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大豆分離蛋白液預熱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豆分離蛋白液預熱裝置。
背景技術:
大豆分離蛋白是以低溫脫溶大豆粕為原料生產的一種全價蛋白類食品添加劑。大豆分離蛋白中蛋白質含量在90%以上,氨基酸種類有近20種,并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其營養豐富,不含膽固醇,是植物蛋白中為數不多的可替代動物蛋白的品種之一。大豆分離蛋白存在形式的分類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沉降指數的分類法。大豆蛋白質經高速離心后,按照離心沉降指數分為2S、7S、11 S、15S共4級,其中7S和11S為主要成分,也是球蛋白的主要成分,約占總蛋白的70%,它們對大豆分離蛋白的功能特性起著十分重要的主導作用。另一種是根據免疫學特性的分類法。可以分為a一濃縮球蛋白(約占15%)、13一濃縮球蛋白(約占28%)、^y一濃縮球蛋白(約占3%)、可溶性球蛋白(約占40%)4類。大豆分離蛋白是表面活性劑,它既能降低水和油的表面張力,又能降低水和空氣的表面張力,易于形成穩定的乳狀液,在烤制食品、冷凍食品及湯類食品的制作中,加入大豆分離蛋白作乳化劑可使制品狀態穩定。大豆分離蛋白沿著它的肽鏈骨架,含有很多極性基,所以具有吸水性、保水性和膨脹性,分離蛋白的吸水力比濃縮蛋白要強許多,而且幾乎不受溫度的影響,分離蛋白在加工時還有保持水份的能力,最高水分保持能力為14g水/g蛋白質。分離蛋白加入肉制品中,能形成乳狀液和凝膠基質防止脂肪向表面移動,因而起著促進脂肪吸收或脂肪結合的作用,可以減少肉制品加工過程中脂肪和汁液的損失,有助于維持外形的穩定,分離蛋白的吸油率為154%。它使分離蛋白具有較高的粘度、可塑性和彈性,既可做水的載體,也可做風味劑、糖及其它配合物的載體,這對食品加工極為有利。大豆蛋白中,分離蛋白的發泡性能最好,利用大豆蛋白質的發泡性,可以賦予食品以疏松的結構和良好的口感。當肉切碎后,用分離蛋白與雞蛋蛋白的混合物涂在其纖維表面,形成薄膜,易于干燥,可以防止氣味散失,有利于再水化過程,并對再水化產品提供合理的結構。
大豆蛋白分離液在加工時需要提前預熱,普通的預熱裝置結構復雜,成本耗費高,不易維修,使用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大豆分離蛋白液預熱裝置,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易于修理,而且具有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蛋白液箱、外殼、內殼、自動加熱裝置、出液泵、進液口、出液口;蛋白液箱的箱體分為兩層,由外殼和內殼組成,內殼外表面四周安裝有自動加熱裝置,自動加熱裝置設置于外殼和內殼之間,蛋白液箱的頂部設有進液口,蛋白液箱的底部設有出液口。
所述的自動加熱裝置內設有自動感應加熱芯片,自動加熱裝置為恒溫加熱。
所述的出液口處連接有出液泵,出液泵通過泵管與出液口連接。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易于修理,而且具有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蛋白液箱;2-外殼;3-內殼;4-自動加熱裝置;5-出液泵;6-進液口;7-出液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本具體實施方式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它包含蛋白液箱1、外殼2、內殼3、自動加熱裝置4、出液泵5、進液口6、出液口7;蛋白液箱1的箱體分為兩層,由外殼2和內殼3組成,內殼3外表面四周安裝有自動加熱裝置4,自動加熱裝置4設置于外殼2和內殼3之間,蛋白液箱1的頂部設有進液口6,蛋白液箱1的底部設有出液口7。
所述的自動加熱裝置4內設有自動感應加熱芯片,自動加熱裝置4為恒溫加熱。
所述的出液口7處連接有出液泵5,出液泵5通過泵管與出液口7連接。
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預熱裝置直接在蛋白液箱1的殼體內設置自動加熱裝置4,對蛋白液進行恒溫加熱,加熱溫度是提前設置好的,操作方便、結構簡單,溫度易于控制,成本比較低。
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