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產品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濕度控制干燥茄子的方法。
背景技術:
茄子(solanummelongenal.)是茄科茄屬植物,形狀有長或圓,顏色有紫、紅、白,原產亞洲熱帶,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以亞洲栽培最多,歐洲次之。根據fao統計,我國茄子的收獲產量大約占世界總產量的1/2,中國各地均有栽培。茄子營養豐富,100g新鮮茄子含4g碳水化合物、19mg磷、32mg鈣、19g葉酸、0.3g脂肪、0.8g蛋白質、8mg維生素c、1.3g膳食纖維、152mg鉀、1mg維生素e、0.5g硒、63μg維生素a。其中,維生素e可以抵抗氧化,能夠使維生素a在人體中不被氧化破壞,延長在人體內的貯存期,間接預防癌癥的發生。此外,茄子中還含有少量的龍葵堿,也可以抑制胃癌、肺癌、又或其它癌細胞的增生。
茄子容易腐敗變質,將茄子干燥加工成茄子干,是常用的延長貨架期的方式。干燥加工在食品工業中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熱風干燥是如今茄子加工最主要的干燥方式,具有干燥速率快,設備簡單,實驗成本低等優點,主要問題是通常采用連續排濕的方式,能耗較大,干基顏色容易變化,品質不佳。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空氣濕度對干燥過程有影響,與傳統的連續排濕相比,相同溫度下,控制好干燥的濕度,可以提高干燥速率和干基品質。本發明采用自制溫濕控制干燥設備對茄子進行干燥,耗能低,干基品質好,因此對茄子的干燥有著廣闊和良好的發展前景。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茄子現有干燥技術耗能大,干基品質不佳等不足,提供一種基于濕度控制干燥茄子的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如下:
本發明干燥技術使用的是自制溫濕控制干燥裝置,該裝置主要由溫濕度控制系統、內部氣體循環系統和干燥室三部分組成。該裝置采用普通比例積分微分(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pid)方式控制干燥室內的溫度,當相對濕度大于設定值時,加濕電磁閥開啟,水浴鍋出水口流出水,經由球閥、電磁閥進入干燥室內。流入干燥室內的水蒸發,從而對干燥室起到加濕作用。降濕則由設備背部的風機完成。設定好相對濕度和工作溫度后,加熱管開始工作,風從軸流風機鼓出,由右側風道進入干燥室內,然后再由干燥室內的循環風扇產生風進行擾流作用而使溫濕度均勻。本發明干燥技術主要考察階段濕度參數,尋找出最適合茄子干燥的參數,使其獲得最快的干燥速率的同時節約能源,得到品質較好的干燥產品。
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將濕度控制技術引入新鮮茄子的干燥中,控制合適的階段濕度程序,一方面提高了干燥效率,另一方面得到較好品質的茄子干基,解決了現有連續排濕的風熱干燥技術耗能大,營養成分損失大的缺點,因此本發明中的方法較現有方法更適合于茄子的干燥加工。
本發明提供的茄子的干燥方法,按照下述步驟進行:
(1)將茄子洗凈,通過切片機切成0.5-1.5cm片狀;
(2)上述處理的茄子放入溫濕度控制干燥裝置,調整干燥溫度為50-85℃,相對濕度在20-50%范圍內階段降濕,各階段時間持續10-120min,直到茄子完全干燥;
(3)將干燥好的茄子片取出,待冷卻后,裝入塑封袋中,擠出袋中空氣,將袋口封好,陰涼處存放。
其中,步驟(1)中的切片機為市售普通切片機,也可以采用手工完成;
其中,步驟(2)中參數根據所需要干燥的程度以及樣品含水量進行調節;
其中,步驟(2)中所得到優質的茄子干基是基于其含水率、色澤變化以及復水率、營養成分變化等指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發明的茄子的干燥方法,工藝簡單,設備容易制得,適合工業化生產;
(2)本發明的干燥方法通過調整階段降濕程序,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干基品質;
(3)本發明提供的茄子干燥方法,縮短了茄子的采后加工時間,解決了茄子儲存過程中的腐爛和損耗的問題,并且延長了貨架期。
附圖說明
圖1-a溫濕度控制干燥裝置的總體結構:圖中1為水浴鍋控制面板,2為水浴鍋,3為干燥參數顯示器,4為干燥參數開關,5為稱量盤,6為物料盤,7為空氣循環風扇,8為干燥器開關門,9為輸送水管;
圖1-b溫濕度控制干燥裝置左視圖:圖中10為進水管,11為出水管,12為排濕風扇,13為雨簾;
圖1-c溫濕度控制干燥裝置主視圖:圖中14為鼓風裝置,15為干燥室,16為電子控制裝置,17為排氣孔;
圖1-d雨簾安裝示意圖
圖2不同厚度條件下茄片干基含水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圖3不同厚度條件下茄子復水率;
圖4不同厚度下茄子褐變指數圖;
圖5不同階段降濕程序下茄片干基含水率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圖6不同階段降濕程序下茄子干基復水率;
圖7不同階段降濕程序下茄子干基褐變指數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
以下實施例所用的茄子新鮮原料購自江蘇大學農貿市場,表面顏色接近,粗細均勻且相差不大,表面沒有破損并且手捏的硬度相似的紫色長茄,測得初始含水率為94%(g/g)。
以下實施例僅用以詳細說明本發明干燥加工方法而非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中所使用的溫濕度控制干燥裝置如圖1-a、1-b、1-c和1-d所示,水浴鍋2與干燥室15通過輸送水管9連接實現加濕功能。其中,干燥室15內可拆卸的物料盤6放置于焊接在干燥室內壁的l支撐鐵片上,使茄片的溫度不受干燥室內壁的影響,為了使物料與周圍濕氣接觸,物料盤底部開有通氣孔;實驗過程中,打開干燥室門8會影響濕度,所以實驗中干燥室的門需保持關閉狀態,由此在干燥室上方安裝了活動的稱量盤5;
其中,如圖1-b所示,為了保證干燥室內氣流的循環,干燥室左側面設計了四個空氣循環風扇7,平面對稱放置,形成的氣流為逆時針,與氣流循環系統方向一致,同時為使氣流循環能夠進行,干燥室中間內壁下端設計了通氣孔,還設有排氣孔17,作用是排濕;氣體循環動力由鼓風裝置14提供,鼓風裝置內設有一個軸流風機,向上輸出氣流,風機上方安裝有加熱管,起到加熱氣流作用;鼓風裝置出風口出設計了雨簾13,如圖1-d所示,作用是使水流分散,便于蒸發,雨簾連接在進水管10的內端,進水管10在干燥箱15左側,其外端連接恒溫水浴鍋2,內端置于鼓風裝置出風口,端部封閉,下方設有漏水孔,雨簾13下方靠近接水槽,接水槽底部有出水管,作用是防止沒蒸發的水進入干燥設備,保證實驗安全;
其中,溫濕度控制系統主體是電子控制裝置16,控制裝置16由后臺的程序控制。內部有能自動記錄溫度、濕度、物料內部溫度的程序,由傳感器導入數據。干燥過程的溫度、濕度在電子控制部分實時顯示;它自動將實時數據與設置的參數對比,通過控制加熱管來調控溫度,控制加濕電磁閥的開關和后部的軸流風機(連接排氣孔)調控濕度,濕度較低時,加速電磁閥打開,水從水浴鍋流出,加濕開始,達到設定值時關閉;濕度較高時,后部風機開啟,排濕開始,到達設定值時關閉。電子控制裝置部分還含參數控制面板、開關,所有的實驗參數都會被記錄并保存。
實施例1
打開水浴鍋,設置溫度為78℃。設置溫度為60℃,相對濕度40%,裝置開始預熱。將新鮮茄子削去表皮,選擇粗細均勻,調整切片機厚度,將茄子切成0.5、1、1.2和1.5cm厚度,放置于預先稱重的干燥培養皿,放入預熱后的干燥箱,將溫度傳感器插入物料內部,前2h每10min稱重一次,之后每20min稱重一次,直至重量差異接近為0。考察干燥效率(結果見圖2),可以看出,濕度恒定的情況下,干燥效率隨著厚度的增加變化較大,厚度越薄完成干燥的時間最短,厚度為1.0cm時,完成干燥所需的時間長280min。
等茄子樣品冷卻至室溫后裝入準備好的塑料袋,并排除塑料袋中的空氣,封好袋口,測定干基復水率(結果見圖3),結果隨著茄片厚度的增加,復水率逐漸減小。采用分光測色儀測出材料的l*、a*、b*值,并通過openrgb軟件轉化成相應的x,y,z值,通過相關的公式求得實驗后茄片的褐變指數bi(結果見圖4),可看出,茄片的厚度很大程度影響褐變指數,總體是越薄影響越小,但是加工過程中茄片越薄導致的加工效率也越低。
相關公式如下:
其中x表示的是色度的坐標值,可由以下公式得到:
實施例2
打開水浴鍋,設置溫度為78℃。打開干燥裝置設置溫度為60℃,開始預熱。將新鮮茄子削去表皮,選擇粗細均勻,調整切片機厚度,將茄子切成1.0cm厚度,放置于預先稱重的干燥培養皿,放入預熱后的干燥箱,將溫度傳感器插入物料內部,設置相對濕度程序40-20%,保持時間10min至結束,相對濕度程序40-20-40-20-40-20%,保持時間時間分別為10min、10min、10min、10min、10min至結束以及相對濕度程序40-20-35-25-20%,保持時間分別為10min、10min、10min、10min、10min至結束。前50min每5min稱重一次,前50min到2h每10min稱重一次,之后每20min稱重一次,直至重量差異接近為0。考察干燥效率(結果見圖5),結果表明,通過程序濕度控制,1.0cm茄片160min就可以實現完全干燥。
等茄子樣品冷卻至室溫后裝入準備好的塑料袋,并排除塑料袋中的空氣,封好袋口,測定干基復水率(結果見圖6),相比恒定濕度,復水率均有所提高。采用分光測色儀測出材料的l*、a*、b*值,并通過openrgb軟件轉化成相應的x,y,z值,通過相關的公式求得實驗后茄片的褐變指數bi(結果見圖7),結果表明,通過程序濕度控制,可以保持或者降低茄片的褐變指數,而使干燥時間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