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作物烘干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烘干菜籽的控制裝置。
背景技術:
菜籽,也稱為蕓苔子,是草本十字花科作物,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和蜜源作物之一,其籽粒是制浸油脂原料主要品種之一。剛收獲的油菜籽含水率大約為20%左右,需要干燥至安全含水率(7-10%左右)才能儲存,菜籽含水率過高,容易產生霉變,影響菜籽食用安全。由于我國油菜種植、收獲等生產環(huán)節(jié)機械化作業(yè)水平均相對較低、市場上缺乏油菜籽烘干設備,目前對于油菜籽干燥主要采用自然晾曬方式。但在我國南方,油菜的收獲時間往往正處于梅雨季節(jié),高溫、高濕環(huán)境易使油菜籽發(fā)芽或霉變。目前,市場上迫切需要針對油菜物料及生產特點設計的專用型烘干機。
通過分析國內外的烘干機技術,探討小型油菜烘干機的設計要求及其基本結構,研制適合南方農村用的小型可移動油菜烘干機,解決南方油菜干燥的問題,是當前油菜機械化的當務之急。申請?zhí)枮镃N201420302776.4的專利公開了一種移動式油菜籽烘干機,包括機架、設置于所述機架底部的行走輪、滑動設置于所述機架的軌道和設置于所述軌道的滾筒,所述滾筒的一端設置有熱風裝置。該專利的滾筒的旋轉起到了攪拌作用,實現(xiàn)了均勻烘干,能保證油菜籽的品質;且該專利還設置有移動部件,從而實現(xiàn)了移動功能。然而,存在的問題是:1、無法精準控制油菜籽烘干的程度,烘干后的菜籽仍然存在烘干質量低的問題;2、烘干后的菜籽溫度比較高,輸出之后堆積存儲容易在高溫環(huán)境下滋生細菌,容易產生質變。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意在提供一種烘干菜籽的控制裝置,以實現(xiàn)烘干后的菜籽含水率在7%-10%之間,提高菜籽的烘干質量。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基礎方案如下:一種烘干菜籽的控制裝置,包括干燥筒,所述干燥筒內設有加工臺,加工臺上安裝有轉動盤,所述轉動盤的中點鉸接于加工臺上,轉動盤的一端設有稱重器,且轉動盤的另一端設有用于盛放菜籽的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對應的干燥筒上設有用于烘干菜籽的烘干機構,所述干燥室靠近稱重器的一端設有活動板,在所述活動板與所述轉動盤的鉸接點之間設有輸出通道,所述輸出通道呈凸形的滑槽,所述滑槽底部貫穿所述轉動盤,所述稱重器的重量等于干燥室內菜籽含水率為7%-10%的重量。
本基礎方案的原理在于:對菜籽進行烘干的時候,將含水率大約為20%左右的菜籽盛放在干燥室內,將盛放的菜籽含水率在10%左右重量的稱重器放置在轉動盤的一端,盛放菜籽的干燥室設于轉動盤的另一端,由于杠桿平衡條件,作用在杠桿上的兩個力矩大小必須相等,轉動盤的鉸接點設于中點;烘干前,盛放菜籽的干燥室一端低于稱重器的一端,干燥筒上的烘干機構對干燥室內的菜籽不斷進行烘干,使菜籽的含水率逐漸減小,含水率減小后的菜籽重量越來越小,從而盛放菜籽一端的干燥室向上轉動,轉動盤逐漸趨近水平平衡狀態(tài);當轉動盤水平平衡的時候,烘干的菜籽的含水率剛好達到10%,若繼續(xù)對干燥室內的菜籽進行烘干,轉動盤則往稱重器較重的一端傾斜,干燥室靠近稱重器的一端設有活動板,從而干燥室內的菜籽從活動板中流出至轉動盤上,分布在轉動盤上的菜籽烘干的更加均勻,轉動盤上的菜籽再由于重力作用從滑槽中流出,不再對菜籽進行烘干,從而準確的控制烘干后的菜籽的含水率,提高對菜籽的烘干質量。
有益效果:1、采用杠桿原理,控制菜籽含水率為10%時候的重量,準確控制對菜籽的烘干程度,避免未達到烘干質量;2、稱重器設置在干燥室內菜籽油的含水率剛好達到10%,進一步烘干的時候,控制菜籽的含水率在7%-10%之間,避免菜籽含水率過高,容易產生霉變,影響菜籽食用安全的問題;3、可通過調節(jié)稱重器,烘干不同重量的菜籽,且能夠控制烘干菜籽的含水率,方便實用。
方案二:作為基礎方案的改進,所述干燥室側壁上設有橫截面尺寸小于菜籽橫截面尺寸的通光孔。有益效果:設置通光孔,便于光線直接照射在菜籽上,對菜籽進行烘干,提高烘干效率。
方案三:作為方案二的改進,所述烘干機構包括燈罩、加熱燈、抽風機、試劑盛放袋、干燥劑和用于為加熱燈和抽風機提供電能的電機,所述抽風機和加熱燈安裝在燈罩內,所述燈罩內壁表面上可拆卸連接試劑盛放袋,所述干燥劑充填在試劑盛放袋內。有益效果:加熱燈的燈光直接作用在大米表面,熱效率非常高;且燈罩內壁面積大,對抽吸的水蒸氣通過燈罩內壁試劑盛放袋內設置的干燥劑吸收,干燥效果好,節(jié)能環(huán)保。
方案四:作為基礎方案的改進,所述輸出通道遠離所述滑槽一端設有擋板。有益效果:避免菜籽從輸出通道滑出的過程中,菜籽從轉動盤中滑出。
方案五:作為基礎方案的改進,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與所述滑槽之間連通有流通凹槽,所述流通凹槽的橫截面呈弧形,所述流通凹槽表面的摩擦系數(shù)小于0.3。有益效果:從干燥室內的菜籽從流通凹槽進入滑出內,設置流通凹槽的橫截面呈弧形,且流通凹槽表面的摩擦系數(shù)小于0.3,減小菜籽滑至滑槽的摩擦力,便于菜籽輸出。
方案六:作為基礎方案至方案五任意一項方案的改進,所述輸出通道下端設有傳送帶,所述傳送帶包括傾斜段和水平段。有益效果:通過傳送帶輸出菜籽,方便快捷;且傾斜設置的傳送帶加快了菜籽的傳送。
方案七:作為方案六的改進,所述傳送帶設有空心腔,所述空心腔內充填有冷卻劑。有益效果:烘干后的菜籽溫度比較高,容易滋生細菌,產生變質,通過傳送帶輸送菜籽的過程中,通過傳送帶冷卻傳送的菜籽,冷卻均勻,且冷卻效果好,避免菜籽堆積存儲的時候,容易在高溫環(huán)境下滋生細菌的問題。
方案八:作為方案七的改進,述傳送帶遠離烘干筒一側連接有儲存室。有益效果:儲存烘干冷卻后的菜籽,方便實用。
方案九:作為方案七或方案八的改進,所述烘干筒的底部設有移動部件。有益效果:對菜籽進行烘干的過程中,還實現(xiàn)了移動功能;提供了一種便于南方農村使用的小型可移動菜籽烘干機,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合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烘干菜籽的控制裝置實施例的結構剖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烘干菜籽的控制裝置實施例轉動盤俯視剖面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烘干菜籽的控制裝置實施例輸出通道的結構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烘干菜籽的控制裝置實施例烘干機構的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干燥筒1、加工臺2、轉動盤3、稱重器4、干燥室5、烘干機構6、活動板7、滑槽8、燈罩9、加熱燈10、抽風機11、試劑盛放袋12、擋板13、流通凹槽14、傳送帶15、空心腔16、儲存室17、滾輪18、電機19。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一種烘干菜籽的控制裝置,包括干燥筒1,干燥筒1內安裝有加工臺2,加工臺2上設有用于鉸接的凸臺,轉動盤3的中點鉸接于加工臺2的凸臺上,轉動盤3的左端可拆卸連接有稱重器4,轉動盤3的右端安裝有用于盛放需要烘干的菜籽的干燥室5,干燥室5呈矩形,干燥室5四周由四個側板組成,左端側板為活動板7,活動板7的頂端鉸接于干燥室5的前后側板上,側板上設有橫截面尺寸小于菜籽橫截面尺寸的通光孔,便于干燥室5內的菜籽通過通光孔受到光的照射,使烘干得更加均勻。
如圖2所示,與干燥室5相對的干燥桶內壁上設有用于烘干菜籽的烘干機構6,烘干機構6的數(shù)量為3個,分別設置在干燥室5的上端、前端和后端,從不同的角度對干燥室5內的菜籽進行烘干,使菜籽烘干的更加均勻;且干燥室5與轉動盤3的鉸接點之間設有輸出通道,輸出通道正對于活動板7,使烘干后的菜籽通過活動板7滑入輸出通道內,且菜籽從干燥室5滑入輸出通道的距離連通有流通凹槽14,流通凹槽14的橫截面呈弧形,且流通凹槽14表面的摩擦系數(shù)小于0.3,光滑的流通凹槽14便于菜籽從干燥室5內輸出。
如圖3所示,菜籽從流通凹槽14內滑入輸出通道內,輸出通道左端設有擋板13,擋板13高于轉動盤3,避免菜籽從輸出通道滑出的過程中,溢出轉動盤3,滑槽8與轉動盤3連接的一端設為凸形,且滑槽8的表面設為弧形,便于滑入輸出通道的菜籽從一個方向有序的輸出。輸出通道下端安裝有傳送帶15,傳送帶15左端正對于輸出通道的正下方,傳送帶15包括左端的傾斜段和右端的水平段,傾斜段設于烘干筒內,傾斜段接收到輸出的菜籽之后,避免菜籽在干燥筒1內繼續(xù)烘干,傾斜段的傳動力和重力加快輸送的菜籽的運動速度;傳送帶15內設有空心腔16,空心腔16內充填有冷卻劑氟利昂,冷卻烘干后溫度較高的菜籽,在輸送過程即冷卻,且在傳送帶15上攤開的菜籽冷卻效果好,減少菜籽的加工程序,避免菜籽堆積存儲的時候,容易在高溫環(huán)境下滋生細菌的問題。
如圖4所示,烘干機構6包括燈罩9、加熱燈10、抽風機11、試劑盛放袋12、纖維干燥劑和用于為加熱燈10和抽風機11提供電能的電機191,抽風機11和加熱燈10安裝在燈罩9內,燈罩9呈錐形,抽風機11連接于燈罩9的頂部,抽風機11的吸盤用于抽吸菜籽的水蒸氣,加熱燈10傾斜設置在燈罩9的下端,使轉動的干燥室5內的菜籽烘干的更加均勻;燈罩9內壁表面上可拆卸連接試劑盛放袋12,纖維干燥劑充填在試劑盛放袋12內,燈罩9內壁面積大,對抽吸的水蒸氣通過燈罩9內壁試劑盛放袋12內設置的纖維干燥劑由純天然植物纖維經特殊工藝精致而成,吸濕能力達到100%的自身重量,干燥效果好,節(jié)能環(huán)保。
此外,傳送帶15遠離烘干筒一側連接有儲存室17,儲存烘干冷卻后的菜籽,方便實用;烘干筒的底部設有四個滾輪18,方便移動,提供了一種便于南方農村使用的小型可移動菜籽烘干機,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適合推廣應用。
本實施例中,對菜籽進行烘干的時候,將含水率大約為20%左右的菜籽盛放在轉動盤3右端的干燥室5內,將盛放的菜籽含水率在10%左右重量的稱重器4放置在轉動盤3的左端,轉動盤3右端的重量大于轉動盤3左端的重量,由于杠桿原理,烘干前,轉動盤3向右傾斜向下;此時正對于干燥室5的烘干機構6對對干燥室5內的菜籽不斷進行烘干,菜籽表面的水分逐漸蒸發(fā),菜籽的含水率逐漸減小,含水率減小的菜籽重量越來越輕,從而轉動盤3逆時針轉動,當轉動盤3逐漸趨近水平平衡的時候,干燥室5內的菜籽含水率達到10%,為可以儲存的基本條件;當持續(xù)烘干干燥室5內的菜籽油的時候,轉動盤3右端的重量小于轉動盤3左端的重量,轉動盤3向左傾斜向下,干燥室5內的菜籽從活動板7滑出,通過表面摩擦力小的流通凹槽14滑入輸出通道內,通過滑槽8滑入輸出通道正下方的傳送帶15上,輸出干燥筒1的菜籽在轉動盤3上滑動和傳動帶上進一步烘干之后,含水率在7%-8%左右,適宜儲存;烘干后的菜籽再通過傳送帶15冷卻之后,儲存至儲存室17內,如此,便完成了菜籽的烘干、冷卻和儲存過程,結構簡單,且烘干筒下方設有滾輪18,方便移動,適宜在南方農村廣泛推廣應用。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