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烘干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往復式熱風烘干機。
背景技術:
目前,魚產品經過深加工經漂洗、去雜物、消毒后要進入烘干,而烘干一般是在烘干機箱內進行,一般采用對流熱力烘干法,即利用熱源,加熱烘干室的空氣,借助風力使熱空氣對流,用以加熱濕魚,同時帶走濕魚中的水分,熱空氣就成為干燥介質,既是載熱體也是載濕體,也就是說, 濕魚烘干需要熱量,靠熱量進行濕熱交換, 濕魚只有在吸收熱量之后,才能使自身水分汽化并排放出去,達到干燥的目的。但是,由于烘干機箱內空間較大,且一般的烘干機箱內設置的熱風進口有限,熱風由下往上流動,但卻很難做到對輸送裝置上各處的濕魚均勻熱風烘干,導致濕魚的烘干效果不一而影響到后續加工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往復式熱風烘干機,顯著增大烘干箱體的出風范圍,保證各處熱風烘干均勻良好。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往復式熱風烘干機,包括烘干箱體、往復輸送裝置、送風裝置、加熱裝置和排濕裝置,所述送風裝置包括驅動電機、鼓風機、送風總管以及設置在烘干箱體內底部的送風支管,所述送風總管連接鼓風機出風口并設置在烘干箱體長度方向一側壁;各送風支管的一端分別通過旋轉接頭與送風總管連通設置,另一端分別水平延伸并通過軸承連接烘干箱體長度方向另一側壁,且各送風支管軸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出風口,各送風支管通過偏心連桿與驅動電機活動連接;所述加熱裝置包括設置在送風總管內且內通有高溫蒸汽的加熱管。
優選地,所述加熱管為蛇形管,其由多根橫管及連接相鄰橫管之間的連接彎管組成,所述加熱管外還分別連接有散熱翅片。
優選地,所述往復輸送裝置設置在烘干箱體內,包括多層上下間隔且平行設置的輸送網帶,上下相鄰的兩個輸送網帶的走向相反,且上層輸送網帶的出料端與下層輸送網帶的進料端相承接。
優選地,所述烘干箱體頂部的中間位置設有排風口,所述排濕裝置包括排濕管及設置在排濕管內的排濕風機,所述排濕管與排風口連通設置。
優選地,所述排濕裝置還包括濕度傳感器及PLC單片機,所述濕度傳感器連接PLC單片機的輸入端,所述排濕風機連接PLC單片機的驅動端。
優選地,所述送風支管設有四個,四個所述送風支管沿烘干箱體寬度方向間隔且相互平行設置,各送風支管的末端伸出烘干箱體;所述驅動電機設有兩個,均設置在遠離烘干箱體出料口的另一側外部,每個驅動電機的輸出軸分別連接轉盤,各轉盤與其中兩個送風支管的伸出端分別通過一個偏心連桿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送風裝置包括鼓風機、送風總管、送風支管及通過偏心連桿連接各送風支管的驅動電機,各送風支管分別通過旋轉接頭連接送風總管并沿烘干箱體長度方向水平設置在烘干箱體內底部,通過驅動電機帶動各送風支管旋轉出風,使得烘干箱體內的出風范圍輻射至整個烘干箱體底部,相對傳統烘干機的僅有一個或兩個熱風進口而言顯著增加出風范圍,同時也可使得烘干箱體內的各處熱風烘干更為均勻良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驅動電機與送風支管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加熱管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烘干箱體;20、往復輸送裝置;31、鼓風機;32、送風總管;33、送風支管;34、驅動電機;35、偏心連桿;36、轉盤;41、加熱管;42、散熱翅片;51、排濕管;52、排濕風機;53、濕度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往復式熱風烘干機,包括烘干箱體10、往復輸送裝置20、送風裝置、加熱裝置和排濕裝置。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往復輸送裝置20設置在烘干箱體10內,包括多層上下間隔且平行設置的輸送網帶,上下相鄰的兩個輸送網帶的走向相反,且上層輸送網帶的出料端與下層輸送網帶的進料端相承接,物料在掉落至下一層輸送網帶過程中會發生翻轉,如此大大保證物料上下兩面的均勻烘干。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送風裝置包括驅動電機34、鼓風機31、送風總管32以及設置在烘干箱體10內底部的送風支管33,所述送風總管32連接鼓風機31出風口并設置在烘干箱體10長度方向一側壁。各送風支管33的一端分別通過旋轉接頭與送風總管32連通設置,另一端分別水平延伸并通過軸承連接烘干箱體10長度方向另一側壁,且各送風支管33軸向間隔設置有多個出風口,各送風支管33通過偏心連桿35與驅動電機34活動連接。優選地,所述送風支管33設有四個,四個所述送風支管33沿烘干箱體10寬度方向間隔且相互平行設置,各送風支管33的末端伸出烘干箱體10。所述驅動電機34設有兩個,均設置在遠離烘干箱體10出料口(即最下層輸送網帶的出料端且該出料端伸出烘干箱體10與外接設備連接)的另一側外部,每個驅動電機34的輸出軸分別連接轉盤36,各轉盤36與其中兩個送風支管33的伸出端分別通過一個偏心連桿35活動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加熱裝置包括設置在送風總管32內且內通有高溫蒸汽的加熱管41,所述加熱管41為蛇形管,其由多根橫管及連接相鄰橫管之間的連接彎管組成,所述加熱管41外還分別連接有散熱翅片42。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烘干箱體10頂部的中間位置設有排風口,所述排濕裝置包括排濕管51及設置在排濕管51內的排濕風機52,所述排濕管51與排風口連通設置,由于排風口在烘干箱體10頂部中間,保證熱風由下往上對流更為均勻,在烘干箱體10內的流動區域更大。進一步地,所述排濕裝置還包括濕度傳感器53及PLC單片機,所述濕度傳感器53連接PLC單片機的輸入端,所述排濕風機52連接PLC單片機的驅動端,在濕度較低時烘干箱體10內的熱風和濕氣會從排濕管51向外排,如此一方面可向外排濕氣,另一方面還可減少烘干箱體10內熱風熱量的過度損耗;而當濕度超過烘干適宜設定值后由PLC單片機控制排濕風機52啟動工作,加快濕氣的排放直至濕度降低至烘干濕度允許范圍內。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創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創造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