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及其使用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漁業捕撈工具,尤其涉及一種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日本沼蝦(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俗名青蝦,是我國重要的淡水養殖蝦類。2010年全國漁業經濟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青蝦總產量為22. 56萬噸,年產值達70多億元。隨著青蝦養殖的規模的不斷擴大,優良品種繁育的規?;矂菰诒匦小4笠幠7泵绯艘蠓N質優良、培育豐富的天然餌料外,養成的蝦苗無損耗捕撈也是提高蝦苗產量與質量的關鍵技術。目前傳統的蝦苗捕撈的方法有(1)燈光誘捕,根據青蝦苗種具有集群趨光的特性,進行燈光誘捕,采用30目 40目篩絹制作成的三角形手抄網,反復在池邊抄捕。這種方法費工費時,捕撈量小,效率低;( 拉網起捕,用捕魚苗的密布網拉蝦苗。 這種方法,所用勞動強度大,用工多,蝦苗易貼網而死,蝦苗的成活率低;C3)水泵抽排水后拉網起捕,同樣存在費工費時,容易傷苗,成活率偏低的問題。
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改進過后的捕撈漁具,如于2011年8月M日公告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專利申請號為201120051258. 6,揭示了一種移動式仔魚捕撈器,包括前網兜、 網架,所述的前網兜的后側設有一個導魚口,該導魚口與一個網箱相連通,該網箱包括漂浮材料的網箱架和網片,所述的網架為由上橫桿、下橫桿以及左右立桿構成的環形結構,且該網箱架設于前網兜的開口端,左右立桿上分別設有一個翼網,所述翼網分別與一個手桿相連。使用時,將該捕撈器整體放入水中,操作者分別通過手桿拉著兩側的翼網帶動捕撈器向前運動,在移動過程中,根據需要增加或減小兩翼網之間的夾角,達到增加或減小單網的捕撈范圍。在拉動網箱向前移動的過程中,仔魚先進入到前網兜,由于整個捕撈器還在向前移動,仔魚在網兜的導向作用下進入到網箱中,該實用新型公開的技術方案由于設置于左右立桿上的翼網的面積很小,導致其不能進行有效捕撈,而僅僅依靠前網兜對仔魚進行捕撈, 仔魚的逃逸率較高,不能實現一次完成整池仔魚或蝦苗的捕撈的工作,需要通過多次捕撈, 工作效率低。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捕撈效率高、成活率高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捕撈效率高、成活率高的捕撈漁具。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揭示了一種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包括網箱、趕網、攔網, 所述網箱由箱架和網衣組成,所述網箱的一端設置有開口,所述趕網和所述攔網分別設置于所述網箱的開口相對的兩個側邊。
優選地,所述趕網的長度為池寬的1. 3倍至1. 8倍,所述趕網的高度為水深的1. 3倍至2倍。
優選地,所述趕網的上邊沿設置有浮子,所述趕網的下邊沿設置有沉子。
優選地,所述浮子沿著所述趕網的上邊沿均勻排列,所述沉子沿著所述趕網的下邊沿均勻排列。
優選地,所述箱架由浮性材料搭成箱子形狀,所述網衣固定于所述箱架的空腔內。
優選地,所述浮性材料為毛竹或木棍。
優選地,所述網衣采用無結網片。
優選地,所述網箱的長度為5m 6m,寬度為1. 5m 2. Om,高度為&1。
本發明還揭示了上述捕撈漁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l 將網箱置于池塘內,并使設置有攔網的一邊靠近池邊;
S2:拉住攔網的自由端;
S3:拉住趕網的自由端;
S4 拉住趕網的上沿,把該上沿拉出池塘水面,所述趕網的下沿貼著池底;
S5 沿著池塘四周緩慢拖動所述趕網,將捕撈對象趕入所述網箱內。
S6 捕撈對象趕入所述網箱后進行暫養,或起水運輸。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本發明所揭示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巧妙結合了趕網、攔網和網箱,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時,將傳統的趕、攔、張捕撈方法有效結合,整個捕撈過程帶水操作、捕撈對象無損傷,不但有效降低了捕撈對象的死亡率,而且可實現一次性全池捕撈,捕撈效率高、勞動強度低,利于規模化捕撈。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捕撈漁具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網箱;11、開口 ;2、網衣;3、箱架;4、趕網;5、浮子;6、沉子;7、攔網。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揭示了一種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包括設置有至少一個開口 11的網箱1,網箱1用于裝捕撈上來的蝦苗。本發明所揭示的捕撈漁具還包括用于趕捕撈對象的趕網4、防止捕撈對象逃逸的攔網7,趕網4和攔網7分別設置于網箱1的開口 11相對的兩個側邊。具體地,趕網4的長度為池寬的1. 3倍至1. 8倍,以便操作人員在使用時可以將趕網4覆蓋整個池塘,從而使得進行一次捕撈可以獲得最多的捕撈量;趕網4的高度為水深的1. 3倍至2倍,留有較多的高度余量不但方便操作人員的使用,而且可以防止捕撈對象在捕撈過程中跳躍逃逸。
進一步地,趕網4的上邊沿設置有浮子5,浮子5采用直徑為10 12cm的泡沫浮球,以防止趕網4的上邊沿下沉;趕網4的下邊沿設置有沉子6,沉子6采用鐵條或鐵鏈,以防止趕網4的下邊沿上浮。浮子5和沉子6按照一定的間隙均勻排列,以防止捕撈對象從縫隙中逃走。
網箱1由箱架3和網衣2組成,箱架3由浮性材料搭成箱子形狀,在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箱架3由四根橫桿和四根豎桿搭建成長方體的箱體形狀;網衣2使用有結網片或無結網片縫制而成,并利用繩子等固定于箱架3的四個豎桿或豎桿,使網衣2置于網箱1的空腔內。在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為了防止捕撈對象的損傷,網衣2采用無結網片縫制而成。青蝦在春季繁殖季節,二次抱卵現象十分普遍,因此,在青蝦繁殖過程中,苗池中存在多批產出的蝦苗,規格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宜選擇2 3mm大小網目的無結網片制成的網衣,采用趕、張相結合的慢拉方式,使小規格蝦苗游出趕網4或網箱1,繼續生長;而留在網箱1內的蝦苗規格較大、整齊。同時,趕進網箱1的蝦苗經過暫養,恢復體能,利于運輸與放養。因此,實際使用中,可根據捕撈對象的規格大小正確選擇適當大小網目的網片,以捕大留小,進而分批捕撈,促進幼苗生長,提高成活率,增加池塘苗產量。
用于搭建箱架3的浮性材料優選毛竹或木棍,以使捕撈漁具在使用時可以浮在水面上。
在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網箱1的長度為5m 6m,寬度為1. 5m 2. 0m,高度為 2m,可將捕勞對象放在網箱1中進行暫養,使其恢復體能,活力更強,利于運輸與放養。
使用本發明所揭示的捕撈漁具進行捕撈時,包括以下步驟
Sl 將網箱1置于池塘內,并使設置有攔網7的一邊靠近池邊8 ;
S2 拉住攔網7的自由端;
S3 拉住趕網4的自由端;
S4 拉住趕網4的上沿,把該上沿拉出池塘水面,趕網4的下沿貼著池底;
S5 沿著池塘四周緩慢拖動趕網4,將捕撈對象趕入所述網箱1內。
S6 捕撈對象趕入網箱1后進行暫養,或起水運輸。
在步驟Sl中,由于網架3采用的是毛竹或木棍等浮性材料,可將網箱1浮于水中, 使網箱1隨著操作人員緩慢拖動攔網7而移動;也可將網箱1的網架3插入池底,使網箱1固定。
在步驟S2中,操作人員拉住攔網7的自由端時,注意使攔網7的下沿緊貼池底,可更有效地起到防止捕撈對象發生逃逸的作用。
在步驟S3中,安排操作人員在岸拉住趕網4的自由端,可防止捕撈對象從趕網4 的自由端逃逸。
本發明所揭示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巧妙結合了趕網、攔網和網箱,只要趕網足夠長,即可進行全池捕撈,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時,將傳統的趕、攔、張捕撈方法有效結合,整個捕撈過程帶水操作、捕撈對象無損傷,不但有效降低了捕撈對象的死亡率,而且可實現一次性全池捕撈,一次捕盡率可達70%以上,捕撈效率高、勞動強度低,利于規?;稉啤?br>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 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包括網箱(1)、趕網、攔網(7),所述網箱(1)由箱架 (3)和網衣(2)組成,所述網箱(1)的一端設置有開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趕網(4)和所述攔網(7)分別設置于所述網箱⑴的開口(11)相對的兩個側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趕網(4)的長度為池寬的1. 3倍至1. 8倍,所述趕網的高度為水深的1. 3倍至2倍。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趕網(4)的上邊沿設置有浮子(5),所述趕網(4)的下邊沿設置有沉子(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捕撈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 沿著所述趕網(4)的上邊沿均勻排列,所述沉子(6)沿著所述趕網(4)的下邊沿均勻排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箱架(3)由浮性材料搭成箱子形狀,所述網衣O)固定于所述箱架(3)的空腔內。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性材料為毛竹或木棍。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網衣(2)采用無結網片。
8.根據權利要求5至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網箱(1)的長度為5m 6m,寬度為1. 5m 2. Om,高度為&1。
9.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捕撈漁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l 將網箱(1)置于池塘內,并使設置有攔網(7)的一邊靠近池邊(8);S2:拉住攔網(7)的自由端;S3:拉住趕網(4)的自由端;S4:拉住趕網(4)的上沿,把該上沿拉出池塘水面,所述趕網(4)的下沿貼著池底;55沿著池塘四周緩慢拖動所述趕網G),將捕撈對象趕入所述網箱(1)內。56捕撈對象趕入所述網箱(1)后進行暫養,或起水運輸。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揭示了一種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包括網箱、趕網、攔網,所述網箱由箱架和網衣組成,所述網箱的一端設置有開口,所述趕網和所述攔網分別設置于所述網箱的開口相對的兩個側邊。本發明所揭示的青蝦苗種的捕撈漁具,巧妙結合了趕網、攔網和網箱,結構簡單、成本低廉,使用過程中,將傳統的趕、攔、張捕撈方法有效結合,整個捕撈過程帶水操作、捕撈對象無損傷,不但有效降低了捕撈對象的死亡率,而且可實現一次性全池捕撈,捕撈效率高、勞動強度低,利于規?;稉?。
文檔編號A01K69/04GK102511453SQ20121000333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何奇, 宋學宏, 張磊磊 申請人:蘇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