抵御病原真菌入侵起著關鍵作用。其中來自紅蘿卜的植物防御素RsAFP2機制目前相對比較清楚,RsAFP2抑菌作用是通過與真菌細胞膜中神經酰胺糖脂(glucosylceramide)的結合而實現的。RsAFP2對人和植物沒有毒性,這是由于RsAFP2不能與人和植物的神經酰胺糖脂結合。因此,研發作用機制類似于植物防御素RsAFP2的農藥是實現植物真菌病害綠色防控的理想途徑。利用微生物大量表達植物防御素是實現其規模化應用的理想模式,然而,由于植物防御素的合成方式特殊,大量表達很難實現,嚴重地限制了其在農業上的應用。因此,篩選微生物等其它來源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將是更為有效和可行的途徑,而目前尚無特異性篩選方法的報道。目前抗真菌物質的篩選方法主要是平板法。常規平板法雖然是一種活體篩選方法,但其工作量大、篩選到的抗真菌物質的靶標與毒性均不清楚,需要進一步通過大量實驗進行闡明。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篩選以神經酰胺糖脂為作用靶標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的篩選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野生真菌菌株和突變菌株分別在含有待測物質的固體平板上進行培養,如果突變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優于野生真菌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所述抗真菌物質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所述突變菌株為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神經酰胺糖脂代謝途徑相關基因進行功能缺失得到的菌株。所述篩選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還可包括如下步驟B和/或步驟C:步驟B: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孢子分別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或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多于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步驟C: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菌絲分別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或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多于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所述步驟A中,所述神經酰胺糖脂代謝途徑相關基因為序列表的序列I所示的神經酰胺合成酶基因和/或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神經酰胺糖苷轉移酶基因。所述步驟A中,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為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野生菌株A28。所述步驟A中,所述突變菌株為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I或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已于2012年2月27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06110,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保藏號為CGMCCNo.5806。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又稱構巢曲霉barA基因突變體。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已于2012年2月27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06110,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保藏號為CGMCCNo.5807。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又稱構巢曲霉gcsl基因突變體。所述步驟A中,所述培養條件可為28°C培養3d。以上步驟A中,所述固體平板具體可為MAG固體平板。所述步驟B中,所述培養條件可為28°C培養8-12h。所述步驟C中,所述培養條件可為28°C培養3-6h。所述步驟B和/或所述步驟C中,所述液體培養基具體可為MAG液體培養基。所述待測物質可為微生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或中藥提取物等,也可為化合物。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鑒定待測物質是否是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D:將野生真菌菌株和突變菌株分別在含有待測物質的固體平板上進行培養,如果突變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優于野生真菌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如果突變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與野生真菌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沒有顯著差異、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非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不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所述抗真菌物質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所述突變菌株為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神經酰胺糖脂代謝途徑相關基因進行功能缺失得到的菌株。所述鑒定待測物質是否是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還可包括如下步驟E和/或步驟F步驟E: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孢子分別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或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多于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與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沒有顯著差異、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非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不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步驟F: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菌絲分別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或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多于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與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沒有顯著差異、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非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不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所述步驟D中,所述神經酰胺糖脂代謝途徑相關基因為序列表的序列I所示的神經酰胺合成酶基因和/或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神經酰胺糖苷轉移酶基因。所述步驟D中,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為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野生菌株A28。所述步驟D中,所述突變菌株為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I或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ο所述步驟D中,所述培養條件可為28°C培養3d。所述步驟D中,所述固體平板具體可為MAG固體平板。所述步驟E中,所述培養條件可為28°C培養8-12h。所述步驟F中,所述培養條件可為28°C培養3-6h。所述步驟E和/或所述步驟F中,所述液體培養基具體可為MAG液體培養基所述待測物質可為微生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或中藥提取物等,也可為化合物。本發明還保護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它的保藏編號為CGMCCNo.5806。本發明還保護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它的保藏編號為CGMCCNo.5807。本發明還保護構巢曲霉UV-I和/或構巢曲霉UV-13在篩選抗真菌物質中的應用;所述抗真菌物質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本發明還保護真菌的神經酰胺合成酶編碼基因和/或神經酰胺糖苷轉移酶基因在篩選抗真菌物質中的應用;所述抗真菌物質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所述神經酰胺糖脂代謝途徑相關基因具體可為序列表的序列I所示的神經酰胺合成酶基因和/或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神經酰胺糖苷轉移酶基因。所述真菌具體可為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本發明所依據的原理如下植物防御素RsAFP2等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的作用機制是通過與真菌細胞膜中神經酰胺糖脂(glucosylceramide)的結合而實現的。真菌存在兩種參與神經酰胺糖脂合成的酶神經酰胺合成酶和神經酰胺糖苷轉移酶。因此,真菌中的上述兩種酶任一或全部功能的缺失都會致使突變體細胞膜中神經酰胺糖脂含量降低或喪失,從而對這類抗真菌物質的敏感性降低或喪失。此外,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還具有引起真菌菌絲過度分叉的特點,可以作為進一步驗證的方法。本發明建立的方法不僅靶標明確,而且將活體篩選與活性檢測集于一體,僅根據突變菌株和野生菌株對抗真菌物質的敏感性差異就可以判斷是否是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篩選過程更加簡單、省時省力,結果更加準確可靠。本發明對于真菌病害的綠色防控藥物的篩選與研發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圖I為HSAF對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以及構巢曲霉barA基因突變體的抑制作用。圖2為HSAF對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以及構巢曲霉gcsl基因突變體的抑制作用。圖3為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的孢子在HSAF脅迫后鏡檢的形態特征。圖4為活性物質HB-2和HB_3對構巢曲霉野生型菌株A28和構巢曲霉barA基因突變體的生長影響。圖5為活性物質HB-2和HB-3對構巢曲霉野生型菌株A28和構巢曲霉gcsl基因突變體的生長影響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并不限定本發明。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試驗材料,如無特殊說明,均為自常規生化試劑商店購買得到的。以下實施例中的定量試驗,均設置三次重復實驗,結果取平均值。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野生菌株A28,購自美國真菌遺傳學保藏中心(FungalGeneticsStockCenter,簡稱FGSC,網址www.fgsc.net),保藏號為FGSC#A28(GenotypepabaA6,biAl)。MAG液體培養基取20g麥芽抽提物、20g葡萄糖、2g蛋白胨、Iml微量元素混合液和2ml維生素混合液,用蒸餾水溶解并定容至1L。微量元素混合液的制備方法依次將2.2gZnSO4·7Η20、1·IgH3BO3>O.5gMnCl2·4Η20、0·5gFeSO4·7Η20、0·17gCoCl2·6Η20、0·16gCuSO4·5Η20、0·15gNa2MoO4·2Η20和05gNa4-EDTA用蒸餾水溶解并定容至IOOml(用KOH調pH至6.5)。維生素混合液的制備方法取IOOmg生物素(維生素H)、IOOmg維生素BI、IOOmg維生素B2、IOOmg維生素B6、IOOmg煙酸和IOOmg對氨基苯甲酸,用蒸懼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注維生素混合液需避光保存。MAG固體平板在MAG液體培養基的基礎上每升添加15g瓊脂。實施例I、兩個突變體菌株的構建一、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的紫外誘變將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的孢子涂布到含有50μg/mlHSAF的MAG固體平板上,在紫外燈下(100J/m2,致死率為90%)進行誘變處理。二、構巢曲霉barA基因突變體與gcsl基因突變體的篩選與鑒定I、將誘變處理后的平板置于28°C培養3天,然后挑取大的菌落于含有50μg/mlHSAF的MAG固體平板上進一步確認。2、以突變體基因組DNA為模板,PCR擴增barA基因(神經酰胺合成酶基因)并進行測序分析。以突變體基因組DNA為模板,PCR擴增gcsl基因(神經酰胺糖苷轉移酶基因)并進行測序分析。如果barA基因發生突變、gcsl基因發生突變或barA基因和gcsl基因均發生突變,從而導致神經酰胺糖脂合成喪失或明顯降低,且能通過相應野生基因進行功能互補,該突變體即為barA基因功能缺失突變體、gcsl基因功能缺失突變體或barA基因和gcsl基因功能缺失雙突變體。PCR擴增barA基因所用引物對如下barAFI:5’-ATCTCCGAGCTTTTATCCCAC-3’;barARl:5’-ATTTTCAGAACACGACATTTAGG-3’。該引物對的退火溫度為56°C,靶序列為1639bp。PCR擴增gcsl基因所用的引物對如下gcslFl:5’-GTCTCCTCGTCTTCTCTCTTCTC-3’;gcslRl:5’-TATTCTTTTTTTGCTTGGTTTGT-3’。該引物對的退火溫度為56°C,靶序列為1930bp。獲得了兩個突變體。通過測序分析發現一個突變體的barA基因發生了缺失突變,導致BarA蛋白中間212個氨基酸殘基的缺失而喪失功能;另一個突變體的gcsl基因發生了無義突變,導致產生長度僅為170氨基酸殘基的功能喪失的截短的蛋白。三、構巢曲霉barA突變體與gcsl突變體的保藏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已于2012年2月27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06110,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保藏號為CGMCCNo.5806。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又稱構巢曲霉barA基因突變體。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已于2012年2月27日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簡稱06110,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保藏號為CGMCCNo.5807。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又稱構巢曲霉gcsl基因突變體。實施例2、抗真菌因子(HSAF)的制備抗真菌因子(HSAF)一種來自產酶溶桿菌(Lysobacterenzymogenes)C3的抗真菌物質,祀標為神經酰胺糖脂(Rittenour,ff.R.,Chen,M.,Cahoon,E.B.,andHarris,S.D.(2011).ControlofglucosylceramideproductionandmorphogenesisbytheBarlceramidesynthaseinFusariumgraminearum.PLoSOne6,el9385.doi:10.1371/journal,pone.0019385)。按照文獻中的方法制備HSAF(YuF,Zaleta-RiveraK,ZhuX,HuffmanJ,MilletJC,etal.(2007)Structureandbiosynthesisofheat-stableantifungalfactor(HSAF),abroad-spectrumantimycoticwithanovelmodeofaction.AntimicrAgentsChemoth51:64-72.)。實施例3、HSAF對野生菌株以及突變菌株的抑制作用一、HSAF處理與形態觀察將構巢曲霉barA基因突變體分別于兩個固體平板中間(第一種固體平板為MAG固體平板,第二種固體平板為含50μg/mlHSAF的MAG固體平板),28°C培養3天。將構巢曲霉gcsl基因突變體分別于兩個固體平板中間(第一種固體平板為MAG固體平板,第二種固體平板為含50μg/mlHSAF的MAG固體平板),28°C培養3天。將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分別于兩個固體平板中間(第一種固體平板為MAG固體平板,第二種固體平板為含50μg/mlHSAF的MAG固體平板),28°C培養3天。結果見圖I和圖2。在第一種固體平板上,三種菌株的生長情況沒有顯著差異。在第二種固體平板上,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的生長受到顯著抑制(只能觀察到很小的菌落),barA基因突變體和gcsl基因突變體的菌落顯著大于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也就是受抑制的程度較小。結果表明,HSAF中含有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二、結果驗證將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的孢子分別接種于兩種液體培養基中(第一種液體培養基為液體MAG培養基,第二種液體培養基為含50μg/mlHSAF的液體MAG培養基),28°C培養8-12h,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孢子的萌發和菌絲的生長特征。結果見圖3。在第一種液體培養基中,孢子形態正常。在第二種液體培養基中,真菌菌絲過度分叉。該結果可以進一步確認HSAF中含有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也可按如下方法進行驗證,將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的孢菌絲接種于兩種液體培養基中(第一種液體培養基為液體MAG培養基,第二種液體培養基為含50μg/mlHSAF的液體MAG培養基),28°C培養3-6h,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孢子的萌發和菌絲的生長特征,若真菌菌絲過度分叉,則可以進一步確認所篩選的待檢物中含有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實施例4、來源于微生物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的篩選方法一、具體的篩選方法I、將微生物來源的待檢物質進行粗提,獲得待檢物質粗提物(即將微生物發酵收集發酵上清)。2、分組處理將構巢曲霉barA基因突變體分別于兩個固體平板中間(第一種固體平板為MAG固體平板,第二種固體平板為含粗提物的MAG固體平板),28°C培養3天。將構巢曲霉gcsl基因突變體分別于兩個固體平板中間(第一種固體平板為MAG固體平板,第二種固體平板為含粗提物的MAG固體平板),28°C培養3天。將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分別于兩個固體平板中間(第一種固體平板為MAG固體平板,第二種固體平板為含粗提物的MAG固體平板),28°C培養3天。在含有粗提物的MAG固體平板上,若突變體菌落較大、其生長不受此待檢物質粗提物的影響或影響較少,而野生菌株菌落較小、生長受到抑制,則可以基本判斷此粗提物中含有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二、篩選結果依據上述方法,本發明人對900多株土壤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的分析,新篩選3株微生物其次級代謝產物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其中有代表性的兩株鏈霉菌所產生的活性物質HB-2和HB-3對野生型菌株A28和構巢曲霉barA基因突變體的生長影響見圖4,活性物質HB-2和HB-3對野生型菌株A28和構巢曲霉gcsl基因突變體的生長影響見圖5。三、篩選結果的進一步驗證為了進一步對所篩選出的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進行驗證,首先將構巢曲霉野生菌株A28的孢子或菌絲接種于含有待檢物質粗提物的液體MAG培養基中分別于28°C培養8-12h或3-6h,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孢子的萌發和菌絲的生長特征。鏡檢結果顯示所篩選到的3株微生物其次級代謝產物均能導致構巢曲霉菌絲過度分叉。這進一步確認了所篩選到的3株微生物的次級代謝產物含有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以Hela細胞、小鼠、小麥種子和幼苗等為材料進行生物測定分析,證明這3株微生物次級代謝產物的對動植物均無毒性。權利要求1.一種篩選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野生真菌菌株和突變菌株分別在含有待測物質的固體平板上進行培養,如果突變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優于野生真菌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所述抗真菌物質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所述突變菌株為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神經酰胺糖脂代謝途徑相關基因進行功能缺失得到的菌株。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B和/或步驟C步驟B: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孢子分別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或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多于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步驟C: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菌絲分別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或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多于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3.一種鑒定待測物質是否是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D:將野生真菌菌株和突變菌株分別在含有待測物質的固體平板上進行培養,如果突變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優于野生真菌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如果突變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與野生真菌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沒有顯著差異、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非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不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所述抗真菌物質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所述突變菌株為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神經酰胺糖脂代謝途徑相關基因進行功能缺失得到的菌株。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還包括如下步驟E和/或步驟F步驟E: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孢子分別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或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多于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與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數量沒有顯著差異、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非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不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步驟F:將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的菌絲分別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或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培養,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多于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如果在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與在不含所述待測物質的液體培養基中的菌絲分支數量沒有顯著差異、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非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不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5.如權利要求I至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經酰胺糖脂代謝途徑相關基因為序列表的序列I所示的神經酰胺合成酶基因和/或序列表的序列2所示的神經酰胺糖苷轉移酶基因。6.如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野生真菌菌株為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野生菌株A28;所述突變菌株為保藏編號為CGMCCNo.5806的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_l或保藏編號為CGMCCNo.5807的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7.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它的保藏編號為CGMCCNo.5806。8.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它的保藏編號為CGMCCNo.5807。9.保藏編號為CGMCCNo.5806的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和/或保藏編號為CGMCCNo.5807的構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UV-13在篩選抗真菌物質中的應用;所述抗真菌物質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10.真菌神經酰胺合成酶編碼基因和/或神經酰胺糖苷轉移酶基因在篩選抗真菌物質中的應用;所述抗真菌物質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全文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篩選以神經酰胺糖脂為作用靶標的抗真菌物質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野生真菌菌株和突變菌株分別在含有待測物質的固體平板上進行培養,如果突變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優于野生真菌菌株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所述待測物質為候選的抗真菌物質或候選的含抗真菌物質的物質;所述抗真菌物質的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本發明建立的方法不僅靶標明確,而且將活體篩選與活性檢測集于一體,僅根據突變菌株和野生菌株對抗真菌物質的敏感性差異就可以判斷是否是靶標為神經酰胺糖脂的抗真菌物質,篩選過程更加簡單、省時省力,結果更加準確可靠。本發明對于真菌病害的綠色防控藥物的篩選與研發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文檔編號C12Q1/18GK102586394SQ20121004826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申請日期2012年2月28日優先權日2012年2月28日發明者孫憲昀,張振穎,張晗星,李少杰申請人: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