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白玉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豆腐及其制作方法,特別涉及一種白玉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黃豆有“豆中之王”的美稱,豆類中黃豆的營養價值最高。黃豆的蛋白含量近40%,比任何一種糧食作物的蛋白含量都高。黃豆蛋白中含有各種人體必需氨基酸,接近于人體比例。黃豆含油脂近30%,其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0%以上,亞油 酸占55%。由黃豆加工而成的制品如豆腐,成為人們經常食用的食材。豆腐起源于我國,是我國傳統的由黃豆制成的食品,它的原名“黎祁”。《本草綱目》寫到“豆腐之法,始于前漢淮南王劉安”。豆腐質地細膩,松軟爽口,它的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蛋白質消化率92°/Γ96%。目前,市場上的散裝豆腐(白玉豆腐)一般采用框裝,豆腐在加工過程中有脫水壓制步驟,從而使得制得的豆腐口感相對較老。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風味和營養改進的白玉豆腐及其制作方法,目的是解決現有的白玉豆腐口感較老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白玉豆腐,所述白玉豆腐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質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組成
水84. 5-86. 5% ;
大豆13. 3-15. 2% ;
葡萄糖酸-S-內酯 O. 2-0. 3%。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制作白玉豆腐的方法,包括將豆漿加熱至98-100°C,然后與葡萄糖酸-δ -內酯混合均勻后倒入容器中靜置存放;對所述容器進行鼓風冷卻3 4小時。上述技術方案中的有關內容解釋如下
I、上述方案中,包括將黃豆浸泡后磨漿得到豆漿原液。2、上述方案中,將所述豆漿原液離心分離、并經80-100目的濾網過濾得到所述豆漿。3、上述方案中,所述靜置存放的時間大于或等于10分鐘。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和效果
I、本發明的白玉豆腐是通過生產工藝的調整后形成的口感與盒裝豆腐一致的散裝豆腐產品,它不像其他散裝的板豆腐或老豆腐一樣需要經過壓制脫水過程,產品的口感細膩潤滑。2、本發明通過生產工藝的改進,減少了生產工序數量,同時又不需要進行灌裝(少了灌裝盒和蓋膜),所以對于同盒裝豆腐一致口感的產品來說,成本更低,可以滿足低收入家庭的需要。
附圖I為本發明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一種白玉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參見附圖I所示,一種白玉豆腐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白玉豆腐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質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組成
水84. 5-86. 5% ;
大豆13. 3-15. 2% ;
葡萄糖酸-S-內酯 O. 2-0. 3%。方法包括將豆漿加熱至98-100°C,然后與葡萄糖酸-δ -內酯混合均勻后倒入容器中靜置存放;對所述容器進行鼓風冷卻3 4小時。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的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包括將黃豆浸泡后磨漿得到豆漿原液。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的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將所述豆漿原液離心分離、并經80-100目的濾網過濾得到所述豆漿。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的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靜置存放的時間大于或等于10分鐘。實施例二 一種白玉豆腐及其制作方法
參見附圖I所示一種白玉豆腐及其制作方法,所述白玉豆腐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質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組成
水84. 5公斤;
大豆15. 2公斤;
葡萄糖酸-S-內酯 O. 3公斤。方法包括下列步驟
I、大豆、葡萄糖酸內酯驗收由檢驗員按照大豆、葡萄糖酸內酯料的原料標準進行外觀、蛋白質、水分、異常豆的監測,符合要求就接收和入庫。2、清洗浸泡將大豆用軌道輸送車輸入浸泡池中,先用水進行清洗除去表層灰塵后排凈,然后在加自來水進行浸泡,浸泡時間夏季8-12小時,冬季12-24小時,以大豆浸泡后胚芽出現凹陷、發白為標準。3、磨漿將浸泡好的大豆通過磨漿機自動磨漿,然后加水稀釋調節濃度在10-12° Be (波美度)后通過管道送入離心機進行衆洛分離。4、漿渣分離離心時采用80-100目濾網提取出豆漿,豆渣排出,此工序須進行三次。去渣后的豆漿通過管道送入儲漿罐。5、煮漿將儲漿罐中的豆漿通過泵打入五連罐煮漿器,將豆漿加熱到98-100°C。6、沖漿將熱豆漿打入沖漿桶中,然后按配方量將葡萄糖酸內酯添加至桶內,快速的將豆漿和內酯混合液倒入白玉盒中進行自然點漿并靜置存放10分鐘以上。7、冷卻成型將靜置存放好的白玉豆腐移至貨架上進行鼓風冷卻,冷卻時間3-4小時。8、入庫冷卻好的白玉豆腐移至2_5°C的冷庫中進行儲存,儲存時間小于36小時。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白玉豆腐,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玉豆腐的原料配方由下列質量百分含量的材料組成 水84. 5-86. 5% ; 大豆13. 3-15. 2% ; 葡萄糖酸-S-內酯 0.2-0. 3%。
2.一種采用權利要求I所述的白玉豆腐的原料配方制作白玉豆腐的方法,包括將豆漿加熱至98-100°C,然后與葡萄糖酸-S -內酯混合均勻后倒入容器中靜置存放;對所述容器進行鼓風冷卻3 4小時。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白玉豆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黃豆浸泡后磨漿得到豆漿原液。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作白玉豆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豆漿原液離心分離、并經80-100目的濾網過濾得到所述豆漿。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作白玉豆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靜置存放的時間大于或等于10分鐘。
全文摘要
一種白玉豆腐及其制作方法,其原料配方由84.5-86.5%的水、13.3-15.2%的大豆以及0.2-0.3%的葡萄糖酸-δ-內酯組成。方法包括將豆漿加熱至98-100℃,然后與葡萄糖酸-δ-內酯混合均勻后倒入容器中靜置存放;對所述容器進行鼓風冷卻3~4小時。本發明通過生產工藝的改進,減少了生產工序數量,同時又不需要進行灌裝(少了灌裝盒和蓋膜),所以對于同盒裝豆腐一致口感的產品來說,成本更低,可以滿足低收入家庭的需要。
文檔編號A23C20/02GK102696775SQ20121016295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4日
發明者金興倉 申請人:蘇州金記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