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食品【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該乳制品由生鮮牛奶100份、蔗糖10份、麩皮粉2份、山藥粉2份、果膠1份、藥粉1份以及嗜酸乳桿菌1份制備而成。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乳制品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制備的乳制品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壓,避免了過多服用藥物帶來的毒副作用,并且還可以補充能量,一舉兩得。
【專利說明】一種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食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乳制品(dairy products)以鮮牛(羊)乳及其制品為主要原料,經加工制成的各種食品,也叫奶油制品。據《2013-2017年中國乳制品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國乳制品行業處于轉型的十字路口。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后三聚氰胺時代,我國乳制品行業增速放緩,乳制品產量從2009年的3205萬噸增長至2011年的3548萬噸,復合增速僅為5.2%,主要是我國乳制品消費者消費信心受挫,并非消費量已達飽和狀態。食品安全問題的發生客觀上促進乳制品行業轉型,政府加強乳制品行業的整改、提升行業進入門檻、企業加強奶源建設、提升產品品質,我國乳制品行業正逐步走向規范化,增速也開始逐步回升。2012年我國乳制品產量增速回升至 6.6%ο
[0003]從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量來看,我國乳制品消費量遠未達到飽和狀態。前瞻產業研究院調研顯示,2011年我國人均乳品消費量約為18.8千克,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左右;與其他乳制品消費大國如印度、美國和歐洲差距巨大。即使是飲食習慣較為相近的日本和韓國,人均消費量也是我國的2倍左右;其他發展中國家如巴西、南非和墨西哥的人均消費量是我國的3倍左右。很顯然,我國人均乳制品消費偏低,我國乳制品的市場空間依舊巨大。
[0004]目前市場上的乳制品多種多樣,其側重點也有不同,例如針對缺鈣人群的高鈣奶以及針對便秘人群的有益菌奶等等。高血壓(hypertensive disease)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并出現相應的后果。按照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凡正常成人收縮壓應小于或等于140mmHg,舒張壓小于或等于90mmHg。亦即收縮壓在141_159mmHg之間,舒張壓在91_94mmHg之間,為臨界高血壓,一般需要臨床觀察。診斷高血壓時,必須多次測量血壓,至少有連續兩次舒張壓的平均值在95mmHg或以上才能確診為高血壓。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最近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0%以上,估計全國患病人數超過1.6億。
[0005]現有技術也出現了一些輔助藥物治療的食療方式,但是大多存在效果不佳、而且不能單一靠食療來控制血壓。鑒于藥物的毒副作用,現有技術亟待需要研究單一采用食療即可控制血壓的乳制品。
【發明內容】
[0006]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高血壓病人食用的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通過食用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可以有效地使得多數患者的血壓調控在正常范圍,減少了服藥,避免了藥物帶來的毒副作用,并且還可以補充能量,一舉兩得。[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生鮮牛奶100份、蔗糖
10-15份、麩皮粉2-3份、山藥粉2-3份、果膠I份、藥粉I份以及嗜酸乳桿菌I份;
所述乳制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按照重量份稱取上述各原料備用;
將蔗糖、麩皮粉、山藥粉、果膠以及藥粉投入到生鮮牛奶中,混合均勻,然后預熱到50°C,進行均質得到混合物料,均質壓力為18?20Mpa;隨后將均質后的混合物料置于90?95°C下進行消毒120秒,冷卻降溫到33°C后,加入嗜酸乳桿菌,發酵12小時,終止發酵,最后冷卻降溫到10°C后,包裝密封即得。
[0008]所述麩皮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將麩皮研磨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所述山藥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將山藥切碎,研磨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所述藥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
按照重量份稱取山楂10份、萊菔子9份、葛根7份、人參5份以及銀杏葉2份,混合均勻,加10倍重量的水煎煮I小時,過濾收集濾液,用lmol/L的鹽酸溶液調整濾液的pH為6.5,然后將濾液濃縮成密度為1.lg/ml的浸膏,60°C干燥后,粉碎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所述嗜酸乳桿菌的濃度(1-2) X IO7個/克。
[0009]本發明還公開了上述乳制品的制備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例來詳盡解釋本發明,但是并不作為對本
【發明內容】
核心創新精神的限制。
[0011]實施例1
一種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生鮮牛奶100份、蔗糖10份、麩皮粉2份、山藥粉2份、果膠I份、藥粉I份以及嗜酸乳桿菌I份;
上述乳制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按照重量份稱取上述各原料備用;
將蔗糖、麩皮粉、山藥粉、果膠以及藥粉投入到生鮮牛奶中,混合均勻,然后預熱到50°C,進行均質得到混合物料,均質壓力為ISMpa ;隨后將均質后的混合物料置于90°C下進行消毒120秒,冷卻降溫到33°C后,加入嗜酸乳桿菌(濃度I X IO7個/克),發酵12小時,終止發酵,最后冷卻降溫到10°C后,包裝密封即得。
[0012]所述麩皮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將麩皮研磨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所述山藥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將山藥切碎,研磨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所述藥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按照重量份稱取山楂10份、萊菔子9份、葛根7份、
人參5份以及銀杏葉2份,混合均勻,加10倍重量的水煎煮I小時,過濾收集濾液,用lmol/L的鹽酸溶液調整濾液的PH為6.5,然后將濾液濃縮成密度為1.lg/ml的浸膏,60°C干燥后,粉碎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實施例2
一種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鮮牛奶100份、蔗糖15份、麩皮粉3份、山藥粉3份、果膠1份、藥粉1份以及嗜酸乳桿菌1份;
所述乳制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按照重量份稱取上述各原料備用;
將蔗糖、麩皮粉、山藥粉、果膠以及藥粉投入到鮮牛奶中,混合均勻,然后預熱到50°C,進行均質得到混合物料,均質壓力為20Mpa ;隨后將均質后的混合物料置于95°C下進行消毒120秒,冷卻降溫到33°C后,加入嗜酸乳桿菌(濃度2 X IO7個/克),發酵12小時,終止發酵,最后冷卻降溫到10°C后,包裝密封即得。
[0013]所述麩皮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將麩皮研磨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所述山藥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將山藥切碎,研磨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所述藥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按照重量份稱取山楂10份、萊菔子9份、葛根7份、
人參5份以及銀杏葉2份,混合均勻,加10倍重量的水煎煮I小時,過濾收集濾液,用lmol/L的鹽酸溶液調整濾液的PH為6.5,然后將濾液濃縮成密度為1.lg/ml的浸膏,60°C干燥后,粉碎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實施例3
本發明制備的乳制品的降壓試驗:
選擇煙臺市中醫院11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臨床觀察;全部病例均根據《中藥新藥臨床指導原則》的診斷標準,確診為高血壓疾病。首先將110例病例隨機分為兩組,食療組55例,對照組55例。
[0014]診斷標準:收縮壓等于或高于160mmHg,舒張壓等于或高于95mmHg,兩者有一項經核實,即可確診為高血壓。
[0015]治療方法:對照組采用降壓平片,一次4片,一日三次;食療組每天服用本發明實施例I的乳制品,每天500ml,同時服用降壓平片,一日三次,一次I片。
[0016]療效標準:顯效:①舒張壓下降IOmmHg以上,并達到正常范圍舒張壓雖未將至正常,但以下降20 mmHg或以上,需具備其中I項;有效:①舒張壓下降不及IOmmHg,但以達到正常范圍舒張壓較治療前下降10~19 mmHg,但未達到正常范圍收縮壓較治療前下降30 mmHg,需具備其中I項;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3周后,兩組病例的療效比較結果見表1。
[0017]表1兩組病例的療效比較_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益生菌的乳制品,其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備而成:生鮮牛奶100份、蔗糖10-15份、麩皮粉2-3份、山藥粉2-3份、果膠I份、藥粉I份以及嗜酸乳桿菌I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制品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按照重量份稱取各原料備用; 將蔗糖、麩皮粉、山藥粉、果膠以及藥粉投入到生鮮牛奶中,混合均勻,然后預熱到50°C,進行均質得到混合物料,均質壓力為18?20Mpa ;隨后將均質后的混合物料置于90?95°C下進行消毒120秒,冷卻降溫到33°C后,加入嗜酸乳桿菌,發酵12小時,終止發酵,最后冷卻降溫到10°C后,包裝密封即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乳制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麩皮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將麩皮研磨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所述山藥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將山藥切碎,研磨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所述藥粉按照如下方法制備得到:按照重量份稱取山楂10份、萊菔子9份、葛根7份、人參5份以及銀杏葉2份,混合均勻,加10倍重量的水煎煮I小時,過濾收集濾液,用lmol/L的鹽酸溶液調整濾液的PH為6.5,然后將濾液濃縮成密度為1.lg/ml的浸膏,60°C干燥后,粉碎成粉末狀,過200目篩即得。
【文檔編號】A23C9/152GK103549009SQ201310528094
【公開日】2014年2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姜竹茂, 劉軍軍, 劉曉 申請人:煙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