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改善豬肉風味的乳酸菌發酵飼料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涉及一種利用工業副產物糖蜜和混合乳酸菌發酵制備飼料,飼喂育肥豬改善豬肉風味,屬于豬飼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現代養豬生產中,人們為了追求商品豬更快的生長速度和更高的產肉性能,以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在豬飼料中大量使用各種化學合成藥物、抗生素甚至激素類促進豬生長的添加劑,導致豬肉風味和品質急劇下降。廣大消費者不滿豬肉及制品的品質現狀,迫切需求提高豬肉的食用風味。從我國肉類生產與消費市場的變化看,今后市場的競爭將由數量與價格競爭,轉為以質量為主體的非價格性競爭。因此,尋找能夠改善商品豬肉風味品質的無毒、無公害、安全高效的飼用添加劑替代品顯得十分重要。
發酵飼料是在人為控制條件下,以植物副產物為主要原料,通過有益菌的代謝作用,降解部分大分子蛋白質、脂肪和多糖等,生成活性小肽類氨基酸、有機酸等小分子營養物質和有益菌的混合產物,獲得適口性好、營養豐富、有益菌活菌數高的生物飼料。發酵底物多以植物性副產品為主,含有大量有益活性微生物,多數以厭氧發酵方式進行,未經干燥的物料含水量多在40%左右,物料酸性物質明顯增加,營養更合理。
cn102028121b公開了一種豬用添加劑預混合飼料及配制方法,是在肥豬全價配合飼料中的添加中草藥,以此促進豬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呈味物質的沉積,改善豬肉風味;提高豬肉的感觀風味,但該風味飼料中含有的大量膳食纖維導致口感較差,肥豬食用后的消化率偏低。另外cn106071254a公開了一種利用狼尾草調配豬肉風味的肉豬飼料的制備方法,通過狼尾草和氨化谷殼糠發酵制備飼料來提高豬肉的風味口感,但氨化的飼料原料存在安全風險。cn106578528a公開了一種無抗發酵提高豬肉風味的配合飼料及其制備方法,由于制備工藝復雜,且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性不強,技術更傾向于改善乳豬的身體機能,并不能針對性改善豬肉風味。
現有的改善豬肉風味的飼料,主要還是采用中草藥、糧食糟粕作為添加物質,兩種添加物質中均包含大量的膳食纖維,過多的膳食纖維反而會導致豬肉的口感變得粗糙。此外,中藥雖然能提高肥豬的抗病能力,但其安全性難以預料,能否在肥豬食用后在其體內完全代謝及降解,或是藥效發生改變,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目前還難以預料。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不足,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改善豬肉風味的方法所存在的作用組分不明確、針對性不強、制備工藝復雜和存在安全隱患等不足,提供了一種誘食性、適口性良好,營養價值豐富,消化率高,能有效提高豬肉的肌內脂肪含量、干物質含量、風味氨基酸含量的改善肉風味的發酵飼料。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各組分的用量也是經過發明人進行大量摸索總結得出的。
一種改善豬肉風味的發酵飼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米50-80份、豆粕15-25份、麩皮5-25份、混合乳酸菌劑2-3份、糖蜜2-10份。
進一步的,該發酵飼料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玉米65份、豆粕20份、麩皮15份、混合乳酸菌劑3份、糖蜜4份。
進一步的,所述混合乳酸菌劑由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按數量比2-3:1-3:1-3:1混合而成。
一種發酵飼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乳酸菌的活化培養:
a.乳酸菌活化接種:將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分別接種到mrs培養基中靜止活化培養,35℃下培養24-48h;
b.一級種子培養:將活化好的菌種分別接種到一級種子培養基中制備一級種子,接種量為8-10%,溫度35-42℃,培養48-60h;
c.將制備好的一級種子分別在二級種子液體培養基中進行液體種子擴大培養,35℃下培養48-60h;
(2)混合乳酸菌劑制備:
對擴大培養得到的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的菌懸液進行混合即獲得混合乳酸菌劑;
(3)混合:
按配方量在玉米、豆粕、麩皮中添加混合乳酸菌劑、糖蜜,然后混合均勻,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直到飼料的濕度達到30%-50%,得到混合飼料;
(4)發酵:將混合飼料裝入塑料袋,用真空泵抽氣密封進行厭氧發酵,發酵時間為72h,得乳酸菌發酵飼料。
進一步的,所述一級種子培養基的組分及含量為:蛋白胨10g/l,牛肉膏10g/l,酵母粉5g/l,k2hpo42g/l,檸檬酸二銨2g/l,乙酸鈉5g/l,葡萄糖20g/l,吐溫801ml,mgso4.7h2o0.58g/l,瓊脂18g/l,蒸餾水1000ml。
進一步的,所述二級種子液體培養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16°bx糖蜜1%,尿素0.10%,硫酸銨0.10%,硫酸鎂0.04%,磷酸二氫鉀0.15%,其余為水。
進一步的,所述混合乳酸菌劑中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數量比為2-3:1-3:1-3:1。
本發明所制得的發酵飼料其ph值≤4.4-4.5。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提供的乳酸菌發酵飼料維生素豐富,具有良好的誘食性、適口性和營養價值,長期食用能有效提高豬肉的肌內脂肪含量、干物質含量、風味氨基酸含量。
(2)本發明添加了混合乳酸菌劑和糖蜜,能有效為微生物發酵的提供了優質的養分,加速了底物的分解,最大程度的析出玉米、豆粕、麩皮中氨基酸的含量,相應降低了玉米、豆粕、麩皮的使用量。
(3)經實驗證實,本發明中獨特配比的混合乳酸菌劑具有提高飼料中氨基酸、脂肪酸及風味的特點,且混合乳酸菌配比精當,發揮了協同作用,經試驗證實其聯合使用的活性明顯優于兩味或三味配比。
(4)加工工藝中使用的原料較少、工藝簡單、成本較低,適宜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描述,但本發明并不僅限于以下各實施例。凡基于本發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屬于本發明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改善豬肉風味的發酵飼料的制備:
(1)乳酸菌的活化培養:
a.乳酸菌活化接種:將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分別接種到mrs培養基中靜止活化培養,35℃下培養36h;
b.一級種子培養:將活化好的菌種分別接種到一級種子培養基中制備一級種子,接種量為10%,溫度35℃,培養48h;一級種子培養基的組分及含量為:蛋白胨10g/l,牛肉膏10g/l,酵母粉5g/l,k2hpo42g/l,檸檬酸二銨2g/l,乙酸鈉5g/l,葡萄糖20g/l,吐溫801ml,mgso4.7h2o0.58g/l,瓊脂18g/l,蒸餾水1000ml。
c.將制備好的一級種子分別在二級種子液體培養基中進行液體種子擴大培養,35℃下培養60h;二級種子液體培養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組成:16°bx糖蜜1%,尿素0.10%,硫酸銨0.10%,硫酸鎂0.04%,磷酸二氫鉀0.15%,其余為水。
(2)混合乳酸菌劑制備:
對擴大培養得到的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的菌懸液按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數量比為2:2:1:1的比例進行混合即獲得混合乳酸菌劑;
(3)混合:
按重量份配比計,將65份玉米、20份豆粕、15份麩皮、3份混合乳酸菌劑、4份糖蜜混合均勻,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直到飼料的濕度達到40%,得到混合飼料;
(4)發酵:將混合飼料裝入塑料袋,用真空泵抽氣密封進行厭氧發酵,發酵時間為72h,得乳酸菌發酵飼料,測得其ph為4.2。
實施例2
一種改善豬肉風味的發酵飼料的制備: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只是混合乳酸菌劑是對擴大培養得到的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的菌懸液按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數量比為3:3:2:1的比例進行混合所得;發酵飼料混合中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計為:玉米68.5份,豆粕21.5份,麩皮8份,混合乳酸菌劑3份,糖蜜2份。
實施例3
一種改善豬肉風味的發酵飼料的制備:
制備方法與實施例1相同,只是混合乳酸菌劑是對擴大培養得到的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的菌懸液按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數量比為2:3:2:1的比例進行混合所得;發酵飼料混合中各原料按重量份配比計為:玉米70份,豆粕16份,麩皮10份,混合乳酸菌劑3份,糖蜜3份。
試驗例1
一種發酵飼料的制備:
制備方法與配方量與實施例1相同,只是混合乳酸菌劑是對擴大培養得到的嗜酸乳桿菌、乳酸腸球菌的菌懸液按嗜酸乳桿菌、乳酸腸球菌數量比為4:3.5的比例進行混合所得。
試驗例2
制備方法與配方量與實施例1相同,只是混合乳酸菌劑是對擴大培養得到的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的菌懸液按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數量比為3.5:4的比例進行混合所得。
試驗例3
制備方法與配方量與實施例1相同,只是混合乳酸菌劑是對擴大培養得到的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的菌懸液按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數量比為2.5:2.5:2.5的比例進行混合所得。
以下通過具體試驗證明本發明具有增強豬肉風味、品質的有益效果:
試驗選用300頭平均體重約為70kg的育肥豬,隨即分為五組,每組60頭;對照組給予基礎日糧(65份玉米、20份豆粕、15份麩皮、4份糖蜜)喂養,試驗組1給予本發明實施例1的發酵飼料喂養,試驗組2給予試驗例1的發酵飼料喂養,試驗組3給予試驗例2的發酵飼料喂養,試驗組4給予試驗例3的發酵飼料喂養。所有肥豬均自由采食和飲水,其余按豬場常規飼養管理進行。試驗期90天。
考察指標:試驗結束后,每組隨機挑選10頭豬屠宰取樣,檢測豬背最長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并進行風味品評。
統計:試驗數據用excel2013進行初步整理后,采用spss18.0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t檢驗,數據表示為(χ±s),以p<0.05視為生物學統計差異顯著。
試驗結果:豬背最長肌氨基酸含量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試驗組1中的豬肉中4種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試驗組2、試驗組3及試驗組4,由此可知,試驗組1中將由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數量比為2:2:1:1混合的混合乳酸菌劑能明顯析出飼料底物中的氨基酸含量,肥豬長期食用后,風味得到明顯改善。雖然試驗組2~4都添加了相應的乳酸菌,但由于其配比與組成不同,獲得的效果也不及試驗組1。
表1乳酸菌發酵飼料對育肥豬背最長肌氨基酸組成的影響
注:ap<0.05,bp<0.05,下同。
豬背最長肌脂肪酸含量結果見表2,從表1可以看出試驗組1中的豬肉中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和亞油酸含量顯著高于對照組、試驗組2、試驗組3及試驗組4,由此可知,試驗組1中將由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干酪乳酸菌、乳酸腸球菌數量比為2:2:1:1混合的混合乳酸菌劑能明顯提高肥豬背最長肌脂肪酸含量。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更高的豬肉嫩度、香味和多汁性均更好。
表2乳酸菌發酵飼料對育肥豬背最長肌脂肪酸組成的影響
在本單位內部隨機挑選工作人員40人,在不告知分組的情況下品嘗來自對照組和試驗組豬的水煮熟肉,并按1-10分對豬肉風味進行評分。風味品評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試驗組1的豬肉風味評分高于對照組、試驗組2~4,由此說明,獨特的乳酸菌配比提高了豬肉的整體風味。
表3乳酸菌發酵飼料對育肥豬豬肉風味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可以提高豬肉中的呈味氨基酸和風味相關脂肪酸的含量,改善豬肉風味。
對實施例2、3也進行了相應的生產性能和健康狀況的影響試驗,試驗結果與實施例1結果無明顯差別,故在此不做敷述。