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茶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備方法,通過傳統的紅茶與枸杞、沙棘按照(7-9):(3-5):(0.5-1.5)的配比,使得制備出來的袋泡茶的營養成分豐富,保健功效明顯,對抗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糖具有明顯的功效,適合于大眾群體的飲用;通過在制備工藝中,將紅茶制備工藝與枸杞、沙棘添加工藝結合在一起,在制備紅茶過程中,就將袋泡茶制作完成,進一步的縮短了袋泡茶的制作工藝,降低了袋泡茶制作成本,提高了袋泡茶的營養物質,改善了袋泡茶的口感,豐富了袋泡茶的湯色,使得飲用人群的飲欲被提升。
【專利說明】一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茶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袋泡茶的制備工藝在現有技術中的研究較多,并且茶已經成為人們的主要飲品之 一,對茶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對功能性茶的需求也越來越多,特別是對能夠增強免疫 力、降低血糖、口感舒適、湯色美觀的功能性茶的需求更急劇。為此,有研究者在茶飲料的制 備工藝和營養元素的豐富方面了做豐富的研究與探索,同時對于枸杞作為原料,與沙棘進 行配合,加入茶葉之中生產茶飲品的工藝也有所研究,但是對于枸杞、沙棘作為茶飲料的添 加物,進而使其來豐富茶產品的質量和營養素,進而達到增強免疫、降低血糖等功能性的目 的時,還較為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3]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抗疲勞、降血脂、 能夠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延緩衰老、富含維生素 C的枸杞保健袋泡茶。
[0004]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能夠改善袋泡茶口感、豐富茶營養結構、使得制備出來的茶的 湯色可口的枸杞保健袋泡茶的制備方法。
[0005] 具體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6] 一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其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7-9份、枸杞3-5份、沙棘0. 5-1. 5 份。
[0007] 所述的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8份、枸杞4份、沙棘1份。
[0008] 所述的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7份、枸杞5份、沙棘1. 5份。
[0009] 所述的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9份、枸杞3份、沙棘0. 5份。
[0010]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保健袋泡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1] (1)枸杞處理:將枸杞上述配比份在置于溫度為50-70°C的環境中煎煮l-3h后,再 將其置于溫度為130-150°C的環境中煎煮10_20min,降溫冷卻至常溫后,將枸杞渣撈出,并 將枸杞渣打成粉末,并過200-400目篩處理,待用;同時將濾液加溫至溫度為90-100°C濃縮 至三分之一時,待用;
[0012] (2)沙棘處理:將沙棘果按照上述配比份進行搗碎之后,并用榨汁機榨出沙棘果 中的汁液,并將汁液置于溫度為30-40°C的環境中,保溫處理l_2h后,待用;
[0013] (3)袋泡茶制備:根據傳統紅茶制備工藝對茶葉鮮葉進行袋泡茶制備,具體是:先 將茶葉鮮葉在溫度為45-55°C的環境中攤涼,并在攤涼時不斷采用步驟1)獲得的枸杞濃縮 液噴灑,噴灑量為制備好的枸杞濃縮液的三分之一,攤涼處理3-4h后;再將攤涼茶葉置于 揉捻機中,按照逆時針方向,采用壓力為3. 4-4. 2kg/m3進行一次揉捻10-15min,在進行一 次揉捻時采用枸杞濃縮液三分之一的量繼續噴灑,同時噴灑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一 次揉捻結束后,并將一次揉捻結束的茶葉置于溫度為100-150°C的高溫蒸汽中一次殺青處 理4-5s,再將一次殺青處理結束的茶葉送入揉捻機中進行二次揉捻,并將揉捻機的揉捻方 向改變為順時針方向,揉捻時候的壓力為3. 7-5. 4kg/m3,揉捻時間為8-12min,并在二次揉 捻時,向其中繼續噴灑剩余的枸杞濃縮液和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二次揉捻結束后;將 茶葉置于發酵池中,調整溫度為60-70°C,并控制濕度為60-70%,發酵處理2-3h,在發酵過 程中翻拋處理一次,并在翻拋的同時,將剩余的沙棘汁液噴灑在發酵料上,并攪拌均勻后, 繼續發酵;待發酵結束之后,將茶葉采用溫度為90-KKTC的遠紅外線烘干至水分含量為 9-10%,并將烘干的茶葉采用粉碎機粉碎成200-400目的粉末,并過200-400目的篩處理 后;再將茶葉粉末與步驟1)制得的枸杞粉末進行混合均勻,再置于烘干機中,采用溫度為 50-60°C烘干至水分含量為2-3%后,按照12-23g/袋進行滅菌裝袋,即可獲得袋泡茶。
[0014] 沙棘含黃酮類成分,還含有多種維生素、茶兒精,能夠明顯提高肌體免疫功能,有 防癌、抗腫瘤、抗氧化衰老、消炎作用;枸杞含甜菜素、阿托片、胡蘿卜素、核黃素、煙酸、酸漿 果紅素、維生素 A以及微量元素,有增強免疫功能,延緩衰老、抗遺傳損傷、抗腫瘤作用。茶 葉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能夠為人體補充多種營養元素。
[0015]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的技術效果體現在:
[0016] ①通過傳統的紅茶與枸杞、沙棘按照(7-9) : (3-5) : (0. 5-1. 5)的配比,使得制備 出來的袋泡茶的營養成分豐富,保健功效明顯,對抗衰老、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 糖具有明顯的功效,適合于大眾群體的飲用。
[0017] ②通過在制備工藝中,將紅茶制備工藝與枸杞、沙棘添加工藝結合在一起,在制備 紅茶過程中,就將袋泡茶制作完成,進一步的縮短了袋泡茶的制作工藝,降低了袋泡茶制作 成本,提高了袋泡茶的營養物質,改善了袋泡茶的口感,豐富了袋泡茶的湯色,使得飲用人 群的飲欲被提升。
[0018] ③通過對紅茶、枸杞、沙棘進行恰當的搭配,并結合制備工藝中的技術改進,進而 提高了袋泡茶中的維生素 C以及其他營養物質的含量,提高了袋泡茶的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0019] 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護的 范圍不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0020] 實施例1
[0021] -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其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7kg、枸杞3kg、沙棘0. 5kg。
[0022] 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3] (1)枸杞處理:將枸杞上述配比份在置于溫度為50°C的環境中煎煮lh后,再將 其置于溫度為130°C的環境中煎煮lOmin,降溫冷卻至常溫后,將枸杞渣撈出,并將枸杞渣 打成粉末,并過200目篩處理,待用;同時將濾液加溫至溫度為90°C濃縮至三分之一時,待 用;
[0024] (2)沙棘處理:將沙棘果按照上述配比份進行搗碎之后,并用榨汁機榨出沙棘果 中的汁液,并將汁液置于溫度為30°C的環境中,保溫處理lh后,待用;
[0025] (3)袋泡茶制備:根據傳統紅茶制備工藝對茶葉鮮葉進行袋泡茶制備,具體是:先 將茶葉鮮葉在溫度為45°C的環境中攤涼,并在攤涼時不斷采用步驟1)獲得的枸杞濃縮液 噴灑,噴灑量為制備好的枸杞濃縮液的三分之一,攤涼處理3h后;再將攤涼茶葉置于揉捻 機中,按照逆時針方向,采用壓力為3. 4kg/m3進行一次揉捻lOmin,在進行一次揉捻時采用 枸杞濃縮液三分之一的量繼續噴灑,同時噴灑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一次揉捻結束后, 并將一次揉捻結束的茶葉置于溫度為l〇〇°C的高溫蒸汽中一次殺青處理4s,再將一次殺青 處理結束的茶葉送入揉捻機中進行二次揉捻,并將揉捻機的揉捻方向改變為順時針方向, 揉捻時候的壓力為3. 7kg/m3,揉捻時間為8min,并在二次揉捻時,向其中繼續噴灑剩余的 枸杞濃縮液和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二次揉捻結束后;將茶葉置于發酵池中,調整溫度 為60°C,并控制濕度為60%,發酵處理2h,在發酵過程中翻拋處理一次,并在翻拋的同時, 將剩余的沙棘汁液噴灑在發酵料上,并攪拌均勻后,繼續發酵;待發酵結束之后,將茶葉采 用溫度為90°C的遠紅外線烘干至水分含量為9%,并將烘干的茶葉采用粉碎機粉碎成200 目的粉末,并過200目的篩處理后;再將茶葉粉末與步驟1)制得的枸杞粉末進行混合均勻, 再置于烘干機中,采用溫度為50°C烘干至水分含量為2%后,按照12g/袋進行滅菌裝袋,即 可獲得袋泡茶。
[0026] 實施例2
[0027] -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其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9g、枸杞5g、沙棘1. 5g。
[0028] 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9] (1)枸杞處理:將枸杞上述配比份在置于溫度為70°C的環境中煎煮3h后,再將其 置于溫度為150°C的環境中煎煮20min,降溫冷卻至常溫后,將枸杞渣撈出,并將枸杞渣打 成粉末,并過400目篩處理,待用;同時將濾液加溫至溫度為10(TC濃縮至三分之一時,待 用;
[0030] (2)沙棘處理:將沙棘果按照上述配比份進行搗碎之后,并用榨汁機榨出沙棘果 中的汁液,并將汁液置于溫度為40°C的環境中,保溫處理2h后,待用;
[0031] (3)袋泡茶制備:根據傳統紅茶制備工藝對茶葉鮮葉進行袋泡茶制備,具體是:先 將茶葉鮮葉在溫度為55°C的環境中攤涼,并在攤涼時不斷采用步驟1)獲得的枸杞濃縮液 噴灑,噴灑量為制備好的枸杞濃縮液的三分之一,攤涼處理4h后;再將攤涼茶葉置于揉捻 機中,按照逆時針方向,采用壓力為4.2kg/m3進行一次揉捻15min,在進行一次揉捻時采 用枸杞濃縮液三分之一的量繼續噴灑,同時噴灑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一次揉捻結束 后,并將一次揉捻結束的茶葉置于溫度為150°C的高溫蒸汽中一次殺青處理5s,再將一次 殺青處理結束的茶葉送入揉捻機中進行二次揉捻,并將揉捻機的揉捻方向改變為順時針方 向,揉捻時候的壓力為5.4kg/m3,揉捻時間為12min,并在二次揉捻時,向其中繼續噴灑剩 余的枸杞濃縮液和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二次揉捻結束后;將茶葉置于發酵池中,調整 溫度為70°C,并控制濕度為70%,發酵處理3h,在發酵過程中翻拋處理一次,并在翻拋的同 時,將剩余的沙棘汁液噴灑在發酵料上,并攪拌均勻后,繼續發酵;待發酵結束之后,將茶葉 采用溫度為l〇〇°C的遠紅外線烘干至水分含量為10%,并將烘干的茶葉采用粉碎機粉碎成 400目的粉末,并過400目的篩處理后;再將茶葉粉末與步驟1)制得的枸杞粉末進行混合 均勻,再置于烘干機中,采用溫度為60°C烘干至水分含量為3%后,按照23g/袋進行滅菌裝 袋,即可獲得袋泡茶。
[0032] 實施例3
[0033] 一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其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8t、枸杞4t、沙棘It。
[0034] 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5] (1)枸杞處理:將枸杞上述配比份在置于溫度為60°C的環境中煎煮2h后,再將 其置于溫度為140°C的環境中煎煮15min,降溫冷卻至常溫后,將枸杞渣撈出,并將枸杞渣 打成粉末,并過300目篩處理,待用;同時將濾液加溫至溫度為95°C濃縮至三分之一時,待 用;
[0036] (2)沙棘處理:將沙棘果按照上述配比份進行搗碎之后,并用榨汁機榨出沙棘果 中的汁液,并將汁液置于溫度為35°C的環境中,保溫處理1. 5h后,待用;
[0037] (3)袋泡茶制備:根據傳統紅茶制備工藝對茶葉鮮葉進行袋泡茶制備,具體是:先 將茶葉鮮葉在溫度為50°C的環境中攤涼,并在攤涼時不斷采用步驟1)獲得的枸杞濃縮液 噴灑,噴灑量為制備好的枸杞濃縮液的三分之一,攤涼處理3. 5h后;再將攤涼茶葉置于揉 捻機中,按照逆時針方向,采用壓力為4kg/m3進行一次揉捻13min,在進行一次揉捻時采用 枸杞濃縮液三分之一的量繼續噴灑,同時噴灑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一次揉捻結束后, 并將一次揉捻結束的茶葉置于溫度為130°C的高溫蒸汽中一次殺青處理4. 5s,再將一次殺 青處理結束的茶葉送入揉捻機中進行二次揉捻,并將揉捻機的揉捻方向改變為順時針方 向,揉捻時候的壓力為4. 4kg/m3,揉捻時間為lOmin,并在二次揉捻時,向其中繼續噴灑剩 余的枸杞濃縮液和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二次揉捻結束后;將茶葉置于發酵池中,調整 溫度為65°C,并控制濕度為65%,發酵處理2. 5h,在發酵過程中翻拋處理一次,并在翻拋的 同時,將剩余的沙棘汁液噴灑在發酵料上,并攪拌均勻后,繼續發酵;待發酵結束之后,將茶 葉采用溫度為95°C的遠紅外線烘干至水分含量為9 %,并將烘干的茶葉采用粉碎機粉碎成 300目的粉末,并過300目的篩處理后;再將茶葉粉末與步驟1)制得的枸杞粉末進行混合 均勻,再置于烘干機中,采用溫度為55°C烘干至水分含量為2. 5%后,按照18g/袋進行滅菌 裝袋,即可獲得袋泡茶。
[0038] 實施例4
[0039] -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其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7kg、枸杞5kg、沙棘1. 5kg。
[0040]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保健袋泡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1] (1)枸杞處理:將枸杞上述配比份在置于溫度為55°C的環境中煎煮1. 5h后,再將 其置于溫度為135°C的環境中煎煮13min,降溫冷卻至常溫后,將枸杞渣撈出,并將枸杞渣 打成粉末,并過250目篩處理,待用;同時將濾液加溫至溫度為93°C濃縮至三分之一時,待 用;
[0042] (2)沙棘處理:將沙棘果按照上述配比份進行搗碎之后,并用榨汁機榨出沙棘果 中的汁液,并將汁液置于溫度為33°C的環境中,保溫處理1. 3h后,待用;
[0043] (3)袋泡茶制備:根據傳統紅茶制備工藝對茶葉鮮葉進行袋泡茶制備,具體是:先 將茶葉鮮葉在溫度為48°C的環境中攤涼,并在攤涼時不斷采用步驟1)獲得的枸杞濃縮液 噴灑,噴灑量為制備好的枸杞濃縮液的三分之一,攤涼處理3. 3h后;再將攤涼茶葉置于揉 捻機中,按照逆時針方向,采用壓力為3. 8kg/m3進行一次揉捻12min,在進行一次揉捻時采 用枸杞濃縮液三分之一的量繼續噴灑,同時噴灑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一次揉捻結束 后,并將一次揉捻結束的茶葉置于溫度為ll〇°C的高溫蒸汽中一次殺青處理4. 4s,再將一 次殺青處理結束的茶葉送入揉捻機中進行二次揉捻,并將揉捻機的揉捻方向改變為順時針 方向,揉捻時候的壓力為3. 9kg/m3,揉捻時間為9min,并在二次揉捻時,向其中繼續噴灑剩 余的枸杞濃縮液和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二次揉捻結束后;將茶葉置于發酵池中,調整 溫度為63°C,并控制濕度為63%,發酵處理2. 4h,在發酵過程中翻拋處理一次,并在翻拋的 同時,將剩余的沙棘汁液噴灑在發酵料上,并攪拌均勻后,繼續發酵;待發酵結束之后,將茶 葉采用溫度為93°C的遠紅外線烘干至水分含量為9 %,并將烘干的茶葉采用粉碎機粉碎成 230目的粉末,并過230目的篩處理后;再將茶葉粉末與步驟1)制得的枸杞粉末進行混合 均勻,再置于烘干機中,采用溫度為53°C烘干至水分含量為2%后,按照15g/袋進行滅菌裝 袋,即可獲得袋泡茶。
[0044] 實施例5
[0045] -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其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9g、枸杞3g、沙棘0. 5g。
[0046] 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47] (1)枸杞處理:將枸杞上述配比份在置于溫度為64°C的環境中煎煮2. 5h后,再將 其置于溫度為145°C的環境中煎煮18min,降溫冷卻至常溫后,將枸杞渣撈出,并將枸杞渣 打成粉末,并過350目篩處理,待用;同時將濾液加溫至溫度為98°C濃縮至三分之一時,待 用;
[0048] (2)沙棘處理:將沙棘果按照上述配比份進行搗碎之后,并用榨汁機榨出沙棘果 中的汁液,并將汁液置于溫度為38°C的環境中,保溫處理1. 8h后,待用;
[0049] (3)袋泡茶制備:根據傳統紅茶制備工藝對茶葉鮮葉進行袋泡茶制備,具體是:先 將茶葉鮮葉在溫度為53°C的環境中攤涼,并在攤涼時不斷采用步驟1)獲得的枸杞濃縮液 噴灑,噴灑量為制備好的枸杞濃縮液的三分之一,攤涼處理3. 8h后;再將攤涼茶葉置于揉 捻機中,按照逆時針方向,采用壓力為4. Ikg/m3進行一次揉捻14min,在進行一次揉捻時采 用枸杞濃縮液三分之一的量繼續噴灑,同時噴灑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一次揉捻結束 后,并將一次揉捻結束的茶葉置于溫度為140°C的高溫蒸汽中一次殺青處理4. 8s,再將一 次殺青處理結束的茶葉送入揉捻機中進行二次揉捻,并將揉捻機的揉捻方向改變為順時針 方向,揉捻時候的壓力為5. Ikg/m3,揉捻時間為llmin,并在二次揉捻時,向其中繼續噴灑 剩余的枸杞濃縮液和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二次揉捻結束后;將茶葉置于發酵池中,調 整溫度為68°C,并控制濕度為68%,發酵處理2. 8h,在發酵過程中翻拋處理一次,并在翻拋 的同時,將剩余的沙棘汁液噴灑在發酵料上,并攪拌均勻后,繼續發酵;待發酵結束之后,將 茶葉采用溫度為98°C的遠紅外線烘干至水分含量為10%,并將烘干的茶葉采用粉碎機粉 碎成350目的粉末,并過350目的篩處理后;再將茶葉粉末與步驟1)制得的枸杞粉末進行 混合均勻,再置于烘干機中,采用溫度為58°C烘干至水分含量為2-3%后,按照22g/袋進行 滅菌裝袋,即可獲得袋泡茶。
[0050] 試驗例:
[0051] 現對實施例1、實施例2、實施例3、實施例4、實施例5制備出來的袋泡茶中的營養 成分進行檢測,其結果如下表所示:
[0052] 表:
[0053]
【權利要求】
1. 一種枸杞保健袋泡茶,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7-9份、枸杞3-5份、沙棘 0· 5-1. 5 份。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健袋泡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成份為茶葉鮮葉8份、枸 杞4份、沙棘1份。
3.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保健袋泡茶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 枸杞處理:將枸杞上述配比份在置于溫度為50-70°C的環境中煎煮l_3h后,再將其 置于溫度為130_150°C的環境中煎煮10_20min,降溫冷卻至常溫后,將枸杞渣撈出,并將枸 杞渣打成粉末,并過200-400目篩處理,待用;同時將濾液加溫至溫度為90-100°C濃縮至三 分之一時,待用; (2) 沙棘處理:將沙棘果按照上述配比份進行搗碎之后,并用榨汁機榨出沙棘果中的 汁液,并將汁液置于溫度為30-40°C的環境中,保溫處理l_2h后,待用; (3) 袋泡茶制備:根據傳統紅茶制備工藝對茶葉鮮葉進行袋泡茶制備,具體是:先將茶 葉鮮葉在溫度為45-55°C的環境中攤涼,并在攤涼時不斷采用步驟1)獲得的枸杞濃縮液 噴灑,噴灑量為制備好的枸杞濃縮液的三分之一,攤涼處理3-4h后;再將攤涼茶葉置于揉 捻機中,按照逆時針方向,采用壓力為3. 4-4. 2kg/m3進行一次揉捻10-15min,在進行一次 揉捻時采用枸杞濃縮液三分之一的量繼續噴灑,同時噴灑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一次 揉捻結束后,并將一次揉捻結束的茶葉置于溫度為100-150°C的高溫蒸汽中一次殺青處理 4_5s,再將一次殺青處理結束的茶葉送入揉捻機中進行二次揉捻,并將揉捻機的揉捻方向 改變為順時針方向,揉捻時候的壓力為3. 7-5. 4kg/m3,揉捻時間為8-12min,并在二次揉捻 時,向其中繼續噴灑剩余的枸杞濃縮液和沙棘汁液三分之一的量,待二次揉捻結束后;將茶 葉置于發酵池中,調整溫度為60-70°C,并控制濕度為60-70 %,發酵處理2-3h,在發酵過 程中翻拋處理一次,并在翻拋的同時,將剩余的沙棘汁液噴灑在發酵料上,并攪拌均勻后, 繼續發酵;待發酵結束之后,將茶葉采用溫度為90-KKTC的遠紅外線烘干至水分含量為 9-10%,并將烘干的茶葉采用粉碎機粉碎成200-400目的粉末,并過200-400目的篩處理 后;再將茶葉粉末與步驟1)制得的枸杞粉末進行混合均勻,再置于烘干機中,采用溫度為 50-60°C烘干至水分含量為2-3%后,按照12-23g/袋進行滅菌裝袋,即可獲得袋泡茶。
【文檔編號】A23F3/34GK104186824SQ201410386500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7日
【發明者】張恩榮, 楊艷群, 張茂, 譙文江 申請人:貴州芳瑞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