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鮮棗果粉加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果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ー種鮮棗果粉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紅棗是我國古老而傳統的果品,具有幾千年的栽培歷史,但是目前人們能吃到的仍然是紅棗原產品和干棗浸提成的棗汁或者烘干研碎成的棗粉產品,由鮮棗直接加工成為棗粉還是市場空白。隨著我國近年來紅棗栽培的規?;l展,紅棗產量逐年提高及人民對紅棗產品的更高需求,紅棗深加工已經開始受到重視,在市場已經有多個企業生產出少量由制干紅棗通過烘干技術生產的棗粉,但其口味及其營養成分和鮮棗比較降低很多,所以由鮮棗直接加工成為鮮棗粉是今后 紅棗深加工的必然趨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ー種鮮棗果粉加工方法,以克服現有技術干棗生產的棗粉ロ味及其營養成分和鮮棗相比差距很大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ー種鮮棗果粉加工方法,將選好的紅棗用清水清洗、去除雜質及爛果,其特征在干,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1、皮肉分離用自制專用設備將新鮮棗果的皮與果肉分離;
2、核肉分離用自制專用設備將鮮棗肉與棗核分離;
3、精磨將去核去皮后的鮮棗肉直接進行研磨成濁汁,即帶棗肉的棗汁,
4、噴霧干燥將已經研磨后,細度達到標準的帶棗肉的棗汁經過噴霧干燥處理,成為干燥的棗粉;噴霧干燥用的噴霧器選用離心式噴霧器,主件是高速旋轉的有切向葉片的圓盤,其轉速為3000 50000r/min,將料液送入圓盤中心,在慣性離心力作用下被拋出,形成霧滴,噴霧干燥時,霧化液滴直徑約100微米左右,熱空氣進ロ溫度為150 250攝氏度,出ロ排濕溫度為80 95攝氏度。5、加入棗粉總重量20%的木薯粉混合;
6、包裝充分干燥后,將干燥的棗肉粉包裝成為棗肉粉產品。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其優點如下
1、不需要制干再制粉,保證了鮮棗營養成分最大化;
2、生產過程不需要高溫,在10度左右的常溫下進行即可,避免了高溫造成的養分損失和鮮棗香味的改變;
3、摻入20%的木薯粉以達到速溶的效果;
4、用自制去皮去核機械,避免用化學劑脫皮。5、該方法能很好的保留紅棗的Vc、總酚等多種營養成分,并且保留本身固有的特色香味,エ藝流程完善,制作出的果粉營養齊全、速溶性好、口味具有鮮棗的清香原味。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ー種鮮棗果粉加工方法,將選好的紅棗用清水清洗、去除雜質及爛果,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1、皮肉分離用自制專用設備將新鮮棗果的皮與果肉分離;
2、核肉分離用自制專用設備將鮮棗肉與棗核分離;
3、精磨將去核去皮后的鮮棗肉直接進行研磨成濁汁,即帶棗肉的棗汁,
4、噴霧干燥將已經研磨后,細度達到標準的帶棗肉的棗汁經過噴霧干燥處理,成為干燥的棗粉;噴霧干燥用的噴霧器選用離心式噴霧器,主件是高速旋轉的有切向葉片的圓盤,其轉速為3000 50000r/min,將料液送入圓盤中心,在慣性離心力作用下被拋出,形成霧滴,噴霧干燥時,霧化液滴直徑約100微米左右,熱空氣進ロ溫度為150 250攝氏度,出ロ排濕溫度為80 95攝氏度。5、加入棗粉總重量20%的木薯粉混合;
6、包裝充分干燥后,將棗肉粉包裝成為棗肉粉產品。 由以上方法制得的紅棗鮮果粉經試驗檢測的參數如下
用紅棗鮮果100kg,去皮去核后有果肉46kg,含糖量(Brix) : 13,鮮棗汁Vc含量91. 9mg /IOOg0棗粉各指標參數
權利要求
1.一種鮮棗果粉加工方法,將選好的紅棗用清水清洗、去除雜質及爛果,其特征在于,具體制備步驟如下 1)皮肉分離用自制專用設備將新鮮棗果的皮與果肉分離; 2)核肉分離用自制專用設備將鮮棗肉與棗核分離; 3)精磨將去核去皮后的鮮棗肉直接進行研磨成濁汁,即帶棗肉的棗汁; 4)噴霧干燥將已經研磨后,細度達到標準的帶棗肉的棗汁經過噴霧干燥處理,成為干燥的棗粉;噴霧干燥用的噴霧器選用離心式噴霧器,主件是高速旋轉的有切向葉片的圓盤,其轉速為3000 50000r/min,將料液送入圓盤中心,在慣性離心力作用下被拋出,形成霧滴,噴霧干燥時,霧化液滴直徑約100微米左右,熱空氣進口溫度為150 250攝氏度,出口排濕溫度為80 95攝氏度; 5)加入棗粉總重量20%的木薯粉混合; 6)包裝充分干燥后,將棗肉粉包裝成為棗肉粉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水果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鮮棗果粉加工方法。服現有技術干棗生產的棗粉口味及其營養成分和鮮棗相比差距很大。為克服現有技術的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鮮棗果粉加工方法,將選好的紅棗用清水清洗、去除雜質及爛果,具體制備步驟如下1)皮肉分離;2)核肉分離;3)精磨;4)噴霧干燥;5)加入棗粉總重量20%的木薯粉混合;6)包裝充分干燥后,將干燥的棗肉粉包裝成為棗肉粉產品。本發明工藝流程完善,制作出的果粉營養齊全、速溶性好、口味具有鮮棗的清香原味。
文檔編號A23L2/52GK102657360SQ201210167190
公開日2012年9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冀小龍, 國旭丹, 徐變娜, 李翠麗, 汪有科, 王敏, 高清菡 申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