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柑橘罐頭生產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柑橘自動化分瓣裝置。
背景技術:
柑橘是中國重要的大宗農產品資源,種植面積和果實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一,在農業經濟領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柑橘產業的重視提高,柑橘深加工產品的品種和產量不斷增加。加工制品種類涵蓋了果汁、果醋、果酒、橘瓣罐頭、粒粒橙等許多傳統的柑橘深加工產品。其中橘瓣罐頭作為龍頭產品,已占所有被加工柑橘產量的50%左右,也成為中國柑橘深加工行業的一個重要出口產品,在國際柑橘產品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力。在大多數柑橘產品的加工過程中,柑橘分瓣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目前,柑橘分瓣基本依賴人力手工操作,屬于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環節,生產勞動強度大。一個年產量兩萬噸橘瓣罐頭的柑橘加工企業,在柑橘收獲季節為滿足生產要求,平均每天需要800個熟練工人來完成柑橘分瓣工作。這樣的重復性工作不僅效率低下,且衛生安全質量問題令人擔憂,制約著柑橘加工企業的發展,市場上急需一種柑橘分瓣工藝來改善這種狀況。
目前,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研發了一種柑橘分瓣設備(申請號為201410484359.0),采用機器視覺對柑橘橘球進行識別分析出每瓣之間的分界線,采用步進電機帶動狹縫轉動,從狹縫中沖出高壓水定向對橘瓣分界線進行沖擊,達到定向分瓣的目的。但是此設備投入較高,桔片破損較多,很難符合出口日本、美國等高端客戶的要求。
另外,近幾年關注度較高的酶法柑橘全果去皮技術去皮之后,也大大的降低了分瓣的難度,但是酶法去皮技術由于需要在40-50℃溫度下作用30分鐘左右,會導致桔瓣受熱時間過長,導致桔瓣的囊胞破損、果汁滲出,大大的增加了物料的損耗,尤其不適用與成熟度較高的柑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柑橘自動化分瓣裝置,提供了一種自動化柑橘分瓣工藝及裝置,能夠實現高效高質的柑橘物料分瓣作業,不僅能夠節約勞動力投入,還能夠保證柑橘完整度,避免橘瓣破損導致無法滿足客戶要求的情況。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柑橘自動化分瓣裝置,包括分瓣罐,分瓣罐中設有偏心旋轉機構,偏心旋轉機構上方設有水箱,偏心旋轉機構上設有隔檔板,隔檔板上分布設有分瓣孔,隔檔板外沿設有側邊檔板,水箱上設有高壓水管,高壓水管一端與水箱連接,另一端伸入分瓣孔中;
分瓣孔下方設有網兜,高壓水管位于分瓣孔下方的一端伸入網兜中。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網兜底部還設有凸鈕。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分瓣罐底部還設有物料輸出槽。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偏心旋轉機構在裝置運行過程中,繞水箱的中軸心作偏心旋轉運動。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柑橘自動化分瓣裝置,通過采用上述結構,能夠實現自動化的柑橘分瓣作業,省去了人工成本投入,并且比人工分瓣的效率更高,在提高效率的基礎上,利用酶解液酶處理柑橘囊衣,降低柑橘瓣之間的粘力,與傳統的酶法全果去皮相比,降低了酶解反應時間,加快了整個分瓣作業的進度。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瓣孔和網兜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水箱和偏心旋轉機構結構示意圖。
圖中:分瓣罐1,隔檔板2,通孔3,高壓水管4,物料輸出槽5,水箱6,偏心旋轉機構7,網兜8,側邊檔板201。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中,一種柑橘自動化分瓣裝置,包括分瓣罐1,分瓣罐1中設有偏心旋轉機構7,偏心旋轉機構7上方設有水箱6,偏心旋轉機構7上設有隔檔板2,隔檔板2上分布設有分瓣孔3,隔檔板2外沿設有側邊檔板201,水箱6上設有高壓水管4,高壓水管4一端與水箱6連接,另一端伸入分瓣孔3中;
分瓣孔3下方設有網兜8,高壓水管4位于分瓣孔3下方的一端伸入網兜8中。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網兜8底部還設有凸鈕9。所設置的凸鈕9,能夠對柑橘瓣進行支撐,在高壓水管4進行水沖分瓣的時候,能夠更加輕易的達到分瓣的目的。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分瓣罐1底部還設有物料輸出槽5。
優選的方案中,所述的偏心旋轉機構7在裝置運行過程中,繞水箱6的中軸心作偏心旋轉運動。所設置的偏心旋轉機構7,在裝置運行的時候,能夠實現隔檔板2的偏心旋轉,使不斷向隔檔板2上輸送的柑橘能夠在晃動的作用下掉落至分瓣孔3中,從而進行分瓣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