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加工設備,尤其是涉及ー種紅茶發酵裝置,應用于紅茶加工發酵エ序。
背景技術:
發酵是紅茶制作的獨特階段,經過發酵,葉色由綠變紅,形成紅茶紅葉紅湯的品質特點。其機理是葉子在揉捻作用下,組織細胞膜結構受到破壞,使多酚類物質與氧化酶充分接觸,在酶的作用下產生氧化聚合作用,其他化學成分也相應發生深刻變化,使緑色的茶葉產生紅變,形成紅茶的色香味品質。發酵最關鍵要掌握滿足茶多酚酶性氧化聚合反應所需要的溫度、濕度和氧氣量,否則會影響紅茶的品質。目前發酵方法一般是將揉捻葉放在發酵框或封閉多層輸送帶的箱體里面進行發酵,在具體操作中,操作難度比較大,自動化程度不高,而且不易清洗,影響紅茶的發酵品質,更主要是由于發酵時堆積有一定厚度,用傳統的發酵方法不能翻動或翻動甚少,從而影響了發酵茶色澤的一致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了ー種紅茶發酵裝置,在紅茶發酵時,能設置所需要的時間,定時翻動茶葉,使茶葉發酵后能達到色澤的均勻性,使得紅茶品質一致,同時結構簡單,清洗方便,達到了自動加濕加溫,供給的氧氣量能自動調節的效果。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ー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包括動カ裝置、供熱供濕供氧系統、機架、進料口和出料ロ,其特征是設有長形外筒,外筒內在同一個圓周上設有若干發酵筒,發酵筒和外筒固定連接,發酵筒的筒壁表面排列有均勻的小孔,發酵筒的筒壁貫穿有設有小孔的若干小圓管,發酵筒內壁上設有若干根均勻分布的螺旋導料筋,進料ロ設在外筒的前端,進料ロ與發酵筒相通,外筒末端設有封板,發酵筒的末端與出料ロ相通,設有進氣中心管,進氣中心管一端與外筒的腔體中央連通,另一端連接供熱供濕供氧系統,動カ裝置可帶動外筒轉動。本發明發酵所需的溫濕氣體和氧氣從供熱供濕供氧系統供給,由進氣中心管接入到外筒的腔體內,使用時,把所需要發酵的紅茶通過進料ロ僅僅向發酵筒輸送,進入每個發酵筒,發酵筒的筒壁表面排列有均勻的小孔,供熱供濕供氧系統通 過發酵筒的小孔把發酵所需要的帶溫度的濕氣以及氧氣送入到發酵筒內供發酵用,同吋,由于發酵筒的筒壁貫穿有設有小孔的小圓管,供熱供濕供氧系統通過小圓管的小孔把發酵所需要的帶溫度的濕氣以及氧氣送入到發酵筒茶葉的內部供發酵用,使發酵筒內所需溫度濕度及氧氣量達到一致性。在發酵到一定的時間,動カ裝置帶動外筒轉動,發酵筒內壁圓周方向有若干根均勻分布的呈螺旋形的導料筋,導料筋起翻動及使得茶葉向前輸送的作用,使得茶葉在筒內發酵狀態一致,發酵后紅茶的品質的具有均勻性和一致性,提升了茶葉的品質。當紅茶發酵完成,通過外筒轉動及導料筋作用,發酵完成的紅茶從出料ロ輸出。本發明根據茶樹品種情況,進行設定外筒轉動的間隔時間和發酵時間,同時在發酵筒里設溫度、濕度傳感器來控制供熱供濕供氧系統的工作情況,實現自動加濕加溫,以及供給的氧氣量能自動調節的效果,自動化水平高。另夕卜,本發明發酵筒為長筒形結構,清洗非常方便。具體實施時,進料ロ為進料斗,進料斗和外筒前端設有儲料室。儲料室通常為錐臺形的,與外筒固定連接,儲料室與發酵筒相通,儲料室儲存待發酵的茶葉,僅僅向發酵筒輸送。具體實施時,上述小圓管 在發酵筒內交錯排列。小圓管在發酵筒內交錯排列,以進一歩保證發酵筒內所需溫度濕度及氧氣量達到一致性。具體實施時,外筒的內壁圓周方向均布著若干根螺旋導筋,外筒末端設有碎茶出ロ。在茶葉在發酵筒內發酵時,往往會出現ー些細碎茶葉從發酵筒的小孔溢出,因此在外圓筒的內壁圓周方向均布著若干根螺旋導筋,螺旋導筋帶動細碎茶葉輸出到碎茶出口,主要起到清理碎茶用作。具體實施時,發酵筒為圓形或多邊形長筒。具體實施時,出料ロ設在外筒的筒壁上,發酵筒末端壁上設有出茶管,出茶管另ー端通往出料ロ。通常出料ロ上設有出茶門,當需要出茶時,打開出茶門,外筒轉動,在導料筋作用下使得茶葉輸出。具體實施時,動カ裝置包括電機,外筒末端連接有大齒輪,電機的輸出軸設有與大齒輪相嚙合的小齒輪,機架上設有托輪,外筒的前后部位設在托輪上。托輪通常為前后各兩個,其支撐外筒轉動作用,電機工作時,小齒輪帶動大齒輪轉動,大齒輪帶動外筒轉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I、發酵后紅茶的品質的具有均勻性和一致性,提升了茶葉的品質。本發明的發酵筒的的小孔和發酵筒內設有小孔的小圓管結構,對茶葉進行溫度的濕氣以及氧氣送入到發酵筒茶葉的內部供發酵用,導料筋起翻動及使得茶葉向前輸送的作用,使得茶葉在筒內發酵狀態一致,發酵后紅茶的品質的均勻性和一致性,提升了茶葉的品質。2、自動化水平高,可實現茶葉的清潔生產。本發明能定時翻動茶葉,可設定外筒轉動的間隔時間和發酵時間,以及控制供熱供濕供氧系統的工作情況,實現自動加濕加溫,以及供給的氧氣量能自動調節的效果,自動化水平高。3、結構簡單,清洗方便。本發明發酵筒為長筒形結構,其結構簡單,清洗非常方便。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發明進ー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圖I的P向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圖I的A-A剖視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圖I的B-B剖視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圖I的C-C剖視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供熱供濕供氧系統2、出氣連接管3、進氣中心管4、大齒輪5、封板
6、發酵筒7、小圓管8、導料筋9、外筒10、螺旋導筋11、前法蘭12、儲料室13、進料斗14、托輪15、機架16、出茶管17、電機18、小齒輪19、出料ロ。
具體實施方式
圖I中,ー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包括動カ裝置、供熱供濕供氧系統I、機架15、進料斗13和出料ロ 19,外筒9內在同一個圓周上設有四個發酵筒6,發酵筒6為圓形或多邊形長筒,發酵筒6和外筒9固定連接,發酵筒6的筒壁表面排列有均勻的小孔,發酵筒6的筒壁貫穿有設有小孔的若干小圓管7,小圓管7在發酵筒內交錯排列,發酵筒內壁上設有若干根均勻分布的螺旋導料筋8,進料斗13和外筒9前端設有錐臺形儲料室12,儲料室12與外筒9用前法蘭11固定連接,儲料室12與發酵筒相通,外筒9末端設有封板5,出料ロ 19設在外筒9的筒壁上,發酵筒末端壁上設有出茶管16,出茶管16另一端通往出料ロ19,出料ロ 19上設有出茶門,設有進氣中心管3,進氣中心管3 —端與外筒9的腔體中央連通,另一端通過出氣連接管2連接供熱供濕供氧系統1,外筒9的內壁圓周方向均布著若干根螺旋導筋10,外筒9末端設有碎茶出口。動カ裝置包括電機17,外筒9末端連接有大齒輪4,電機17的輸出軸設有與大齒輪4相嚙合的小齒輪18,機架15上設有托輪14,外筒9的前后部位設在托輪14上。托輪14為前后各兩個,其支撐外筒9轉動作用,電機17工作吋,小齒輪18帶動大齒輪4轉動,大齒輪4帶動外筒9轉動。本發明發酵所需的溫濕氣體和氧氣從供熱供濕供氧系統I供給,由進氣中心管3接入到外筒9的腔體內,使用時,茶葉從進料斗13進入,儲料室12儲存待發酵的茶葉,把所需要發酵的紅茶通過進料斗13向發酵筒6輸送,進入每個發酵筒6,發酵筒6的筒壁表面排列有均勻的小孔,供熱供濕供氧系統I通過發酵筒6的小孔把發酵所需要的帶溫度的濕氣以及氧氣送入到發酵筒6內供發酵用,同吋,由于發酵筒6的筒壁貫穿有設有小孔的小圓管7,小圓管7在發酵筒6內交錯排列,以進一歩保證發酵筒6內所需溫度濕度及氧氣量達到一致性。供熱供濕供氧系統I通過小圓管7的小孔把發酵所需要的帶溫度的濕氣以及氧氣送入到發酵筒6茶葉的內部供發酵用,使發酵筒6內所需溫度濕度及氧氣量達到一致性。在發酵到一定的時間,動カ裝置帶動外筒9轉動,發酵筒6內壁圓周方向有若干根均勻分布的呈螺旋形的導料筋8,導料筋8起翻動及使得茶葉向前輸送的作用,使得茶葉在筒內發酵狀態一致,發酵后紅茶的品質的具有均勻性和一致性,提升了茶葉的品質。當紅茶發酵完成,通過外筒9轉動及導料筋8作用,發酵完成的紅茶從出料ロ 19輸出。在茶葉在發酵筒6內發酵時,往往會出現ー些細碎茶葉從發酵筒6的小孔溢出,因此在外圓筒的內壁圓周方向均布著若干根螺旋導筋10,螺旋導筋10帶動細碎茶葉輸出到碎茶出口,主要起到清理碎茶用作。本發明根據茶樹品種情況,進行設定外筒9轉動的間隔時間和發酵時間,同時在發酵筒6里設溫度、濕度傳感器來控制供熱供濕供氧系統I的工作情況,實現自動加濕加溫,以及供給的氧氣量能自動調節的效果,自動化水平高。另外,本發明發酵筒6為長筒形結構,清洗非常方便。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明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ー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包括動カ裝置、供熱供濕供氧系統、機架、進料口和出料ロ,其特征是設有長形外筒,外筒內在同一個圓周上設有若干發酵筒,發酵筒和外筒固定連接,發酵筒的筒壁表面排列有均勻的小孔,發酵筒的筒壁貫穿有設有小孔的若干小圓管,發酵筒內壁上設有若干根均勻分布的螺旋導料筋,進料ロ設在外筒前端,進料ロ與發酵筒相通,外筒末端設有封板,發酵筒的末端與出料ロ相通,設有進氣中心管,進氣中心管一端與外筒的腔體中央連通,另一端連接供熱供濕供氧系統,動カ裝置可帶動外筒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是進料ロ為進料斗,進料斗和外筒前端設有儲料室。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是上述小圓管在發酵筒內交錯排列。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是外筒的內壁圓周方向均布著若干根螺旋導筋,外筒末端設有碎茶出ロ。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是發酵筒為圓形或多邊形長筒。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是出料ロ設在外筒的筒壁上,發酵筒末端壁上設有出茶管,出茶管另一端通往出料ロ。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其特征是動カ裝置包括電機,外筒末端連接有大齒輪,電機的輸出軸設有與大齒輪相嚙合的小齒輪,機架上設有托輪,外筒的前后部位設在托輪上。
全文摘要
一種多筒旋轉式紅茶發酵裝置,包括動力裝置、供熱供濕供氧系統、機架、進料口和出料口,設有長形外筒,外筒內在同一個圓周上設有若干發酵筒,發酵筒和外筒固定連接,發酵筒的筒壁表面排列有均勻的小孔,發酵筒的筒壁貫穿有設有小孔的若干小圓管,發酵筒內壁上設有若干根均勻分布的螺旋導料筋,進料口與發酵筒相通,發酵筒的末端與出料口相通,設有進氣中心管,進氣中心管一端與外筒的腔體中央連通,另一端連接供熱供濕供氧系統,動力裝置可帶動外筒轉動。本發明結構簡單,清洗方便,自動化水平高,可實現茶葉的清潔生產,發酵后紅茶的品質的具有均勻性和一致性,提升了茶葉的品質。
文檔編號A23F3/08GK102626149SQ201210115390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9日
發明者祝小雄 申請人:浙江珠峰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