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改進型包子機。
背景技術:
包子是人們生活中喜愛的食品之一,目前多數的包子店仍然是以手工制作包子為主,手工制作較慢,包子大小不一,賣相較差,針對這一現象,市場上應運而生了自動包子機,包子機主要由輸面系統、輸餡系統、成型系統以及傳送系統組成,輸面系統通過輸面絞龍將面團做成面管,同時輸餡系統通過輸餡長管和輸餡管將餡料注入至面管內,再由成型系統切斷面管,從而形成單個包子,下落至傳送系統上,最終由傳送機構輸送。
輸面系統是包子機的重要組成部分,面皮的筋性、包子的口感等都取決于輸面系統,輸面系統中,輸面絞龍又是其核心部件,目前輸面系統有兩種形式,即輸面絞龍臥式或立式兩種狀態(如圖1所示),其中,1)輸面絞龍水平放置,此種結構下面量小,加面后需要人工推面,以輔助輸面絞龍擠壓面團,同時輸面絞龍的力度大,易傷面筋;2)輸面絞龍為垂直單絞龍或雙絞龍,此種結構,相較于臥式輸面系統而言,對面筋的傷害較小,但面筋的柔軟性較差,不夠筋道,包子蒸出來后易開裂、掉底和露餡等、口感也較差。
輸餡系統中因輸餡絞龍的高速旋轉,帶動餡料一起旋轉,部分餡料因離心力作用無法進入輸餡長管,進餡時需人工輔助;同時粘接在內壁上的餡料需要人工刮除,進餡過程不僅效率較慢,而且還要人工輔助,增加人力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改進型包子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改進型包子機,包括輸面系統和輸餡系統,所述輸面系統包括進面斗以及與進面斗連通的盛面箱,所述盛面箱內設有輸面絞龍,所述輸面絞龍為傾斜狀,所述盛面箱的其中一側與成型斗連通,所述成型斗內部設有輸餡管;所述輸餡系統包括進餡斗及其內部的輸餡絞龍,所述輸餡絞龍的葉片上連接有刮料桿,所述刮料桿包括互成鈍角的水平部和傾斜部,所述傾斜部與進餡斗內壁相切,所述進餡斗上設有引餡機構,所述引餡機構包括第一引餡桿、第二引餡桿以及水平桿。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引餡桿與水平桿呈T型,且水平桿兩端頭固定在進餡斗頂端。
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引餡桿與進餡斗的中心線平行,且第一引餡桿的底端位于葉片的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引餡桿位于進餡斗下部的內壁上。
進一步的,所述進餡斗下端通過輸餡長管與輸餡管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輸面絞龍的中心線與水平面夾角為60°。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設計輸面絞龍為傾斜狀態,在重力的作用下,便于下面,不需要人工推面,可自動推面,增加了面團的筋性和柔軟性,成型后包子的口感較好;
2、刮料桿能刮除粘接在進餡斗內壁上的餡料,使餡料更容易進入進餡斗下端,最終進入輸餡長管;
3、引餡機構使得部分隨輸餡絞龍一起旋轉的餡料,在旋轉過程中,碰撞到第一引餡桿與第二引餡桿時,更容易掉落至進餡都下端,方便進餡;
4、提高下面和進餡的效率,不需要人工輔助進餡,降低人力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輸面絞龍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俯視圖;
圖中:進面斗1;盛面箱2;成型斗3;進餡斗4;輸餡絞龍5;葉片51;刮料桿52;第一引餡桿6;第二引餡桿7;水平桿8;輸餡長管9;輸面絞龍10。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是簡化的示意圖,僅用來表示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改進型包子機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包括輸面系統和輸餡系統,包子機的其他結構均為現有結構,在此不再贅述,所述輸面系統包括進面斗1以及與進面斗連通的盛面箱2,所述盛面箱2內設有輸面絞龍10,盛面箱2的其中一側與成型斗3相連通,所述成型斗3內部設有輸餡管,本設計的輸面絞龍10為傾斜狀,即輸面絞龍10的中心線與水平面的夾角呈60°為最佳狀態,這種狀態相較于臥式狀態,面團的下面量最大,不需要人工輔助推面,輸面絞龍力度適中,不傷面,相較于立式狀態,在面團成型前,對面團的自動推面,模擬手工揉面,可增加面團的筋性和柔軟性,口感較好,包子的成品率也較高;
所述輸餡系統包括進餡斗4及其內部的輸餡絞龍5,所述進餡斗4的下端通過輸餡長管9與輸餡管相連通,輸餡系統的改進在于:在輸餡絞龍的葉片51上端連接有刮料桿52,所述刮料桿52包括互成鈍角的水平部和傾斜部,其傾斜部與進餡斗4內壁相切,水平部與葉片51為焊接固定,這樣當輸餡絞龍5旋轉時,通過刮料桿52可將進餡斗內壁上殘留的餡料刮除,刮掉的餡料落入進餡斗下部,便于進餡,最終由輸餡長管9輸送至輸餡管內,再由輸餡管注入至面管內,經切割成型為單個的包子,所述進餡斗上還設有引餡機構,所述引餡機構包括第一引餡桿6、第二引餡桿7以及水平桿8,其中,第一引餡桿6與水平桿8呈T型,且水平桿8兩端頭分別固接在進餡斗4頂端,所述第一引餡桿6與進餡斗4的中心線平行,而且第一引餡桿6的底端位于葉片51的上方,防止葉片旋轉時與第一引餡桿干涉,所述第二引餡桿7通過焊接固定在進餡斗下部的內壁上,即沿進餡斗內壁的軸向固定,設計引餡機構的目的在于:因輸餡絞龍的高速旋轉,部分餡料因離心力作用,無法下落至進餡斗底端,而這部分餡料在旋轉時碰撞到第一引餡桿與第二引餡桿上時,其中一部分直接掉落至進餡斗下端,另一部分散落粘接在進餡斗內壁上,經由刮料桿刮除,最終全部進入輸餡長管內。
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