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青蝦繁育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青蝦苗種開口餌料。
背景技術:
青蝦,學名日本沼蝦,隸屬于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長臂蝦科、沼蝦屬,廣泛分布于我國各地的湖泊、水庫、池塘等淡水水體中,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深受廣大市民喜愛,近年來市場價格一直較高,養殖效益好,市場前景巨大。
當前中國的青蝦養殖業發展迅速,已初具規模,年產量在120萬噸以上,并且形成了多種養殖模式,如池塘主養、蝦蟹混養、魚蝦混養、網箱養殖、稻田養殖青蝦等,其中蝦蟹混養、魚蝦混養是青蝦的主要養殖模式,占青蝦養殖總面積的2/3以上。混養模式下,青蝦苗種一般都是靠在養殖池塘中投放親蝦自繁自育得到,親蝦產卵孵出的幼體前期主要以藻類和輪蟲為食,后期主要以枝角類、橈足類、有機碎屑等為食,由于各混養池塘中水體肥瘦不一,藻類、輪蟲、枝角類等餌料生物的豐度池塘間差異較大,并且池塘中各餌料生物的豐度具有明顯的周期性,若青蝦幼體孵出后池塘中的餌料生物豐度較低,就會嚴重影響青蝦苗種的成活率,降低混養模式下青蝦的養殖單產。此外,當前青蝦苗種規模化繁育也沒有合適的開口餌料。因此,急需開發一種青蝦開口餌料來滿足青蝦苗種繁育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諸多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青蝦苗種開口餌料,該餌料以釀酒酵母、發酵豆粕和蝦片為主要有效成分,配合其他成分而成,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這種餌料,可以提高混養模式下青蝦自繁自育的苗種成活率,較大幅度地提高混養模式青蝦的養殖單產,除此之外本餌料也可作為青蝦苗種規模化繁育時的開口餌料。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青蝦苗種開口餌料,其主要有效成分按重量份記為:
釀酒酵母 45-60份 發酵豆粕 20-30份
蝦片 25-30份 乳酸鈣 0.8-1份
維生素C 0.8-1份 乳酸菌 0.8-1份;
本發明所選用的各種原料中,釀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菌種密度為100億/克,釀酒酵母的直徑小,為5-10μm,可為青蝦初孵幼體(蚤狀幼體)提供餌料,本發明中優選采用藍賽啤酒酵母(山東圣琪生物有限公司)或釀酒酵母(山東康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蝦片是南美白對蝦蚤狀幼體、糠蝦幼體、仔蝦培育的專用餌料,可選用永泰利黑蝦片,饒平縣吉泰水產餌料有限公司生產,其營養豐富、全面,細度150目,適合青蝦前中期的幼體攝食;發酵豆粕是豆粕用益生菌液體發酵而成,其粒徑大小80-200目,可為青蝦各級幼體提供餌料,可選擇新泰裕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
本發明將上述釀酒酵母、發酵豆粕和蝦片按照上述配比組合到一起可很好地為青蝦各級幼體提供餌料,提高青蝦幼體成活率。
選用乳酸菌的菌種密度為300億/克,可作為釀酒酵母的有益補充,并且可用于改善青蝦幼體腸道微生態平衡,一般可選自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乳酸菌產品。乳酸鈣的主要作用是為水體補鈣,提高青蝦幼體的蛻皮成功率。維生素C作為免疫增加劑可提高青蝦的抗病力。
上述組方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成為了一種全新的青蝦苗種開口餌料,更加適合青蝦苗種的發育需求,填補了青蝦苗種開口餌料方面的空白。
在上述范圍的基礎上,發明人進一步優選獲得了較好的組分配比為:
釀酒酵母 45-50份 發酵豆粕20-25份
蝦片 25-30份 乳酸鈣0.8-0.9份
維生素C 0.8-0.9份 乳酸菌0.8-0.9份;
更進一步的,發明人進一步優選獲得了最佳配比為:
釀酒酵母48.6份、發酵豆粕21.3份、蝦片27.5份、乳酸鈣0.87份、維生素C 0.87份和乳酸菌0.87份;
使用上述最佳配比的青蝦開口餌料,與常規的潑灑豆漿飼喂方式相比,可將<2cm的蝦苗數量提高3.5倍以上,將>2cm的蝦產量提高3倍左右,顯示出了良好的增產效果。
除此之外,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青蝦苗種開口餌料制備方法如下:稱取所需分量的組分原料,將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勻,兌水充分攪拌揉搓后投喂即可。由于本發明所采用的原料基本都為小粒徑原料,因此只需要采用上述的制備方法即可達到投喂的標準。
本發明所提供的青蝦苗種開口餌料使用方法為:
當發現抱卵蝦排卵,水體上層有蝦苗時,開始投喂開口餌料,每天兩次,分別為上午7點和下午18點,按照11.25m2的池子每次投喂10-11克。投喂前將餌料加入水中充分攪拌揉搓,混合均勻后全池潑灑即可。在蝦苗繁殖盛期投喂1個月的本開口餌料可顯著提高蝦苗的成活率和蝦的產量。本餌料與當前使用的豆漿相比,具有使用方便,效果好等優點。
綜上所述,采用本發明所提供的這種餌料,可以提高混養模式下青蝦自繁自育的苗種成活率,較大幅度地提高混養模式青蝦的養殖單產。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中餌料配方對水體上層<2cm蝦苗數量的影響柱狀圖,
據圖可知:使用本配方餌料飼喂青蝦蝦苗,經過一個月的喂養試驗,可以發現,在2個時間點(7月6日、7月14日)實施例1和實施例2組的蝦苗數量都顯著高于其他餌料組和對照組;
圖2為實施例中餌料配方對水體中大型浮游動物數量的影響柱狀圖,
據圖可知:在蝦苗的繁殖盛期(7月14日),實施例1組、2組和3組的大型浮游動物數量都顯著小于豆漿組和對照組。在其他2個時間段,各組間大型浮游動物的數量差異不顯著;
圖3為實施例中餌料配方對水體中浮游植物數量的影響柱狀圖;
據圖可知:在各個時間點實施例1組水體中游植物數量都顯著高于其他組;
圖4為實施例中餌料配方對蝦產量的影響柱狀圖;
據圖可知:實施例1組蝦的產量是對照組和豆漿組的3倍;
圖1-圖4中餌料1-3對應實施例1-3,餌料4對應比較例中豆漿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可以使本領域技術人員更全面的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除特殊說明外本發明中所采用的技術均為本領域常規技術;
實施例1:
一種青蝦苗種開口餌料,其主要有效成分按重量份記為:
每10.93克中釀酒酵母5.05g、發酵豆粕2.44g、蝦片3.14g、乳酸鈣0.1g、乳酸菌0.1g、維生素C 0.1g;
其中釀酒酵母選用藍賽啤酒酵母(山東圣琪生物有限公司);發酵豆粕選自新泰裕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發酵豆粕;
其制備方法如下:
稱取所需分量的組分原料,將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勻,兌水充分攪拌揉搓后投喂即可。
實施例2:
一種青蝦苗種開口餌料,其主要有效成分按重量份記為:
每10.79g中釀酒酵母8.05g、發酵豆粕2.44g、乳酸鈣0.1g、乳酸菌0.1g、維生素C 0.1g;
其中釀酒酵母選用藍賽啤酒酵母(山東圣琪生物有限公司);發酵豆粕選自新泰裕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發酵豆粕;
其制備方法如下:
稱取所需分量的組分原料,將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勻,兌水充分攪拌揉搓后投喂即可。
實施例3:
一種青蝦苗種開口餌料,其主要有效成分按重量份記為:
每10.85g中釀酒酵母10.55g、乳酸鈣0.1g、乳酸菌0.1g、維生素C 0.1g;
其中釀酒酵母選用藍賽啤酒酵母(山東圣琪生物有限公司);
其制備方法如下:
稱取所需分量的組分原料,將所有原料充分混合均勻,兌水充分攪拌揉搓后投喂即可。
比較例:
該比較例中采用的飼料為黃豆15g,將其制備為豆漿后投喂,具體步驟如下:
準確稱取15g黃豆,用豆漿機勻漿,120目篩絹過濾,去除殘渣后投喂。
對照組:不投喂任何飼料。
飼喂方法:
當發現抱卵蝦排卵,水體上層有蝦苗時,開始投喂開口餌料,每天兩次,分別為上午7點和下午18點,按照11.25m2的池子每次投喂10-11克。投喂前將餌料加入水中充分攪拌揉搓,混合均勻后全池潑灑即可。
發明人根據上述的實施例和比較例進行了實際生產試驗,具體如下:
池塘準備:15個水泥池塘,分為5組,每組3個平行。池塘規格為7.5m*1.5m*2m,空池暴曬處理后,池底鋪20cm泥土,每池加入二氧化氯泡騰片進行消毒,消毒1周后,加水20cm種植伊樂藻和輪葉黑藻,水草面積占池塘面積的70%~80%,以后每日逐漸加水,一周后水深至1.2m左右。
親蝦準備:青蝦親本從泰安市黃前水庫捕撈得到,運回后在0.5m3的塑料缸中暫養2天,從中挑選無病、無傷、體格健壯、規格整齊的青蝦作為親本。
親蝦放養:每池放入未抱卵雌蝦37只,抱卵雌蝦41只,雄蝦12只,總計90只。未抱卵雌蝦平均體重為0.9g,抱卵雌蝦平均體重1.1g,雄蝦平均體重4.0g。
親蝦養殖和開口餌料投喂:每天按照親蝦體重的5%投喂常規顆粒餌料,并根據攝食情況適當調整。青蝦親本放養15天后在水體中發現有青蝦幼體,開始向各池塘中投喂上述開口餌料,每天早、晚兩次定時、定量投喂,共投喂開口餌料30天。飼養管理期間定期測定水質,共測定5次,檢測指標:水溫,pH,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
其中各指標測定法如下:
蝦苗數量測定:首先用鐵絲制作1個與池塘寬度(2.0m)等長、高度為50cm、寬度為50cm的框架,框架里面放置一層40網目的篩絹,即為小拖網,將小拖網從池塘的一頭拖曳到另一頭捕撈蝦苗,拖曳期間保持小拖網的上沿與水體表層一致。拖曳結束后,用燒杯取5L水樣統計<2cm蝦苗的數量,據此計算出整個池塘水體上層<2cm蝦苗的數量。在投喂開口餌料期間共測定了3次水體上層<2cm蝦苗的數量,每次測定完后將蝦苗放回原池繼續養殖。
浮游植物數量測定:在投喂開口餌料期間共測定了3次水體中浮游植物的數量。測定方法如下:用采水器采集水樣1L,加入15ml盧戈氏液(40g碘及60g碘化鉀(分析純)溶于1000ml雙蒸水中)固定。固定后靜止沉淀24h,接著進行抽濾,抽濾結束后取下濾膜,放到100ml的小燒杯里,有藻細胞的一面朝上,加5-8ml雙蒸水后將小燒杯放到磁力攪拌器上攪拌約lmin,將洗液倒出后重復上述步驟,重復振洗藻細胞5次,定容洗液至50ml,在顯微鏡下利用血球計數板統計藻類數量。
大型浮游動物數量測定:浮游動物的收集方法與蝦苗的收集方法完全相同,拖曳結束后取5L水樣用40目篩絹過濾后統計大型浮游動物數量。在投喂開口餌料期間共測定了3次水體中大型浮游動物的數量。
蝦產量測定:投喂開口餌料結束后1周,將各池塘中的水排至約20cm,人工拔除水草,將小拖網深入底泥表層中拖曳收集3次,統計大于2cm蝦的數量。
下述試驗例中餌料1-3對應實施例1-3,餌料4對應比較例中豆漿組。
試驗例1 餌料配方對水體上層<2cm蝦苗數量的影響。
第一次(7月6日)和第二次(7月14日)蝦苗數量測定結果顯示,餌料1組和餌料2組的蝦苗數量都顯著大于其他組。第一次測定時餌料1組和餌料2組蝦苗數量是對照組數量的15倍(圖1)。第二次測定時餌料1組蝦苗數量是對照組數量的3.5倍,餌料2組蝦苗數量是對照組數量的5.5倍,顯示了餌料1組和2組都能顯著提高青蝦苗種的成活率。第三次(7月22日)蝦苗數量測定時,各組間蝦苗數量差異不顯著,這可能是前期的蝦苗已轉入底棲生活,且青蝦繁殖盛期已過,新孵出的蝦苗幼體少。餌料3組和餌料4組與對照組除第一次測定時有差異外,其他時間都沒有差異,說明單純投喂豆漿和主要投喂酵母都不能顯著提高青蝦幼體的成活率。
飼養管理期間,共測定了5次水質指標,結果顯示,水體溶解氧在8.30~12.79之間,完全能夠滿足青蝦生理需求。水溫23~26℃,pH前期維持在8.20左右,中后期有所升高,最高達到9.98,但各餌料組在各個測定時期pH值沒有顯著差異,說明各種餌料配方對水體pH沒有顯著影響。整個養殖期間水體氨氮值均在0.5以下,在安全濃度范圍之內。亞硝酸鹽前期較低,各個餌料組后期都逐漸升高,但青蝦幼體和成體都生長健康,沒有任何不良癥狀,養殖過程中亞硝酸指標偏高是否與水泥池塘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總體上,各個餌料組間水質指標沒有明顯差異,說明本發明提供的開口餌料的投喂沒有影響養殖池塘的水質。
各池塘中水質指標
試驗例2 餌料配方對水體中大型浮游動物數量的影響。
在蝦苗的繁殖盛期(7月14日),大型浮游動物數量測定結果顯示,餌料1組和餌料2組的大型浮游動物數量都顯著小于餌料4組和對照組(圖2),這與水體上層<2cm蝦苗的數量測定結果正好相反,可能是大量的蝦苗以浮游動物為食,降低了其密度。在蝦苗繁殖盛期餌料3組的大型浮游動物數量也顯著小于餌料4組和對照組,原因推測為酵母細胞較小,能為初期的青蝦苗種提供餌料,初期青蝦苗種會以浮游動物為食并降低了其密度,但酵母細胞無法滿足中后期青蝦苗種的餌料需求,所以水體上層<2cm蝦苗數量的統計結果未發現餌料3組蝦苗數量的增多。在其他2個時間段,各組間大型浮游動物的數量大都差異不顯著,這可能是由于在這2個時間段各池塘中<2cm的蝦苗數量都較少,對浮游動物的數量影響不大。
試驗例3 餌料配方對水體中浮游植物數量的影響。
各組浮游植物的數量變化趨勢與大型浮游動物的基本相反(圖3),略有不同,較好地體現了浮游動物以浮游植物為食的特點。
試驗例4 餌料配方對>2cm蝦產量的影響。
>2cm蝦的產量測定結果顯示,餌料1組的蝦產量最高,顯著高于其他各組,餌料2組的次之,餌料3組的蝦產量也顯著高于餌料4組和對照組,說明投喂酵母雖然對<2cm的蝦苗數量影響不大,但還是能較好地提高蝦的產量。餌料4組和對照組蝦產量沒有顯著差異,說明投喂豆漿對蝦的產量影響不大。
總體上,餌料1組不僅能顯著提高水體上層<2cm蝦苗的數量,也能顯著提高>2cm蝦的產量,是篩選出的最優青蝦開口餌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