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飼料加工生產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飼料顆粒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飼料生產時,需要對原料進行充分粉碎,原料粉碎對飼料的可消化性和動物的生產性能有明顯影響,對飼料的加工過程與產品質量也有重要影響。適宜的粉碎粒度可顯著提高飼料的轉化率,減少動物糞便排泄量,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有利于飼料的混合、調質、制粒、膨化等。飼料生產時為了使其營養成分更加均衡,通常需要將多種原料進行充分混合,原料混合的越均勻,最終加工制成的飼料品質越穩定。在飼料制粒的過程中,往往擠出的飼料顆粒潮濕,使得落下的飼料顆粒堆積后發生粘附,從而使得最終得到的飼料顆粒大小不夠均勻,需要對其烘干處理后,才能長時間儲存,延長了飼料的生產工序,影響了飼料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飼料顆粒生產裝置,其可對原料進行充分粉碎和混合,并能夠有效防止飼料顆粒堆積后粘附問題的產生。
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飼料顆粒生產裝置,其包括依次順序連接的粉碎箱、粉料儲倉和擠出機,所述粉碎箱內并列豎直設置有第一粉碎機構和第二粉碎機構,所述粉碎箱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內設有篩板,所述粉碎箱通過其底部的出料口與下方的所述粉料儲倉的上部開口連通,所述粉料儲倉的下部設有粉料出口,所述擠出機內設有原料腔室,所述粉料儲倉通過所述粉料出口與下方的所述擠出機的原料腔室連通,所述原料腔室內水平設置有螺旋擠出桿,所述螺旋擠出桿的一端伸出原料腔室(6)并連接驅動其轉動的擠出電機,所述螺旋擠出桿的另一端套設有擠出板和切斷刀,所述擠出板上開設有若干擠出孔,所述擠出板及切斷刀的外部設有粉塵罩,所述粉塵罩的下部設置有飼料顆粒出口,所述粉塵罩及粉料儲倉之間通過抽風機連通,所述螺旋擠出桿將所述原料腔室內的粉料經所述擠出孔擠出并由所述切斷刀將擠出物切斷成飼料顆粒,切斷后的飼料顆粒進入所述粉塵罩內并與由所述抽風機送入所述粉塵罩內的粉料粉塵接觸。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做如下改進。
進一步,所述第一粉碎機構和第二粉碎機構均由位于粉碎箱外的驅動電機、伸入粉碎箱內的轉軸及轉軸上平行間隔設置的若干破碎槳葉組成,所述第一粉碎機構和第二粉碎機構的驅動電機均設置于所述粉碎箱的頂部、所述轉軸均豎直向下伸入所述粉碎箱內、所述破碎槳葉均水平設置,所述第一粉碎機構的破碎槳葉與第二粉碎機構的破碎槳葉在豎直方向上交錯設置。
進一步,所述粉料儲倉的底板從粉料儲倉的一側斜向下伸向相對的另一側,所述底板相對較低的一側設置有粉料出口,所述粉料出口處設置有可啟閉的倉門。
進一步,所述粉料出口上部的粉料儲倉內設置有便于出料的出料絞龍,所述出料絞龍由位于所述粉料儲倉外部的電動機驅動。
進一步,所述粉碎箱上連接有臭氧發生裝置,所述臭氧發生裝置通過臭氧管道與所述粉碎箱的內部連通。
進一步,所述粉碎箱的底部靠近所述篩板處設置有使篩板發生振動以加快粉料向下篩出的激振器。
進一步,所述出料絞龍豎直設置且所述出料絞龍的下端伸入所述粉料出口內。
進一步,所述第一粉碎機構的破碎槳葉轉動時經過所述第二粉碎機構與其鄰近的上下兩個破碎槳葉轉動時形成的轉動層之間的區域。
進一步,所述擠出機的原料腔室設有蒸汽進口,所述蒸汽進口處設置有調節閥。
進一步,所述抽風機的進風管道與所述粉料儲倉連通且連通處靠近所述粉料出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包括粉碎箱和粉料儲倉,粉碎箱內豎直并列設置有第一粉碎機構和第二粉碎機構,兩個粉碎機構的破碎槳葉交錯設置,對原料的粉碎效率高;粉碎箱的底部出料口內設置有篩板,篩板附近設置激振器,可快速將達到要求的粉料篩入粉料儲倉內備用;粉碎箱上還連通有臭氧發生裝置,可以向箱內通入適量臭氧,對原料進行初步殺菌;粉料儲倉內設置有出料絞龍,需要使用粉料時可快速出料;此外,粉碎箱不僅具有粉碎作用,當需要時,其也可用作將多種原料進行快速混合粉碎并將混合料送入粉料儲倉;粉料儲倉內粉料可經粉料出口進入擠出機中,擠出機將粉料擠出并切斷得飼料顆粒,剛擠出的飼料顆粒濕度大易結塊,抽風機將粉料儲倉內的部分粉料以粉塵形式送入粉塵罩內,粉塵粘附在濕度較大的飼料顆粒表面,可有效阻止飼料顆粒之間的粘結,粘附粉塵后飼料顆粒干燥飽滿,可直接進行包裝,生產效率有效提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飼料顆粒生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粉碎箱;2.粉料儲倉;3.擠出機;4.篩板;5.粉料出口;6.原料腔室;7.螺旋擠出桿;8.擠出電機;9.擠出板;10.切斷刀;11.粉塵罩;12.抽風機;13.驅動電機;14.轉軸;15.破碎槳葉;16.出料絞龍;17.電動機;18.臭氧發生裝置;19.激振器;20.蒸汽進口。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飼料顆粒生產裝置,其包括依次順序連接的粉碎箱1、粉料儲倉2和擠出機3,所述粉碎箱1內并列豎直設置有第一粉碎機構和第二粉碎機構,所述粉碎箱1的底部開設有出料口且所述出料口內設有篩板4,所述粉碎箱1通過其底部的出料口與下方的所述粉料儲倉2的上部開口連通,所述粉料儲倉2的下部設有粉料出口5,所述粉料儲倉2通過所述粉料出口5與下方的所述擠出機3的原料腔室6連通,所述原料腔室6內水平設置有螺旋擠出桿7,所述螺旋擠出桿7的一端連接驅動其轉動的擠出電機8,所述螺旋擠出桿7的另一端套設有擠出板9和切斷刀10,所述擠出板9上開設有若干擠出孔,所述擠出板9及切斷刀10的外部設有粉塵罩11,所述粉塵罩11的下部設置有飼料顆粒出口,所述粉塵罩11及粉料儲倉2之間通過抽風機12連通,所述螺旋擠出桿7將所述原料腔室6內的粉料經所述擠出孔擠出并由所述切斷刀10將擠出物切斷成飼料顆粒,切斷后的飼料顆粒進入所述粉塵罩11內并與由所述抽風機12送入所述粉塵罩11內的粉料粉塵接觸。所述粉碎箱1的進料口設置在其頂部,進料口可設置多個且每個進料口固定進入一種原料,每種原料均可采用自動稱重配料系統進料。
進一步,所述第一粉碎機構和第二粉碎機構均由位于粉碎箱1外的驅動電機13、伸入粉碎箱1內的轉軸4及轉軸4上平行間隔設置的若干破碎槳葉15組成,所述第一粉碎機構和第二粉碎機構的驅動電機13均設置于所述粉碎箱1的頂部、所述轉軸4均豎直向下伸入所述粉碎箱1內、所述破碎槳葉15均水平設置,所述第一粉碎機構的破碎槳葉15與第二粉碎機構的破碎槳葉15在豎直方向上交錯設置。
進一步,所述粉料儲倉2的底板從粉料儲倉2的一側斜向下伸向相對的另一側,所述底板相對較低的一側設置有粉料出口5,所述粉料出口5處設置有可啟閉的倉門。
進一步,所述粉料出口5上部的粉料儲倉2內設置有便于出料的出料絞龍16,所述出料絞龍16由位于所述粉料儲倉2外部的電動機17驅動。
進一步,所述粉碎箱1上連接有臭氧發生裝置18,所述臭氧發生裝置18通過臭氧管道與所述粉碎箱1的內部連通。
進一步,所述粉碎箱1的底部靠近所述篩板4處設置有使篩板4發生振動以加快粉料向下篩出的激振器19。
進一步,所述出料絞龍16豎直設置且所述出料絞龍16的下端伸入所述粉料出口5內。
進一步,所述第一粉碎機構的破碎槳葉15轉動時經過所述第二粉碎機構與其鄰近的上下兩個破碎槳葉15轉動時形成的轉動層之間的區域。
進一步,所述擠出機3的原料腔室6設有蒸汽進口20,所述蒸汽進口20處設置有調節閥。蒸汽進口與蒸汽產生裝置連通,當原料腔室內的粉料較干燥無法有效擠出成型時,可由蒸汽進口適量通入蒸汽以調節濕度。
進一步,所述抽風機12的進風管道與所述粉料儲倉連通且連通處靠近所述粉料出口5。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