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466258閱讀:213來源:國知局
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包括反應腔體(1)和安裝于反應腔體(1)內的第一反應柱(2),所述反應腔體(1)是柱狀件,所述反應腔體(1)的內壁設置有凸臺(4),其特征在于,第一反應柱(2)安裝有第一緊固件(7),生物芯片與所述第一緊固件(7)相匹配地安裝,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生物芯片與所述凸臺(4)形成孵育反應腔(6)。由此,能夠在孵育之前和/或之后,容易地對生物芯片進行轉移、吹洗、點樣、安裝、剝離、成像等操作,且不易使生物芯片破碎。
【專利說明】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芯片反應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背景技術】
[0002]生物芯片(biochip)技術是20世紀90年代初期發展起來的一門高度集成化的分析技術,根據其結構特點可分為微陣列芯片和微流體芯片兩大類。其中微陣列芯片是由生物材料微陣列構成的芯片,包括DNA芯片、蛋白質芯片、細胞芯片和組織芯片等,其基本原理都是將探針分子結合到某種固相載體表面,然后與溶液中的樣品分子進行親和結合反應,通過檢測經酶、熒光素或放射性同位素放大后的信號強弱,進而判斷樣品中靶分子的數量。生物芯片集成了探針固相原位合成技術、照相平板印刷技術、高分子合成技術、精密控制技術和激光共聚焦顯微技術,使得合成、固定高密度的數以萬計的探針分子以及對雜交信號進行實時、靈敏、準確的檢測分析變得切實可行。生物芯片技術在分子生物學研究領域、醫學臨床檢驗領域、生物制藥領域和環境醫學領域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
[0003]孵育步驟是生物芯片操作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在這個過程里,液相中游離的靶向分子或識別分子穿過液固界面屏障與固體表面的探針分子相互識別并結合,該過程的反應速率和效率受到溶質擴散影響。為最大程度提高反應效率和檢測靈敏度,常規孵育過程是在敞開或半敞開體系下在生化培養箱中靜置過夜或者輔助搖床振蕩數個小時。這個過程耗時長,不能適應臨床檢測的需求;長時間孵育可能造成樣品變性,失活;非封閉體系會造成溶液揮發,產生邊際效應影響實驗準確性。以上種種問題都對實驗的重復性、可靠性產生很大影響。已有相關研究表明,受制于液固屏障的所限,即使長達數天的靜置孵育,其反應效率仍不如短時間高強度混合孵育。然而,實現高強度混合孵育的最終方法是使用自動雜交站,這種雜交站的價格通常為30,000?60,000美元,極其昂貴,不適合推廣使用。
[0004]因此,發展一種新型的簡便通用,快速穩定,適應于高強度混合的生物芯片反應器不但可以節省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而且可以提高生物芯片的靈敏度、穩定性及重現性。
[0005]中國實用新型CN202054829U、CN202766517U 和中國專利 ZL2011101425185 分別公開了一類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使用這類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可以滿足高強度振蕩孵育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6]在孵育步驟前后,往往需要對生物芯片進行轉移、吹洗、點樣、安裝、剝離、成像等操作。另一方面,生物芯片通常是具有一定脆性的薄膜或薄片,因而,在使用上述已知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時,存在下述問題:生物芯片不易操作且容易破碎。
[0007]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在孵育步驟之前和/或之后,容易地對生物芯片進行轉移、吹洗、點樣、安裝、剝離、成像等操作,且不易使生物芯片破碎的新型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
[0008]本發明人經深入研究發現,通過在傳統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反應柱上安裝緊固件,并與所述緊固件相匹配地安裝生物芯片,能夠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從而完成了本實用新型。
[0009]S卩,本實用新型包括:
[0010]1、一種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包括反應腔體(I)和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的第一反應柱(2),所述反應腔體(I)是柱狀件,所述反應腔體(I)的內壁設置有凸臺(4),其特征在于,第一反應柱(2)安裝有第一緊固件(7),生物芯片與所述第一緊固件(7)相匹配地安裝,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生物芯片與所述凸臺(4)形成孵育反應腔(6)。
[0011]2、根據項I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緊固件(7)設置有緊固件底板,所述緊固件底板具有兩個表面,其中的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對置的兩個緊固件側板,另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容納部分,所述第一緊固件(7)通過所述緊固件側板安裝至所述第一反應柱(2)。
[0012]3、根據項2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芯片放置于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容納部分,并且緊密地配合于所述容納部分中。
[0013]4、根據項I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
[0014]5、根據項4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腔體(I)具有相對布置的一對反應腔體配合側板,所述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側板分別與所述反應腔體
(I)的反應腔體配合側板的內側緊密貼合接觸。
[0015]6、根據項2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且所述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底板的側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筋
(9),第一緊固件(7)的緊固件側板分別開設有與第二凸起筋(9)相配合的凹槽,由此將所述第一緊固件(7)安裝至所述第一反應柱(2)。
[0016]7、根據項5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反應柱(2)隔著所述凸臺(4)相對設置的第二反應柱(3),所述第二反應柱(3)安裝有第二緊固件(8),生物芯片與所述第二緊固件(8)相匹配地安裝,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生物芯片、所述第二緊固件(8)的生物芯片與所述凸臺(4)形成所述孵育反應腔6。
[0017]8、根據項7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緊固件(8)設置有緊固件底板,所述緊固件底板具有兩個表面,其中的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對置的兩個緊固件側板,另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容納部分,所述第二緊固件(8)通過所述緊固件側板安裝至所述第二反應柱(3)。
[0018]9、根據項8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緊固件(8)的生物芯片放置于所述第二緊固件(8)的容納部分,并且緊密地配合于所述容納部分中。
[0019]10、根據項8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應柱(3)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所述第二反應柱(3)的反應柱側板分別與所述反應腔體(I)的反應腔體配合側板的內側緊密貼合接觸,且所述第二反應柱(3)的反應柱底板的側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筋(9),第二緊固件(8)的緊固件側板分別開設有與第二凸起筋(9)相配合的凹槽,由此將所述第二緊固件(8)安裝至所述第二反應柱(3)。
[0020]11、根據項I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中,所述第一緊固件(7)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
[0021]根據本實用新型,所述緊固件可以在所述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組裝前和/或孵育反應結束后,作為所述生物芯片的承載體,這樣可以容易地對生物芯片進行轉移、吹洗、點樣、安裝、剝離、成像等操作,且不易使生物芯片破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0024]圖3為圖1的縱向剖視圖。
[0025]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方式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0027]圖6為圖4的縱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在詳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之前,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在它的應用中并不限制到在下面的描述中提出或者在附圖中示出的結構的細節和部件的配置。本實用新型能夠具有除了描述的那些之外的實施例,并能夠以不同方式實施和進行。再者,應當理解,在此采用的措辭和術語以及概要是為了描述的目的,不應認為是限定性的。
[002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方式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該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包括反應腔體I和對稱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的第一反應柱2和第二反應柱3。
[0030]通過采用這種對稱安裝的第一反應柱2和第二反應柱3,本實施方式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能夠同時完成雙份生物芯片的孵育。
[0031]根據本實施方式的第一反應柱2和第二反應柱3安裝至反應腔體I所采用的具體結構示出在圖2和圖3中。
[0032]具體地說,反應腔體I的內壁上設置有凸臺4。在一項實施例中,該凸臺4可以與反應腔體I 一體成型,并且環繞該反應腔體I的內周壁形成,由此增加整個結構的強度。凸臺4具有作為孵育反應腔6的中空結構。該中空結構如圖3所示。
[0033]如圖2所示,第一反應柱2安裝有用于安裝生物芯片的第一緊固件7,第二反應柱3安裝有用于安裝生物芯片的第二緊固件8,當第一反應柱2和第二反應3對稱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時,第一緊固件7的生物芯片、第二緊固件8的生物芯片與凸臺4的中空結構構成孵育反應腔6。
[0034]如圖1和2所示,第一反應柱2和第二反應柱3都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當第二反應柱3安裝在反應腔體I的下方時,該第二反應柱3也采用倒置的U形形狀。
[0035]該反應腔體I采用柱狀件。該反應腔體I具有相對布置的兩對反應腔體配合側板,如圖1所示,使得該反應腔體I形成大概加厚的英文字母H的形狀。第一反應柱2和第二反應柱3的反應柱側板分別與反應腔體I其中的一對反應腔體配合側板的內側緊密貼合接觸。同時,反應腔體I其中的另一對反應腔體開槽側板開設有用于添加生物芯片孵育反應液的U形槽。可選擇地,U形槽對稱地開設在反應腔體I其中的另一對反應腔體開槽側板的上部和下部。
[0036]在根據本實施方式的一項實施例中,第一反應柱2和第二反應柱3的反應柱側板均設置有凸起筋5。反應腔體I的反應腔體配合側板均開設有與凸起筋5相配合的凹槽。第一反應柱2和第二反應柱3通過將凸起筋5卡入該凹槽中而安裝于反應腔體內。
[0037]這種凸起筋與凹槽配合的結構能夠實現反應柱與反應腔體的快速安裝與拆卸,并可利用托架實現多組反應器的同步操作和檢測,節省了勞務,降低了能耗。由此在大量操作時,尤其可以降低能耗,同時也提高操作的可靠性。
[0038]下面詳細說明第一和第二緊固件的結構。如圖2所示,第一緊固件7和第二緊固件8都設置有緊固件底板和兩個緊固件側板。緊固件底板具有兩個對置的表面,或者也可以稱為正反表面。其中的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對置的兩個緊固件側板,由此形成一個扁平的U形形狀。緊固件底板的另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容納部分。如圖2所示,容納部分可以形成為淺的或者深度較小的框體,便于將生物芯片放置于其中。可以理解,該容納部分也可以采用多種其他結構,只要生物芯片能夠放置于其中即可。
[0039]在一項實施例中,第一緊固件7和第二緊固件8分別通過緊固件側板緊密貼合接觸反應柱底板而安裝至第一反應柱2和第二反應柱3。為了實現穩固的連接結構,緊固件側板之間的距離,也就是緊固件底板的長度可以設計成與反應柱底板的長度完全相等,或者稍微小于其長度,由此實現緊密的固緊配合。優選地,所述第一緊固件7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和/或所述第二緊固件8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第二反應柱3。這種可拆卸安裝可以通過本領域公式的手段來實現,例如,可以將緊固件的緊固件側板制作成有一定彈性的部件,使得緊固件側板接觸反應柱底板時兩者因彈力而緊密貼合,且又可以通過外力克服該彈力而將兩者分離。作為典型的結構,可以列舉出例如卡扣連接或咬合連接。
[0040]生物芯片可以放置于第一緊固件7和第二緊固件8的容納部分,并且緊密地配合于容納部分中。容納部分的尺寸可以與生物芯片的尺寸完全相同,從而實現這種緊密的配合。這種緊密的配合使得生物芯片能夠穩固地被放置于第一緊固件7和第二緊固件8中,從而方便進行各種操作,包括便于生物芯片進行轉移、吹洗、點樣和安裝等操作,降低了操作的難度,并不易破壞生物芯片。
[0041]在一項優選實施例中,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底板的側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筋9,第一緊固件7的緊固件側板分別開設有與第二凸起筋9相配合的凹槽,由此將所述第一緊固件7安裝至所述第一反應柱2。同樣,對于第二反應柱3也可以采用類似設計,第二反應柱3的反應柱底板的側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筋9,第二緊固件8的緊固件側板分別開設有與第二凸起筋9相配合的凹槽,由此將第二緊固件8安裝至所述第二反應柱3。這種凸起筋與凹槽相互配合的結構也能夠更理想地實現緊密的固緊配合。采用上述這種優選結構的緊固件加固生物芯片,可實現高強度振蕩,即允許360度翻轉式的高強度振蕩,從而提高反應效率,縮短孵育時間,增加實驗的靈敏度、特異性和重現性。優選地,所述凹槽與所述凸起筋之間的配合還使得能夠將所述緊固件從所述反應柱上拆卸下來。這樣,能夠將所述緊固件作為后續操作中所述生物芯片的承載體,便于對所述生物芯片進行清洗、成像等后續操作。[0042]在本實施方式的一項實施例中,反應柱側板的位于反應腔體側板外部的部分呈波紋狀,也就是說,反應柱側板的不與反應腔體側板重疊的部分呈波紋狀。采用波紋狀的側板,可以增加操作的方便性和可靠性。
[0043]采用本實施方式的一項優選實施例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使用方法可以為:先將第二緊固件8通過第二凸起筋9卡裝于第二反應柱3上,然后將芯片安裝至第二緊固件8上的芯片安裝面上,捏住第二反應柱3兩側將第二反應柱3送入反應腔體I內,第二反應柱3兩側的凸起筋5卡入反應腔體I的凹槽中,將第二反應柱3牢固地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然后向凸臺4的用于作為生物芯片孵育反應腔6的中空結構中加入生物芯片孵育反應液;再按照對稱方式將第一緊固件7通過第二凸起筋9卡裝于第一反應柱2上,然后將芯片安裝至至第二緊固件8上的芯片安裝面上,按照與第二反應柱3對稱的方式將第一反應柱2牢固的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最后將一個或多個安裝好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置于生化培養箱或高速振蕩器中進行生物芯片孵育。
[0044]上文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的一個實施方式。作為另一優選實施方式,如圖4?6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還可以僅包括反應腔體I和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的第一反應柱2。在該實施方式中,只使用第一反應柱2,而不使用第二反應柱3。反應腔體I也僅具有一側的一對反應腔體配合側板和一對一對反應腔體開槽側板。因此,反應腔體I的底壁設置有凸臺4,其底部由反應腔體I的底壁封閉。所述反應腔體I的底壁可以是完全封閉的,也可以設置有用于添加液體(例如孵育反應液)的注入孔。
[0045]類似地,第一反應柱2安裝有第一緊固件7,生物芯片與第一緊固件7相匹配地安裝。當第一反應柱2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時,第一緊固件7的生物芯片、凸臺4與所述反應腔體I的底壁共同形成孵育反應腔6。
[0046]在該實施方式中,第一反應柱2的結構與上述兩側都具有反應柱的孵育反應器的結構相同,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
[0047]第一緊固件7設置有緊固件底板,緊固件底板具有對置的兩個表面,或者說正反表面。其中的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對置的兩個緊固件側板,另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容納部分。第一緊固件7通過緊固件側板安裝至第一反應柱2。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底板的側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筋9,第一緊固件7的緊固件側板分別開設有與第二凸起筋9相配合的凹槽,由此將第一緊固件7安裝至第一反應柱2。優選地,所述第一緊固件7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生物芯片放置于第一緊固件7的容納部分,并且緊密地配合于容納部分中。
[0048]反應腔體I采用柱狀件,并具有相對布置的一對反應腔體配合側板。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側板分別與反應腔體I的反應腔體配合側板的內側緊密貼合接觸。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側板設置有凸起筋5。反應腔體I的反應腔體配合側板開設有與凸起筋5相配合的凹槽。第一反應柱2通過將凸起筋5卡入所述凹槽中而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
[004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做任何限制,凡是根據實用新型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變更以及等效結構變化,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內。例如,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下述技術方案:
[0050]1、一種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包括反應腔體I和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的第一反應柱2,所述反應腔體I是柱狀件,所述反應腔體I的內壁設置有凸臺4,其特征在于,第一反應柱2安裝有第一緊固件7,生物芯片與所述第一緊固件7相匹配地安裝,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生物芯片與所述凸臺4形成孵育反應腔6。
[0051]2、根據項I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緊固件7設置有緊固件底板,所述緊固件底板具有兩個表面,其中的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對置的兩個緊固件側板,另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容納部分,所述第一緊固件7通過所述緊固件側板安裝至所述第一反應柱2。
[0052]3、根據項I或2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芯片放置于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容納部分,并且緊密地配合于所述容納部分中。
[0053]4、根據項I?3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
[0054]5、根據項I?4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腔體I具有相對布置的一對反應腔體配合側板,所述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側板分別與所述反應腔體I的反應腔體配合側板的內側緊密貼合接觸。
[0055]6、根據項I?5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底板的側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筋9,第一緊固件7的緊固件側板分別開設有與第二凸起筋9相配合的凹槽,由此將所述第一緊固件7安裝至所述第一反應柱2。
[0056]7、根據項I?6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反應柱2隔著所述凸臺4相對設置的第二反應柱3,所述第二反應柱3安裝有第二緊固件8,生物芯片與所述第二緊固件8相匹配地安裝,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生物芯片、所述第二緊固件8的生物芯片與所述凸臺4形成所述孵育反應腔6。
[0057]8、根據項I?7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緊固件8設置有緊固件底板,所述緊固件底板具有兩個表面,其中的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對置的兩個緊固件側板,另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容納部分,所述第二緊固件8通過所述緊固件側板安裝至所述第二反應柱3。
[0058]9、根據項I?8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緊固件8的生物芯片放置于所述第二緊固件8的容納部分,并且緊密地配合于所述容納部分中。
[0059]10、根據項I?9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應柱3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所述第二反應柱3的反應柱側板分別與所述反應腔體I的反應腔體配合側板的內側緊密貼合接觸。
[0060]11、根據項I?10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應柱3的反應柱底板的側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筋9,第二緊固件8的緊固件側板分別開設有與第二凸起筋9相配合的凹槽,由此將所述第二緊固件8安裝至所述第二反應柱3。
[0061]12.根據項I?11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中,所述凸臺4環繞所反應腔體I的內壁形成。
[0062]13.根據項I?12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中,所述凸臺4與所述反應腔體I 一體成型。[0063]14.根據項I?13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中,所述凸臺4具有中
空結構。
[0064]15.根據項I?14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中,所述反應腔體I的遠離所述第一反應柱2的U形開口的一端具有封閉的底面。
[0065]16.根據項15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中,所述封閉的底面設置有用于注入液體的注入孔。
[0066]17.根據項I?16中任一項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中,所述第一緊固件7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和/或所述第二緊固件8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第二反應柱3。
[0067]在本文中使用的“一”和“所述”可以包括多個,除非上下文另有清楚說明。術語“包括”、“具有”是開放式的,并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組合的存在或者加入。在這里描述的方法步驟、工藝和操作不應理解為必須需要它們以討論或者示出的特定的順序來執行,除非特別說明了執行順序。還可以理解,其它或者替代的步驟也可以采用。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包括反應腔體(I)和安裝于反應腔體(I)內的第一反應柱(2),所述反應腔體(I)是柱狀件,所述反應腔體(I)的內壁設置有凸臺(4),其特征在于,第一反應柱(2)安裝有第一緊固件(7),生物芯片與所述第一緊固件(7)相匹配地安裝,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生物芯片與所述凸臺(4)形成孵育反應腔(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緊固件(7)設置有緊固件底板,所述緊固件底板具有兩個表面,其中的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對置的兩個緊固件側板,另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容納部分,所述第一緊固件(7)通過所述緊固件側板安裝至所述第一反應柱(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芯片放置于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容納部分,并且緊密地配合于所述容納部分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腔體(I)具有相對布置的一對反應腔體配合側板,所述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側板分別與所述反應腔體(I)的反應腔體配合側板的內側緊密貼合接觸。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且所述第一反應柱(2)的反應柱底板的側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筋(9),第一緊固件(7)的緊固件側板分別開設有與第二凸起筋(9)相配合的凹槽,由此將所述第一緊固件(7)安裝至所述第一反應柱(2)。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與所述第一反應柱(2)隔著所述凸臺(4)相對設置的第二反應柱(3),所述第二反應柱(3)安裝有第二緊固件(8),生物芯片與所述第二緊固件(8)相匹配地安裝,所述第一緊固件(7)的生物芯片、所述第二緊固件(8)的生物芯片與所述凸臺(4)形成所述孵育反應腔6。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緊固件(8)設置有緊固件底板,所述緊固件底板具有兩個表面,其中的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對置的兩個緊固件側板,另一個表面上設置有容納部分,所述第二緊固件(8)通過所述緊固件側板安裝至所述第二反應柱(3)。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緊固件(8)的生物芯片放置于所述第二緊固件(8)的容納部分,并且緊密地配合于所述容納部分中。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應柱(3)具有豎直的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以及連接相對布置的兩個反應柱側板的反應柱底板,由此構成U形形狀的柱狀件,所述第二反應柱(3)的反應柱側板分別與所述反應腔體(I)的反應腔體配合側板的內側緊密貼合接觸,且所述第二反應柱(3)的反應柱底板的側部設置有第二凸起筋(9),第二緊固件(8)的緊固件側板分別開設有與第二凸起筋(9)相配合的凹槽,由此將所述第二緊固件(8)安裝至所述第二反應柱(3)。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芯片孵育反應器,其中,所述第一緊固件(7)可拆卸地安裝于所述第一反應柱(2)。
【文檔編號】C12M1/00GK203613180SQ201320796810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5日
【發明者】馬雄明 申請人:蘇州偲聚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宁县| 北票市| 曲水县| 曲沃县| 宁陕县| 廉江市| 洪泽县| 合作市| 和平县| 丰县| 临沧市| 长泰县| 阿勒泰市| 蓬溪县| 吉林市| 黔西县| 伊金霍洛旗| 醴陵市| 香港| 金沙县| 平顺县| 蕲春县| 古浪县| 宁波市| 新兴县| 巴楚县| 兴安盟| 张家界市| 清河县| 平安县| 内丘县| 司法| 宿迁市| 远安县| 攀枝花市| 遵化市| 中卫市| 张家口市| 车险| 滦南县| 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