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蒸煮鍋的料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蒸煮鍋,尤其涉及一種蒸煮鍋的料門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的貝類蒸煮鍋在進、出料時,直接從蒸煮鍋的進料口進入或從出料口卸出,料口處無遮擋,無法控制進、出料量。現有的蒸煮鍋內的進、出料門多數為平推門,使得敞開和關閉均不方便,而且敞開和關閉時活動空間較大,這就使得原本體積較小的蒸煮鍋內顯得更加擁擠,不能有效利用蒸煮鍋的內部空間,而且,平推門自身的結構特點決定了進、出料不便且難以準確控制進、出料量。公告號為CN202340725U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蒸煮鍋的進料口結構,包括安裝在蒸煮鍋進口的法蘭上蓋體、密封活動門、氣缸,所述法蘭上蓋體位于進料一側開設有進料口,所述進料口底部設置有所述密封活動門,所述密封活動門兩側通過滑動輪安裝在滑道上,所述法蘭上蓋體上部位于非進料一側固定安裝有所述氣缸,氣缸的活塞桿與所述密封活動門固定連接。該裝置中采用滑道與滑動輪的配合,使密封活動門完成開、合動作,進而控制進料口的大小,但增設滑道及滑動輪大大增加了設備的裝配難度,且密封活動門只能水平方向實現開關,進料量的控制不夠精確,殘留物料容易進入滑道造成密封活動門開關不順。公告號為CN 202340723U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出料裝置,包括接料斗、小氣缸、外接頭、氣缸桿座、滑軌、前活門、氣缸、出口吊架和吊環,所述的前活門上裝有滑輪架,前活門通過滑輪安裝在滑軌上,所述的氣缸桿座與前活門連接,所述的氣缸通過銷軸與氣缸桿座連接,所述的氣缸通過固定座安裝在外接頭上,所述的小氣缸安裝在小氣缸固定座上,小氣缸的活塞桿與接料斗連接,接料斗通過軸承和接料斗軸與外接頭連接。該裝置通過增設滑輪及滑軌結構,雖然能夠實現前活門的靈活翻轉,但仍然存在裝配難度大的問題。因此,亟需研制一種適合蒸煮鍋內部使用,占據空間較小,且開啟、關閉方便,能夠有效控制進、出料量的料門結構。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能夠自動控制出料量的蒸煮鍋的料門結構。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蒸煮鍋的料門,包括翻轉門以及用于驅動翻轉門的驅動機構,所述翻轉門包括:通過轉軸鉸接在蒸煮鍋料口處的門板;連接在所述門板與驅動機構之間的傳動件。工作時,驅動機構帶動傳動件運動,進而帶動門板向所需的方向旋轉,使料門敞開一定的角度,滿足所需進料量的需求。為使料門的翻轉更加靈活,在所述門板上鉸接有擺臂,門板通過該擺臂連接在所述轉軸上,當驅動機構帶動傳動件運動時,門板也隨之翻轉,此時驅動機構與擺臂相互配合,使門板的兩端向相反方向旋轉,增大了門板轉動的靈活性,且所占用的空間較小。作為優選,所述驅動機構為固定在蒸煮鍋上的氣缸,所述傳動件為傳動臂,傳動臂的一端與氣缸的活塞桿鉸接,另一端與門板鉸接。當氣缸的活塞桿運動時,會帶動與之鉸接的傳動臂,進而帶動門板轉動。傳動臂的具體形狀無嚴格要求,但優選所述傳動臂為弧形,弧形結構使驅動機構的驅動力能夠垂直作用于門板上,因此只需較小的驅動力即可推動門板,大大節省了能量的輸入。為使門板與擺臂及門板與傳動臂之間的連接更加靈活,進一步優選,所述門板相背的兩個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擺臂鉸接在第一固定片上,所述傳動臂鉸接在第二固定片上。作為優選,所述料門為蒸煮鍋的進料門或出料門,為使進料量和出料量都能夠得到精確控制,優選所述的進料門和出料門均具有上述結構,即為翻轉門且帶有相應的驅動機構。本實用新型蒸煮鍋的料門為可翻轉門,能夠準確控制料門的開啟與關閉的程度,進而精確控制進料量或出料量,實現對貝類的精確加工。
圖1為本實用新型蒸煮鍋的出料門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蒸煮鍋的進料門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如圖1所示,一種蒸煮鍋的出料門,包括:翻轉門及驅動翻轉門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為固定在蒸煮鍋上的氣缸2,當然,驅動機構也可以為其他能夠為翻轉門提供驅動力的裝置,翻轉門包括通過轉軸鉸接在蒸煮鍋料口處的門板I及連接在門板I與氣缸2之間的傳動臂3,傳動臂3的一端與氣缸2的活塞桿鉸接,另一端與門板I鉸接。該傳動臂3最好采用弧形結構的傳動臂,使得氣缸2的驅動力通過弧形結構傳遞給門板I時能夠以垂直的方向作用于門板,這樣大大節省了驅動力。從圖中還可看出,在門板I上鉸接有擺臂4,門板I通過該擺臂4連接在轉軸上。在門板I相背的兩個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固定片5和第二固定片6,擺臂4鉸接在第一固定片5上,傳動臂3鉸接在第二固定片6上。當需要控制出料量時,控制系統會發出指令,使氣缸2進行相應的工作,活塞桿會向相應的方向移動,進而帶動傳動臂3移動,在傳動臂3及擺臂4的共同配合下,使門板I翻轉一定的角度,當需要增大或減小出料量時,改變門板I的翻轉角度即可精確控制出料量,且翻轉過程占用的空間較小。實施例2本實用新型的料門結構不僅適用于出料門,也同樣適用于進料門,如圖2所示為一種蒸煮鍋的進料門,包括:翻轉門及驅動翻轉門的驅動機構,驅動機構為固定在蒸煮鍋上的氣缸8,當然,驅動機構也可以為其他能夠為翻轉門提供驅動力的裝置,翻轉門包括通過轉軸鉸接在蒸煮鍋料口處的門板7及連接在門板7與氣缸8之間的傳動臂9,傳動臂9的一端與氣缸8的活塞桿鉸接,另一端與門板7鉸接。該傳動臂9最好采用弧形結構的傳動臂,使得氣缸8的驅動力通過弧形結構傳遞給門板7時能夠以垂直的方向作用于門板,這樣大大節省了驅動力。從圖中還可看出,在門板7上鉸接有擺臂10,門板7通過該擺臂10連接在轉軸上。在門板7相背的兩個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固定片11和第二固定片12,擺臂10鉸接在第一固定片11上,傳動臂9鉸接在第二固定片12上。當需要控制進料量時,控制系統會發出指令,使氣缸8進行相應的工作,活塞桿會向相應的方向移動,進而帶動傳動臂9移動,在傳動臂9及擺臂10的共同配合下,使門板7翻轉一定的角度,當需要增大或減小進料量時,改變門板7的翻轉角度即可精確控制進料量,且翻轉過程占用的空間較小。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進行限制,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蒸煮鍋的料門,包括翻轉門以及用于驅動翻轉門的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門包括: 通過轉軸鉸接在蒸煮鍋料口處的門板; 連接在所述門板與驅動機構之間的傳動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蒸煮鍋的料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板上鉸接有擺臂,門板通過該擺臂連接在所述轉軸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蒸煮鍋的料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機構為固定在蒸煮鍋上的氣缸,所述傳動件為傳動臂,傳動臂的一端與氣缸的活塞桿鉸接,另一端與門板鉸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煮鍋的料門,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臂為弧形。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蒸煮鍋的料門,其特征在于,所述門板相背的兩個側面上分別設有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擺臂鉸接在第一固定片上,所述傳動臂鉸接在第二固定片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蒸煮鍋的料門,包括翻轉門以及用于驅動翻轉門的驅動機構,所述翻轉門包括通過轉軸鉸接在蒸煮鍋料口處的門板;連接在所述門板與驅動機構之間的傳動件。本實用新型蒸煮鍋的料門為可翻轉門,能夠準確控制活動出料門的開啟與關閉的程度,進而精確控制出料口的出料量,實現對貝類的精確加工。
文檔編號A23L1/33GK203028056SQ2012207391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7日
發明者王文標, 陳福君, 朱若榮 申請人:上虞市五葉食品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