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屬于食品深加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菊花起源于中國,有2500多年的栽培歷史,品種達到3000以上,是我國種植最廣泛的一種傳統(tǒng)名花,除了做園林觀賞外,以藥用菊花和茶用菊花占較大比例。菊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卵形至披針形,長5~15公分,羽狀淺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邊緣有粗大鋸齒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葉的形態(tài)因品種而異,可分正葉、深刻正葉、長葉、深刻長葉、圓葉、葵葉、蓬葉和船葉等8類。
菊花藥食兼優(yōu),有良好的保健功效,有鎮(zhèn)靜、解熱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人型結核菌及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菊花還能明顯擴張冠狀動脈,并增加血流量,可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有降壓作用。野菊、貢菊、杭白菊、福白菊、毫菊、滁菊、懷菊等品種的菊花常用于做菊花茶,其味甘苦,性微寒,有散風清熱、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等作用。
經查閱文獻得知,葉中總黃酮含量與花中相近,但根莖葉提取物中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的含量明顯高于花的提取物,然而菊葉資源卻一直被忽視。本發(fā)明以菊葉為材,經采摘、挑揀、萎凋、殺青、揉捻、干燥步驟處理,充分保留了菊葉的各種營養(yǎng)成分與獨特香味,將其制作為營養(yǎng)豐富、口味清爽、便于貯存的茶飲品,相比菊花茶降低了成本,也實現了對菊植株資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將采摘后的菊葉按照以下步驟: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制成菊葉茶,
所述萎凋步驟中,將采收新鮮的菊葉清洗干凈,挑選色澤均勻且無病蟲害和變質的葉片,將葉片的單片展開于干凈竹匾上,進行萎凋操作;
所述殺青步驟中,將萎凋后的菊葉轉移至陰涼處,每隔10min~30min翻動一次,翻動4次~6次后,將菊葉置入滾筒搖青機,搖動2次~4次,然后在130℃~210℃進行殺青操作,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25%~45%;
所述揉捻步驟中,將殺青后的菊葉趁熱揉捻,依次輕揉1min~3min、重揉2min~4min,在按照揉捻力度輕重交替進行2次~4次,直至葉片茶汁外溢,逐漸變干變硬,最終自然蜷曲成型,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10%~20%;
所述干燥步驟中,將揉捻后的菊葉在40℃~9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25min~60min的烘干操作,將菊葉中的含水率控制在3%~7%,干燥后真空封裝。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菊葉品種包括野菊、雛菊、甘菊、小紅菊、萬壽菊、翠菊、百日菊、貢菊、杭白菊、福白菊、毫菊、滁菊或懷菊中的任一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萎凋方法采用自然萎凋,將菊葉置于室內通風處,萎凋3h~5h。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萎凋方法采用日光萎凋,將菊葉置于日光下,曬2h~4h。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萎凋方法采用槽式萎凋,攤葉厚度15㎝~30㎝,槽底風量為10000m3/h~20000m3/h。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萎凋方法采用熱風萎凋,萎凋簾長2.5m、寬0.8m,每個萎凋簾可放菊葉1kg~3kg,溫度范圍在28℃~35℃,萎凋時間為18h~30h。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殺青方法包括炒青、蒸青、烘青、曬青、泡青、輻射殺青或微波殺青中的任一種。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揉捻步驟中,菊葉揉捻成曲條形、直條形或卷曲形中的任意形狀。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干燥方法包括烘干、曬干或炒干中的任一種。
上述技術方案中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以新鮮菊葉為原料,充分利用菊花植株資源,制得的菊葉茶具有菊花茶的功能,營養(yǎng)豐富、口味清爽,生產成本低,具有有益的技術效果和顯著的實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作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和具體的操作過程,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的實施例。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將采摘后的菊葉按照以下步驟: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制成菊葉茶,
在萎凋步驟中,將采收新鮮的野菊清洗干凈,挑選色澤均勻且無病蟲害和變質的葉片,將葉片的單片展開于干凈竹匾上,進行萎凋操作,其中萎凋方法可以采用自然萎凋、日光萎凋、槽式萎凋或熱風萎凋,該步驟采用自然萎凋,將菊葉置于室內通風處,萎凋3h;
在殺青步驟中,將萎凋后的菊葉轉移至陰涼處,每隔10min翻動一次,翻動4次后,將菊葉置入滾筒搖青機,搖動2次,然后在130℃進行殺青操作,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25%~45%;
在揉捻步驟中,將殺青后的菊葉趁熱揉捻,依次輕揉1min、重揉2min,在按照揉捻力度輕重交替進行2次,直至葉片茶汁外溢,逐漸變干變硬,最終自然蜷曲成型,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10%~20%;
在干燥步驟中,將揉捻后的菊葉在4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90min的烘干操作,將菊葉中的含水率控制在3%~7%,干燥后真空封裝。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將采摘后的雛菊按照以下步驟: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制成菊葉茶,
在萎凋步驟中,將采收新鮮的菊葉清洗干凈,挑選色澤均勻且無病蟲害和變質的葉片,將葉片的單片展開于干凈竹匾上,將菊葉置于室內通風處,萎凋5h;
在殺青步驟中,將萎凋后的菊葉轉移至陰涼處,每隔30min翻動一次,翻動6次后,將菊葉置入滾筒搖青機,搖動4次,然后在210℃進行殺青操作,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25%~45%;
在揉捻步驟中,將殺青后的菊葉趁熱揉捻,依次輕揉3min、重揉4min,在按照揉捻力度輕重交替進行4次,直至葉片茶汁外溢,逐漸變干變硬,最終自然蜷曲成型,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10%~20%;
在干燥步驟中,將揉捻后的菊葉在9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25min的烘干操作,將菊葉中的含水率控制在3%~7%,干燥后真空封裝。
實施例三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將采摘后的菊葉按照以下步驟: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制成菊葉茶,
在萎凋步驟中,將采收新鮮的菊葉清洗干凈,挑選色澤均勻且無病蟲害和變質的葉片,將葉片的單片展開于干凈竹匾上,日光萎凋,將菊葉置于日光下,曬2h;
在殺青步驟中,將萎凋后的菊葉轉移至陰涼處,每隔10min翻動一次,翻動4次后,將菊葉置入滾筒搖青機,搖動2次,然后在130℃進行殺青操作,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25%~45%;
在揉捻步驟中,將殺青后的菊葉趁熱揉捻,依次輕揉1min、重揉2min,在按照揉捻力度輕重交替進行2次,直至葉片茶汁外溢,逐漸變干變硬,最終自然蜷曲成型,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10%~20%;
在干燥步驟中,將揉捻后的菊葉在4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90min的烘干操作,將菊葉中的含水率控制在3%~7%,干燥后真空封裝。
實施例四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將采摘后的菊葉按照以下步驟: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制成菊葉茶,
在萎凋步驟中,將采收新鮮的菊葉清洗干凈,挑選色澤均勻且無病蟲害和變質的葉片,將葉片的單片展開于干凈竹匾上,進行日光萎凋,將菊葉置于日光下,曬4h;
在殺青步驟中,將萎凋后的菊葉轉移至陰涼處,每隔30min翻動一次,翻動6次后,將菊葉置入滾筒搖青機,搖動4次,然后在210℃進行殺青操作,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25%~45%;
在揉捻步驟中,將殺青后的菊葉趁熱揉捻,依次輕揉1min、重揉3min,在按照揉捻力度輕重交替進行2次,直至葉片茶汁外溢,逐漸變干變硬,最終自然蜷曲成型,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10%~20%;
在干燥步驟中,將揉捻后的菊葉在6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40min的烘干操作,將菊葉中的含水率控制在3%~7%,干燥后真空封裝。
實施例五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將采摘后的菊葉按照以下步驟: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制成菊葉茶,
在萎凋步驟中,將采收新鮮的菊葉清洗干凈,挑選色澤均勻且無病蟲害和變質的葉片,將葉片的單片展開于干凈竹匾上,進行槽式萎凋,攤葉厚度16㎝,槽底風量為10000m3/h;
在殺青步驟中,將萎凋后的菊葉轉移至陰涼處,每隔20min翻動一次,翻動3次后,將菊葉置入滾筒搖青機,搖動4次,然后在150℃進行殺青操作,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25%~45%;
在揉捻步驟中,將殺青后的菊葉趁熱揉捻,依次輕揉1min、重揉2min,在按照揉捻力度輕重交替進行2次,直至葉片茶汁外溢,逐漸變干變硬,最終自然蜷曲成型,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10%~20%;
在干燥步驟中,將揉捻后的菊葉在4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40min的烘干操作,將菊葉中的含水率控制在3%~7%,干燥后真空封裝。
實施例六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將采摘后的菊葉按照以下步驟: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制成菊葉茶,
在萎凋步驟中,將采收新鮮的菊葉清洗干凈,挑選色澤均勻且無病蟲害和變質的葉片,將葉片的單片展開于干凈竹匾上,進行槽式萎凋,攤葉厚度30㎝,槽底風量為20000m3/h;
在殺青步驟中,將萎凋后的菊葉轉移至陰涼處,每隔30min翻動一次,翻動6次后,將菊葉置入滾筒搖青機,搖動4次,然后在210℃進行殺青操作,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25%~45%;
在揉捻步驟中,將殺青后的菊葉趁熱揉捻,依次輕揉1min、重揉3min,在按照揉捻力度輕重交替進行2次,直至葉片茶汁外溢,逐漸變干變硬,最終自然蜷曲成型,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10%~20%;
在干燥步驟中,將揉捻后的菊葉在9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25min的烘干操作,將菊葉中的含水率控制在3%~7%,干燥后真空封裝。
實施例七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將采摘后的菊葉按照以下步驟: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制成菊葉茶,
在萎凋步驟中,將采收新鮮的菊葉清洗干凈,挑選色澤均勻且無病蟲害和變質的葉片,將葉片的單片展開于干凈竹匾上,進行熱風萎凋,萎凋簾長2.5m、寬0.8m,每個萎凋簾放菊葉2kg,溫度29℃,萎凋時間為30h;
在殺青步驟中,將萎凋后的菊葉轉移至陰涼處,每隔10min翻動一次,翻動4次后,將菊葉置入滾筒搖青機,搖動2次,然后在130℃進行殺青操作,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25%~45%;
在揉捻步驟中,將殺青后的菊葉趁熱揉捻,依次輕揉2min、重揉3min,在按照揉捻力度輕重交替進行3次,直至葉片茶汁外溢,逐漸變干變硬,最終自然蜷曲成型,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10%~20%;
在干燥步驟中,將揉捻后的菊葉在7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40min的烘干操作,將菊葉中的含水率控制在3%~7%,干燥后真空封裝。
實施例八
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菊葉茶的制作方法,將采摘后的菊葉按照以下步驟:萎凋→殺青→揉捻→干燥,制成菊葉茶,
在萎凋步驟中,將采收新鮮的菊葉清洗干凈,挑選色澤均勻且無病蟲害和變質的葉片,將葉片的單片展開于干凈竹匾上,進行熱風萎凋,萎凋簾長2.5m、寬0.8m,每個萎凋簾放菊葉3kg,溫度范圍在35℃,萎凋時間為18h;
在殺青步驟中,將萎凋后的菊葉轉移至陰涼處,每隔30min翻動一次,翻動5次后,將菊葉置入滾筒搖青機,搖動4次,然后在190℃進行殺青操作,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25%~45%;
在揉捻步驟中,將殺青后的菊葉趁熱揉捻,依次輕揉1min、重揉2min,在按照揉捻力度輕重交替進行3次,直至葉片茶汁外溢,逐漸變干變硬,最終自然蜷曲成型,將菊葉中含水率控制到10%~20%;
在干燥步驟中,將揉捻后的菊葉在90℃的溫度條件下,進行25min的烘干操作,將菊葉中的含水率控制在3%~7%,干燥后真空封裝。
上述實施例中,菊葉品種包括野菊、雛菊、甘菊、小紅菊、萬壽菊、翠菊、百日菊、貢菊、杭白菊、福白菊、毫菊、滁菊或懷菊中的任一種;殺青方法包括炒青、蒸青、烘青、曬青、泡青、輻射殺青或微波殺青中的任一種;揉捻步驟中,菊葉揉捻成曲條形、直條形或卷曲形中的任意形狀;干燥方法包括烘干、曬干或炒干中的任一種。
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實施范圍,凡依本發(fā)明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發(fā)明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