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烤魚調料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魚作為人類的食物的來源,含有人體健康必須的多種營養物質,在人類進化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魚根植于追求健康高品質生活的人們心中,成為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緊張的都市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制備味道獨特、口感好、鮮美等特點的魚是我們的目標。
目前,人們大多采用復配香辛料來進行食品的烹調,其優點是所需材料配備齊全、比例固定,香味俱全且風味獨特,給人們的烹調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但是,傳統的復配香辛料僅僅包括胡椒、姜粉等烹調常用的材料,香味不足、味道不夠濃厚,底味小,不能滿足人們對食物的要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醇香可口、增食欲的烤魚調料及其生產工藝。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烤魚調料,按照質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豆油34-38kg、干辣椒4.5-5.5kg、豆瓣醬10-12kg、豆豉水9-11kg、生姜2.8-3.2kg、大蒜1.9-2.1kg、芝麻0.9-1.1kg、花生1.3-1.6kg、青花椒粉0.45-0.55kg、味精3.8-4.2kg、食鹽3.3-3.8kg、白砂糖1.9-2.1kg、呈味核苷酸二鈉0.14-0.16kg、雞粉調味料0.9-1.1kg、香辛料0.9-1.1kg、孜然粉0.48-0.52kg、黑胡椒粉0.38-0.42kg、釀造醬油4.8-5.2kg、水6.5-7.5kg、雞膏1.8-2.2kg、牛膏0.18-0.22kg、干鍋香料0.18-0.22kg、山梨酸鉀0.045-0.050kg;所述的豆豉水是按照豆豉:水的質量比為1:1,將豆豉與水混合,磨細而得。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按照質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豆油36kg、干辣椒5kg、豆瓣醬11kg、豆豉水10kg、生姜3.0kg、大蒜2.0kg、芝麻1.0kg、花生1.5kg、青花椒粉0.5kg、味精4.0kg、食鹽3.5kg、白砂糖2.0kg、呈味核苷酸二鈉0.15kg、雞粉調味料1.0kg、香辛料1.0kg、孜然粉0.5kg、黑胡椒粉0.4kg、釀造醬油5.0kg、水7kg、雞膏2kg、牛膏0.2kg、干鍋香料0.2kg、山梨酸鉀0.048kg。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干辣椒的直徑為6毫米。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豆瓣醬的直徑為6毫米。
作為本發明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大蒜為蒜瓣。
所述的烤魚調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豆瓣醬粉碎,采用直徑6毫米的篩孔過篩,待用;
(2)干辣椒通過挑選,粉碎,采用直徑6毫米的篩孔過篩,待用;
(3)香辛料粉碎成粉狀,待用;
(4)分別將花生、芝麻炒香,粉碎,得花生粉、芝麻粉,待用;
(5)分別將生姜、大蒜去皮,洗凈,粉碎,得生姜粒、大蒜粒,待用;
(6)豆豉水的制作:將等質量的豆豉與水混合,磨細,得豆豉水,待用;
(7)稱量:各原輔料按配方嚴格稱量;
(8)物料投放:將大豆油放入攪拌鍋內加熱至180℃以上時,加入生姜粒、生蒜粒炒香;加入豆瓣醬、香辛料和豆豉水炒香收粒;然后加入干辣椒炒4-6min;加水、釀造醬油、食鹽、花生粉、芝麻粉、青花椒粉、孜然粉和黑胡椒粉煮沸;起鍋前加入牛膏、雞膏、干鍋香料、雞粉調味料、呈味核苷酸二鈉、白砂糖、味精和山梨酸鉀攪拌均勻,得烤魚調料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方法簡單易行,制得的烤魚調料可以保持魚肉的原味,醇香可口,增加食用者的食欲,是一種較理想的烤魚調料,宜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烤魚調料,按照質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豆油34kg、干辣椒5.5kg、豆瓣醬10kg、豆豉水11kg、生姜2.8kg、大蒜2.1kg、芝麻0.9kg、花生1.6kg、青花椒粉0.45kg、味精4.2kg、食鹽3.3kg、白砂糖2.1kg、呈味核苷酸二鈉0.14kg、雞粉調味料1.1kg、香辛料0.9kg、孜然粉0.52kg、黑胡椒粉0.38kg、釀造醬油5.2kg、水6.5kg、雞膏2.2kg、牛膏0.18kg、干鍋香料0.22kg、山梨酸鉀0.045kg;豆豉水是按照豆豉:水的質量比為1:1,將豆豉與水混合,磨細而得。
實施例2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烤魚調料,按照質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豆油38kg、干辣椒4.5kg、豆瓣醬12kg、豆豉水9kg、生姜3.2kg、大蒜1.9kg、芝麻1.1kg、花生1.3kg、青花椒粉0.55kg、味精3.8kg、食鹽3.8kg、白砂糖1.9kg、呈味核苷酸二鈉0.16kg、雞粉調味料0.9kg、香辛料1.1kg、孜然粉0.48kg、黑胡椒粉0.42kg、釀造醬油4.8kg、水7.5kg、雞膏1.8kg、牛膏0.22kg、干鍋香料0.18kg、山梨酸鉀0.050kg;豆豉水是按照豆豉:水的質量比為1:1,將豆豉與水混合,磨細而得。
實施例3
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烤魚調料,按照質量份數計,由以下原料制成:大豆油36kg、干辣椒5kg、豆瓣醬11kg、豆豉水10kg、生姜3.0kg、大蒜2.0kg、芝麻1.0kg、花生1.5kg、青花椒粉0.5kg、味精4.0kg、食鹽3.5kg、白砂糖2.0kg、呈味核苷酸二鈉0.15kg、雞粉調味料1.0kg、香辛料1.0kg、孜然粉0.5kg、黑胡椒粉0.4kg、釀造醬油5.0kg、水7kg、雞膏2kg、牛膏0.2kg、干鍋香料0.2kg、山梨酸鉀0.048kg。
上述發明實施例中,采用的原輔料來源及執行標準、儀器設備分別如表1~2所示。
表1 原輔料來源及執行標準
表2 儀器設備
上述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的烤魚調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豆瓣醬粉碎,采用直徑6毫米的篩孔過篩,待用;
(2)干辣椒通過挑選,粉碎,采用直徑6毫米的篩孔過篩,待用;
(3)香辛料粉碎成粉狀,待用;
(4)分別將花生、芝麻炒香,粉碎,得花生粉、芝麻粉,待用;
(5)分別將生姜、大蒜去皮,洗凈,粉碎,得生姜粒、大蒜粒,待用;
(6)豆豉水的制作:將等質量的豆豉與水混合,磨細,得豆豉水,待用;
(7)稱量:各原輔料按配方嚴格稱量;
(8)物料投放:將大豆油放入攪拌鍋內加熱至180℃以上時,加入生姜粒、生蒜粒炒香;加入豆瓣醬、香辛料和豆豉水炒香收粒;然后加入干辣椒炒5min;加水、釀造醬油、食鹽、花生粉、芝麻粉、青花椒粉、孜然粉和黑胡椒粉煮沸;起鍋前加入牛膏、雞膏、干鍋香料、雞粉調味料、呈味核苷酸二鈉、白砂糖、味精和山梨酸鉀攪拌均勻,得烤魚調料;
(9)取樣分析;
(10)灌裝、裝袋、熱合:灌裝時計量誤差應控制在一定范圍內,要求貼標位置正確,打碼日期正確、字跡清晰,熱合平整、牢固;
(11)裝箱、打包、入庫;
(12)成品檢驗。
在成品檢驗環節,涉及到感官要求、理化指標及微生物含量分別如表3~5所示。
表3 感官要求
表4 理化指標
表5 微生物含量
本發明方法簡單易行,制得的烤魚調料可以保持魚肉的原味,醇香可口,增加食用者的食欲,是一種較理想的烤魚調料,宜推廣應用。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